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战慎阳

众人好奇不已,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王允的妙计。

王允坐直了身子,轻抚长须,从容说道:“陛下有意将求学之道,播于四海,令大汉青年,皆成饱学之士,诸位可知?”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都有些暗淡下来。

“司徒所言,下官等人如何不知?此事本是各有利弊,利者,便于我等后辈子侄求学,出仕,且在太学之中,多结交些同窗好友,对日后仕途,自然也多有裨益。只是如此一来,我等士族地位,只怕会日渐衰退,寻常农夫、走卒之子,也可同堂求学,同朝为官。”

“是啊,只是那时,陛下的纸质书籍一出,天下震惊,我等一时也不曾考虑到这些细枝末节,如今想来,只怕陛下也是筹谋已久了。”

“司徒,您不是说有重振声威的妙策么?何以提起此事?”

众臣纳闷道。

王允笑道:“这奥妙之处,便在太学之中。”

众人愈发疑惑:“此言何解?”

王允说道:“大汉天下,符合太学招收年龄者,数百万之多,可太学能容纳多少学子?太学也好,四处新办官学也罢,每次招考之时,门庭若市,人群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挥汗如雨。多少人想要求学,而不可得,而朝廷本就是百废待兴之际,更兼如今又是开疆拓土,鲜卑、羌人、南匈奴诸部,多有臣服,数年之后,只怕还要多出不知几个云海郡。治理地方,垦荒兴农,兴修水利,筹办医馆,开设药局,所需人才,不知繁几。”

“陛下早有愁容,太学和官学,每年所能培育贤才,少则万余,多也不过两万而已,怎能满足国家所需?”

众人之中,稍显聪慧者,已经听出了眉目。

“司徒的意思是……我等创办私学,招揽士子,与太学分庭抗礼?”

王允脸色顿时板了起来:“愚蠢,什么分庭抗礼?是为朝廷分忧。”

“啊……对对对,下官该死,是为朝廷分忧,哈哈哈。”

其中一人,却是面露忧虑:“只是……真要招收那些草莽百姓之子入学么?这……是否有辱斯文?”

王允斜视了他一眼:“短视之辈。此事已是板上钉钉,陛下一心想要成此大事,天下万民,也是翘首以盼,已非你我之力,所能逆转。既如此,何不顺势而为,将贤才收为己用?朝廷创办与支撑官学,耗费极大,能办出多少?我等齐心合力,不出几年,定可使朝廷贤才,多出于我等门下,那时,你我等辈,岂不高枕无忧矣?”

众人听得,抚掌称快:“妙极,司徒真乃无双国士也。”

“陛下那边……不知是否会应允此事?”有人提出了疑问。

“放心,我等此举,乃是顺应圣心而为,陛下只有欢喜,怎会违逆?兴办私学,与官学一般,可每年定期考察,选拔贤才,此事绝对可成,诸位回去,好好准备,待陛下出塔后,请了旨意,即刻动手。”

“如此,我等这便回去筹谋。”

众人欣喜非常,当即起身告辞。

王允将他们送到门外,随后脸上洋溢起了得意的笑容。

“杨彪啊杨彪,你想这主意虽好,可动作却不及我快了。待得私学遍布天下之时,我太原王氏这士人领袖之地位,再无人能够撼动矣……”

“八百里急报……孙坚要求朝廷严惩坑杀降卒的镇南将军程良,以及滥用刑罚,屈打成招,虐杀忠臣的洛阳令满宠,并罢免趁天子闭关之机肆意妄为,祸乱朝纲的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钱理。孙坚以‘清君侧’之名,集结步兵十五万于庐江,水师两万于巢湖……”

“八百里急报……徐州刘备,呈送万民书,上奏朝廷,严惩程良、满宠、荀彧、钱理等人,同时命其二弟姜桓,携大将太史慈,领兵十万出东海,进逼兖州。其本人与三弟张飞,领兵十万出济南,进逼冀州……”

“八百里急报……曹操称奉诏讨贼,发讨贼檄文于四海,起兵三十万,驻扎汝南……”

“八百里急报……高句丽为报前次战败之仇,其主故国川王,统兵十五万,御驾亲征,攻入辽东……”

一份份急报,接连不断地送入到了御书房之中,饶是以荀彧和钱理这等处变不惊的性格,此时也不由得冷汗直流。

“曹贼不但准备了三方联军,还让高句丽出兵响应,委实难办了。”

钱理眉头紧锁。

荀彧看着这四份急报,说道:“此事原也在意料之中。”

钱理有些紧张道:“如此大事,是否要报之陛下知晓?”

荀彧稍作沉思,随后摇头道:“暂且不必。这四路大军,除却曹军以外,其余一时之间,皆暂可不必忧虑。”

“为何?”钱理不解。

“高句丽当初一战,已近乎倾尽全国之力,为赵云将军所败,如今元气大伤,这十五万大军,想来多半是临时征召,毫无战力可言,田豫、田畴二将,也是善战之人,且自那一战后,连日加固城防,纵然赵将军不在,以如今幽州之力,也足可抵挡。”

“嗯……你说的也有理。不过孙坚和刘备两路大军,却是气势汹汹,手下谋士、猛将,不在少数,如何应对?”

荀彧说道:“这两人,虽然与曹操结盟,却是各怀鬼胎,不到最后关头,绝不会轻易发兵,直接与朝廷为敌,那样便等于撕破脸面,再无转圜之地。然曹贼与朝廷胜负如何,他们尚不敢断定,在此之前,也不足虑。”

钱理听得连连点头:“文若所言,句句在理。不过,益州此次不曾出兵呼应,倒是奇特。”

“并不奇怪,刘焉如今已是油尽灯枯之时,随时皆有可能死于塌上,再加上关将军,还有马超将军,坐镇凉州,张任几次从汉中出兵偷袭,都不曾得手,如今益州自顾不暇,岂有余力再与曹贼等人联手?何况刘焉自立为帝,与曹操也是不死不休之大敌。”

钱理闻言,微微颔首:“这倒也是。那以你之见,眼下对这些乌合之众,便该当置之不理,一切等陛下出关之后,再做计议?”

“不,有一处地方,须得马上飞鸽传书,前往提醒多做提防。”

荀彧的话,让钱理再次陷入了疑惑之中:“何处如此要紧?”

荀彧用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座小城:“慎阳城。”

此刻的慎阳城外,大军围困,水泄不通。

“娘的,这曹贼搅扰了本将军的酒兴,实在该杀。”

程良气急败坏,一戟劈开了城墙上的一角。

这时,城外大军之中,一人策马而出,来到了距离城门约二百步远的地方,站定身形。

“程良将军何在?在下夏侯渊,有几句话想说与足下。”

“说你祖宗!”程良随手抄起刚刚被自己砍下来的一块破碎青砖,奋力扔了过去,只是相隔太远,自然是不可能打得到夏侯渊了。

“要打便打,要你在这里多嘴多舌。”

夏侯渊对他这幅态度,也不以为怒:“程将军乃当世英豪,勇冠三军,忠义千秋,我家主公,钦慕久矣。如今我六万大军,将此县城围困,将军已是插翅难飞,若能早降,尚可封侯赐爵,荣华富贵,将军何不……”

“我呸!”程良怒不可遏:“本将军追随大哥,征战十多年,何曾怕过谁来?曹贼区区宦官阉贼之后,也敢欺辱于我,简直是不知死活,要我程良投降,他也配?”

夏侯渊喊道:“将军纵然不为自己,也该为城中这些将士们考虑一二才是啊……”

“考虑你姥姥,来人,给我放箭!”

程良直接喝令着,一波箭雨腾空而起,夏侯渊不闪不避,站在原地,看着那些利箭飞来,随后落到了自己面前数十步远的地面上。

“唉,我家主公一片好意,乃是诚心招纳将军,将军何必如此固执呢?”

程良直接啐了他一口:“呸,不知羞耻的东西,废话少说,想要慎阳城,便从我程良身上踏过去吧!”

夏侯渊无奈地耸了耸肩,叹息道:“既然如此,便休怪在下无情了。动手!”

几支响箭,忽然放上了天空,程良一脸纳闷:“这夏侯渊是什么意思?放了响箭,又不来攻城,他意欲何为?”

他正愁眉不展时,忽听得身后的城中,传来一阵阵呼喊。

“救火啊……快救火……”

“着火啦……快来人呐……”

程良一惊,急忙跑向了城墙的后面,放眼望去,只见城中心的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此刻已是一片火海。

“糟糕,是县府着火了!”

他急忙呼喝起来:“快,派一千兵士,速速前去救火,快啊……”

一名将领却拉住了他:“将军不可啊,区区县府,无甚紧要,烧便烧了,断不可为此乱了军心呐,否则,敌军趁此来攻,我军定然难以抵挡啊……”

程良一把甩开了他:“放屁!火势如此凶猛,若不扑灭,势必迅速蔓延,你当我是傻子不成?”

“将军此言差矣啊,县府四周街道,都极为宽阔,只需让城中百姓,再加上数十名士兵,稍加防范,便可让火势不至蔓延到周围房屋,断不可为此大动干戈啊……”

“滚开!”程良一把推开了这人:“本将军行事,还要你来教么?马上派一千人去救火……”

夏侯渊远远地看着城楼上的动静,满脸嘲讽:“这程良当真是个莽夫,唉,常与那张勇和高顺交手,如今忽然面对这等废物,此战实在是有些索然无味啊。”

于禁走上来,笑道:“呵呵,将军何必如此?慎阳城关乎到我军能否与荆州兵马,合兵一处,一旦攻破此城,不但粮草运输之路就此完全畅通,还能齐聚三十万大军,届时一齐北上,再破张勇与高顺,那时自然有将军伸展之机。”

“哈哈哈……文则说的在理啊……”

城中火势,越来越旺,看得程良直跳脚。

他见夏侯渊依然没有开始攻城,便再次呼喊道:“再派一千人……哦不,两千人去,务必要在敌军开始攻城之前,扑灭火势!”

总共三千名士兵,再加上不少百姓相助,一桶桶清水,泼到县府的火海之中,这才堪堪将火势控制住。

程良长长呼出一口气:“呼……总算是……”

“将军,大事不好啦……”一个士兵的呼喊声,打断了程良已到了嘴边的话。

“什么事,让你这般慌慌张张,简直不像话。”

程良本就十分心烦,被他这样一喊,更是恼怒起来。

“将军……粮仓……咱们的粮仓啊……”

程良一听这两个字,整个人都绷紧起来:“粮仓怎么了?”

那士兵指向了一个方向:“粮仓着火……着火了……”

“什么?怎会如此?这……”程良顺着方向看去果然,粮仓所在的方位,此刻也冒出了火光,虽然远不如县府那般凶猛,却也已不弱。

方才说话那将领,再次说道:“将军,这分明是夏侯渊的调虎离山之计啊。”

“什么计?”程良急急忙忙问道。

将领解释起来:“城中粮仓,一直有重兵把守,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可偏偏粮仓距离县府不甚远,他们故意派暗探,在县府点火,则粮仓守卫在情急之下,又有将军军令,定会分兵去救火,如此粮仓才会被他们趁虚而入啊……”

程良闻言,恨得咬牙切齿:“狗贼……安敢如此害我!”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响起了悠长而嘹亮的号角声,紧跟着,数万曹军,气势汹汹杀奔城墙而来。

程良原本对这个屡屡阻挠自己的属下,十分恼怒,可是一听他提起了刘赫,也很快冷静了下来。

“可恶……夏侯渊……我早晚必杀你……传令下去,县府火势不必理会,三千士兵速速前往粮仓救火,其余人等,随本将军死守城门,谁敢擅离职守,军法从事!”

第八百七十一章 刘赫赶到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片乱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主将之战第四百零一章 吕布失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汉牧场第九百一十章 琅琊诸葛第七百零二章 朝议定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乱之语第五百一十章 巨大灾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徐牵之殇第三百八十三章 徐晃收人第九十二章 喜事临门第九百六十四章 三抚二剿第七十一章 积分土豪第七百九十章 张勇受伤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闹曹营第三百一十五章 九花摧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荀氏大计第八百二十六章 城中突变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顺后手第九百三十章 举国之力第六百零七章 惊天工程第八百零一章 惊诧程良第七百零一章 内在危机第八百七十五章 以一敌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刘赫第一百七十九章 实力膨胀第三百零四章 骇人双雕第七百五十章 貂蝉临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二十四章 逆转乾坤第四百二十四章 绝顶军师第一千五十二章 双刘之战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烨受伤第一百零七章 偶遇崔钧第四百六十五章 夜袭匈奴第七百三十七章 刘焉疯狂第十二章 暗中考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马出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城外冲突第四百五十三章 极限作死第四百二十四章 绝顶军师第三百一十五章 九花摧心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二百六十八章 发兵盐泽第三百七十章 董卓膨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波初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第一千九十八章 舆论汹汹第九百四十三章 三管齐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汪家公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袁尚得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凤雏首计第一千五十一章 兽王迟暮第三百六十三章 图谋大事第一千六十章 南门之失第五百八十四章 刘袁会面第六百三十八章 治水方略第五十五章 夜袭两河第二百一十五章 高顺危急第三百零九章 抢夺谷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门忠烈第九百二十三章 王允得逞第七百四十二章 徐牵之殇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进虎牢第六百二十三章 贾诩再计第八十四章 进军各乡第六百四十六章 双喜临门第九百九十章 孙坚登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阵宗之能第八百七十六章 神秘帮手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大战第七百六十七章 曹操出战第八百七十三章 重重伏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卤城沦陷第九百七十九章 一场夜宴第三百五十五章 皇甫清冷第二百六十一章 洛神甄宓第七百九十九章 飞来横祸第二百七十章 鲜卑王子第九百九十一章 城破在即第六百零二章 袁门剧变第八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兵上党第八百十五章 证人华佗第三百六十三章 图谋大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丰收第四百九十三章 岌岌可危第七百六十九章 风云突变第五十九章 总有办法第七百一十五章 对峙曹操第八百一十章 曹操得手第九百零四章 两份榜文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顺连败第一千六十九章 虎牢绝响第一百十九章 双方联姻第一千四十六章 江东二虎第九十三章 县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