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孙权的愿望

刘封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诸葛亮给他安排了长安城中的一座大宅院作为燕王府!

回到府中,刘封让下人准备酒席,派孙礼去请诸葛亮等一众将领,很快有一部分人要回成都了,毕竟那里才是根本,只有刘禅一人还是很不放心!

刘封正和褚燕、邓艾两人闲谈,姜维首先赶到,见邓艾也在,抱拳说道:“原来大哥早就到了啊?”

“大哥?”刘封顿时有些奇怪,什么时候称呼变成这个了?

邓艾看着刘封奇怪的表情解释:“将军有所不知,属下与伯约一见如故,所以结为异姓兄弟!”

“什么?”刘封的表情更加奇怪,没想到这两个冤家竟然如此投缘,愣了一下又不禁哈哈大笑,过去拉着两人的手笑道:“蜀国将来有二位帮扶,恢复汉室有望了!”

邓艾没想到刘封对自己和姜维的期望如此高,两人急忙称谢!

不一时诸葛亮、魏延、张苞、关索等人都来了,刘封命人将酒菜端上,众人齐聚一堂!

诸葛亮举杯道:“如今长安已定,又与曹军谈和,诸位当尽心尽力训练士兵,发展内政,为将来做好准备!”

众人齐声称是!

诸葛亮又说道:“今日燕王宴请我等,大家一醉方休,也算是相互送别,明日有一部分人也要随我起程赶回成都了!”

刘封看大家有些伤感,大笑道:“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不谈公事!”

大家对刘封的这句话不由喝彩,举杯换盏不亦乐乎!

正在众人饮酒之时,突然士兵报告成都有信送来给刘封!

刘封一看是送给自己的,没有提到诸葛亮,就知道是家事,当下打开书信来看,写信的正是自己好久没见的美娇妻诸葛果!

还没看完刘封就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对着众人大喊道:“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大家初时被刘封的神情吓了一跳,待刘封喊出来,也惊喜不已,都起身为刘封祝贺,尤其是褚燕更是没想到刘封此时竟然会像个小孩一样乱蹦乱跳,丝毫没有王爷的样子,看大家都如此和谐,不由心中感慨,也起身道喜!其实刘封的心情估计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就算是诸葛亮,他也只是以一个过来人来分享刘封此时的心情,但刘封就不一样了,毕竟自己的身世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有后代!

诸葛亮端着酒杯走到刘封跟前笑着说道:“好女婿,信上还说了什么?”

“啊?”刘封回过神来,又拿起信继续往下看,顿时两个字就像重锤一样敲得他有些胸口沉闷,只见诸葛果秀气的字体写着几行字:母亲大人见爱子聪明伶俐,甚爱之,姑取名为伶.....那不就是刘伶了吗?

刘封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不会自己的儿子真成刘伶了吧?要是以后是个好酒如命的家伙,自己还真不知道如何应付,难道这也算是一种惩罚?

众人见刘封时喜时忧,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诸葛亮却拿过书信看了一遍笑道:“刘伶,不错,我看就叫这个名字了,不用等尚尹回去再另取!”

刘封也被诸葛亮一句话惊醒,反正已经这样了,不就是个名字吗?不一定能改变什么,重要的是自己有儿子了,当下从桌上拿过酒杯大声道:“我刘封喜得贵子,大家一起庆贺,不醉不归!”

此时就连诸葛亮也似乎十分高兴,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外孙啊,当下也说道:“好,要是诸位明日不能起程,我等便后日出发!”

刘封也笑道:“老师,如此一来,我也要回一趟成都了!”本来刘封是要留下来镇守长安的,毕竟这里可不能随便安排一个人就能放心的。

张苞闻言问道:“要是大哥和丞相都走了,这长安谁来守?”

刘封看了诸葛亮一眼说道:“文长将军足以担当此任!”

诸葛亮放到唇边的酒杯停了一下,随即说道:“好,既然尚尹推荐文长将军,我看应该没什么问题,何况我军刚与曹睿和谈,他们暂时应该不会派兵来攻打长安!”

魏延没想到刘封这时候又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还是如此重要的任务,顿时心中感激,跪倒在地:“延定不负王爷及丞相厚望!”

刘封扶起他说道:“当年先皇留将军守汉中,将军豪言壮语犹在耳边,今日再让将军担当此任,将军可还有当年的豪情乎?”

魏延抱拳正色答道:“若曹?率其所有大军来攻,属下当领兵抗敌,绝不让其前进一步!若曹操遣大将十万之众来攻,属下定让其有来无回!”将当时的话重复了一遍!

张苞等人都不由为魏延的豪气所感染,和刘封一起为魏延敬酒,诸葛亮皱了一下眉头,但似乎又想到什么,跟着大家一起又喝了几杯便提前离开!

诸葛亮一走,剩下的便都是年轻人,又和刘封关系相熟,当下更没了形象,就连褚燕也放开拘束,开怀畅饮!

第三日,诸葛亮在长安议事府安排留守长安事宜!

加封魏延为长安太守,镇守长安,保卫雍州安全,邓艾要回汉中和赵统一起训练黑风骑,同时批准赵广和张逵回汉中挑选士兵训练神箭营,其余的张苞、关索、黄丸等人留守长安,徐明和旬炎的能力也得到诸葛亮的认可,留下来帮助魏延处理政务,姜维跟随诸葛亮返回成都!

安排完毕,诸葛亮和刘封带五千人马向成都进发,想到不多久便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刘封真有些激动的不知道怎么形容,只希望时间能够过得再快一点!

弘农会盟的事情很快传遍天下,一时间人们都议论纷纷,不明白倭寇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促成了从曹操、刘备时期就不和的两个势力和谈,而且此时关羽已经将钱粮亲自押送到新野,更是证实了这个传闻!

孙权看着诸葛亮送来的信惊怒不已,抖着书信对下面的大臣怒喝道:“蜀军打的好算盘,自己拿下了雍、凉二州,需要发展时间,为了讨好曹?,竟然还做人情让朕不要攻打曹军,真是岂有此理!”刘封与诸葛亮拿下长安以西大片土地,东吴却与曹军在一个寿春城上争来争去,自己的扬州计划却成为泡影,而且吕蒙也养病在家,只怕能出征的机会微乎其微,好不容易如今青州境内有倭寇,也算是一个好机会,却没想到诸葛亮送来一封信说要以什么大局为重,暂时罢兵,让曹军能够安心扫寇!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能不让他孙权怀恨在心吗?

沉默了一下,张昭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我军多次出兵都未能拿下寿春,虚耗国力,不如借此机会罢兵,来年再战!”

孙权咬牙道:“子布的意思是就这样便宜了曹军不成?如此一来,只怕蜀军还以为朕怕了他,对其言听计从!”

顾雍见孙权怒意难平,言道:“如今天下局势又有变化,蜀国兵力三年之后只怕已与曹军不相上下,东吴国力虽未改变,但蜀长魏消,无形当中却是成了最弱小的一方,大吴拥有三江之险,但国力不足,陛下不得不谨慎行事啊!”

“哼!”顾雍的分析正是他心中的痛处,孙权拍了一下案几道:“正因如此,朕才问众爱卿意见!”

朱桓见这些文臣总是打算偏安一隅,早就不满,见机出列奏道:“我大吴实力进可征战中原,退可保家卫国,尚书何必长他人志气?自陛下即位大统以来,早就应当顺应天意,一统天下,只因你们这些文臣贪图享乐,安居一隅,不想为国家效力,才有如今的局面!蜀军能够一鼓作气拿下长安以西两州之地,我军难道就取不了一个区区的扬州吗?”

孙权闻言龙颜大悦,总从登上皇帝的位置以来,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不少,以前只顾着守家的想法已经不存在了,自己在一个角落称王称帝,最多也被人称为土皇帝,他现在的想法就是要建立丰功伟业,成为真正的皇帝,要超过自己父亲和兄长的成就,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他顿时觉得自己之前一直未出兵真是天大的错误,否则只怕现在已经将曹军赶到河北一带了!

诸葛瑾自然也看出孙权的心思,出列道:“陛下,据探马回报,曹休病重,曹?已经派司马懿前去接替曹休,而且,”诸葛瑾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以蜀军的书信来看,若是曹军在扫寇这段时间我军出兵攻打,只怕荆州关公也不会袖手啊!”

孙权将手中书信团成一团,咬牙道:“此处也正是朕心中不快之处,诸葛亮不仅以大义来说服朕,还用荆州之兵来威胁朕,这是将我东吴置于何地?”

顾雍忙道:“陛下,这只怕是蜀军之计,陛下不可轻动啊!”

孙权问道:“爱卿这是何意?”

顾雍答道:“回陛下,虽然蜀军拿下雍州和凉州耗费了不少兵力和钱粮,但大都是益州和汉中的兵力,荆州之兵丝毫未动,关羽又对南郡虎视眈眈,只因与我军有盟约在先,关羽重名,不肯主动出击,若是此时我军一动,便给了蜀军机会,只怕关羽不会无动于衷!”

孙权闻言更是大怒:“不提关羽还则罢了,当年刘备就是借朕荆州不还,幸好吕将军将其夺回,可恨又被关羽捡了个便宜,乘我军与曹军交战之际拿下襄阳和江陵,”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指着西方恨恨不已:“这还不算当年刘封借机敲诈,拿走朕荆州一年的赋税!蜀国欺人太甚,朕安能再忍?”

众臣见孙权正在怒气当中,知道不能再劝,当下无人言语!

张承乘机出列道:“末将愿为陛下分忧!”

孙权大喜,忙问道:“爱卿有何妙计?”

张承答道:“吕都督早已在公安派了重兵把守,扼守南郡咽喉之地,只要陛下派一员大将前去,再加上我水军之威沿河辅助,就算关羽有通天本事,只怕也不能踏进南郡一步!”张承见孙权不停点头,继续说道:“末将虽然读书不多,但也曾闻出兵打仗,一鼓作气势如虎,再衰再竭,如今陆都督屯兵石亭,乃是进攻寿春的大好时机,若是就此退兵,不但士气不振,将来北伐只怕将士也有懈怠之心!”

孙权虽然听的心动,但他也明白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正在沉吟的时候却见底下一人出班奏道:“陛下,诸葛亮能够利用司马懿调离之际将长安拿下,后来就算是司马懿赶到潼关也是无计可施,如今曹休病重,司马懿尚在途中,我军为何不能在此空隙之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寿春?”

孙权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一直看重侄儿孙桓,虽然当时败在刘封手下,但几年的历练让他又成熟了不少,俨然有大将之风,顿时心中又有不少底气,再想想刘备和曹操都已经逝去,这不正是上天给自己最好的机会嘛?想到这里他重新坐回龙椅,对下面大臣宣布:“朕决北伐亲征,拿下寿春!”

“陛下不可啊!”张昭等一干文臣闻言大惊,不由跪倒在地!

孙权长袖一挥:“诸位爱卿无需多言,朕顺天命而北伐,无往不利也!”又说道:“张承何在?”

张承抱拳道:“末将在!”

孙权吩咐道:“朕封你为镇北将军,前往公安以防关羽,可敢领命?”

张承答道:“末将万死不辞!”

孙权于是遣使向陆逊传旨,命陆逊为前锋部队攻打寿春,自己亲率大军接应!

阚泽见已经不能改变,只好奏道:“陛下,荆州十万大军不可轻视,不如派甘兴霸亲率水军接应,才能以防万一啊!”

孙权喜道:“亏爱卿提起,要是有甘将军前去,朕无忧矣!”遂封甘宁为水军都督,前往公安保卫南郡!

第48章 计赚雍?第49章 大破蛮军第21章 老套路――骑兵改革第10章 荀?的儿子第60章 无奈结局第6章 智取陈仓第49章 大破蛮军第37章 塞外风光第47章 喜忧参半第15章 粮草不足第58章 里应外合第32章 穷寇莫追第32章 左慈来了第59章 白衣夺城第23章 尔虞我诈第52章 雁门奇人第54章 胜利的理由第42章 文武大会第16章 成都议事第16章 折冲将军第18章 计定东吴第58章 改朝换代第33章 我要亲你第48章 谁不想出名第38章 克星出现第19章 民心很重要第12章 龙椅的滋味第9章 推荐魏延第14章 历史的轨迹第15章 拜师风云第55章 魏国的阴谋第10章 铩羽而归第45章 叔侄斗智第14章 葭萌关相会第35章 中秋佳节第30章 十全九美第39章 震慑羌兵第47章 塞翁失马第26章 尚衡号第27章 进驻武陵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18章 计定东吴第42章 为你而来第21章 老套路――骑兵改革第53章 意外收获第13章 三面对敌第9章 推荐魏延第5章 战略眼光第25章 白衣渡江第27章 进驻武陵第21章 疲兵之计第22章 寿春攻防战第48章 谁不想出名第51章 偶像的号召力第48章 谁不想出名第55章 损兵盘蛇谷第34章 菊花绽放的季节第42章 为你而来第21章 疲兵之计第52章 雁门奇人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2章 关羽战马超第32章 左慈来了第31章 荣归故里第16章 谁是第三者第45章 诸葛果的秘密第9章 火牛阵第20章 荆州决策第23章 一国两制第50章 惺惺相惜第7章 各就各位第32章 穷寇莫追第51章 天下飘雪第29章 狮子开口第34章 避蜀伐吴第12章 关羽战马超第38章 我是纵火犯第54章 胜利的理由第54章 完破象兵第11章 给你个战神第29章 义字当头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4章 下个战书第18章 孙权的愿望第21章 反突围第6章 谋定而后动第38章 我是纵火犯第3章 孙权之志第48章 谁不想出名第55章 魏国的阴谋第35章 驱虎吞狼第29章 力排众议第13章 故人来访第51章 偶像的号召力第15章 粮草不足第5章 战略眼光第1章 深海之蛟第46章 虚虚实实第7章 贾穆的计策第28章 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