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袁术病了

“啊?”

陈兰张大嘴巴,呆呆的望着袁术,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何曼那帮人算是什么东西,竟然在扬州军最危难的时候选择了背叛,以陈兰的了解,袁术就算不直接暴跳如雷,也该撂下几句狠话,说将来他把他们碎尸万段之类的。

可现在,袁术只轻描淡写的感慨一下,这就完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袁术甚至说错在他自己?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主公么?

对于陈兰的疑惑,袁术只是轻轻摇头,换做过去,他肯定不会放过何曼他们,其实现在袁术也一样很生气,不过,因为这次栽了这么大的跟头,袁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自我反思方面,因此,袁术不难想明白,何曼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自己的对何曼等人的轻视,绝对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而且,袁术还从何曼等人身上,想到了更多。

为何李易一场夜袭,就能让他的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对那些士卒太过疏忽了,许多士兵都是强行征召来的,自己平日对他们也不够体贴不够关怀,之前打了胜仗,大家一起拿好处还行,可一旦遇到危难的情况,这样的兵只会想着逃命,根本不愿意为他死战。

袁术没有给陈兰做出太过详细的解释,只是轻声说道:“叛者已叛,就随他们去吧,我扬州将士这次……死伤已经太多了。”

陈兰闻言,只觉心中酸酸的,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杨弘见状,上前拍了拍陈兰的肩膀,这时陈兰方才发现,杨弘虽然身上狼狈,但目光却很是明亮,似乎,并没有像其他人战败后那么狼狈。

杨弘笑了笑,他却是比较乐观,因为他发现袁术在这次失败之后,似乎变了,不管是对待身边的臣子也好,还是那些对底层的士卒也罢,袁术不再区分对待,而是开始表露出一种打心里的关切。

这一路上,已经有好几个士卒被袁术感动得掉了眼泪。

这样的状况给杨弘很大的自信,他觉得袁术越来越像是一名真正的明主,只要能撑过这次的危难,袁术必然带着他们再次崛起!

汇合了陈兰之后,袁术继续往宜城方向行去,路上断断续续的又聚拢了不少人,兵马已经有五千,虽然是残军败将,但已经足以自保。

而且更让袁术欢喜的是,阎象、雷薄、韩暹等人也都陆续与他汇合了,这让袁术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甚至,此后袁术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等找到陈纪后,整顿兵马,然后趁着李易没有防备,杀他一个回马枪!

袁术的想法虽然大胆,但可行性极高,他已经了解到,李易为了将他的兵马留在荆州,所以派出来追击的人马显得异常分散,虽然能够威慑小股的败军,但面对真正的大军只有避让,而袁术就是想凑上四五千人,给李易一个狠狠的教训。

袁术这么做并不是单纯的泄愤,他知道,以如今的情况只能退回扬州,而回到扬州时候还有战败的烂摊子需要收拾,非常麻烦,可如果他能在退回之前重创李易,一则是削弱李易,二则则是鼓舞士气,威慑那些意图趁机对扬州下手的人,然后空出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

在袁术将这个想法表达给众人之后,周围的扬州军将官纷纷表示赞同,然而,就在袁术准备真正下令施行这一计划的时候,陈纪的信使却是找到了袁术,而且给他带来了一个有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什么,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虽然已经听信使重复了两遍,但袁术还是满脸的不可置信,感觉自己的耳朵一定是出问题了。

信使畏惧,低着头,双手捧着一份信件,再次重复道:“数日前庐江陆康在皖县聚集青壮,起事忤逆大王,因为此事太过突然,守备不及,陆康已经连克居巢、桐乡、舒县三地,而且还在继续向北推进,似是有意寿春……”

周围那些听到这个消息的文武官员,各个面如土色。

如果襄阳城下的战败,是当面挨的一记重锤,让袁术又疼又丢脸,那么陆康的骤然发难,就是背后的一柄尖刀,直刺心肺,是想要袁术的命啊!”

袁术颤抖着手,缓缓的拿起了袁耀发来的告急信函,目光渐渐的开始失去焦点。

袁术觉得自己已经在危局面前足够冷静,足够振作了,甚至还能还想出反攻的计划,为扬州军争一口生气,可老天为何这般不公,一个李易害他还不够,还要再加上一个陆康,难道,这老天真的不给他袁术活路了么?

想到这里,袁术忽觉胸口又闷又痛,似乎上不来气,下意识的稍稍用力,脸色却转为煞白,然后一声惨叫,袁术失去意识,摔在了杨弘的身上。

“主公,主公!”

“大王……”

……

袁术的一干臣子大惊失色,顿时将他围了起来,各个脸上都写满了担忧,阎象略通岐黄之术,用力推开挡在他前面的人,上前翻开袁术的脸皮,又给袁术把了把脉,嘴唇颤抖了好一会,忽然大声呵问道:“大王身体一向强健,怎会如此,难道之前路途中受了损伤?”

众人纷纷看向杨弘,这里只有杨弘是一直陪伴着袁术的,对其中情况最为了解。

杨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如实说道:“大王当日在军营吐血之后,为夺生路,曾经涉水过河,之后又因为纪灵将军被张辽所擒,二次气愤吐血……”

杨弘正说着,忽觉手背湿润,低头一看,只见袁术嘴角又流出血来,刚好淌在了他的背上。

一时间,帐内陷入沉静,却偏偏静得让人心乱如麻。

“这……这我等如何是好?”

过了不知多久,陈兰忍不住出声问询,声音中带着颤,虽然袁术已经不是第一次吐血了,可傻子都看得出,这一次的情况似乎格外严重。

张勋和纪灵不在了,如今这里官职最高的就属阎象和杨弘,众人纷纷向他们两人看去,希望他们能拿个主意。

杨弘先小声问道:“主公身体到底……”

阎象没着急回答,而是想了一会才道:“诸位,我等能在这里,可见都是大王心腹之人,所以,千万不可叫外人得知,大王身体状况,否则,扬州恐怕再生变故!”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说什么,全都点头。

阎象这才继续道:“主公先是怒火攻心,路途奔波身体疲弱,又受寒毒,当好生调息,不可再动肝火,如此,三月后可康复,所以……”

顿了顿,阎象叹道:“我等直接回扬州吧,李易虽然可恨,但如今已经不是心腹大患了。”

众将闻言,虽然心有不甘,但袁术身体重要,只能点头应下。

说完后,阎象便以袁术需要静养为由,让诸多武将退下了,但杨弘却是没走,而且众人刚一退去,他便牢牢抓住阎象手腕,质问道:“大王身体究竟如何!”

阎象张了张嘴,目光中满是哀伤,附在杨弘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杨弘听罢,整个人就如同呆傻了一般,再也看不到半点生气……

转眼,距离襄阳城外的那一场夜袭已经过去了四天,袁术撤得很快,已经快撤到安陆,而且看其撤退的势头,有很大的可能会直接撤出江夏。

而李易这边,几天时间下来,已经将襄阳附近的扬州军基本清扫完毕,目前的结果很是喜人,一共得降卒将近五万余人,也亏得李易及时让襄阳城里面兵马出来帮忙,否则不说别的,单单这么多数量的俘虏,就能压得李易喘不过气来。

至于兵马调动方面,李易已经将张辽从先锋上撤下,然后又然后蔡瑁自襄阳守军中抽出了八千精锐,拨入中路军,让文聘与徐庶、龚都、裴元绍等人率领,继续向东驱赶袁术。

李易知道,按照他之前给皖县陆康的密信,陆康如今应当已经起事,而只要扬州后院起火,袁术的撤退速度恐怕还会更快。

只是李易很担心袁术会在撤离江夏的时候裹挟百姓,虽然可能性不大,但李易不愿出现这样的状况,于是就让文聘跟在袁术后面,不给袁术胡乱施为的空闲,至于为何给文聘添兵,却是担心袁术被逼急了,会在逆境中反戈一击。

总而言之,李易这边整体形势大好,就连襄阳城内的那些官员,在李易的大胜之下,几乎所有人都选择性的遗忘了刘表被囚禁的事实,可见李易威名。

这还是官场上,襄阳百姓对李易的支持更是空前热烈,若这时候有人敢跳出来给李易添堵,别说蔡瑁的手段了,就是襄阳城里的百姓都能用口水把人淹死。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乖巧的,比如黎阳,就有人让李易不痛快了。

黎阳城外,李易于大军之中,指着前方的城墙,侧身问道:“文远,他们怎么说?”

张辽被李易从先锋上撤下来之后,本来是让他修整的,但没想到被袁术安排驻守黎阳的何曼等人跟袁术闹掰了,没有撤走,想要改投李易。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何曼等人心中有些想法,并不愿直接开门投降,而是打算先与李易谈谈条件。

因为之前何曼那帮人有围攻糜家粮队的恶行,而且还被李易撞了个正着,李易心中对他们并无丁点好感,所以,李易虽然亲自来到了黎阳城外,却是让张辽点了五千兵马,算是告诉何曼等人,如果不识趣,他就要强攻了。

“启禀主公,末将之前已在城下与何曼相谈,他们希望可以得主公当众承诺,归降后不会害他们性命,而且还要保留如今部曲。”

张辽今次算是一战成名,接连斩杀或俘或袁术麾下数员大将,假以时日,必然名动天下,但面对李易的时候,张辽态度却更加恭谦了,没有因为立功就表露出丝毫的倨傲。

李易眯了眯眼睛,他已经大概了解了何曼他们跟袁术离心的缘故,平心而论,何曼这些人挺悲催的,跟着袁术洗白没两天,就重新黑了,而且还把家当都赔了进去,这笔买卖亏大了。

不过李易不是爱心泛滥的人,只要投降,不杀何曼等人没问题,但想要保留部曲……说白了就是用李易的钱给他们养私兵,呵呵。

张辽看了看李易的表情,心中有了个大概,继续道:“他们还给私下里末将送来两箱玉器,想让末将为他们说些好话,尽量为他们保留现在官位。”

李易忍不住笑了出来,问道:“多大的官?”

张辽脸上也有笑意,道:“何曼被袁术任命为扬州中郎将,何仪与黄邵皆为都尉。”

说罢,不等李易回答,后边听着的典韦就先瞪眼了,道:“那些人竟然比俺们的官还大!”

众人顿时一阵哄笑,李易忍不住白了典韦一眼,然后对张辽道:“你告诉他们,只要开城投降,我可保他们活命,今后他们若想放下刀兵,我可给予他们田宅,如想继续留在军中,三人皆为军侯,至于想要私兵,呵呵,你代我问问他们,脖子够不够硬!”

“喏!”

张辽应下,便带着一队亲兵到城门下喊话,不多时,张辽就回来了,脸色不是很好看,对李易说道:“主公,末将已经传话,但他们明显不愿,末将与他们谈不拢,他们想与主公面谈。”

李易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暗道一群蠢货,都这种时候了,一座孤城,两千兵卒,不赶快主动投降拉点好感,却想着坐地起价,这是怕死的太慢么?

典韦在后面怒道:“主公,给俺一千兵马,半个时辰保证杀上城头,看他们还敢不敢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张辽比典韦心性稳,没有嗷嗷叫着请战,不过目光却是坚定的看着李易,显然,他也是想打的。

李易看了看前方的黎阳城,因为黄忠当时死命抵抗,城墙受损颇重,特别是西北有一段城墙直接塌了一半,到也现在也没有修复,强攻的话,难度确实不大。

只是李易近来见了太多的生死,也听了太多伤兵在夜晚时候痛得睡不着觉的呻吟,尽管李易已经尽力做好善后,可他心里还是很难受的,特别想到荆州局势还是他一手推动,更是愧疚万分。

如果是不得不继续征战,李易可以压下心头的杂念,强迫自己“用兵如泥”,但现在大局已定,李易是真的不想为这么一座几乎已经到手的小城而付出麾下将士的性命,实在是太不值了。

第346章 纸张的影响第47章 吕布的困局第187章 荆州版挟天子以令诸侯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127章 张辽,见过主公!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734章 大义第586章 袁绍来使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173章 襄侯,纪某错了!第534章 又得贤才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737章 巡视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567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684章 大将军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219章 使君啊!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686章 看在你女儿的面子上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计第675章 一人抵万军第558章 寿春城破第102章 貂蝉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662章 曹操,兖州,弃子第208章 那厮他竟然跑了第40章 张辽战徐晃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719章 吕蒙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273章 典韦东游记(下)第633章 求收留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592章 争第16章 芳踪飘渺无觅处第673章 战局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589章 打架斗殴第138章 董卓,死!第683章 属下以为不妥第455章 陈登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686章 看在你女儿的面子上第99章 三拜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536章 富春第167章 金脚趾跑的快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597章 我信得过张绣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377章 张允为将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491章 投降,诈降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549章 不请自来周公瑾第3章 公孙将军怎么看?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297章 原谅他吧第522章 伯符可还安好?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643章 骂战第592章 争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第49章 藏刀第387章 请天子决断第712章 袁谭第712章 袁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