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郑家堡

听着周瑜那近乎质问的语气,孙策的脸色头一次,终于挂不住了。

因为,周瑜的话戳到了他的软处。

的确,孙策现在的势力明显不行了,特别是在孙家表现出亲近李易的态度之后,许多人觉得跟着孙策没奔头,甚至都出现了逃兵。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继续与李易硬碰硬的话,可以说,完全就是再拿那些依旧忠于他的人的性命去做无谓的牺牲。

虽然这是乱世,人命轻贱,孙策寻常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下面人的感受,可是,在周瑜将这个问题放到明面上的时候,这就让孙策很难堪了。

降是不可能降的,但继续打下去,就是对手下人的无情,周瑜一下子便将孙策摆在了一个非常为难的位置上。

也就是孙策面前的是周瑜,换个人这时候肯定就要倒霉了。

不过,孙策历史上能打下江东,可见他并不是个简单的人,尽管周瑜这撕脸皮的话让他难堪,但孙策很快就想通了,周瑜不是真的损他,而是激将法,想逼着他碍于面子向李易低头。

深吸口气,孙策问道:“公瑾上次书信告知,说是公奕意图反我,投靠李易,公瑾可知,此事最后是如何了结的?”

周瑜摇摇头,对于上次的事情他已经明白,那就是李易的计策,蒋钦现在也是好好的在孙策手下,但是,这件事当时究竟是如何解决的,他就是真的不知道了。

只见孙策轻笑一声,说道:“当时我也不知此事真假,但我将书信内容告知公奕,并赠以金银钱财,全做他投奔李易的路上盘缠,然,公奕却大骂李易小人行径,行反间之计,誓死不愿离去。”

周瑜微微睁大眼睛,这个过程让他有些意外,以为这经过太简单了一些,但同时也觉得理所当然,而且,这也的确是孙策的作风。

孙策又问道:“你可知道,自吴郡的消息的传来之后,我麾下走了多少人么?”

周瑜摇头道:“不知。”

孙策伸出四根手指,道:“仅是吴郡青壮,便离开了将近四百人,这四百皆是我故乡之人,虽是临阵而退,我孙策却无一为难,反而与其路费钱财,以美酒送行,呵呵,方才公奕之事,你可能觉得我是故作姿态,其实不然,我知道前路渺茫,所以,当真想要离去的,我却是一个都不曾阻拦,也不曾责怪他们分毫。”

孙策所言确实是有些出乎周瑜预料,他自问若是在孙策的位置上,如果不投降李易,那么肯定会尽可能的聚拢兵力,固守抵抗,就算是死,也要从李易的身上咬下一口肉来,而不是如孙策这般的放任自流。

看这周瑜的表情变化,孙策哈哈一笑,大声道:“世人都道李易能识认,会收买人心,可在我看来,李易所作所为,皆是小人算计,哄骗旁人为他卖命罢了。”

“我孙策没他那般多的心思,也不耻小人行径,我待人以诚,的确,若是当着与李易决战,我左右之人难有好结果,但我孙策会与他们同生共死,而非是像李易那般,假借大义之名,让他人冲锋陷阵,自己却是畏缩不前!”

“公瑾,你所言有理,但我孙策,对将士们问心无愧!”

说罢,孙策拿起酒壶,一扬脖子,将剩下的酒水一饮而尽,见状,周瑜苦笑连连,落寞道:“伯符,难道就真的没有半点回转余地了么?”

孙策笑道:“你也看到了,我与李易此撩天生八字不合,就算没有那许多矛盾,终究也是走不到一起去的,公瑾不用为此费心了!”

周瑜面露哀伤之色,片刻后,又有些感激的看了孙策一眼,因为他明白了孙策话语中的另外一层意思,或者说苦心。

如今周瑜已经决定在李易账下效力,这点周瑜并未隐瞒孙策,但是,两人即为好友,孙策若是死在李易的手上,对周瑜来说终究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甚至会直接影响他的心态,让周瑜未来的路走的非常不顺。

于是,孙策便点明自己和李易冲突并非是某些事情上的矛盾,更有着理念上的不可调和,这样一来,纵然最终的结果不会出现变化,但就心里上,却能给周瑜减去许多的负担。

想到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与这位只是好友可能阴阳两隔,周瑜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失声痛哭起来,孙策见状,默默的又打开一坛酒,给自己与周瑜满上。

此时此景,也唯有一醉可解千愁。

……

“什么,周瑜被孙策给囚禁了?”

合肥城东北方向,靠近巢湖的一处土堡,这里正是郑宝的老宅所在,李易到达后当即大军列阵,然后就要准备动武,不料却是忽然收到了皖县传来的消息。

周瑜劝阻孙策不成,竟然给孙策给打入了牢房。

这消息有些出乎意料,李易之所以敢放周瑜去见孙策,是因为他知道这对好朋友激情四射,就算谈不拢,但孙策肯定不会害周瑜性命,小霸王不是那么小家子气的人。

结果,现在却突然告诉李易,孙策把周瑜给扣了,这就游戏奇怪了。

见李易沉思,一旁鲁肃笑道:“主公之前说孙策与周瑜乃是至交好友,果然不差。”

李易好奇道:“子敬话中当有深意?”

鲁肃答道:“周瑜出使孙策归来,就道理而言,即便主公不问,但周瑜当禀明皖县虚实,只是周瑜与孙策情谊深厚,必然不会如此,届时就算主公大度不做计较,主公麾下之人却难免对周瑜生出芥蒂,所以,孙策此举虽是囚禁周瑜,却也是保了他一程,而且他也知道,此事主公必然看破,但以主公心胸也不会为难周瑜。”

李易恍然,随后意味复杂的笑了笑,虽然得到了周瑜让他很高兴,但在李易心中,周瑜的最佳搭档是孙策才对,可惜,这一对被他给拆了。

不过很快,李易就将这没多少意义的情绪抛到了脑后,特别他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鲁肃,这位也算是周瑜的好搭档呢。

两人正说话见,魏延快步过来,对着李易抱拳道:“主公,大军已经按吩咐安排妥当,只等主公下令!”

“好!”

李易点点头,连胜也恢复了严肃的神色,然后在魏延的带领下,来到了阵前。

在李易大军前面的,是一个土堡,其实就是用土墙围起来的村子,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的居民,还有一些是郑宝招揽的青壮,其中最为兴盛的时候,甚至有五六千人居住其中。

至于这座土堡的名字没有个准确说法,反正当地人都管这里叫做郑家堡,因为里面住的多是姓郑之人,而郑宝这一支,正是其中主事。

魏延为李易指着前面说到:“主公,根据末将观察,前方土墙上虽然人数稀少,只有了了三四百,且多有惊慌之色,似乎不堪一击,但根据前两日斥候所报的炊烟来看,其中可战之人应该有两千余。

李易看着前面的土墙,笑道:“怎么,文长觉得这土城拿不下来?”

魏延赶忙摇头道:“那倒不是,属下觉得那郑宝倒也知道兵马,示敌以弱,然后想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这里终究只是一个小小土城,任凭他再如何谋划,大军一动,一切只能土崩瓦解,若是强攻,属下敢保证,一个时辰之内,必然拿下这座土城。”

放下豪言,魏延又嘿嘿笑了笑,道:“不过这都是属下的粗笨法子,既然主公今日决定要亲自出手,肯定半个时辰都用不了。”

李易哈哈一笑,随后道:“好,若是超出半个时辰,多一刻钟扣你一年俸禄,如何?”

魏延顿时不说话了,这小土城虽然小,但半个时辰完全拿下,也实在是仓促了一些。

见魏延吃瘪,周围众人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易也是微笑,他固然是故意打趣魏延,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一战,他真的是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片刻后,众人又说了一些细节,确认无误之后,李易对典韦示意了一点,典韦当即拍马上前,冲到土堡门外大声喝道:“郑宝何在,襄侯天兵已至,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话音落下,城头立刻就是一阵骚动,显然,不管郑宝是何等心态,但其中的普通青壮都是极为畏惧李易名号的。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从土墙上探出身来,沙哑着嗓子对着典韦拱手问道:“老朽姓郑,不知这是哪位将军?”

魏延斜了一眼那老头,不屑道:“你可有官职,可有爵位,还是说受过朝廷褒奖,若没有,你有何资格问我名号?”

那老头当即就是呆,他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未遇到如此无礼之人,伸手指着典韦一时竟然无言以为。

典韦冷哼一声,继续道:“今日襄侯大军到来,必然诛杀郑宝,尔等即刻投降还有活路,若是顽抗,破城之后,休怪我主屠刀无情!”

那老头虽然恼怒典韦无礼,可他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只能压下火气,和声和气的说道:“好让将军知晓,老夫正是那逆子的父亲,那逆子做下罪孽之事,自知难逃襄侯惩戒,便在数日前逃了出去,如今土堡之中自有良善百姓,还请将军禀明襄侯,不要误伤了百姓啊。”

典韦眯了眯眼睛,他不知道这老头说的话是真是假,不过,类似情况之前李易就有交代过,当即说道:“既然郑宝不再,那你便打开大门,让我带兵进去搜查,若是确认郑宝以及其他凶徒确实不再其中,我主自然不会伤及无辜。”

“这……”

老头迟疑了一下,道:“并且凶险,土堡街道狭小,怕是容不得大军,而且乡野小民也没什么见识,遇到襄侯怕是难免要失礼,所以,还请将军见谅。”

典韦哈哈大笑,拉缰绳,后撤几步,对着城头喊道:“我主仁慈,机会已经给尔等,尔等却不知好歹,自己求死,怪不得他人!”

典韦说罢,便打马跑回李易身边,土墙上的青壮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紧张无比,那老头更是满脸苦涩,可他也没办法啊,谁让他生了个不安生的儿子呢?

典韦退回军阵之后,李易便骑马施施然的走了出来,不过他没有着急上前,而是回头对着军阵中的将士笑道:“那位将军愿做先登,为我打破城门?”

“末将愿往!”

“末将请战!”

“请主公下令!”

……

随着李易话音落下,当即便有不少将校请战,毕竟今天明显是欺负软柿子,捡功劳,必须积极才行。

李易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很好,尔等都是精锐之士,破城不在话下,不过,寿春恶战刚刚过去不久,将士们也都疲惫了,所以,今日这仗虽然还要打,不过城门就不用大家动手了。”

众将士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李易这话是什么意思,既叫他们攻城,还不让他们打城门,这仗应该怎么打?

看到众将士迷茫,李易哈哈一笑,喝道:“尔等做好准备,看我亲自破城!”

说罢,李易以招手,当即便有三百弓箭手出列,簇拥在李易左右,同时还有六个赤着上身的精壮汉子,合力抬着一个长约丈许,碗口粗细,模样类似捣药杵的玩意站在了李易的身后。

“前进!”

轻喝一声,李易催动战马,带着这些人马缓缓想着土堡靠近,城头上的老头见状敬意不定,他猜到来人当是李易,心中也是几位紧张的,可李易带的基本都是弓箭手,步卒不过十来人,这根本不是攻城的阵势,一时间,他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观望,还是直接下令放箭。

就在老头犹豫的功夫,李易已经来到了城下,随着典韦一声口令,三百弓箭手齐齐开弓,对准了城头的青壮,但引而不发城头上自然也有弓箭手,但数目却要少上许多,见状他们也只是张弓扣弦,但在李易这边没有先动手的情况下,他们却是不敢率先出手。

李易不管双方对峙,自顾自的翻身下马,然后将手探入“捣药杵”的一个凹槽中,微一用力,原本要六人合力才能抬着走的举行兵刃,就这样被李易单手托了起来。

第2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331章 欺负你又怎样?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137章 敢为朕效死者,唯有李爱卿!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475章 我是路过的第218章 连名分都不要了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149章 将军!某有一计!第464章 你太让我失望了第683章 属下以为不妥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167章 金脚趾跑的快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错第731章 有朋自远方来,酒肉管够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660章 豫州规划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308章 典韦入徐州第590章 虞翻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567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第267章 又见庞季第451章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第519章 战、和、退第342章 一封书信第146章 坐等郭嘉当牛做马(4000字加更)第548章 陆家音讯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589章 打架斗殴第728章 赵子龙入青州第28章 戒骄戒躁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750章 农商第568章 孙策和周瑜第543章 李襄侯单刀赴会,孙幼台纳头便拜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320章 谁是乱臣贼子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第290章 李易要辞官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774章 破门第11章 大丈夫当建功立业第741章 还请将军成全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188章 借你家墙壁一用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541章 孙家对不住襄侯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163章 襄侯,请留步!第163章 襄侯,请留步!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600章 庞统第592章 争第582章 迎天子入荆州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712章 袁谭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531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355章 荆州阴云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233章 在路上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661章 青州变故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废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75章 迁都之始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677章 关云长第240章 从宽发落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282章 叫一声姐夫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