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大朝会的日子。

文武百官,趋步入殿,站列于崇德殿两侧,行叩拜大礼之后,便分别落座。

“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启奏?”

刘赫满面红光,似是心情大好。

“老臣有本启奏。”卢植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如今是太学的总院长,论官职,与九卿平级,而俸禄却还比九卿稍高半筹,因此站位也在文官一列的第四位,仅次于三公,而车骑将军位次于九卿,所以卢植此次也是名副其实的升官了。

刘赫说道:“卢爱卿有何事?”

“启奏陛下,自十余日前,太学藏书阁一事传扬开去之后,至今已有不下两万余人,请求再次重开入学考核,且尚有愈演愈烈之势,乃至惊动老臣诸多门生故吏、挚友亲朋,前来说情,老臣不堪其扰,若尽皆拒之门外,又恐令朝廷错失贤才,故此特请陛下圣裁。”

刘赫微微颔首,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士人,无非就是读书人罢了,无论他们出身的家庭如何,其中绝大多数,都以自己是读书人为傲,并以出仕为官作为自己的追求。太学之中的书籍,堪称如今整个大汉,哦不,应该说是整个地球最为精美和齐全的,普天之下,只此一家。

在这里,能够读到他们想读的几乎所有的书,而且这些书远比那些竹简更为轻便,文字刊印也十分优美整洁,读书本身就成了一大享受,何况院内每年还会选拔人才入朝为官。

最重要的是,这些书,已经足以将那些刘赫轻贤慢士,只重商贾的流言,一举粉碎,这样的大手笔,为了天下士子,不知耗费了多少财力和人力,这都不算重视士人,试问天下还有谁敢说自己重视士人?

刘赫对卢植说道:“洛阳城中之太学,今岁入学考核,业已停止,岂可为个人破了规矩?往后,每年六月初,为招考之时,一年以后,即来年五月,进行学年考核,此为定例,非国遇大事特开恩科之外,寻常时日,便照此办理。”

“老臣遵旨,下朝之后,即张贴榜文,昭告天下。”卢植说完,便退了下去。

王允耳朵一动,似乎听出了刘赫这话中隐藏的一个信息。

“老臣有事启奏。”他随即也站了出来。

“陛下方才提及,洛阳城中之太学今岁停止招考,莫非陛下还有意在其他城池之中,开办第二处太学?”

他这么一说,众多大臣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眼冒精光起来。

“呵呵,国丈果然心思细腻,朕不过一时嘴快,便被你发现了这一秘密。”

刘赫此话,便等于承认了这一点,大臣们顿时一片哗然。

王允心中愈发暗喜,不过表面上却强作镇定:“陛下体恤百姓,照拂士子,真乃万民之福也。不过,老臣斗胆乞问,不知陛下还想在何处再办太学?”

此问一出,几乎所有大臣的目光,都全部集中到了刘赫身上。原本在在朝会时,大臣直视天子,本犯了失仪之罪,可这件事委实让众人太过好奇,以至于一时间竟然忘了这一点,甚至于连负责朝堂礼节的执金吾也是如此。

刘赫淡然一笑:“看来诸位爱卿,对此都极为关切啊?”

大臣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失仪了,急忙低下了头:“臣等万死!”

“诶,臣可不是那残暴之主,岂会为这小事而加罪于忠臣?既然诸位爱卿都关心此事,那朕也不妨就此说个明白。”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朕有意,于今年内,在长安、晋阳两处,分别开设官学,明年,再将官学设到幽州涿县,冀州邺县,兖州陈留,凉州姑臧,青州临淄五处。往后,朝廷每收复一州,便在其首府治所,开办官学。”

“官学一切教学事务,与洛阳太学无二,唯独有一点不同,便是官学考核之后,优异学子,当送来洛阳,经由太学再次考核,方可入朝为官。”

“不但如此,朕还有意,日后官学逐年增加,十年或二十年后,我大汉的每一郡,都当有官学开办,使百姓人人都可读书,朝廷年年有贤士,如此,大汉何愁不兴盛?”

大臣们闻言,神情不一,尤其王允,他的脸色经过一阵变幻莫名之后,很快又恢复如常。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兴办官学,实乃开天辟地之壮举,仅凭此一条,陛下当可名垂史册,彪炳千秋,更可使天下臣民,万众一心,保大汉江山,万年长青。”

紧跟着,他话音一转:“然以老臣愚见,方今国土之内,尚有诸侯叛乱,边疆之外,犹有胡虏环伺,朝廷四面用兵,更要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国库已是捉襟见肘,若眼下再大肆刊印书籍,修建官学,只怕国家用度难以支撑,伏望陛下三思。”

“哈哈哈……”刘赫忽然大笑起来,惹得大臣们疑惑非常。

“国丈所言,诚然是颇有见地,然此事朕早有所料,自然会有应对之策。”

他从龙袍的袖口之中,取出了一本纸质的《论语》,交给了龚三儿。

龚三儿双手捧着这本书,走下了玉阶,来到百官面前,一个个给他们翻阅过去。

“诸位爱卿以为此书如何?”刘赫问道。

大臣们众口一词:“此书所用纸张,世间罕见,印刷之术也前所未有,字迹清晰,墨迹丝毫没有散乱,行文整洁,字体大小完全相同,堪为世间奇珍。”

刘赫莞尔一笑:“那不知爱卿们愿意出价多少,购买此书?”

他这一问,让大臣们都愣住了。

王允却是心头一喜,暗暗说道:“不枉我耗费足足百金,找那红公公打探消息,原来陛下真有此意。”

他赶忙站出来说道:“老臣以为,寻常竹简所刻《论语》,已价值万钱。用蔡侯纸所誊写之《论语》,虽十万钱,亦是难求。陛下此书无论用纸,用墨,行文,字体,样样都胜出蔡侯纸十倍。故此老臣以为,此书若要出售,便是百万钱,亦不为过。”

他的话引起了几乎所有大臣的赞同。

“司徒言之有理。”

“这等书籍,莫说百万钱,便是千金,万金,也难以体现其价值于万一。”

刘赫笑道:“哈哈,国丈和众卿家倒真是舍得,不过国丈此言,深合朕心,这本《论语》便赠予国丈了,你若真能将此书卖出百万钱,可要记得请朕喝酒。”

王允大喜,接过那本书,翻看几页,便小心翼翼揣在怀中。

“老臣叩谢天恩,此书如此珍贵,老臣定当在书房之中,找一最显眼处,将其供奉其间,绝不敢擅自售卖。”

刘赫挥了挥手:“国丈要如何处置便随你了,朕就不过问了。不过既然众卿都认定此书价值百万,那朕的主意,当可成矣。”

щшш•Tтkā n•℃ O

他拍了拍手,随后便有一群御林军,抬着一口口箱子,来到了大殿之中。

箱子一打开,顿时一股清淡的纸香和墨香,逸散了出来,让百官都为之一振。

“这是……”

“不错,这里共有五万册各类典籍。朕意欲在商行之中,将这五万册书籍挂出售卖,一本书便价值百万,五万本,岂不是可换取五百亿巨资?比朝廷岁入尚且高出不少,军费粮饷,修建官学,都可依仗此物。”

刘赫要制造这样一本书,成本也不过几千钱罢了,而且随着工匠日益熟练,造纸坊和印刷坊规模日益扩大,这成本还会越来越低。

但是这样的纸张,这样的印刷术,放眼四海,只有自己手中才有。作坊中的所有工匠,也都是被严密看守,每个工匠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除却六名总负责的工匠外,便没有人精通全套技术,而这六人,也是甄逸和刘赫自己,千挑万选,人品绝对可靠,家世也绝对清白。

因此,至少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这造纸术和印刷术流传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刘赫岂能不趁着这个时候好好赚上一笔?

虽然每本书的受欢迎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可能每本都是一百万钱,但几十万钱还是有的。几千的成本,换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利润,这样的生意,只怕也是独一无二了。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赞和。

王允眼珠一转,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可。”

他这话,在百官之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一时间引得百官都朝他看了过去。

刘赫皱眉道:“哦?司徒有何见教?”

“老臣不敢。”王允说道:“只是老臣以为,这些书籍,虽然极为珍贵,想要将其揽入手中者,势必不在少数。然如此价格,有财力购得一两本者,实乃凤毛麟角,这五万册书,莫说售卖一空,便是要卖出一万本,只怕也非一两月间所能办到。而两处官学修建,迫在眉睫,刘焉、曹操、高句丽等贼,亦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发动战事,依靠售卖书籍补充国库,虽是天子圣明之举,只恐为时已晚。”

“陛下,臣也赞同司徒之意。”不少大臣纷纷站了出来,支持王允。

卢植看了看他们,随后也说道:“陛下,司徒所言,确实有理。老臣虽蒙陛下圣恩眷顾,薄有家产,然一时之间,却也只买得起十余本这纸质书籍,寻常家族、商贾,甚至百姓,更不必多说。”

“不错,所谓远水难解近渴,边疆战事甚急,陛下不可不谨慎思之。”

骠骑将军皇甫嵩也附和了起来。

刘赫面露不悦:“朕早就得到消息,刘焉重病在床,已是油尽灯枯,行将就木,益州根本无力发兵。高句丽与夫余,虽有些斤两,然以子龙将军之能,更有田豫、田畴二将辅佐,守住城池,坐待援军,再行出击,也非难事。至于豫州那曹阿瞒,朕可命刘备、孙坚,同时出兵骚扰其城池,使其一时之间,无暇北顾,如此,朕自可争取数月时间,办妥卖书一事。”

他双眼扫视了百官一圈,这些大臣之中,除了钱理、孟建、石韬、霍清等人以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家财万贯,富得流油。自己今日在朝堂上故意将五万本书摆上台面说了一通,到时候书局一开,这些大臣谁敢不去光顾?

更何况他们都是当世大儒,个顶个不说嗜书如命,也绝对是爱书之人,见到这等宝物,岂有不出手之理?

尤其是那些最近几个月,为了躲避田赋,而大量出售田产的,更是在手中积聚了不少现钱,刘赫就是要借这个机会,狠狠从他们口袋里捞上一笔。

就在刘赫满心得意之时,王允却再次说道:“恕老臣斗胆,老臣以为陛下此举,颇有兵行险招之风。刘焉虽是将死之人,然其子尚在,川中诸多大将,因当年雷铜之死,早有向朝廷举兵复仇之心。”

“高句丽与夫余,兵势极大,我军在幽州,兵少将寡,赵子龙将军虽然勇冠三军,然未必能保住幽州万无一失,倘若稍有差池,幽州不保,则北方屏障就此尽失。”

“至于刘备与孙坚二人,无论兵力、统帅,都远逊于曹操,二人即便联手,要牵制曹军,也绝非易事。曹操可派两员上将,各领兵五万,便足以迎敌。而如今曹军已有三四十万大军,挡住孙刘联军后,仍旧可起兵来攻,陛下不可不防。”

说到这里,一直没有开口的荀彧,也站了出来:“陛下,司徒所言,确非空穴来风。豫州来报,开春之后,曹军在前线,多多增兵,如今已屯兵不下于二十万,其来犯之心,已是昭然若揭。”

刘赫眉头微蹙:“那司徒有何良策?”

王允当即回道:“臣有一计,即可使堂堂天子之尊,免于陷入商贾弄奸耍猾之旁门左道,又可令朝廷在一月之间,集齐大批钱粮。”

“哦?还有这等好事?”刘赫双眼盯着王允。

王允说道:“陛下可将这五万册书籍,分成数份,售价稍作折扣,分别卖给几位巨商富贾,以及当今几个大族,令他们一次性将书籍买走,随后自行再做出售。如此,朝廷之危立解,更可令臣民们为陛下,为江山社稷,略尽绵力,以示忠心。”

“司徒打得好算盘啊。”孟建不无讽刺地说道:“这五万本书籍,纵然是个十多岁的孩童,也知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司徒莫不是想将这买卖,从陛下手中,抢到自己掌内?即博了忠名,又发了横财,真可谓一箭双雕啊。”

“放肆。”王允喝斥道:“光禄勋,老臣一片丹心,可昭日月,你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何道理?”

“一片丹心?我看不尽然吧?”孟建反唇相讥。

“你……”

“好了,朝堂之上,成何体统?”刘赫有些不耐烦道,两人赶忙请罪。

他在心中盘算了一阵,随后说道:“司徒所言并非无理,朕既然要商贾和众卿为国解难,自然也该有所赏赐,依仗皇权,对臣民们肆意压榨,予取予求,绝非明君所为。”

“陛下……”孟建脸色一变,还想再说,却被刘赫挥手阻拦。

“这样吧,朕就将这五万本书籍,分成一百份,不同的书,标价从二十万钱,到如《论语》、《周易》等六十万钱不等。每份书籍,有多有少,少则一份不过数千万钱,多则一份贵达数亿,随后于商行之中分别出售,剩下的,便是各凭本事争夺了。”

“陛下圣明,此举真乃天下大幸。”王允和诸多大臣,纷纷恭维赞颂。

不过,王允却没打算就此罢手,他继续说道:“回禀陛下,老臣还有一个请求。”

刘赫皱了皱眉头:“爱卿还有何事?”

“老臣以为,陛下大可每隔一段时日,便刊印一批书籍,也无需交给商行,而是直接卖给第一批出资之人。只要他们不曾有作奸犯科之事,如此买卖,便可长久形成惯例。陛下可于宫中坐收钱粮财帛,又可使商贸愈加兴旺,同时与臣民共享其利,令天下万民,愈发感佩陛下恩德,如此,四海归心,诚可谓万世之圣举也。”

“这一点么……”刘赫稍作犹豫。

钱理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是否可为定例,如今尚且言之过早。第一批交易事成之后,再对诸多出资之人,听其言,观其行,随后再做定论不迟。”

他这话,大合刘赫脾胃:“就,就依道准之言,众卿这就去办吧。”

“遵旨。”

宫门之外,不少大臣,纷纷朝着王允围了过来。

“司徒,这一百分书籍,我等如何去分啊?”

“是啊,朝中对此虎视眈眈的大臣,着实不在少数,这根本是狼多肉少啊。”

王允十分自信地笑了笑:“放心。老夫早已买通了宫中的洪公公,还有几位御林军,连城中安汉商行的掌柜,也与老夫多有往来。只要这五万本书出了宫门,老夫便会得知消息。诸位臣工同僚,便在老夫府中等候,一旦来了消息,我等即刻前往商行,让那掌柜为我等多多备下几份,又有何难?”

“原来司徒早有准备,如此,我等尽可放心了。”

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

王允脸色忽然有些严肃起来:“不过,老夫可有言在先,此次乃是第一次售卖,诸位切莫急功近利,作出什么有辱斯文之事。一切事宜,都听老夫安排,若是有谁贪图些许蝇头小利,坏了我等大计,哼哼,可休怪老夫翻脸无情。”

“司徒放心,我等省得。为了夺取日后长久售卖此书之垄断经营权,我等定然唯司徒马首是瞻,绝不敢擅自行动。”

“如此便好。”王允心中得意非常。

第九十二章 喜事临门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定内患第五百五十六章 真的黄雀第一百七十三章 峰回路转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开战借口第七百一十章 借曹取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光复雁门第七百零三章 张任出川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角战斗第一千零七章 再见虎牢第五百八十七章 程良登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破门而出第九百三十五章 七进七出第八百十八章 汉中得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张勇震怒第四十一章 赌徒心态(加更一章)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四十五章 大仇得报第八百四十章 扬州水师第八百零九章 以静制动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正对决第三百五十九章 托孤重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刘赫二胎第一千六十三章 程良魏延第三十二章 有意结交第一千十九章 再生变故第八百八十七章 再见曹操第四百五十七章 合开酒楼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辩论第一百四十章 事前决策第七百零二章 朝议定论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战结束第九百三十八章 李芒授首第五百八十八章 最终决战第六百八十四章 西羌猛将第八百一十章 曹操得手第八百三十六章 计中之计第一千七十八章 郭嘉遗计第六百七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九百八十六章 刘赫神技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阳之难第六百五十章 华佗头疼第八百三十七章 力挽狂澜第一百七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七十四章 真正决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赫探监第四百五十章 买你全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黄巾兵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水师首战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择第七百七十八章 半夜反攻第九百二十四章 大肆压价第八百六十三章 寻找财路第一千五十六章 孙策登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奇异胜利第五百零五章 名声扫地第一千二十三章 刘赫找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惊世倡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番点评第八百九十一章 徐庶献计第三百四十六章 董卓机遇上架通知及感言第三十章 进城卖药第一百四十章 事前决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曹操之谋第九百五十九章 曹操密探第六百十八章 陈宫出走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章 建城难题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刘赫第三百八十八章 酸枣会盟第二百零六章 金锤之威第一千三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捡功劳第八百八十五章 徐庶首功第七百七十七章 步步为营第六十八章 乡勇扬名第三百五十六章 腐儒吓坏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韦立誓第五百一十七章 壶关之战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八百七十八章 奇特山寨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风前夕第八百九十二章 谣言之威第一千三十七章 关羽出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谋刘赫第二百六十一章 洛神甄宓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允密谋第六十章 计策不断第九百九十三章 谁埋伏谁第六百一十章 另类逼宫第一千三十七章 关羽出击第三百六十九章 刘赫下套第六百四十七章 意外收获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晃动手第六百一十章 另类逼宫第二百一十五章 高顺危急第六百二十九章 云海一游第一千六十六章 西部战启第六百零五章 父子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