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神人管辂

知书接上回却说当日魏王曹操突然见到黑风中左慈道长的群尸皆起,惊倒于地。须臾风定,左慈道长的群尸皆不见踪影。魏王曹操左右的侍卫见此急忙扶魏王曹操回魏王宫,而自此以后魏王曹操惊而成疾。后人有诗赞左慈曰:“飞步凌云遍九州,独凭遁甲自遨游。等闲施设神仙术,点悟曹瞒不转头。”

魏王曹操如今染病,服药无愈。适太史丞许芝,自许昌来觐见魏王曹操。魏王曹操令太史丞许芝卜易算出左慈道长的位置和踪迹,想要一雪前耻。太史丞许芝见此无奈之下只好对魏王曹操进言说道:“大王千岁曾闻神卜管辂否?”魏王曹操听此便说道:“颇闻其名,未知其术。汝可详细言之。”太史丞许芝见此对魏王曹操说道:“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好酒疏狂。其父曾为琅琊即丘长。管辂自幼便喜仰视星辰,夜不肯寐,父母不能禁止。常云家鸡野鹄,尚自知时,何况为人在世乎?与邻儿共戏,辄画地为天文,分布日月星辰。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宿学耆人不能折之,皆知其当有大异之才。及成人,果明周易,仰观、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微。体性宽大,多所含受;憎己不雠,爱己不褒,每欲以德报怨。常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之浮饰,不足为务也。”自言:“知我者稀,则我贵矣,安能断江、汉之流,为激石之清?乐与季主论道,不欲与渔父同舟,此吾志也。”其事父母孝,笃兄弟,顺爱士友,皆仁和发中,终无所阙。臧否之士,晚亦服焉。父为琅邪即丘长,时年十五,来至官舍读书。始读诗、论语及易本,便开渊布笔,辞义斐然。于时黉上有远方及国内诸生四百馀人,皆服其才也。琅琊太守单子春闻其名,召辂相见。时有坐客百余人,皆能言之士。管辂谓子春曰:管辂年少胆气未坚,先请美酒三升,饮而后言。子春奇之,遂与酒三升。饮毕,管辂问子春:今欲与管辂为对者,若府君四座之士耶?子春见此心中不明其意便问管辂说道:吾自与卿旗鼓相当。于是与管辂讲论易理。管辂亹亹而谈,言言精奥。子春反覆辩难,管辂对答如流。从晓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众宾客,无不叹服。于是天下号为神童。后有居民郭恩者,兄弟三人,皆得躄疾,请管辂卜之。管辂卜卦之后对郭恩兄弟三人开口说道:卦中有君家本墓中女鬼,非君伯母即叔母也。昔饥荒之年,谋数升米之利,推之落井,以大石压破其头,孤魂痛苦,自诉于天,故君兄弟有此报。不可禳也。郭恩等涕泣伏罪。安平太守王基,知管辂神卜,延管辂至家。适信都令妻常患头风,其子又患心痛,因请管辂卜之。管辂卜卦之后对太守王基开口说道:此堂之西角有二死尸:一男持矛,一男持弓箭。头在壁内,脚在壁外。持矛者主刺头,故头痛;持弓箭者主刺胸腹,故心痛。乃掘之。入地八尺,果有二棺。一棺中有矛,一棺中有角弓及箭,木俱已朽烂。辂令徙骸骨去城外十里埋之,妻与子遂无恙。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管辂往送行。客言管辂能覆射。诸葛原不信,暗取燕卵、蜂窠、蜘蛛三物,分置三盒之中,令管辂卜之。管辂一时兴起,便于之对赌须叟之间卦成,各写四句于盒上。其一写道: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雌雄以形,羽翼舒张:此燕卵也。其二写道: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其三写道: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满座惊骇。乡中有老妇失牛,求管辂为其卜卦之。管辂判定说道:北溪之滨,七人宰烹;急往追寻,皮肉尚存。老妇果往寻之:七人于茅舍后煮食,皮肉犹存。妇告本郡太守刘一,捕七人罪之。因问老妇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说道:汝何以知之?妇告以管辂之神卜。刘一不信,请管辂至府,取印囊及山鸡毛藏于盒中,令管辂卜之。管辂卜其一说道: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其二说道:岩岩有鸟,锦体朱衣;羽翼玄黄,鸣不失晨:此山鸡毛也。刘一大惊,遂待为上宾。一日,出郊闲行,见一少年耕于田中,管辂立道傍,观之良久,管辂问那少年说道:“少年高姓、贵庚?那个少年答管辂说道:姓赵,名颜,年十九岁矣。敢问先生为谁?管辂见此沉默半响说道:吾管辂也。今见于你有缘,本不应泄露天机,如今吾见汝眉间有死气,三日内必死。汝貌美,可惜无寿。赵颜回家,急告其父。父闻之,赶上管辂,哭拜于地求救管辂说道:请归救吾子!管辂见此只好无奈的说道:“此乃天命也,安可禳乎?父跪求管辂说道:老夫止有此子,望乞垂救!赵颜亦哭求。管辂见其父子情切,乃谓赵颜说道: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来日赍往南山之中,大树之下,看盘石上有二人弈棋: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恶;一人向北坐,穿红袍,其貌甚美。汝可乘其弈兴浓时,将酒及鹿脯跑进之。待其饮食毕,汝乃哭拜求寿,必得益算矣。但切勿言是吾所教。老人留管辂在家。次日,赵颜携酒脯杯盘入南山之中。约行五六里,果有二人于大松树下盘石上着棋,全然不顾。赵颜跪进酒脯。二人贪着棋,不觉饮酒已尽。赵颜哭拜于地而求寿,二人大惊。穿红袍者见此开口说道:此必管子之言也。吾二人既受其私,必须怜之。穿白袍者,乃于身边取出簿籍检看,谓赵颜说道:汝今年十九岁,当死。吾今于十字上添一九字,汝寿可至九十九。回见管辂,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穿红者出笔添讫,一阵香风过处,二人化作二白鹤,冲天而去。赵颜归问管辂。管辂见此方才说道:穿红者,南斗也;穿白者,北斗也。颜曰:吾闻北斗九星,何止一人?管辂见此说道:散而为九,合而为一也。北斗注死,南斗注生。今已添注寿算,子复何忧?父子拜谢。自此管辂恐泄天机,更不轻为人卜。此人现在平原,大王欲知休咎,何不召之?”魏王曹操闻听太史丞许纸之言大喜,即差人往平原召管辂。

管辂(公园二百零九年一一公元二百五十六年),三国时魏术士,出生于平原(今山东平原),字公明。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容貌粗丑、无威仪,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管辂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代表作品有《周易通灵诀》二卷、《周易通灵要诀》一卷、《破躁经》一卷、《占箕》一卷。《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辂之术筮与“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认为“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 三国藏书家。字公明。平原人。曾应清河太守华表之请,任文学掾之职,官至少府丞。他幼通天文,及长,精通《易》和占卜,时人皆服其道术神妙,史书记载他有诸多的占卜奇验的传说。《三国志?本传》记其藏书甚丰,“夫术数有百十家,其书有数千卷”。《汉书?艺文志》总共著录术数类的图书仅一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可见,他的术数类的藏书中可以和皇家图书馆藏书相比。他经常研习的是《仰观星书》,及其一些平常的图书,世人以为他占卜灵验,有赖于他的星象之书。因此他死后,其藏书均被其好奇者所盗。

魏王曹操的旨意一下,如今可以说魏王曹操的旨意就是天子的旨意,就是当今真正的大汉天子汉献帝刘协的旨意都没有他魏王曹操的旨意管用!曹操的旨意一下,哪一个人吃了雄心咽了豹子胆的赶去阻拦,或者耽误!不过几天的时间,来人便寻到了管辂,而这一日管辂也早已经自己算出来了,魏王曹操要召自己!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将随身之物早已经准备妥当!专等来人,不久魏王曹操的人找到了管辂。请其上路去面见魏王曹操!管辂见此便翻身上马,与魏王曹操的视为赶奔魏王曹操的国都邺城!

来来回回不过几天的事情管辂来至魏王曹操在邺城的魏王宫中,魏王曹操得知管辂来到,命人速速请来相见!不久管辂来到魏王曹操面前,参拜结束,魏王曹操令管辂卜之。管辂见此无奈的答魏王曹操说道:“魏王千岁此乃是幻术耳,何必为忧?魏王千岁高瞻远睹之人,岂能信此等事情!”魏王曹操见此心安,病乃渐可。魏王曹操令管辂卜卦天下之事。管辂连番推辞,无奈魏王曹操不准!甚至魏王曹操有些动怒的意思!管辂见此心中明白,自己若是在不卜卦,性命自然不存!所以管辂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卜卦,须叟之间管辂卜卦结束对魏王曹操说道;“禀报魏王千岁当今卦象三八纵横,黄猪遇虎;河内之北,伤折一股。”又令卜传祚修短之数。管辂卜卦之后,对魏王曹操说道:“狮子宫中,以安神位;王道鼎新,子孙极贵。”魏王曹操问其详。管辂见此坚持不在泄露天机便对魏王曹操说道:“禀报魏王千岁当今茫茫天数,不可预知。待后自验。若是泄露天机,反为不美,将会祸乱终身!”魏王曹操见此只好不在难为管辂,魏王曹操欲封管辂为太史,留在魏王曹操身边听用。管辂见此推脱魏王曹操说道:“禀报魏王千岁,草民管辂命薄相穷,不称此职,不敢受也。若是魏王千岁用草民管辂反为不美!”魏王曹操见此不明管辂言中之意忙问管辂其故,管辂答魏王曹操说道:“禀报魏王千岁,草民管辂额无主骨,眼无守睛;鼻无梁柱,脚无天根;背无三甲,腹无三壬:只可泰山治鬼,不能治生人也。不然将影响社稷!”魏王曹操见此沉默半响有对管辂说道:“汝管辂相孤王曹操若何?”管辂知道自己得罪不起魏王曹操,所以只好对魏王曹操说道:“禀报大王千岁,如今大王千岁位极人臣,又何必相?”魏王曹操见此再三问之,管辂但笑而不答,总是言天机不可泄露,魏王曹操见此知道无论在怎么说管辂也不会细说的!不过魏王曹操见管辂神色,觉得管辂的意思是他魏王曹操以后一定是大富大贵之像,也就没有在追究。然后魏王曹操令管辂遍相当今朝政文武官僚。管辂见此陆陆续续看了魏王曹操手下的文物群臣之后,对魏王曹操开口说道:“禀报魏王千岁,当今朝中文武大臣们皆为治世之臣也,此乃不可多得之人才。”魏王曹操问休咎,管辂皆不肯尽言。后人有诗赞曰:“平原神卜管公明,能算南辰北斗星。八封幽微通鬼窍,六爻玄奥究天庭。预知相法应无寿,自觉心源极有灵。可惜当年奇异术,后人无复授遗经。”

根据史记记载管辂最后确实没有留下传承,一生也没有收过徒弟!当真是一件天大的损失,不然很多事情可能都将改写!就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三国志?方技传》:“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着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

第15章 英雄子龙!第7章 扳回一局!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57章 诱敌深入!第60章 袁绍大败!第52章 周瑜的使者!第102章 函谷关之战!第142章 父子反目!第63章 孙刘联姻!第2章 桃园结义第51章 董袭传令!第10章 ——血战董卓!第231章 大获全胜!第138章 汉兴王到!第29章 勉县之战!第79章 庆功晚会!第137章 规劝!第1章 初到三国第70章 马超VS曹操!第10章 凉州之战爆发!第32章 诸葛说周郎!九十八章 壶关之战第71章 血战长安!第11章 董卓暴行,天下大乱!第30章 大战的前夕!第34章 董卓的烦恼!第173章 乱起第10章 ——血战董卓!第36章 遵旨出贼!第43章 王雪挂帅!第164章 荀彧之死!第95章 曹操要升官了!第49章 高陵之战!第9章 祭旗出征!第151章 荆州防务!第18章 关公劫营遭包围,李宇二遇吕奉先!第103章 函谷关之战!第208章 夜袭!第47章 天下大势!第24章 陈仓关之战!第45章 国丧!第12章 张飞以武威天下,关公青龙慑诸侯!第24章 李宇VS周瑜!第4章 天下大乱的来临第5章 伐董第191章 平阳之战!第32章 诸葛说周郎!第40章 孙权的真实想法!第二白二十七章 战前部署第217章 雁门关之战!第89章 广收天下士子之心!第20章 董卓决议联张刘,子龙奋勇取下辩第43章 凉州大捷(中)第76章 李宇回朝!第72章 曹操的计谋!第224章 曹操的对策!第12章 张飞以武威天下,关公青龙慑诸侯!第2章 张飞扬名(一)第97章 夏侯渊出征!第13章 悲喜交加!第10章 大胜董卓军!第79章 庆功晚会!第13章 诸葛亮再败曹操!第99章 舌战!第114章 四面合围!第82章 兵发洛阳!第98章 前所未有的事情!第220章 密议!第99章 初遇姜维!第67章 讨价还价(二)第75章 定都长安!第56章 温侯再现!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161章 风波平!第52章 泾阳之战!第53章 江东撤军!第15章 群雄逐鹿!第61章 难得的安逸!第19章 于禁很郁闷!第159章 口误引发的血案第10章 军师初掌兵!第61章 难得的安逸!第84章 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第64章 泾阳郡之战(中)第26章 出征汉中!第105章 回忆!第45章 两军相遇!第11章 曹操图荆州!第223章 五弟子龙!第1章 争论!第212章 大战有起第145章 突变!第233章 群臣奏请!第211章 损失严重!第10章 周瑜的计策!第169章 两军罢战!第232章 悲壮的汉献帝!第2章 水镜先生第19章 于禁很郁闷!第73章 兵进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