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皇甫坚寿

很快的,帐内其他人也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古怪之处,很可能干系不小,于是众人也不敢再多言语,全都默默的等着李易开口。

李易低头沉吟,问道:“可知那使者姓名?”

赵大答道:“哪儿复姓皇甫,名坚寿。”

李易眉头微微一动,片刻后说道:“长安,怕是发生变故了。”

众人听到了李易的话语,一时不明所以,即便鲁肃也是如此,他虽然聪明,但让他对长安局势做出判断还是太难太难。

想了想,鲁肃轻声问道:“主公,不如借口主公已经休息,让属下先行与天使见上一面,试探其口风?”

李易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摇头道:“不成的,如果是旁人的话,我不见他也无妨,但皇甫家的人,我却是不好不给面子,而且,万一我猜对的话,这件事的麻烦就不是一般的大,必须小心处置,且不能落下口实……这样,子敬,你让人将帐中酒水撤下,再将神医请来,恶来,你们几个稍后看我眼色行事,另外……”

李易在里面吩咐安排的时候,大营外面,皇甫坚寿却是踱步不停,不时的就往大营里面张望,整个人看上去很是焦躁。

过了一会,皇甫坚寿还不见李易请他入营,忍不住对着守门的军卒拱手道:“敢问襄侯今夜所忙何事?”

那军卒摇头道:“不知。”

皇甫坚寿又问:“那襄侯今夜可能见我?”

那军卒继续摇头,道:“不知。”

皇甫坚寿再问:“那平素有人求见襄侯,多久能够得见?”

这第三问,皇甫坚寿觉得已经无关紧要,应该能够得到答案,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那小卒却是依旧摇头,简单干脆的答道:“不知。”

都说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想皇甫坚寿可是名门之后,他父亲乃是当世名将皇甫嵩,平定黄巾,功劳赫赫,位列三公,德高望重,天下谁不给他们家三分面子?

而他本人还是天子使臣,李易没有马上出来迎接,却将它堵在外面,现在连个小兵都对他推三阻四,这叫他如何能不愤怒?

皇甫坚寿此时很想发火,可是,想到来之前自家老父亲的种种嘱托,最终,他还是忍了下来。

护送皇甫坚寿过来的小队长见皇甫坚寿脸色难看,而且几日相处也知道这位天子使臣虽然出身非凡,但为人还是挺好的,不由安慰道:“天使莫要误会,他非是诚心与天使为难,而是入营便有军令在身,主公言谈起居全都归属军务机密,若是对外泄露,轻则鞭打,重则人头落地,所以,他不是有意怠慢天使,而是军令在身,不能作答,还望天使体谅。”

皇甫坚寿一呆,他父亲就是带兵的,军中的军法他也知道,可他却从未听说过如此严苛的军法。

要知道,以他的身份,在长安打听小皇帝的消息都没什么难度,顶多送点钱财就是了,哪想到李易这里居然比天子居所都要严谨。

而且,还有一点让皇甫坚寿很奇怪,军法这东西固然可以约束士卒,却也不是越严越好的。

军法太松了,军纪败坏,根本形不成战斗力,可如果军法太严,重压之下,下面的士兵心态很容易出问题,容易发生斗殴杀人,甚至营啸之类的事情。

可皇甫坚寿看着面前这个“一问三不知”的士兵,对方虽然板着脸,但给人的感觉并没有那种压抑的呆板,反而是一种非常有劲头的模样。

这让皇甫坚寿越发不解,下意识的又想问询,但想到人家刚刚连着拒绝他三次,再问恐怕也是徒劳,只能摇头作罢。

不过,知道了缘由,倒是的确让皇甫坚寿心中的闷气消解了不少,也对李易多了几分敬佩。

作为天子使者,皇甫坚寿自然是知道李易连连得胜,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了袁术,前日孙策夜袭李易大营,更是反被李易所杀。

原本皇甫坚寿还很疑惑,李易是如何取得如此战果的,不过现在亲眼看到了李易的兵马,尽管只是一个守门的小兵,他便已经明白,这一战,李易当胜,袁术、孙策,败得不冤。

而且,既然李易麾下有如此精锐,那么若得李易相助,他这次便能不辱使命。

当然,前提是李易会答应。

想到这里,皇甫坚寿心头不由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继续在外等了一会,眼看皇甫坚寿就要忍耐不住再叫人通传,终于,大营里面传来了一阵响动,他闻声望去,就见一个魁梧大汉正往自己这边走来。

典韦来到皇甫坚寿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瓮声瓮气的问道:“这位便是天使?”

皇甫坚寿知道面前之人是来引领自己的,虽然李易没有亲自来,让他有些不满,但他脸上并未表露,正了正衣冠,拱手道:“正是皇甫坚寿,奉天子令,特来扬州面见襄侯。”

典韦点点头,一伸手,道:“请吧。”

说罢,典韦也不等他,当先往里面走去。

皇甫坚寿蹙眉,典韦此举明显有些无礼,但想到长安的情形,他心中轻叹一声,赶忙跟上,勉强露出笑容,问道:“我看将军身形魁梧,气势不凡,相来武艺是极为精湛的,敢问将军名号?”

典韦斜了皇甫坚寿一眼,很是简单的道:“典韦!”

皇甫坚寿暗道一声果然。

李易对典韦的推广可谓是不遗余力,一开始还有人将典韦当小丑,但随着李易的强势发展,现在典韦也算是天下数得着的猛将了,皇甫坚寿自然知道他,当即恭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典韦将军,果然不愧天下步战第一的猛将,见面更胜闻名啊。”

典韦是贫苦出身,皇甫坚寿却是身家显赫,典韦冷傲,对人爱答不理,皇甫坚寿却是笑呵呵的称赞奉承,这对比不可谓不明显,换个人此时大概已经与皇甫坚寿相谈甚欢了,但典韦却只是点点头,算是接下了皇甫坚寿的奉承,然后……

然后就没了,典韦继续往前走。

皇甫坚寿感觉自己呼吸有些不畅,典韦这态度挺膈应人的,不过他虽然年纪不大,却算是老油条了,马上就明白,典韦本性必然不是这样,不然李易不会用他,那么,原因只能是典韦对自己有意见了。

想到这里,皇甫坚寿一咬牙,追上几步,拉住了典韦的衣袖,让典韦停下脚步,然后来到典韦身前,躬身一礼,道:“坚寿仰慕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将军本尊,本是欢喜之至,奈何不知如何得罪了将军,使得将军对我如此冷眼,恕坚寿冒昧,若是坚寿有哪里开罪了将军,还望将军明言,坚寿定然向将军赔罪!”

说罢,皇甫坚寿又对着典韦拜了拜,显得诚意十足。

典韦眼中闪过一丝讶色,他虽然是个粗人,却也知道皇甫嵩的名号,对其很是敬佩,对皇甫坚寿也没啥恶感,现在皇甫坚寿的表现反而让他多了几分好感,只是,想到李易的交代,典韦轻轻摇头,冷哼道:“若不是你们……哼哼,典某原本可是要当太守的人,现在却是没了,你说我是否应该恼火?”

说罢,典韦一甩衣袖,让开皇甫坚寿,加快脚步继续往前行去。

皇甫坚寿在原地楞了一下,然后便是一脸苦笑。

他就知道,自己此行若是在李易这边砰了钉子,肯定离不开这个缘故,结果现在还没看到李易就先应验了。

一时间,皇甫坚寿心里有些愤懑,不过这份愤懑不是针对李易和典韦,而是他对长安一些人的不满。

在皇甫坚寿看来,之前朝廷往扬州伸手没问题,这事合情合理,但凡事都有个度,养猎狗都得给点骨头呢,李易辛辛苦苦出兵扬州,还不等完全打下来呢,朝廷就开始迫不及待的任命官员,而且还不打算给李易留位置,这事隔谁都不能痛快了。

而且皇甫坚寿还知道,若非朝堂上有人为李易说话,朝廷还会做的更加过分。

还是李易举荐张辽为豫章太守的时候,那时朝堂上满是反对之声,没人敢直接攻击李易,但矛头全奔着张辽去了,说他武人粗鄙,说他德才浅薄,年纪轻轻不配太守高位,一大帮子人怂恿天子另外任命旁人去做豫章太守,最后还是皇甫坚寿的父亲皇甫嵩和伏完一起出面,外加天子也记得李易的好,朝廷这才认了张辽的太守位置。

当初皇甫坚寿并不赞同自家父亲帮李易说话,开罪了同僚不说,事后还找了一些人,对李易隐瞒了这个消息,完全就是做好事不留名,怎么看怎么亏。

现在皇甫坚寿却是不由得佩服老父亲的高瞻远瞩,那时要是真把张辽给换了,他估计自己根本就进不来李易的大营。

叹息一声,皇甫坚寿向着典韦追赶过去,心中已在琢磨如何应对李易可能的种种刁难。

不多时,两人来到李易大帐前,正要进去,却见里面出来了一个背着药箱的男子,那人对着典韦拱拱手,便下去了,不过皇甫坚寿多看了那人一眼,心中想到了一个不太好的可能。

“请!”

典韦拉开帘子,对着皇甫坚寿示意,皇甫坚寿谢了一声,迈步入内,当即便看到了斜卧在榻上的李易,紧跟着他心中便是一紧,暗道坏了。

只见此刻的李易与之前的谈笑风生不同,人是躺着的,而且袒露着半边肩膀,上面裹着绷带,上面隐隐还有几分血渍,俨然是受伤了的样子。

因为这个情况超出了皇甫坚寿的预料,让他的反应慢了一拍,不过李易却是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对他招手道:“皇甫兄,许久不见,不知皇甫将军身体可还康健?”

听到李易的声音,皇甫坚寿回过神来,赶忙对着李易行礼道:“天子收到襄侯捷报,欢心不已,特命坚寿来向襄侯庆贺!”

顿了一下,皇甫坚寿看着李易,一脸关切道:“襄侯这是……”

李易先是对着西北方拱了拱手,说道:“能得天子挂念,李易虽死无憾!”

说罢,李易看向自己肩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战场之上刀剑无涯,昨夜孙策袭营,我带着将士们冲杀在前,不慎中了一箭,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毕竟没伤到性命。”

说话间李易便笑了起来,声音很是爽朗,似乎对肩头的伤势根本不在意,并招呼人为皇甫坚寿看坐。

皇甫坚寿谢了一声坐在李易的身边,脸上带着关切,但更多的还是愁容,李易却仿佛没有发现一般,很是热络的说道:“得知皇甫兄到来,我是打心里欢喜,唉,当初若非皇甫老将军仗义执言,我这荆州牧,怕是还坐不上,唉,可惜荆州距离长安太远,不然我定要当面致谢才是。”

皇甫坚寿谦虚道:“襄侯言过了,当初家父只是为国举贤罢了,襄侯功绩、品行、才学,皆为上上之选,更难得的是对大汉忠心耿耿,所以荆州牧乃是实至名归,非是家父之功。”

李易闻言笑了笑,对于皇甫一家子,他是真的很有好感的。

当初李易进洛阳投入董卓麾下,虽然官位比较不入流,没有上朝堂的机会,但凭着董卓的信任,李易却是与不少人都混了个脸熟,比如皇甫父子,这俩他全都认识,只是因为卧底的事风险太大,而且他的真实文化水平根本经不起考教,再加上阵营问题,李易就和他们保持了一定距离。

但后来,李易忽然反水干掉了董卓,让众人的眼球掉了一地,其中固然有人觉得这个风头让李易出了,感觉很不爽,甚至想弄死他,但也有人老怀大慰,觉得天不亡汉室,对李易报以了很大的好感和期望。

皇甫嵩便是其中代表人物。

当时皇甫嵩就想接触李易,他自己知道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年了,愿意在离开前给大汉栽培一个栋梁,撑起大汉的这片天,奈何李易说走就走,根本就没给皇甫嵩机会。

然后就是荆州的事情了,当时李易想当荆州牧,他拉上了自己的老丈人,还给李傕送了厚礼,让他们帮忙,但毕竟是一州之主,纵然李易使了力,但不想让他登上高位的人却是更多,好在关键时刻对李易非常有好感的皇甫嵩站出来,挺了李易一把,这才让李易彻底将荆州牧的位置拿下。

所以,李易是欠着皇甫家很大人情的,不然他完全可以将来人先晾一晚上再说,但对皇甫家,他真的不好意思这么干。

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61章 节操要少,底线要牢第542章 不可自误第706章 臧霸第491章 投降,诈降第130章 你要对朕做什么 谢谢“水水水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715章 魏延战颜良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第450章 甘宁感动坏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394章 征南将軍!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757章 这仗怎么打?第135章 伏寿的危机感第768章 自投罗网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616章 郭图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643章 骂战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496章 实话实说第582章 迎天子入荆州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759章 郭图过河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599章 段煨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第102章 貂蝉第518章 寿春 人心惶惶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279章 诸葛亮第149章 将军!某有一计!第393章 庞德公献宝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128章 刑徒营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553章 女中王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749章 矛盾第201章 别怕,是我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510章 分兵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774章 破门第608章 亲情第395章 双喜临门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751章 兴商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608章 亲情第245章 书院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599章 段煨第536章 富春第411章 生擒纪灵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169章 刘表句句都是坑第619章 甄姜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165章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232章 南阳功曹第144章 我实在忍不住了!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94章 曹操死于此树下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401章 杀机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6章 谁敢与我一战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637章 将军乃忠义之士第446章 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