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

这次轮到何曼无语了,他觉得刘辟完全就是个笨蛋啊,这么多年了过去了一点长进都没有,还是当初那个扯了一块黄布往脑袋上一蒙,就举起锄头嗷嗷喊着造反的热血少年。

现在大家都老大不小了,该淡定了,该设身处地的为后半生考虑了,那么应该做什么?

自然是找颗大树好乘凉啊。

可刘辟竟然选择李易,如果只是因为刘辟认为李易有大前途也就算了,但真正情况却是,因为李易脑袋上的种种光环,刘辟生出了个人崇拜,于是就想要为之效死,这简直愚不可及!

话不投机半句多,何曼觉得无法与刘辟沟通下去了,于是看向了龚都和黄邵,刚才谈话并没有避讳他们两个,何曼想知道他们是怎么个看法。

龚都虽然话不多,与典韦交流时,也没说太多拍马屁的话,可是,任谁也想不到,龚都决定投靠李易,其实还要在刘辟的前面。

见何曼看着自己,龚都一脸淡定,稳稳当当的说道:“世间官吏多贪婪无度之辈,或者就是迂腐固执,视我等有如草芥,唯有李襄侯仁义爱民,若要招安,龚某除李襄侯不做第二人选。”

何曼感觉胸口堵的厉害,暗道果然是能与刘辟做兄弟的人,这脑子里想的一样一样的,最后,何曼只能盯着黄邵,让他支持自己一下。

对于黄邵,何曼还是很有底气的,毕竟这是他们自己一伙的人,相信黄邵不会叫他失望,而且,刘辟与龚都算是外人,在这件事情上,能够走到一起最好,真的道不同,只能说是遗憾。

可黄邵却不一样,如果黄邵与他意见相左,将来带着他的自己人投了李易,对于何曼何仪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黄邵干咳一声,他是个没多少主意的人,也没深入思考何曼话中的深意,本想着直接支持一下何曼,可典韦那一手抓出,无人可当的模样忽然在心中闪过,于是,连黄邵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就说道:“我等在这里争执又有个什么意思,为何不先探探典韦将军的口风,毕竟谁也不知道,李襄侯是否愿意接纳我等黄巾?”

黄邵觉得自己是在和稀泥,两边都不得罪,可何曼的脸色却是拉了下来,因为在他看来,黄邵明显是对李易那边很有好感了。

刘辟与龚都则是面露笑容,原本还以为黄邵今日是开罪了典韦,现在看来,却是可以拉拢一二。

他们两个也不是无脑莽夫,真的只凭一腔热血做事,既然有意投靠李易,自然也是想多拉些兄弟过去的。

进入营寨大厅,已经有人将酒宴布置妥当,何曼刘辟等人不管心里是什么打算,却是全都邀请典韦上座,很是客气,典韦连连推辞,坚持只坐次席,将上首让给了何曼。

在典韦之下,坐的是刘辟龚都,在他们对面的,则是何仪黄邵。

虽然如今山寨中缺少粮食,何曼刘辟这些头领也算是心疼麾下百姓,但他们还不是圣母,从未真个克扣自家的伙食,因此,这酒宴上的菜肴还算是不错,只是酒浆差了一些。

在场之人基本全程一直都在注意典韦神情,见他饮酒时略有遗憾之色,何仪便问道:“典韦将军,可是这浊酒入不得口?”

何仪这问话略有不妥,但他是笑着说的,谁也不能说他的不是。

刚刚何曼已经将刘辟的想法与何仪透了气,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努力改变一下刘辟的想法,不过,手段上要注意一些,在不开罪双方的前提下,让典韦与刘辟谈不拢,或者让某一方看不上另一方,这样最为妥当。

对于何仪的有心之语,典韦也没多想,直言道:“不是酒水不好,早半年前,一个月中能喝上几角兑了水的劣酒,典某已经是求之不得,不过最近,却是让我家主公将这嘴巴给养的有些刁了。”

虽然是想落典韦的面子,可听到他如此耿直的回答,何仪也是摇头笑了。

典韦这家伙显然是荤素不忌那类的,一边想着李易的好酒,一边也不忘往口中倒了一大碗,口中啧啧有声,可见真是好久之人。

随后,典韦就开始吹嘘,说李易掏弄了多少好酒,又送了多少与他,总之就是在表现李易对他的关爱,也让何曼刘辟等人悄悄,跟着李易好好干,绝对是吃香的喝辣的。

典韦这一通吹嘘,还是很有效果的,刘辟龚都就不用多说了,即便何曼何仪两人,也觉得李易待典韦当真是厚重,关系明显超过一般主从,从这点来看,典韦真的很幸运。

不过说着说着,典韦忽然叹息了一声,脸上满是遗憾。

刘辟见状,好奇道:“典韦将军兴致正高,为何忽然叹息?”

典韦擦擦嘴巴,解释道:“我家主公知某好酒,便赠了许多美酒,但也定下规矩,但凡有公事在身,绝对不能沾酒,否则必定重罚。”

话音落下,几人看典韦的目光都有些古怪,因为典韦如今也算是有公事在身啊。

典韦见众人瞧他,大笑着解释道:“与诸位饮酒却是无妨,我家主公说了,此去徐州,可会一会途中的英雄人物,还允诺某可以便宜行事。”

几人顿时听出了话中的一些特殊味道,英雄人物,便宜行事,难道李易也在打着他们这些人的主意?

何曼这方的人一时不语,刘辟却是有些紧张了起来,想直接开口问询,但又怕会在某些地方言语失当,被典韦轻视。

然而,典韦可是个耿直的人,放下酒碗,对着众人直言道:“我看诸位寨中百姓生活清贫,缺衣少食,何不转去南阳,受我家主公庇护?”

“诸位应当知道,前些时日南阳兵祸,因此宛城聚集了许多流民,我家主公心爱百姓,不光命人派粮放粥,每日还要出门与百姓见面,常常同席而食,就是怕百姓挨饿受冻,诸位若是到了南阳,太大的典某不敢说,但典某能用这颗脑袋保证,若是有一人饿死冻死,尽管拿典某脑袋去赔命!”

大厅内忽的安静了下来,按说招安这种事是很慎重的,双方都要先试探一二,然后各自的“老大”见个面,最起码也得走上几封书信才能定下,可谁也没想到典韦竟然如此直白的发出邀请,这让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哪怕刘辟这些明显偏向李易的人也是一样,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典韦左右看了看,他也知道自己说的好像有些莽了,可是没办法啊,他只能把李易告诉他的那些东西搬出来,顶多再加一些自己的解释,至于太过弯弯绕绕那些,他真心玩不来。

不过,既然开口了,典韦抓了抓头发,决定一通到底,继续道:“我奉命前去徐州,除去为我家主公下聘之外,还有一事,就是想要在徐州购买粮食。”

听到粮食二字,几人均是心中一动,毕竟他们实在是饿怕了,不过旋即想到这些粮食肯定是投靠了李易才有份,各人心中想法就各有不同了。

何仪给何曼打了个眼色,虽然不明显,但何曼看得出,何仪是盯上那些粮食了。

李易从徐州运粮,肯定经过他们地盘,花点力气劫下粮食,真心不是什么难事。

何曼一时间也有些心动,李易特意去徐州购粮,数目肯定不小,说不得他们只要劫上一次,这个冬天就平安过去了。

虽然原本的想法是没必要得罪李易,但当真面对利益的时候,何曼还是有些把持不住。

这时,只听典韦继续道:“临行之前我家主公说了,如果路上见到百姓太过困苦,将来可每月从所购粮食中取出一些,赠与百姓。”

刚刚还在考虑要不要下黑手的何曼何仪顿时愣住了,不明白这个“赠与”是怎么个意思。

刘辟本就心向李易那边,忍不住问道:“刘某有一事不明,还请典韦将军解惑。”

“请讲。”

“假如我等前往南阳依附,那我等百姓也就是襄侯治下百姓,不知是否如此?”

典韦点点头,道:“没错的,就是这样。”

刘辟又问:“可是,我等既然已经是襄侯百姓,典韦将军之前也说,襄侯有安排人放粮施粥,那所谓赠粮,又从何谈起?”

刘辟真的非常不理解,虽然他认为李易很爱护百姓,可如果说李易管吃的同时还送粮食,这就不是仁义,是冤大头了。

典韦怔了片刻,这才一拍脑门,又解释道:“这是两码子事,我家主公只是说,有些百姓过的实在太苦,他心中不忍,所以,才会决定匀出一些粮食给百姓保命,这件事只是为了给百姓一个活路,至于说是否投效,却是没有关系的。”

“什么!”

几个原本还在各自转着心思的黄巾头领,顿时齐齐惊呼了一声,不可置信的看着典韦。

何曼问道:“典韦将军,所说可是当真?”

典韦毫不迟疑的点头道:“我家主公一言九鼎,自然是真的!”

何曼忍不住又问:“可,可是,这样的话,那些粮食岂不是白白给了外人?”

典韦摇头道:“主公说了,事有轻重缓急,无论何时,百姓性命都是大事,只是一些粮食,有什么舍不得的?”

何曼顿时说不出话了,李易如此大气,他不得不佩服,倒是何仪小心的问道:“不知这每月会有……有多少粮食?”

щщщ▲ тt kán▲ co

何仪刚刚说罢,就被其余几人瞪了一眼,虽然现在大家都很缺粮食,也不知李易打算拿出多少,但是,无论多少,这都是白送的,何仪上来就问数目,太过迫不及待了。

何仪也是脸红,刚才他真的是没忍住。

典韦眨了眨眼,道:“我家主公说了,典某可以每月动用两千石粮食,再多的话,就需要让主公开口了。”

何曼暗暗点头,两千石粮食,被他们几家分下去的话,不多,但也不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讲,一个月有这些粮食进账,虽然依然不能让人吃饱,但参合着寨中原本就有的陈粮,草根,树皮等等,可以少饿死许多人。

想到这里,何曼不由得为刚刚的想法惭愧不已,李易或许是想以此拉拢他们,但这份人情终究是做不得假的。

可反观他们,之前却还想着劫李易的粮食,那事要是真的做了,怕是会被世人耻笑。

于是,何曼开始给何仪递眼神,暗示之前的提议就算了。

典韦看不出何曼他们的想法,不过,典韦却是记得,李易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他自己是反对的,毕竟两千石粮食啊,李易虽然不缺,但就那么送出去,典韦觉得太亏了。

于是李易告诉典韦,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需要实打实送出两千石粮食,但豫州黄巾那么多,等有人投靠之后,每月送出的粮食就要按比例缩减,毕竟黄巾人数少了,还要那么多粮食干嘛?

再算上那些投靠过来的人口,李易其实只是花了很少的粮食养了他自己的百姓,同时却收获了很大的名声,可谓大赚。

最后,当豫州黄巾愿意投靠李易的差不多全都投靠之后,这些送出的粮食将会有一个跳崖式的削减,到时候黄巾的百姓再次没饭吃,他们会怎么想?

可能有人会骂李易,但绝对会有更多的人,认为是他们的头领没有选择李易,与李易疏远,得罪了李易,因此连累他们饿了肚子。

然后,就看到这些人因为粮食而产生的内部矛盾不断升级,激化,分崩,最后李易可以再一次高举仁义的大旗,最大程度的接受黄巾人口。

在这个计划施行的过程中,李易全程都是大善人的形象,可谓是血赚不亏。

而除去这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粮食经过豫州,想要安然抵达南阳,沿路的打点是必不可少的,既然早晚都要出血,还不如李易主动送出一些,收获黄巾的好感。

典韦正暗暗佩服自家主公的高明,忽然,龚都离席,郑重其事的在典韦面前拜倒,大声道:“典韦将军,龚某乃是驽钝之人,如今已经年过三十,但除去冲锋陷阵,再无所长,近来更是不时感慨半生过去,却依然浑浑噩噩,有如行尸走肉一般,直到听闻襄侯仁义之名,心中感慨万千,触动不已,所以,今日冒昧请典韦将军向襄侯引荐,龚某不求其他,只要那些老兄弟还有家眷老小能吃一碗饱饭即可,至于龚某,若能为襄侯牵马坠蹬,此生无憾矣!”

第432章 留扇窗户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68章 伏寿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112章 新军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468章 军令状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358章 袁术欲收吕布第448章 荆南人事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374章 狼烟起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233章 在路上第674章 前进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403章 荀攸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490章 吕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737章 巡视第738章 张扬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32章 襄乡县侯 谢谢“水水水冬天“的打赏!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108章 贾诩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过第738章 张扬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101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12章 彻底暗淡第192章 公平一战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575章 孙策去也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伤?第765章 平原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549章 不请自来周公瑾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第31章 高顺升官第529章 玉玺是假的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5章 待我归来再饮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97章 居然是你第503章 取扬州,刻不容缓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740章 马超第682章 禁酒令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596章 途经豫州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403章 荀攸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71章 戏忠去也,主公勿念!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205章 师尊的故交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378章 何不请李易助战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图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660章 豫州规划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257章 伏完来信第220章 豫章太守,诸葛玄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