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袁绍大败!

却说曹*上次战败袁绍后,犒赏三军将士!军师荀攸献计曹*道:“主公今可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那厮闻之,必然惊惶,分兵拒我;我乘其兵动时击之,袁绍可破也。”曹*听此便荀攸用其计,使大小三军,四远扬言。袁绍军闻此信,来寨中报说:“曹*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去也。”袁绍大惊,果不其然急遣袁谭分兵十万救邺郡,辛明分兵十万救黎阳,连夜起行。

曹*探知袁绍兵动,便分大队军马,八路齐出,直冲袁绍营。袁绍军此时士气低迷俱无斗志,四散奔走而逃,致使袁绍大溃。袁绍披甲不迭,单衣幅巾上马;幼子袁尚后随。典韦、许褚、曹洪、于禁四员虎将,引军追赶袁绍。袁绍率军急渡河而逃,尽弃图书车仗金帛,止引随行八百余骑而去。曹*军追之不及,尽获遗下之物。所杀四十万余人,死尸堆积如山!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曹*从此大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左右说道:“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见此说道:“当袁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却说袁绍兵败而奔,沮授因被囚禁,急走不脱,为曹军所获,被曹*军擒来见曹*。曹*素与沮授相识。沮授见曹*,大呼道:“我沮授誓死不降也!”曹*见此好言相劝沮授道:“本初无谋,不用君言,君何尚执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虑也。”因厚待之,留于军中。沮授见此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曹*见此知道留之不住,乃杀沮授之。沮授至死神色不变。曹*见此对天长叹道:“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厚礼殡殓,为建坟安葬于黄河渡口,亲笔题字其墓上为:“忠烈沮君之墓。”后人有诗赞曰:“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至死心如铁,临危气似云。曹公钦义烈,特与建孤坟。”曹*安葬沮授后便下令大军攻取冀州。正是: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却说曹*乘袁绍之败,整顿军马,迤逦追袭。袁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骑,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绍以前事诉与蒋义渠。蒋义渠乃招谕离散之众,众闻袁绍在,又皆重整旗鼓聚在一起。得军数十万!军势复振,袁绍议还冀州。军行之次,夜宿荒山。袁绍于帐中闻远远有哭声,遂私往听之。却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将士们皆言:“若听沮授之言,我等怎遭此祸!”袁绍心中也万分懊悔说道:“吾不听沮授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次日,上马正行间,逢纪引军来接。袁绍对逢纪说道:“吾不听沮授之言,致有此败。吾今归去,羞见此人。”逢纪听此对袁绍说道:“今沮授已经身亡于曹*手中,誓死不降也:真乃忠义之人也!”袁绍听此对天长叹,然后怒骂曹*:“竖儒怎敢杀我忠臣!我必杀之为沮授报仇!”遂命使者赍宝剑先往冀州让其接应自己回军!

却说冀州邺城守军听闻袁绍回军后,便星夜率军前来接应袁绍。袁绍见自家兵马来接应,便立即率军回了邺城!整军备战,以防备曹*来袭取冀州!从此袁绍军兵马再无往日之胜,逐渐走入低谷之中!袁绍军中能征惯战之将也少之又少!能谋善断之臣也走失不少!再无与曹*争锋中原之实力!

袁绍回冀州后,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袁绍立后嗣以做不测。袁绍所生三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袁绍后妻刘氏所出,生得形貌俊伟,袁绍至爱之,因此留在身边。自官渡兵败之后,刘氏劝立三子袁尚为后嗣,袁绍乃与审配和逢纪、辛评和郭图四人商议、原来审配和逢纪二人,向辅佐于袁尚属于袁尚一党之人;而辛评和郭图二人,向辅袁谭属于袁谭一党之人;四人各为其主。当下袁绍对四人说道:“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吾将议立后嗣:长子袁谭,为人性刚而好杀不可为认主;次子袁熙,为人柔懦而难成大事难成大事;三子袁尚,少有英雄之表,更能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郭图见此进言袁绍道:“三子之中,袁谭为长兄,今又居外;自古明君皆以长子为储君!今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萌也。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袁绍听此踌躇未决。忽报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亦引兵五万,自并州来:各至冀州前来助战袁绍准备再战曹*。袁绍听后大喜,准备再整人马来战曹*。而此时曹*引得胜之兵,陈列于黄河之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曹*见父老数人,须发尽白,乃命入帐中赐坐,曹*问之数人道:“老丈多少年纪?”那人答道:“欲近百岁矣。”曹*听此大惊说道:“吾军士惊扰汝乡,吾甚不安。”父老皆说道:“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绍袁本初重敛于民,民皆怨之。曹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曹*见此笑答道:“何敢当老丈所言?”遂取酒食绢帛赐老人而遣之。号令三军说道:“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必斩不赦!”于是军民震服曹*之天威。曹*亦心中暗喜,为什么曹*暗喜啊!因为古代人迷信!如此曹*也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此时有人报袁绍聚四州之兵,有得二三十万算上败局有富有百万之众,前至仓亭下寨准备与曹*决战于仓亭。曹*听此亲自提兵前进,下寨已定。次日,两军相对,各布成阵势。曹*引诸将出阵,袁绍亦引三子一甥及文官武将出到阵前。曹*见了袁绍哈哈大笑对袁绍说道:“本初兄如今早已计穷力尽,何尚不思投降于吾?直待刀临项上,悔无及矣!吾曹*念与本初兄少年挚友,今不忍加害!倘若本初兄来投,吾孟德必杀马立誓永不相负也!”袁绍听了曹*之言大怒,回顾众将说道:“谁敢出马,斩了那厮曹*?”袁尚听了欲于父前逞能,便舞双刀,飞马出阵来战曹*,来往奔驰。曹*指问众将说道:“此乃何人也?”有识者答曹*道:“此乃袁绍三子袁尚也。”言未毕,一将挺枪早出。曹*视之,乃夏侯惇部将史涣也。两骑相交,不三合,袁尚拨马刺斜而走。史涣赶来,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涣左目,坠马而死。袁绍见子得胜,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拥将过来,混战大杀一场,各鸣金收军还寨。

曹*见今日之战互有胜负,便召集众人与诸将商议破袁绍之策。程昱献于曹*十面埋伏之计,劝曹*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袁绍追至河上,曹*听了大喜说道“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袁绍矣。”曹*然其计。左右各分五队。左:一队夏侯惇,二队乐进,三队李典,四队于禁,五队夏侯渊;右: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典韦,四队曹仁,五队高览。中军许褚为先锋。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已定。至半夜,曹*令许褚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许褚回军便走。袁绍引军赶来,喊声不绝;比及天明,赶至河上。曹军见无去路,曹*大呼一声道:“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众军回身奋力向前。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袁绍军大乱。袁绍见此只得退军急回,背后曹军赶来。正行间:一声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军冲出。袁绍聚三子一甥,死冲血路奔走。又行不到十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行不到数里,左边李典,右边曹仁,两军截杀一阵。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令三军造饭,方欲待食,左边夏侯惇,右边张郃,径来冲寨。袁绍慌忙上马而逃,前奔仓亭。人马困乏,欲待歇息,后面曹*大军赶来,袁绍舍命而走。正行之间,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惇,挡住去路。袁绍见此英雄本色尽显大呼一声道:“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奋力冲突,得脱重围。袁熙、高干皆被箭伤。军马死亡殆尽。袁绍抱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众人急救,袁绍口吐鲜血不止,仰天长叹道:“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袁绍袁本初也!汝等各回本州,誓与曹贼一决雌雄!”便教辛评和郭图二人火速急随袁谭前往青州整顿兵马,恐怕曹*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高干仍回并州:各去收拾人马,以备调用。袁绍引袁尚等入冀州养病,袁绍更令袁尚与审配和逢纪两人暂掌军事。却说曹*自仓亭大胜,重赏三军;令人探察冀州虚实。细作回报:“袁绍卧病在床不能理正。三子袁尚、审配紧守城池。袁谭,袁熙、高干皆回本州。”众文武官员见此皆劝曹*急攻袁绍之。曹*听此摆了摆手说道:“冀州粮食极广,审配又有机谋,未可急拔。现今禾稼在田,恐废民业,姑待秋成后取之未晚。”说完曹*便下了帅令,班师回朝!所得之地让曹仁和曹洪兄弟二人留军十五万驻守,以防袁绍夺回失地!令夏侯惇率军十万仍然屯扎于官渡,做好随时接应曹仁和曹洪兄弟的准备!曹*自己引大军三十万退回许昌修养!此时曹*之威望,日复一日!官渡一战天下震动!荀彧请奏天子汉献帝刘协,让其亲自出城八十里迎接曹*的大军凯旋!汉献帝刘协无奈,但不得也不敢不从!只好亲自出了许昌城八十里迎接曹*大军凯旋!

曹*得胜后大喜,命令犒赏三军和封赏随军有功将士!犒赏完毕,曹*下令休整兵马直至建安七年,春正月,曹*方复商议兴兵讨伐袁绍。此时满朝文武无人敢出言阻止!曹*见此先差夏侯惇、满宠率军十五万镇守汝南,以拒荆州刘表和川蜀刘备;留曹仁、荀彧和二十万大军守许都:曹*自己亲统大军三十万前赴官渡屯扎。且说袁绍自去年感冒吐血症候,今年方稍愈,便召集众文武商议欲攻许都讨伐曹*之事。审配见此谏言袁绍道:“旧岁官渡,仓亭之败,军心未振;尚当深沟高垒,以养军民之力。”正议间,忽报曹*进兵官渡,来攻冀州。袁绍听此说道:“若候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吾当自领大军出迎。”袁绍三子袁尚听此说道:“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袁绍深爱三子,觉得要是袁尚能够多争取一些军功对以后也有好处!!便允许袁尚出战,袁绍还命使人往青州取袁谭,幽州取袁熙,并州取高干:四路同破曹*。正是:官渡战鼓刚停熄,又从冀北动征鼙。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20章 勇武潘璋!第32章 曹操的惨败!二十二章 郭嘉与蔡文姬第53章 虎威赵云!第18章 曹操大战吕奉先!第76章 李宇回朝!二百零一章 名将陨落第69章 攻心战!第63章 孙刘联姻!第16章 石城大捷!第39章 荆州的归属!第38章 回转东第25章 诸葛亮的构想!第219章 雁门关大捷!第187章 虎贲张任!第109章 明知山有虎!第6章 天生郭嘉!第191章 平阳之战!第104张 毒计!第226章 出兵伐吴!第29章 关羽计取锁关第29章 孔明说周郎!第129章 李思雪的心事!第62章 李宇再战曹孟德!第56章 激战第56章 温侯再现!三十三章 过家门而不入第12章 最后的宁静!第10章 军师初掌兵!第41章 虎威赵云!第31章 马超借兵!第7章 御前会议!第27章 关二爷日强三关!第60章 袁绍大败!第56章 江东三杰!第112章 飞龙骑兵!第192章 平阳之战(下)第168章 周瑜VS曹操!第225章 援军到来!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191章 平阳之战!第141章 张三爷到了!第147章 张绍之死第160章 早朝开始!第42章 援军到来!第160章 早朝开始!第48章 鲁肃来了!第164章 荀彧之死!第62章 刘备过第2章 梦中的婚礼第139章 必死无疑第40章 孙权的真实想法!第67章 国丧!第67章 讨价还价(二)第227章 灭吴!第81章 温馨!第82章 群臣奏请!第194章 追击!第28章 郭李之死!第6章 天生郭嘉!第41章 吕蒙论道!第34章 孙刘争南郡!第66章 孙刘联盟!第154章 刘备的烦恼!第28章 郭李之死!第7章 御前会议!第43章 王雪挂帅!第40章 目标荆州全土!第3章 徐庶来投!第127章 收徒!第10章 周瑜的计策!第37章 刘备的密谋!第213章 混战开始!第123章 援军来了!第11章 曹操图荆州!第11章 李宇再战吕奉先!第90章 群臣聚集!第210章 两下呼应!第110章 反心毕露!第11章 董卓暴行,天下大乱!第34章 诸葛说周郎!第68章 言多必失!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95章 曹操要升官了!第33章 诸葛八卦阵!第31章 周瑜布阵!第14章 周瑜来了!第70章 马超VS曹操!第39章 决战开始!第29章 岐山关之战。第220章 密议!第81章 温馨!第8章 赵云奋勇战温侯!第197章 英雄末路!第59章 周瑜阴谋!第61章 江东决策!第7章 扳回一局!第94章 荀彧的计策!第41章 吕蒙论道!第14章 诸侯联合的破裂开始,刘备军团远救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