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

李易没有太过吊王允的胃口,马上就把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讲了出来。

与张绣结仇,为郭汜助战,这些都是说的实话,不过李易却说他回到自家营地的时候,发现营地被张绣围困,等他将张绣打退,貂蝉已经不知所踪,想来多半是被张绣给掳走了。

李易说罢,一脸的惭愧,而王允的脸色白了黑,黑了又白,心里把张绣祖宗都给骂了一遍。

见王允有点走神,李易沉痛的说道:“世妹都是受我的拖累,想来张绣定然将世妹当做了我家女眷,唉,只是不知世妹落在他手中,说是王司徒的义女,也不知那张绣会不会信。”

王允握了握拳头,一时还是没说话,这件事太过出乎意料,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貂蝉没了,就算能找回来,有这种被掳走的黑历史在身上,美人计照样告吹。

这时,李易又补了一句:“张绣,虎狼也,也不知世妹落他手中,会动什么手段……”

王允心里立即咯噔了一下,他倒不是在乎貂蝉的命运,反正定下美人计后,注定她不会有好的结局,王允担心的是,张绣会不会从貂蝉口中得到他的谋划?

想到此,王允脑门上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

为了大汉江山,王允愿意拿全家性命来搏上一搏,不过,如果能不死的话,他也不想死。

可是,如果因为意外事故泄露了计划,被张绣捅到董卓那里,那死的也太憋屈了,他王允别说名留青史了,最多只能留给后人一个笑话。

“张绣!匹夫!当杀!”

“老夫这便去要人!”

王允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就要去找张绣要人,貂蝉若是死了也就罢了,若是没死,那必须带回来。

“不可啊!”

不想李易却是一把把王允拽了回来,王允本就老迈,这一拽险些没让他脱臼,登时怒道:“你作甚!”

看着李易,王允越看火越大,道:“我将女儿交于你,你就是这么照看她的,若是她真有三长两短,看老夫不把你——”

王允发怒,一半是真的生气,还有一半是想让李易歉疚,欠自己一个大人情,不过转而又想起,好像是自己硬把貂蝉塞给李易的,便也不敢说的太过了,担心当真恼了李易,直接跟他翻脸不认账。

不过李易的态度比王允想的要好的多,只见李易“哽咽”了几声,随后抬头,一脸坚定的说道:“司徒,世妹出事,责任在我,不管世妹如今是生是死,我……”

李易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沉声道:“我都愿娶她过门,便是……便是有了意外,也无妨,我依然娶她,百年后,我与她葬在一起便是!”

“你当真!”

王允有些震惊,又有些可惜,看来美人计很成功,李易已经被貂蝉迷的不知南北了。

就王允来看,貂蝉落入张绣手中,张绣又和李易有仇,那貂蝉现在即便不死,也得饱受摧残。

这年头寡妇再嫁很正常,即便是皇帝都不在乎,不过貂蝉的这种情况不同,比寡妇严重的多,就算救回来之后名声肯定也是毁了,想要正常的嫁个好人家基本不可能,而李易表示他愿意“接盘”,着实“难能可贵”。

虽然是中了美人计,毕竟动了真情。

有担当,还有情义,为何你偏偏要跟随董卓?

王允深深的看了李易一眼,心绪复杂,许多话骂不出口了。

如果貂蝉真的能救回来,有了被张绣劫走的经历也不合适再献给董卓,或许,许给李易是个不错的选择,真的成全他们一次?

摇摇头,王允清了清思路,道:“那些事之后再说,现在先将婵儿要回来!”

李易却是再次拦住了王允,道:“司徒不可。”

王允皱眉看向李易:“为何?”

李易恨恨道:“那张绣狼子野心,他既然敢公然率兵攻杀我,难道他就不敢对司徒下手?”

王允心里不由也是一惊,是啊,刚才乱了方寸,真的找上门去,保不准张绣狗急跳墙,真会砍了他的脑袋。

不过,马上王允的眼中又闪过一丝诡诈,张绣应是一胆大之辈不假,勇武有余,智谋明显不足,他现在既然劫了貂蝉,自己能不能趁机纳他为婿,然后再削弱张济,将他们叔侄的兵马收为己用?

不得不说,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明明是一桩祸事,愣是被王允找到了一丝翻盘的转机,只可惜,王允并不知道,这本就是李易设下的一个局,貂蝉直接被关了禁闭,即便他再如何算计,都是一场空而已。

王允摸了摸胡须,问道:“那你看当如何?”

李易脱口道:“自然是禀报太师,让太师主持公道。”

王允沉吟了一下,如果找董卓,再谋划张绣就很麻烦了,只是推拒却也不合适。

纠结间,王允忽然想到了董卓最近政务懈怠的厉害,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只听王允长叹一声,眨了眨眼睛,老脸上竟是划过两行浊泪,看的李易羡慕不已。

“你为此事已经尽心,是张绣太过嚣张跋扈,也是我家婵儿命苦,怪不得你。”

“司徒大人!我……”

王允的语气中透着无限落寞,李易也是悔恨交加,一老一少,可谓是“情真意切”。

王允拭了拭眼角,脸上的表情渐渐便的刚毅,道:“此事交于我来办,不管是告到太师那里,还是陛下那里,我都要张绣还我那可怜的女儿一个公道!”

李易心中暗暗惭愧,自己的演技还是太弱了啊,看王允这老狐狸,要不是知道他是定下美人计的人,真的会相信这是父女情深。

“我与司徒一同!”

王允表态了,李易自然不甘示弱,不想王允却是摆手道:“你不用,此事让老夫去办。”

“这是为何?”

李易疑惑道,这回他倒不是装的,是真的不明白,告状这种事按说不都是人越多越好么?

王允微微摇头,道:“你与张绣是公事,老夫的却是私仇。”

李易顿时明了,王允不是不让他告状,而是他不能以貂蝉为出发点,毕竟貂蝉并不是他的什么人,倘若直接和王允抱团,闹不好要被董卓反感。

心中默默提醒了自己一下,然后李易微微低头道:“受教了。”

王允目光复杂,感慨李易果然是个聪明人,事情一点就透,只是可惜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王允就倾向李易,他想清楚了,这件事自己搭台,然后任由李易和张绣斗一场,最终谁得势,谁就值得他将貂蝉送给谁。

两人各有心思,再加上这种事情不是说话的气氛,很快,李易便告辞离开了,王允想了想,想要唤自己长子,却是又想到因为担心事情泄密惹祸,已经将他们都送到了城外。

不得已,王允只好让管家过来,嘱咐了一番,待管家领命离开,王允独自走到庭院中,抬头望着天穹,目光中有着深深的无奈,他真的很努力了,可是,造化弄人啊。

……

“砰——”

张绣看着被自己徒手捏碎的青铜酒盏,心中满是酸涩。

张绣自问一身武艺当世少有人敌,在西凉军中,也就吕布能压过他一头,现在吕布重伤,他便一心想着要打响自己西凉第一勇将的名号,不想如今名号还没响呢,却是被李易给折腾了一个灰头土脸。

他和李易的冲突动静那么大,自然是瞒不住的。

于是,原本威名赫赫的北地枪王便成为了北地笑话。

屠村的恶名,还有被李易连败两次,俘虏一千的羞耻,已经成了众人的酒后谈资。

前一日,张绣甚至还听到有人给他起了个“惊弓之绣”的外号,气的他险些吐血。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面子上的事情,张绣可以豁出去脸面不要了,可更要命的是,事情闹的那么大,董卓会如何处置?

李易纵然受罚,也不会罚的太重,而张绣就很严重了,他是有可能被砍脑袋的。

张绣比李易早两天到的长安,可他愣是没敢进城,就是怕被董卓拿下。

无奈,张绣只好找到自家叔父,张济对这个侄子也是疼爱,知道他并非蠢人,实在是和李易仇太大,一时气昏了头,倒也没骂他,而是替他去向董卓请罪了。

按照张济的说法,董卓固然会起杀心,但只要他们叔侄不在一起,便不会轻易送命,毕竟他们是有兵马在手的,当真逼急了,闹上一场,虽然不能把董卓掀下马,可这边一乱,难保洛阳的诸君不会跑来分一杯羹,董卓绝对不敢冒这个险。

张济说的很有道理,可张绣依然羞愧不已,知道张济是拿着性命在帮他。

将酒盏的碎片丢下,张绣有些失神的喃喃道:“我到底错在了哪里,还是说,我真的是个徒有武力的莽夫?”

张绣这些天受到的打击实在太大,自信心被重创,已经开始严重怀疑人生了。

“惊弓之绣?”

这时,忽有笑声自帐门传来,张绣先是一愣,顿时怒火中烧,他虽然听到有人私下里这么称呼他,可当面羞辱他的,这还是头一个!

“找死!”

怒气上涌,张绣的酒意直接散了大半,豁然转身挥拳,他非要将这大胆之人活活打死不可!

不过,待看清来人样貌后,张绣却是呆了一呆,拳头落不下去了,又是恼火,又是无奈的说道:“连你也要奚落于我?”

刚刚说话的是一位中年文士,身形略显富态,小眼睛,小胡子,脸上挂着笑眯眯的表情,怎么看都是个人畜无害的家伙,不过张绣却是不敢有半点轻视。

此人,正是贾诩,贾文和。

贾诩吸了吸鼻子,摇摇头,心道张绣这两天怕是抱着酒坛子过的。

贾诩与张绣私交很是不错,倒也没什么忌讳,自己找地方坐下,反问道:“非是我奚落你,而是你找人唤我过来,却又给我看你这般模样,难道怪我不成?”

张绣表情一滞,看看贾诩那有些嫌弃的表情,再看看自己一身邋遢,须发凌乱,心中又是惭愧又是酸楚。

“哎。”

“文和救我,我这次怕是有性命之忧啊!”

张绣叹了一声,便直接向贾诩重重拜下,他请贾诩过来,就是让贾诩帮忙谋划的。

贾诩如李儒一般,也是董卓身边谋士,只是相比处处算计,诡诈毒辣的李儒而言,贾诩就像是个闷油瓶,很少有谏言,是以他在董卓集团的存在感很低。

不过董卓也不会忘了他,毕竟贾诩虽然经常不出声,但偶尔发言还是很在点上的,所以,董卓也乐意养着他,反正不花多少钱。

张绣早些年有恩于贾诩,贾诩也是感恩,私下里数次帮张绣谋划,每每都是直指要害,张家叔侄能有今天的成就,其中便有贾诩的许多功劳。

因此,在张绣看来,贾诩的智谋丝毫不亚于李儒,他问过贾诩,为何不多向董卓进言,以他的才华,加官进爵不是问题,贾诩则是回答:不可说。

当时张绣不明白,不过后来随着地位权势攀升,却是渐渐想通了,贾诩实在是聪明人,他若是锋芒毕露,以李儒的阴狠性格必然容不下他,可能会遭不测,索性,贾诩干脆低调做事,不仅免了与李儒争锋,更可以疏远董卓的核心圈子,即便日后董卓倒台被清洗势力,贾诩也能保一身平安。

当世第一聪明人,这便是张绣对贾诩的评价,是以,贾诩嘲讽他他也不恼火,反而很是受教与惭愧。

见张绣回过神来,贾诩心中也是感慨,这位朋友往日里都是英姿勃勃,结果几天不见,竟然就成了这半人半鬼的样子,那李太白果然厉害。

平日董卓议事的时候,贾诩虽然轻易不献策,但也有旁听,与李易倒是脸熟,只是没说过几句话罢。

不过贾诩很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相见,当那个年轻人听李儒说道他便是贾诩的时候,对方眼中的光彩是多么的火热,好似欲要将他吞噬一般。

虽然后来李易并没有对贾诩做出什么特殊的举动,可贾诩每次看到李易还是感觉很深不自在。

贾诩感觉自己很怕李易,董卓固然凶残,他也自信能在董卓那里优哉游哉,绝无性命之忧,可面对李易时他却是自信也没有。

听到张绣求助,贾诩是真的不想动身,他不想跟李易这种危险的家伙有牵扯,奈何张绣与他有恩。

大丈夫可以惜身避祸,但有恩不报如何为人?

将张绣扶起,贾诩轻声道:“若要保全性命,便不可与之相争!”

第6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荆襄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92章 疑兵之计?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120章 擂台规则第149章 将军!某有一计!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03章 闺蜜是用来插刀的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453章 刘备入徐州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751章 兴商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379章 终见文聘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义之人第654章 以死谢罪第93章 虎入困笼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685章 李进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481章 刘备献计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75章 迁都之始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448章 荆南人事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676章 以命换命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318章 凌超请死第223章 欺负老实人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于曹操第235章 诸葛要做小舅子?第56章 老夫与你有何仇怨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226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563章 伤员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466章 请陶使君救命第130章 你要对朕做什么 谢谢“水水水第393章 庞德公献宝第728章 赵子龙入青州第644章 我与许褚有一面之缘第715章 魏延战颜良第636章 可能对豫州不利第206章 枪王童渊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362章 火侯第62章 差点就被感动了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368章 谋划徐州第639章 陈到第622章 吕布负伤第636章 可能对豫州不利第674章 前进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303章 你想去南阳?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755章 战!第546章 少将军,保重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741章 还请将军成全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第600章 庞统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208章 那厮他竟然跑了第741章 还请将军成全第368章 谋划徐州第583章 泥潭第432章 留扇窗户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计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367章 糜竺,见过主公!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222章 刘琦第654章 以死谢罪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155章 文仲业泪流满面第653章 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