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婚 谢谢“Guiltp???”的打赏!

将张辽送出门,李易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一会,旋即无声大笑。

张文远,跑不了了。

原本李易是想用温和一些的手段,比如说“借”,从吕布那里得一个猛将,只是高顺对吕布太过忠诚,李易能与他为友,却难为主从,是以,李易干脆直接将张辽定位目标。

李易找张辽帮忙,除了明面上需要保送徐晃上位,同时也是将他拖下水,顺便让也吕布对张辽产生不满。

别说张辽只是帮个忙,并不是真的要争那个新军校尉,所以吕布就不在乎了。

乍一看的确是这样的,不过李易借用高顺督军时是用了董卓的军令,而且还和吕布打了招呼,这回却是根本没和他商量。

以吕布的心胸,绝对会认为张辽与李易勾勾搭搭,他能乐意才怪。

上次高顺因为受了董卓的官爵,被吕布破口大骂,张辽可是亲眼目睹的,想来也是感同身受,这次若是吕布也对他训斥,张辽纵然嘴上不说,心中也必生不满,乃至失望。

吕布死在白门楼,张辽可没跟随赴死,可见张辽不是吕布死忠。

张辽或许不怕死,但绝对舍不得籍籍无名的死去,如同徐晃一样,他也想要建功立业,而吕布这样的主公,根本不能满足张辽,只是张辽不想做叛臣,也缺少伯乐,这才只能安于现状。

李易觉得,张辽如果知道他要做的大事,直接来投都有可能……

因为想事情,李易有些走神,直到赵大轻声提醒,李易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前方不远站了七八个人。

看到为首那人,李易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讪讪。

带头的是伏德,李易未来的大舅子,后面跟着几个伏家仆役,一个个表情全都跟奔丧一般,目光中更是毫不掩饰对他的气愤之意。

如今长安城中,敢这么看李易的人真不多,奈何对于伏家,李易实在硬气不起来。

董卓性格霸道,一言就定下婚期,问了下李易之后,各种礼数都省了,伏家的人完全没有商量余地,简直就跟强抢一般。

而李易呢,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备上礼物拜访一下未来的老丈人,可到现在为止,李易都不曾踏入过伏家大门半步,可谓无礼至极。

对此,李易很无奈,也很歉疚。

赵大告诉他,董卓让人通知伏完婚期的那天,听说伏家门外十丈远都能听见哭声。

这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见伏完一家心情如何,李易觉得自己进去拜访老丈人,真的有可能被刀斧手给围了。

虽然伏完是个比较平和的人,后来站队也是向着曹操,而非刘协,可董卓没法跟曹操比啊,现在汉室气数未尽,难保伏完会拼一把保全忠义之名。

不单单如此,李易在其他地方远远见到伏完也会绕着走,绝对不与伏完照面,此举也将伏家人气的不轻。

只是李易真的是有苦衷啊,倘若他与伏完面对面,伏完很可能会劝他造董卓的反,他该如何应对?

答应?

不可能!

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李易也信不过朝堂上的汉臣们,别说走漏风声了,只要李易稍稍流露出立场不坚定的态度都很可能会让他的一切努力付诸流水。

不答应?

那好,作为董卓忠心耿耿的狗腿子,李易是不是该向董卓举报一下,甚至亲自动手把伏完拿下?

李易虽然算计了许多人,成为了董卓的心腹,可他的手上还没有直接沾染过忠臣血,更别说还是他未来岳父的血。

否则,李易的名声就真的臭了,即便日后杀了董卓,旁人也只会将他看做吕布那般不知恩义的弑主之人,而不是忍辱负重的真正忠义之士。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两难的局面出现,李易就只能躲着伏家人走了。

李易定了定神,露出了一个自认为还算是比较有魅力的笑容,向着伏德道:“上次与兄长一别,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快请进,快请进!”

伏德嘴角一抽,要不是家教涵养,他真想骂人,上次他可是被气到昏厥,感觉差点死掉,虽然是李易把他救醒,却也是因为李易才晕过去的。

伏德站在原地不动,盯了李易半晌,这才硬邦邦的说道:“不知你何时上门拜见家父?”

此问乃是因为伏完的交代,否则伏德是不会开这口的。

李易轻咳一声,道:“实在是新军一事太过忙碌,小弟实不敢因私废公啊。”

李易这纯粹是瞎话,新军校尉一事让他主导不假,不过,当真运作还要数天之后,李易最近是很清闲的。

伏德也清楚这些,只道李易是刻意羞辱他家,不由脸色涨红,看上去好似又要吐血的模样,李易见状赶忙又道:“兄长还是先进来吧,幸得太师厚爱,府中大婚事物许多都是来自宫中,定然不会委屈另妹的。”

董卓有时候确实挺仗义的,因为李易就独身一个,并无亲眷,师父也不知跑哪云游去了,他觉得有些可怜,便将原本洛阳宫中的东西送了李易许多装点门面。

也就是小皇帝没有权柄,不然单是这一项就足够李易掉脑袋了。

伏德也想到了这一点,而且见李易言语间毫不掩饰,更加确认小妹是彻底掉火坑里了,纵然将来能够除掉董卓,怕是也难免不被李易这祸害牵连。

一闭眼,伏德竟是掉下两颗泪来,然后转身就走,同时吩咐道:“你们去看看吧!”

几个伏家仆役见大公子如此,也是纷纷落泪,甚至有人泣不成声,不过他们不能走,他们必须看看这边的布置如何,若是有不妥当的地方要抓紧修整,伏寿虽然已经掉火坑里了,但伏家也想努力一下,让她在火坑里能吃好喝好,尽量少受一些欺负。

李易见他们如此,只能在心中幽幽一叹,招呼侍卫带他们进去,除了关貂蝉的小院,其他随意出入。

末了,李易不由感慨:“别人成亲是假遭罪,我可是真遭罪啊!”

不管李易怎么想,他与伏寿的婚期终究是到了。

李易不得不抹了把脸,僵硬的笑着,走进伏家将伏寿接了出来。

在伏家一路所见,伏家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哭成了泪人,

阳安长公主更是哭到力竭,被人搀扶了回去。

好不容易硬着头皮回到自家,没等多久,董卓也来了。

董卓挺给面子的,给的礼很重,让李易不用管他,只是笑眯眯的在一旁喝茶,看着面前一众人等忙来忙去,其中固然有关怀之意,但还有一半却是要看看朝臣中谁来,谁不来。

照着李易自己本心,能请的人不过两手指数,可董卓却是替李易给朝中文武全打了招呼。

要知道伏寿本来是要入宫伺候小皇帝的,结果被李易截胡,小皇帝还没发育好,不能体会夺妻之恨的痛苦,朝臣们还能不懂么?

来了,就是认同这亲事,无视天子颜面。

不来……

这亲事可是董卓定的,不来就是不给董太师面子。

终于,当董卓看到堂下席位满座,即便最不愿来的几位也让家中子侄代替,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声,便带着侍卫离开了。

毕竟是李易的婚事,董卓不想喧宾夺主,将李易的好事给搅合了。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董卓刚一走,席间便开始有人低声啜泣,然后不待片刻,哭泣之人便越来越多,直到有人再也坐不住,遥遥向李易一拱手,掩面离去。

随后,又是几人离去,不消片刻,喜宴中的人便走了少半。

饶是李易早有准备,也是被这一幕给搅的满心郁闷,脸上火辣辣的。

好在西凉派系的官员不断的来和李易饮酒,不然李易脸皮真的有些顶不住。

当然,西凉派系中肯定也会有人幸灾乐祸,只是没人表现在外罢了。

李易与郭汜对饮了一杯,目光转向大门外,心道徐晃怎么还不来,他真不想在这呆着了。

“太白还在等人?”

因为李易帮他打了个大胜仗,郭汜最近倒是与李易比较亲近,见他频频抬头,不由好奇道。

李易倒也不隐瞒,答道:“有人说今日要送我一份大礼,不知为何,却是迟迟不见人来。”

郭汜有些好奇,却也没多问,如今长安权贵都来过了,还有什么人能来送大礼?

好在,徐晃终于在喜宴过半的时候姗姗来迟,因为李易和赵大打了招呼,徐晃直接带着四个军士,抬着一物向李易这边走来。

徐晃这一出场,那些还留在宴席上的人,顿时纷纷向他看去,或者说向那是四个军士所抬之物看去,不过上面蒙着红色绸缎,谁也分不出那是何物。

至于走在前面的徐晃,却是没人把他当回事,只当他是搬送礼物的人罢了。

不过宴席中有一人却是脸色陡然沉了下去,正是徐晃的顶头上司,杨奉。

杨奉只知道最近徐晃似乎有些不安分,却不清楚徐晃居然与李易有交集。

杨奉明白徐晃本事不小,所以平日里故意压着他,现在这情形,让杨奉马上就想到了新军校尉一事上。

徐晃是有本事争那个位置的,这点杨奉很清楚,只是不知是李易拉拢的徐晃,还是徐晃主动靠过去的。

杨奉心中有怒,但想了想,还是决定默默吃酒。

从董承与张绣来看,得罪李易的人都不好过,反正徐晃与他相处不善,他又何必为徐晃与李易交恶?

李易看见徐晃,并未起身相应,只是如同其他人一般,好奇的看了眼红绸,直到徐晃靠近,这才问道:“你说要为我送上一份重礼,便是此物?”

李易的态度表示他与徐晃相识,却也不见多么亲善。

徐晃对着李易一揖到地,道:“小将听闻都尉大婚,特取来此物,为都尉贺。”

说罢,不待李易点头,徐晃便挥手揭开红绸,顿时让许多本就看着这边动静的人发出了一阵惊呼。

徐晃送的是何物?

三尺三寸珊瑚树。

小小庭盖,殷红如血,仿若火炬般,映得李易脸上红光片片。

其实,李易是个实用主义者,古代的种种奢饰品,除了与吃穿有关的,真没多少能吸引他的兴趣。

这一株珊瑚树也是如此,对李易来说也只是让他眼前一亮罢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李易就不知道这珊瑚树的价值,貌似石崇和王恺斗富的珊瑚树也就这个尺寸吧,而且,徐晃送他的这一株还是血红的。

今日李易收到许多礼物,可除了董卓送的之外,绝对没有谁家的能与这一株珊瑚树相比。

李易心中疑惑,他知道给徐晃那些金饼绝对不值这珊瑚树,不过他自然是不会问的,而是在周遭的几声惊呼中站了起来,快步上前,伸手轻浮珊瑚珠的枝干,一脸迷醉,看表情动作,就好似在小心接触着一个绝世美人。

直到好一阵过去,李易好像才发现了自己的失态,轻咳一声作为掩饰,然后着人将珊瑚树重新盖上红绸,对徐晃冷声道:“此物太过贵重,你还是带回去吧!”

一听李易拒绝,顿时就有不少人为他着急,郭汜靠的近,一个劲儿的给他打眼色,让李易收下,实在是这珊瑚树太漂亮,要不是送给李易的,他都想出手抢夺了。

李易却是再次摇头道:“你们不知,此人名叫徐晃,有意那新军校尉之职,此事太师交于我来办,我若是收他如此重礼,岂不是拿人手短?”

郭汜也是无语了,他看了一眼徐晃,觉得徐晃脑子八成有问题,有事相求,私下里送礼啊,这么高调让李易怎么接。

“将东西带回去吧。”

李易挥手,几个侍卫见状就要请徐晃出去,不想徐晃却是退后两步,冲李易拜道:“都尉,请恕罪!此物其实非是小将所献!”

“哦?”

李易一顿,示意侍卫暂停,问道:“那又是谁?”

说着,李易还看向了杨奉,意思难道是杨将军你让属下送我的?

因为李易,不少人都看向杨奉,紧接着就有人道出了徐晃其实是杨奉的部下。

杨奉被这一道道目光扎的差点没心梗,他很无辜啊,这破事他一点都不知道,偏偏又不能明说,不然旁人会觉得他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

无奈,杨奉只好笑眯眯的低头喝酒,装出一副我什么都知道,可我就是不想说的样子。

好在,徐晃倒没有故意让杨奉难堪,朗声道:“此物乃是一老翁交给小将,让小将千万要亲手献给都尉!”

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137章 敢为朕效死者,唯有李爱卿!第134章 荆州一年可下第686章 看在你女儿的面子上第575章 孙策去也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622章 吕布负伤第717章 我要取颜良首级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706章 臧霸第78章 天下?野心?第222章 刘琦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66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43章 吕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327章 无法化敌为友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93章 虎入困笼第273章 典韦东游记(下)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计第375章 韩嵩献计第581章 请襄侯北上勤王第174章 二虎竞食与反客为主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608章 亲情第682章 禁酒令第448章 荆南人事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504章 请战第280章 天赐之物第100章 果然来了第28章 戒骄戒躁第766章 华彦献计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298章 孙策的请求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84章 乱世百姓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8章 胸有大志,乱世人心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590章 虞翻第232章 南阳功曹第60章 封官许愿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91章 暗度陈仓第245章 书院第689章 兖州安排第413章 袁术病了第648章 太史慈怀疑人生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荆襄第355章 荆州阴云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286章 自家人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650章 地道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232章 南阳功曹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133章 贾文和纳头便拜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第620章 史上最贵门票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714章 约战颜良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67章 保命灵药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88章 心机第719章 吕蒙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371章 你让我很失望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后人?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522章 伯符可还安好?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153章 小霸王拦路第39章 赤诚君子李太白第477章 典韦骂营第638章 陈国刘宠第42章 吕奉先不过如此第765章 平原第671章 戏忠去也,主公勿念!第463章 我有猛将第266章 一错到底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