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章台问对

洛阳城中,刘正和诸葛亮二人,在一队禁卫的护送下,正朝宫门而去。

刘正看了看紧握羽扇扇柄,一路上一直没有说话的诸葛亮,调笑道:“嘿嘿,二弟,平日里看你都是云淡风轻模样,仿佛天塌下来,也不会有半分惊慌,怎得现在有些紧张起来了?”

诸葛亮苦笑着摇了摇头:“我本凡夫尔,今得面见天子圣颜,岂有不紧张之理?何况陛下命人召你回宫时,还特别嘱咐还亮一同前来,彼时你我结拜,不过才两天而已,可见陛下一直暗中看着你我,也不知他召见我,有何要事。”

“嗨,父皇麾下的飞鹰卫,神出鬼没,天底下就没有他们查不到的事,没什么稀奇的。至于什么面圣不面圣的,父皇那张老脸,有什么好看的,不用紧张。你我是结义兄弟,我父亲,就如同你父亲是一样的嘛。”

刘正这话,把诸葛亮呛得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一旁护送的禁卫军,也是一个个满脸尴尬,刘正看了看他们的脸色,假意训斥道:“这句话你们都不准传出去,否则……哼哼,我若被父皇责罚,回头定要十倍百倍找你们讨要回来。”

“是是是,小人绝不透露半句。”这些禁卫军久在洛阳城中守卫,对这位大皇子的脾气,自然也是多有耳闻了。

一行人走不多时,便来到了皇宫南门之一的南屯门外。

龚三儿早在此地恭候多时,急急忙忙迈着小碎步走了过来。

“大皇子,您可算是回来了,陛下,皇后娘娘,尤其是太后他老人家,可是急坏了。”

刘正咧开嘴笑道:“嘿嘿,我这不是好端端回来了嘛。父皇呢?”

龚三儿说道:“陛下说了,他在章台门内等候大皇子,还有这位诸葛先生,他让二位先去见过他,然后再去向太后请安。”

“母后呢?”

龚三儿笑着说道:“皇后娘娘自然是在太后宫中,娘娘上个月着手绣的一幅群艳争芳图,近日便要完工了,商行中早已做好了要将此作品进行拍卖的准备,据说有些达官贵人已是跃跃欲试,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此物拍下。商行的人来过消息,说这件绣品,至少可拍出八千金呢。”

他一边低着头,在前面领路,一边语气之中不无欣喜地向刘正汇报着。

刘正很是得意:“母后的手艺当真是愈发精湛了,比起那个光有一副好皮囊的淑贵妃可是强多了。”

提起貂蝉,刘正便露出了几分不屑之色,龚三儿脸色一变:“哎呦,小祖宗诶,谨言慎行啊。”

他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后来到刘正侧边,压低了声音:“几天前,王司徒率领群臣,弹劾了三将军坑杀降卒一事,朝堂上群情汹汹,说要将此事牵涉之人,尽皆严办。虽然不曾提及大皇子您,可这是冲谁来的,明眼人都看得出。荀尚书说了,此事还没过去,群臣定然还有后招,在这风口浪尖上,您的这张金口,可得把着点门呐。”

刘正努了努嘴,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却也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一旁的诸葛亮,为他捏了一把汗,心中直犯嘀咕,跟这样一个家伙结拜,自己是不是有点盲目了?

三个人在宫道上走了半晌,便见到了又一扇大门出现在了眼前,门顶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章台门。

“殿下,皇上就在里面,奴婢就先告退了。”

龚三儿对着二人分别行礼后,便躬身退走。

“走,这里面我熟,我带你去。”刘正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带着他径直踏入了章台门中。

章台门后,先是一片明堂,数十步开外,一条如玉带般的水流横在二人面前,通过河面上的石桥后,再有数十步,便是皇宫的南宫部分中,最大一座宫殿——崇德殿。

不过刘正并没有带诸葛亮进崇德殿,而是在过桥后,直接朝右边走去。那条水流向右流动后,最终汇聚成了一片水池,水池上,一座廊桥直通池心,连接着一片露天的石台。

“喏,那便是章台了。”刘正朝着前方指了指。

诸葛亮顺势望去,只见章台之上,果然站立着一名男子,他正背对着这边,看不清在做些什么。

“嘿嘿,走……”

刘正一把拉起诸葛亮就跑了过去。

“孩儿拜见父皇。”刘正拱手作揖,诸葛亮也连忙准备下跪,却被刘赫的声音打断了。

“都不必多礼了,你既是正儿的结义兄弟,便如我儿一般,你也不是朝中大臣,不必行叩拜之礼,坐吧。”

刘赫说完这话,便转过身来,看着二人。

诸葛亮这才看清,他手中捧着的,竟然是一盒鱼食,原来这位堂堂大汉天子,刚才却是只身在这里喂鱼。

不过如此一来,诸葛亮心中那一丝丝紧张之情,这时果然也都烟消云散。

“不愧是圣明天子,旁的手段不论,单是气势,令人瞬间得以镇定安神,便已十分了得。”

三人分别落座,刘赫将手中的鱼食盒子放到一边,一脸亲切地看着诸葛亮。

谁也不知道,他表面如此从容,内心早就已经欢呼雀跃,激动得不行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那位智慧的化身,武侯诸葛孔明么?嗯……果然和史书中说得一样,这身形、外貌、气质,当是人中龙凤之姿啊。”

他正沉浸在欢喜之中,刘正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不知父皇急召孩儿回宫,有何吩咐?”

他这句话,说得中正平和,字正腔圆,和方才那嬉笑玩闹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刘赫瞪了他一眼,抄起桌案上的一只橘子就扔了过去:“小东西,长大了,翅膀硬了,都敢偷跑出宫了?我看你是欠揍……”

刘正不闪不避,就任由那橘子砸中了他,还故作委屈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只是孩儿确实是心忧社稷,担心前方战局,这才出宫相助的。父皇若要责罚孩儿,孩儿也绝无怨言。”

诸葛亮看得是目瞪口呆,刘正那变脸的速度,他这几日是见多了,倒不觉得奇怪,只是堂堂大汉天子,和自家皇子,竟然是这样一幅模样,简直是闻所未闻了。

刘赫笑骂一句:“得了得了,在父皇面前还装模作样。今日有你结义兄弟在此,父皇给你留点脸面,对了,你岳丈大人带着你的那个未婚妻入宫了,稍后谈完了正事,你去太后宫中见一见。说起来你也十五岁了,是该完婚的年纪了。”

“啊?这……”刘正的脸色顿时耷拉了下来。

“这什么这?再敢多嘴一句试试?”刘赫作势抄起了手边刚刚放下的那个鱼食木盒子,刘正见状,立马闭嘴不言,看起来乖巧得很。

刘赫这才重拾心情,面容再次恢复成了那副和蔼可亲的样子,看向了诸葛亮。

“我这皇儿,顽劣得很,倒是让你见笑了。”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忙道:“不敢不敢,大皇子天性率直,聪颖非常,乃世之人杰也。”

刘赫瞄了刘正一眼:“这小子有多少斤两,朕还能不知道么?和足下相比,他实在差得太远了。日前,飞鹰卫向他传讯时,他委托飞鹰卫带回来的信件中,曾提及你对他说过的一番平定天下之策论,朕与文若商议良久,颇觉新颖,故而在此专候,想与你当面探讨一番。”

诸葛亮万分动容:“亮何德何能,劳陛下亲候于此,万分惶恐之至。”

“朕说了,都是自家人,这等虚礼就免了吧。”刘赫摆了摆手:“你说,方今天下局势,任何一方,要想单以武力取胜,从而剿灭其他势力,都已是难如登天。要取天下,势必要从人心着手,否则,纵然能以兵锋取胜,也将损失惨重,影响国势,不知朕有无理解错?”

诸葛亮说道:“陛下所言,确为草民之意。”

“嗯,没错就好。”刘赫看着他道:“你且先说说,为何以兵锋强攻,会影响国势?”

诸葛亮道:“陛下当知,如今内外局势,朝廷虽是一家独大,鹤立鸡群,以朝廷实力,要单独剿灭任何一方诸侯,都是易如反掌。然而,刘焉、曹操谋逆,刘备、孙坚、士燮也是别有所图,朝廷越是强大,他们便越容易沆瀣一气,联手对抗。如此一来,日后再有战事,便绝不会仅仅是朝廷与其中一方之战,势必会将多方诸侯,都牵涉其中。”

“如此大战,双方用兵,只怕不下百万,旷日持久,血流成河,各方精锐之士,海内忠勇之徒,便将损折大半,并使国库空虚,非十数年之休养,不可恢复元气。”

刘赫轻捋虎须,频频颔首,而刘正则是满眼得意之色,仿佛说出这番话的是他自己一般。

诸葛亮用羽扇在面前的桌案上画了一圈:“除此之外,大汉之地,强敌环伺。南匈奴为陛下早年所灭,鲜卑业已臣服,其中诸多部落,都迁入汉境,学习汉话和耕种、纺织之道。西羌各部,由胡市之商贸往来,再加上关羽、马超等大将,频频征讨尚未臣服之部落,自行扶持听命于朝廷之首领,再施以天恩,赠送宅邸、田地,减免赋税,如此恩威并施,西羌也无大患。然他们终究不曾完全归化大汉,中原稍有变动,这些人只怕未必可靠。”

“即便他们忠心一片,可幽州之北,尚有乌桓、高句丽为祸一方,且陛下重新掌控凉州,如敦煌、酒泉之地,渐渐安定,商贸频繁,与我中原大地断绝数十年之久的西域各国,也渐有重建往来之势,其中又有多少良善之辈,多少贪恶之徒,犹未可知,此亦为隐患。”

“假使朝廷与各方诸侯联军,连月,甚至连年血战,最终纵然一统天下,却也要元气大伤,届时各方胡虏贼寇,趁势而起,原本臣服的鲜卑、西羌,也或有复叛之心。国内逆贼余势,死灰复燃,起兵呼应,立时便是祸起萧墙。”

刘赫听得是两眼放光,心中激动非常:“好,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今日受教了。”

“草民不敢。”诸葛亮欠了欠身道。

刘赫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一步:“那从人心着手,又是何解?”

诸葛亮也站了起来,说道:“大汉天下,近百年来,久历沧桑。党锢之祸,胡虏入侵,宦官当权,董贼乱政,及至诸侯并起,四方扰攘。天灾肆虐,战火遍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民心渐失,方有黄巾之祸。”

“诸侯之中,袁术,袁绍,公孙瓒,韩遂等辈,不知天时,不晓地利,不通人和,盘剥百姓,索取无度,使得民心远离,实乃昏悖之主,自寻死路,焉有不败之理?”

“然现今所剩诸侯,曹操、刘备、孙权,俱是一时豪杰,治理地方,井井有条,开荒、减税、明法,使百姓得享安宁,自然多有拥护之。故此,其在治下郡县之中,凡有征召,必一呼而百应。百姓既有余粮,又归心于彼,则军粮、兵源一应而足,文武人才,纷纷投效,军心士气,亦非袁绍等辈可比。所谓大势,无非如此而已。”

刘赫越听越是惊喜,心中直呼:“好个诸葛亮,不愧是能作出隆中对的人,如今即便只有十七岁,这眼界、格局,也是高人一筹啊。”

他急忙追问起来:“那以你之见,朝廷如何行事,才能将这民心,这大势,争取到手,又当以何等手段,来应对这内外局势?”

诸葛亮低头沉吟,摇着羽扇,在桌案之后来回踱步。

刘赫大喜:“何人当抚,何人当剿?又是谁先谁后?”

第五百零二章 流言蜚语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门大战第四百六十三章 袁绍图谋第一千零二章 大胃公主第六百六十三章 赵云赶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斗徐晃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进虎牢第十章 好日子啊第八百十五章 证人华佗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丰收第一千零三章 骚扰公主第五百零九章 二贼之谋第二百一十五章 高顺危急第九百十三章 刘备截胡第九十六章 山中奇景第二百四十一章 鲜卑首领第四百九十六章 打开城门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马第一百十七章 我当爹啦第二百二十九章 凯旋回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五十章 互相算计第三百九十九章 连环计发第一千六十七章 泼天大功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八百二十三章 二将破阵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烨受伤第二百六十二章 决意北伐第九百八十五章 许褚爆发第四百一十一章 曹操抉择第五十章 好的盼头第七十三章 喜事天降第四百六十章 冀州袁绍第九百七十五章 特殊诱惑第十二章 暗中考验第五百二十八章 后手发动第一百九十五章 不知所以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将黄忠第六十二章 独斗五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两军比武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猛违纪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战慎阳第一千五十四章 司马抉择第一千十三章 夏侯发威第九百零四章 两份榜文第六百六十五章 最大麻烦第五百零五章 名声扫地第十四章 少爷长工第六百九十九章 赵云奇功第三百二十五章 最终大战第九百五十章 瓮中捉鳖第六百三十一章 徐州陈家第六十六章 士气全无第一千七十五章 武圣一怒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允密谋第四百五十三章 极限作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后夹击第五百七十一章 颜良之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以战养战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无耻勾当第一千章 西域列国第七百五十章 貂蝉临盆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顺连败第九百零八章 绝世宝物本书大概走向说明第九百三十五章 七进七出第一千二十四章 枪法大成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后激战第一百四十八章 浴血重生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军围城第六十七章 噩梦降临第一千五十二章 双刘之战第一千六十六章 西部战启第二百八十三章 意外顺利第四百一十七章 刘赫入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马出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此封赏第六百八十一章 关朱之争第九百七十八章 奇特访客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四十五章 可怕战意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赫探监第五十四章 剿匪生活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战上党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龙骑第七百四十二章 徐牵之殇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军竞赛第七百五十六章 故友探营第一千章 西域列国第一千十五章 射术对决第七百七十四章 凶悍典韦第二十六章 庆功贺宴第一百四十五章 可怕战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鲜卑首领第八百八十章 还有后手第八百六十七章 单戟赴会第五百九十章 审配田丰第四百七十九章 来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