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法正献策

众人听闻刘封做此决定,皆是面色有些惊异,毕竟取了成都才刚刚两日,后方尚未稳定之下,刘封便要出兵巴郡,虽若是当真将巴郡拿下,确是等同于将整个益州拿下了大半,但一旦失手,被刘璋反攻成都,则有功亏一篑之险。

“主公,明日发兵,是否仓促,城中当如何布防?”徐庶怎能不知法正与孟达心中对于发兵十分热切,虽无心与二人争功,但出言警醒刘封之事,在徐庶心中却是须得做的。

“我三万大军,留一万五千之数加之飞羽卫于城中,城中防卫之事,便交由元直与文长二人,我等出兵后,汝二人需要谨慎提防,各个城门均要牢牢守住,出征之事,便由汉升老将军与孝直,子度三人随我前往!”

黄忠之前听闻老将严颜之时,便是有些跃跃欲试之感,这几日在成都安抚那些官员,黄忠也是对巴郡之事有所耳闻,那严颜若要论及年岁,怕是比之黄忠还要大上数载,这登时便激起了黄忠的好胜之心,严颜以此高龄依旧位居巴郡太守之位,比之黄忠在刘表麾下之时,不知强了多少,并且严颜在益州素有威名,人言有万夫不当之勇,故而此番若是不能与严颜一较高下,黄忠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之情。

而法正与孟达二人听闻刘封竟是将最为亲信的徐庶与魏延留于城中,却命其二人随大军前往,心中也是激动非常。

法正与孟达二人本是同乡,且皆是少有才学之辈,十数年前,二人结伴前来投奔刘璋,本欲在这乱世之始便有一番作为,不想刘璋并非明主,二人在这益州虽是衣食无忧,但心中却依旧有些时运不济之感。

如今乍一投奔刘封刘封便并不怀疑,足见刘封魄力,故而二人心中也是升腾起了十数年前初来益州之时的豪气,笃定要帮助刘封将这益州一郡之地尽皆拿下,以彰显二人胸中才华。

见众人皆是并无反对之意,当夜刘封便将军士分配完毕,命众军养精蓄锐,并备了不少粮草,看其情形便知,不取了巴郡,刘封势必不会罢休。

次日午时,刘封身披铠甲,手持宝剑,在大军阵前鼓舞了一番,而后便率军悄然出城,直奔巴郡而去。

因此番夜袭成都十分顺利,众人进城后几乎兵不血刃便将这偌大一座城池拿下,故而众军此时皆是信心十足,在刘封一番鼓舞之后,雄赳赳便向巴郡进发而去。

此时的巴郡之中,也是一番如火如荼之相,原本郡中守军只有数千之数,刘璋到此之后,将周遭不少关隘守军尽皆调入城中,这三日以来,已然凑足了近三万大军,这一日,刘璋将其长子刘循以及张任,吴懿,严颜等蜀中大将尽皆召至近前,商议收复成都之事。

“如今我巴郡之中已有三万精兵,若再等数日,便可凑齐五万之众,前次在成都城中细作已然探明,刘封此番所率之军,仅有三万余,所强者,唯有兵器铠甲也,然刘封此子急功近利,更兼初到我益州,虽趁我等不备取了成都,但却未必能守,故而我欲发兵成都,将刘封竖子剿灭,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刘璋这数日在巴郡之中,与度日如年并无甚区别,成都乃是其父刘焉所创基业之所在,如今在其手中平白无故便被刘封所占,刘璋心中怎能安宁,其虽不喜征战,十数年间未向中原出兵,就连被张鲁占据的汉中也并未夺回,但成都,在刘璋心中却是不容碰触之地,故此番刘璋才如此心急,想要趁刘封立足未稳便将成都夺回。

但刘璋出言如此轻松,堂前诸人却是并不如此想来,刘封是何许人也,与其交手数次的张任与吴懿心中皆是有数,被刘封所占,加之成都易守难攻,若要顷刻间便夺回,又谈何容易。

然而众人心中也是明了,此事不出数日便会被张鲁,曹操,诸葛亮等得知,到了那时,内忧外患之下,再想取夺取成都,便愈发的难了,故刘璋此言虽并无甚道理,众人却也是并未立即出言反驳,只因此时对于刘璋等众人来说,真乃是进退维谷之境地。

“主公之言,确有道理,但我等如今巴郡之中仅有三万军士,若无十足把握,不应贸然前往,不如再等两日,若能凑得五万之数,再日夜兼行,前往成都如何?”

终于,过了片刻,张任率先出列言道,刘封之勇武,他确是不敢以三万军士前去拼杀,到时一旦失败,再想在这巴郡凑齐五万大军,便是难了,于是出言说出了这折中之法,既保全了刘璋颜面,又能再增强些许实力,待得开战,胜算能高上些许。

众人闻言,皆是颔首称是,刘璋自然不会坚持,于是将手在案上一拍,高声道:“两日后清晨便出兵成都,此番出兵,待我亲自前去将刘封小儿拿下!”

“万万不可,主公只在这巴郡之中与严颜老将军一同等候我等消息即可!”

众人一听刘璋之言,皆是连连摆手,刘璋手无缚鸡之力,若是当真亲征,不但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在军士之中落下笑柄,弱了益州大军士气。于是众人极力规劝,刘封无奈只得罢了此种想法。

当刘璋在巴郡定下出兵之期时,刘封已然出了成都,正在蜀中山川之下缓缓前行,此时,法正忽地来到刘封身侧,低声向刘封言道:“正心中有一计策,不知当讲与否,特来请示一二……”

刘封闻言,心知法正这是并不想使得他人得知,于是勒马到了队列边缘,与法正并肩前行,而后问道:“孝直但说无妨,孝直胸中计策亦是神鬼莫测,有何当讲不当讲之说,只管讲来!”

法正眼见刘封确是将其当做麾下亲信,心中大喜,随即面色一正,出言道:“主公以为,刘璋丢了益州,仓皇逃窜至巴郡之中,其心中会如何想来?”

第211章 讨价还价(第二更)第58章 返程后记第392章 厚礼第44章 坦诚相见第279章 服众第412章 发难第360章 抱佛脚第395章 初临朝堂第563章 慌乱的曹植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303章 水军可期第303章 水军可期第421章 长驱直入第506章 城破之际第79章 再至柴桑第469章 称帝第357章 解惑第175章 雒县攻防第164章 各怀鬼胎第552章 两杯毒酒第68章 江上交锋第158章 献图第444章 大军至第30章 追击第476章 曹彰归来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461章 突袭得手第494章 刘封何在第435章 安置完毕第75章 夜谈第475章 群策群力第105章 夜夺南郡第380章 幕僚第298章 密谋第213章 盟书已成(第二更)第129章 情势不利第166章 旗开得胜第124章 开门投降第426章 调虎离山第124章 开门投降第103章 茅塞顿开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552章 两杯毒酒第323章 都督间的差距第238章 法正献策第550章 箭头人物第17章 诱敌第327章 另一个消息第397章 刘封的难处第102章 战况第60章 危情初现第549章 舆论的力量第271章 亲身犯险第167章 痛处第380章 幕僚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445章 谨慎的杨修第18章 战后风波第298章 密谋第341章 择弱而噬第39章 问计第178章 含怒出击第72章 暂且离去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367章 避实就虚第526章 发展大计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68章 江上交锋第376章 僵局第333章 来自刘封的惊喜第65章 拙劣试探第543章 孔明的归处第489章 兵临上庸第101章 防备之心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329章 双管齐下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312章 驱虎吞狼第362章 鲁肃之惑第548章 如何称霸第190章 稳守五郡第296章 如你所愿第311章 庞统再至第166章 旗开得胜第306章 战马的源泉第257章 仁心第372章 又一次失败第87章 真真假假第30章 追击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296章 如你所愿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15章 喜讯第109章 妥协第59章 再得伊人第298章 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