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忠VS奸

由于张锋的变相纵容,董卓进京后的发展如史书一般,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唆使何进部将吴匡,杀了何进之弟何苗,后者接受过十常侍的贿赂,为他们说了好话,被认定是宦官一党,然后董卓吞并了何进的大部分禁军。

每天三更半夜将自己带进京里不多的士兵悄悄开出城外,天明之后再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的进城来,让人以为他带了很多士兵来。

鲍信看出了董卓的野心,分别提醒了袁绍和王允,不如及早处死此人,结果都不听他的,鲍信引了本部兵,投泰山去了。

自此洛阳兵权几乎全在董胖的手里,他于是接下来开始准备废除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这胖子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反对他的尚书丁管,被他当庭格杀。袁绍此时却还些血气方刚,与他产生冲突,差点当众拨剑干起来,被众大臣劝开后,把印挂在府上,匹马逃去了老家渤海。袁术也从南门逃走,不知所踪。

随后,由于丁原的反对,张锋的大哥吕布出场,把董胖打得落荒而逃,李肃这时跳出来,劝董胖用一匹赤兔马,把吕布给策反了,丁原也挂在自己这个看不起的杂种儿子手里。

第五个月,刘辩被董卓赶下台,刘协登基,就是献帝。王越此时成为帝师。

第六个月,董卓使人指刘辩作反诗,毒杀之,以及唐妃(估计也不过十五岁的小美女,甚憾,甚憾)。

“父亲大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董贼倒行逆施,权倾朝野。以父之刚直,必会触怒于他,以取其祸,不如走而避之。”张锋跪在张温面前,焦急之色溢于言表。

虽然这张温并不是他亲生父亲,但是这十年里对他关爱倍至,张锋又不是铁石心肠之人,怎么忍心让他如史实上一样,被董卓寻隙杀了?奈何张锋低估了这古代文人所谓的气节。

张温业已花白的胡子,骄傲的翘着,有如主人不屈的气节一般:“国之将亡,董贼谋逆,吾身受汉家大恩,安忍轻义而惜身?吾儿勿言,吾意决矣,汝可速带汝母至濮阳,以养天年。”

王氏此时也表现出古代女子传统的以夫为纲的美德,坚定的站在张温身边,轻声说道:“妾身是妇人,不懂那许多大道理,只知道夫君在何处,妾身自当相随,哪怕黄泉路上,也当结伴而行。”

张温有些感动,眼睛里几滴浑浊的老泪点点,握住王氏的手:“苦了你了。”

张锋急得直跳脚,这两人还有心思在这里玩煸情!

“如父亲执意不从,请恕孩儿无礼了。永成、仲业,将老大人缚了,送去濮阳!”

没想到素来温和的张温如同一只愤怒的猴子,居然一巴掌打在张锋的脸上,顿时一道红彤彤的五指印在白净的脸上显得分外刺眼:“逆子!欲陷吾于不义之地耶?吾誓死与老贼周旋!若要吾离这洛阳半步!当以颈血溅之!”说着,抽出随身的剑,横放在脖颈之上。

黄叙、文聘只听张锋的,但看到张温这一手,不由得脚下一慢,怎么也不敢上前了。

张锋只觉得双目一酸,两泪热泪滚滚而下,呜咽着说道:“父亲大人若执意如此,儿不敢相逼,只是恐无相见之日也。”

张温也放缓了声调:“儿啊,非是为父心狠,奈何天道如此,为臣者若为私而忘公,猪狗不如也。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吾儿可速去,若从此阴阳两隔——汝便异日为为父报仇吧。”

张锋这里脑子里一片混乱,什么忠君爱国,真的要做这种无畏的牺牲吗?这个破儒家思想就是太守旧,太顽固,把人都洗脑成了对皇家的绝对忠诚,可是,这对整个民族,整个历史有好处吗?

张锋想到这里,双膝跪地,重重叩了九个响头,抬起头来已是满脸泪水:“儿不孝,现辞去,若董贼敢伤得父亲半根毫毛,儿必点齐倾国之兵(注:这国是指的郡国,东郡),用董贼之首献于父亲奠上。”

狠心一转身,“我们走!”带着黄叙、文聘,黯然离开张府。

不过还不能就这样走,张温暂时还没跟董卓正式翻脸,张锋还能争取一点时间,带另一家人走——黄家。

张锋三人把马交给黄府门口的家仆,却被告之相国有使者来了,正在里面和黄琬会谈。相国就是董卓了,他派人来做什么?

正怀疑间,黄琬陪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出来,执礼甚恭,那不是董卓的女婿,牛辅吗?

黄琬对着牛辅行了一礼:“相国之令,黄某敢不听耳。尊使直须回覆相国便是。”

牛辅得意洋洋的回了一礼:“如此便是自己人了,黄大人留步,在下告辞!”

等牛辅行远,张锋三人这才从台阶底下转出来,叫住已转身的黄琬:“岳父大人,这董贼派人来,却是为了何事?”

黄琬闻言大惊,左右看了看没有外人,便拉了张锋的手道:“此处非是谈话之地,且随我来。”

“什么,岳父大人准备接受董贼之令,出任尚书一职?”张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这倒底是什么世界?同是至交好友,张温愿意以一己之力、血肉之躯去对抗董卓的暴政,而黄琬居然和另一个大臣荀爽,投靠了董卓,三人沆瀣一气。这忠奸善恶、高下立判。

“贤婿试想,如今相国大人已是位高权重,天下无不敬仰,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与相国大人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贤婿一身本事,若投效于相国,必受重用,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黄琬“语重心长”的劝道。

想不到这平时这慈眉善目的黄琬居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平时忠君爱国的口号喊得响,关键时候马上变了节,换了阵营,第一个跳出来为董卓摇旗呐喊!

张锋强忍着冲上去掐死这老头的冲动,平静不动声色的说道:“既如此,请见莺儿一面,再作定夺。”

黄琬以为张锋已经心动,笑呵呵的说:“如此也好,来人啊,带张大人至小姐闺房。”

温馨提示:

第141节 城破第30节 以战代练第36节 离心第51节 发泄第三百三十四节第305节 灭韩(1)第三百三十三节第245节 双喜第三百五十六节第17节 糜府第101节 我的第一次第298节 做好口袋请你钻第82节 暗流第45节 饶恕第8节 怒斥蔡琰第85节 不得已第270节 离间第291节 马超(3)第250节 成事在天(2)第三百七十二节第三百八十节第95节 我叫郝昭,郝昭的郝,郝昭的昭第114节 唱支山歌第三百六十四节第246节 交流第124节 谈笑退军第三百七十七节第三百七十三节第97节 我来也第74节 虎父无犬女第202节 战前第219节 都是陈登惹的祸第48节 会盟第85节 不得已第6节 意外第300节 匈奴人也玩计(1)第232节 校场比武(1)第8节 怒斥蔡琰第287节 第六个女人第134节 敲打第58节 泰山臧霸第48节 会盟第156节 审第193节 勾结第三百二十六节第41节 可惜了第205节 文丑第124节 谈笑退军第100节 有朋自远方来第三百五十一节第19节 返洛阳第250节 成事在天(2)第294节 激战第43节 打虎英雄是白痴第20节 天变第57节 未雨绸缪第234节 校场比武(3)第45节 饶恕第129节 倒霉的袁熙第243节 回家第12节 黄忠第三百二十三节第125节 四面开花第308节 灭韩(4)第289节 锦马超(1)第223节 前奏第24节 初战黄巾第163节 又见苦肉计第241节 又遇山越第235节 试探第314节 灭韩(11)第213节 官渡(4)第268节 黄雀在后第三百三十一节第82节 暗流第169节 等第154节 师弟?第57节 未雨绸缪第117节 万万不可第194节 求亲第三百七十八节第三百六十七节第三百四十节第102节 钱不够了第124节 谈笑退军第232节 校场比武(1)第三百零二节第235节 试探第295节 得脱第194节 求亲第三百五十八节第190节 鹰唳第255节 意外的敌人第三百八十七节第70节 余波第266节 无奈的援军第153节 刺客案第54节 蜕变第276节 我想去江东第307节 灭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