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锁二乔!

却说吴国太见吴候孙权疑惑不决,乃对吴候孙权说道:“先姊遗言说过:‘你父孙坚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今周瑜与你兄长伯符掌管江东军事,今何不请周公瑾前来问之?”吴候孙权闻听吴国太之言大喜,即遣使往鄱阳去请周瑜前来议事。原来孙策与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曹*大军至汉上,此时潘阳湖,周瑜辞别孙策,孙策临行前告诉周瑜说道:“今公瑾必要劝吾弟与曹*决战,今兄便再次等候公瑾佳音了!”周瑜听此便告别孙策星夜回柴桑郡议军机之事。而此时孙权的使者未发,周瑜早已先到柴桑。鲁肃与周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周瑜说道:“子敬休忧,吾周瑜自有主张。今可速请诸葛亮前来相见。”鲁肃上马去请诸葛亮了。

周瑜方才回自己府邸歇息,忽然得报谋士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来相探。周瑜亲自接入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到堂中坐定,叙寒温毕。张昭对周瑜说道:“今都督知江东之利害否?”周瑜见此便答道:“未知也。”张昭说道:“今曹*拥众百万,屯于汉上,昨传檄文至此,欲请主公会猎于江夏。虽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张昭等劝主公且降之,庶免江东之祸。不想鲁子敬从江夏带来汉兴王刘备军师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愤,特下说词以激主公。鲁子敬却执迷不悟。正欲待都督一决。”周瑜说道:“公等之见皆同否?”顾雍等人说道:“所议皆同。”周瑜也说道:“吾与伯符兄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早见了主公,自有定议。”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等见此辞别周瑜而去。

少顷,又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前来求见周。周瑜得知亲自将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迎入,各问慰讫。程普问周瑜道:“都督可知江东之地早晚属他人否?”周瑜答道:“未知也。”程普说道:“吾等自随孙坚孙文台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今主公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都督劝主公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周瑜见此问程普道:“将军等所见皆同否?”黄盖忿然而起,以手拍额说道:“吾头可断,誓不降曹!”众人皆言道:“吾等都不愿降!”周瑜见此哈哈大笑道:“吾正欲与曹*决战,安肯投降!将军等请回。明日周瑜见了主公,自有定议。”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等辞别周瑜而去。

时间不大,又有人来报周瑜说诸葛瑾和吕范等一班儿文官相候周瑜。周瑜亲自迎入诸葛瑾和吕范等一班儿文官,讲礼方毕,诸葛瑾对周瑜说道:“舍弟诸葛亮自汉上来,言汉兴王刘备欲结东吴,共伐曹*,文武商议未定。因舍弟为使,诸葛瑾不敢多言,专候都督来决此事。”周瑜见此问诸葛瑾道:“以公论之若何?”诸葛瑾说道:“降者易安,战者难保。”周瑜呵呵一笑说道:“今周瑜自有主张。来日同至府下定议。”周瑜说完,诸葛瑾和吕范等一班儿文官辞退。忽又报吕蒙和甘宁等一班武将儿来见。周瑜请入吕蒙和甘宁等一班武将儿,亦叙谈此事。有要战者,有要降者,互相争论。周瑜见此说道:“尔等不必多言,来日都到府下公议。”吕蒙和甘宁等一班武将儿众乃辞去。周瑜送走他们冷笑不止。

至晚上子时,人报鲁肃鲁子敬引诸葛孔明前来拜见。周瑜听报亲出中门迎鲁肃和诸葛亮入府。鲁肃和诸葛亮见周瑜叙礼毕,分宾主而坐。鲁肃先问周瑜道:“今曹*驱众百万前来南侵,唯有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周瑜见此说道:“曹*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于曹*。”鲁肃听闻周瑜之言大惊失色,急劝周瑜说道:“君此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孙坚将军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周瑜见此说道:“江东六郡,主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鲁肃见此说道:“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曹*未必便能得志也。”

却说周瑜和鲁肃二人互相争辩,诸葛亮却只袖手冷笑一语不发。周瑜见此问诸葛亮道:“先生何故哂笑?”诸葛亮说道:“孔明不笑别人,笑鲁子敬不识时务耳。”鲁肃问诸葛亮道:“诸葛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诸葛亮说道:“公瑾主意欲降曹*,甚为合理。”周瑜见此说道:“孔明真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鲁肃问道:“孔明,你也如何说此?”诸葛亮说道:“曹*此人极善用兵,天下莫有敢当者。向只有吕布、袁绍和袁术兄弟、荆州候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曹*所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吾主汉兴王刘皇叔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鲁肃闻听诸葛亮之言大怒道:“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诸葛亮见此轻摇羽扇说道:“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曹*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周瑜见此忙问诸葛亮道:“用何二人,可退曹*大兵?”诸葛亮说道:“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曹*得之二人,必大喜而去。”周瑜又问诸葛亮道:“若如此,真不知用何二人?”诸葛亮说道:“孔明自居隆中时,即闻曹*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曹*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女名叫大乔,次女名叫小乔,皆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曾经发誓说过: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曹*即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此有些变色,再问诸葛亮道:“曹*欲得二乔,有何证验?”诸葛亮答道:“曹*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此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周瑜见此又问诸葛亮道:“此赋孔明先生能记否?”诸葛亮见此轻摇羽扇道:“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周瑜说道:“试请孔明先生一诵。”诸葛亮即时诵《铜雀台赋》说道:“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旂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此时周瑜听罢,怒从心头起,全然不顾形象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曹*:“曹*老贼欺吾太甚!”诸葛亮见之大喜急起身制止周瑜说道:“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还曾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周瑜见此说道:“公有所不知:大乔乃是长公子孙策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吾周瑜之妻也。”诸葛亮佯作惶恐之状,说道:“孔明实不知也。失口乱言,死罪!死罪!”周瑜见此说道:“吾与曹*老贼誓不两立!”诸葛亮上前假意劝说周瑜道:“事须三思免致后悔。请大都督三思啊!”周瑜说道:“吾承孙坚老将军寄托,安有屈身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更与长公子孙伯符将军商议已定!今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先生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老贼。”诸葛亮见此对周瑜拱手施礼说道:“若蒙大都督不弃,孔明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周瑜说道:“来日吾入见主公,便议起兵。”诸葛亮与鲁肃辞出,相别而去。次日清晨,吴候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和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和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威武雄壮。少顷,周瑜入见。周瑜对吴候孙权虚礼毕,吴候孙权问慰周瑜罢,周瑜便对吴候孙权说道:“近闻曹*引兵屯汉上,驰书至此,主公尊意若何?吴候孙权即取檄文与周瑜观看。周瑜看毕,哈哈大笑道:“曹*老贼以我江东无人,敢如此相侮耶!”吴候孙权说道:“公瑾之意若何?”周瑜说道:“主公曾与众文武商议否?”吴候孙权说道:“连日议此事:有劝我降者,有劝我战者。吾意未定,故请公瑾一决。”周瑜问吴候孙权道:“谁劝主公降?”吴候孙权答道:“张子布等文臣皆主其意投降曹*。”周瑜即问张昭道:“愿闻先生所以主降之意。”张昭答周瑜道:“曹*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近又得荆州,威势越大。吾江东可以拒*者,长江耳。今*艨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不如且降,更图后计。”周瑜听此哈哈大笑道:“此迂儒之论也!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安忍一旦废弃?”吴候孙权听此说道:“若此,公瑾计将安出?”周瑜说道:“曹*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曹*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曹*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曹*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曹*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曹*,正在今日。周瑜请得精兵二十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曹*老贼!”孙权闻听周瑜之言矍然起说道:“曹*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袁绍与袁术兄弟、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周瑜见此请战道:“臣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吴候孙权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怒吼一声道:“诸文武官员将有再言降*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第二白二十八章 最后的准备第51章 泾阳郡之战!第49章 袁术的末日!三十三章 过家门而不入第29章 勉县之战!第47章 二刘联盟!第29章 关羽计取锁关第123章 刘禅的生死!第99章 初遇姜维!第63章 孙刘联姻!第27章 关二爷日强三关!第5章 赵云的婚后生活!第42章 老将黄忠!第10章 进宫见驾第209章 不损一人!第62章 江东的部署!第230章 决战开始!第45章 曹刘对战!第191章 平阳之战!第51章 董袭传令!第56章 激战第54章 出了汉奸?第82章 群臣奏请!第73章 凤雏献计!第4章 孙权的选择!第81章 温馨!第107章 兄弟情深(下)第39章 龙飞牢笼!第41章 激战!第78章 李宇兵进长安!第9章 鲁肃问计!第38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114章 四面合围!第128章 收徒下!第60章 江东的对策!第98章 曹军第二代人物登场!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105章 回忆!第208章 夜袭!第28章 关二爷冒险用计!第181章 排兵布阵!第113章 王冲的身份!第76章 孙权的阴谋!第128章 收徒下!二十三章 刘备立誓第17章 李宇辕门学温候,郭嘉无奈请密旨!第158章 指点迷津(下)第91章 张三爷兵发洛阳城!第15章 英雄子龙!第17章 李宇辕门学温候,郭嘉无奈请密旨!第233章 群臣奏请!第68章 言多必失!第58章 官渡之战的开始!第5章 程昱的奸计!第15章 请君入瓮!第26章 出征汉中!第38章 安定之战的部署!第76章 李宇回朝!第147章 张绍之死第2章 梦中的婚礼第83章 故技重施第213章 混战开始!第219章 雁门关大捷!第12章 兵不血刃!第3章 赵云和马云禄的故事!第21章 郭嘉的姻缘!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战第18章 曹操烦恼的开始!第8章 赵云奋勇战温侯!第92章 一字并肩王!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92章 一字并肩王!第58章 震动东第125章 张绍要反!第37章 刘备的密谋!第93章 老曹怒了!第9章 决战!!第9章 虎口拔牙为徐晃!!!!第80章 尽兴而归!第55章 曹操VS周瑜!第2章 孙权的艰难!第42章 老将黄忠!第7章 扳回一局!第13章 刘备凯歌归,益州军革命!!!第54章 周瑜来了!第9章 鲁肃问计!第11章 诸葛亮VS周瑜!第34章 孙刘争南郡!第38章 回转东第63章 鲁肃过江!第33章 最后部署!第23章 周瑜的觉醒!第27章 生死一线!第63章 孙刘联姻!第182章 大战开始!第141章 张三爷到了!第42章 凉州大捷(上)第48章 袁术的悲惨!第106章 兄弟情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