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得归故里姨媳见 三军整顿肃军风

既然邓艾的娘亲是自己的姨娘,以二人的关系亲近,邓艾归荆州已然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是以霍弋此时倒也不急着去催邓艾随自己上路了,久未谋面的姨娘对自己是百倍疼惜,着实让霍弋又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感觉。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第二日天刚微微亮,邓家庄的垄道上,十数个黑影匆匆的向西而去。人们不会在意邓艾一家的离去,或许会认为他等不及要去襄城上任,早早的便走了吧。

唯有尚未褪去的月光照射下的霍弋明白,自己捡了多大一个宝贝。

依然是昼伏夜出,自己的姨娘也是一身短襟打扮,急急的跟着众人甚至不发出一声叫苦的声音。想了想自己较弱的娘亲,这个比自己娘亲大不了几岁的姨娘,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如此坚毅不拔。

邓艾似乎是经历惯了这种行进方式,穿山越岭丝毫没有任何停滞,甚至速度略快于自己麾下这支精锐亲军。随行王氏几兄弟并着十多个亲军早已被这对母子打动。

初到邓艾家,见到霍弋一口一个姨娘,众军士皆以为将军这是寻亲来了,然而见识了邓艾与邓母在荒野里的表现,众军士只为自己来时路上对昼伏夜出、穿山越岭的辛苦的叫苦感到丢脸。

不知不觉中,邓士载已然在这帮子久经战阵的老兵心里留下了敬服的背影。

如果说来时一路顺风,这去时似乎便不大那么容易了,各大军阀对待人口都十分重视,许进不许出的条令早已铭刻在每个边界戍卒的心里。

霍弋一行人为了渗透过曹军的防御,在宜城一代逗留了好些时日,最后于一日晚间重金许了一位船家才出了曹军控制范围,到了南郡当阳县境内。

当阳自然是到了自家范围内,但依旧不可声张,毕竟霍弋还在丁忧,期间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他去了许昌附近,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风波。

是以依旧是轻装简从,但是到了当阳便有自家人准备了车马接应。

一切顺风顺水,霍弋带着邓艾母子,到了枝江霍家堡。

霍弋到了霍家堡,自是安排邓母住进了后院,月儿新丧母,此时有了邓母作伴,倒也不会孤寂,邓母见了月儿,听闻月儿又是霍弋未过门的妻子,更是待之如己出,不是一般的疼爱。

霍家堡经过这么一折腾,真个是百废俱兴一般,老主家霍峻的离世固然让人伤心,但少主为人仁义,赏罚分明,待自家农仆如家人一般,自然是个个归心。

霍弋在麾下六百骑兵中又精挑细选其中精锐青壮者,淘汰老弱,使其归家,给予土地耕作,得四百余众,霍弋向来奉行兵在精而不在多,是以协同诸将认真的规划了自己这四百九十六名士卒的训练纲要。

三年的时间,霍弋就是要将自己麾下这支青壮训练成自己日后部队的基层军官,让他们能够有一套规规矩矩的军事训练方法。

白日里这四百余人要按照自己与诸将寻摸出来的一套训练纲要进行训练,古代亦有队列训练,王冲在宛城侯处,带的就是张绣的亲军;其次便是负重越野,士兵的耐力对于日后的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次各类军械的使用,霍弋挑选了环首刀,长戟,长矛,盾牌,弓,弩这六类长短兵刃。

中间休息时刻,还要接受邓艾带来的文化课,霍弋是要将这些部卒训练成精锐中的精锐,文化素养便是硬性要求,甚至像王冲、王贺、王鸣、霍布衣一类不懂文字的军官,更是必须参加,并且要严格要求。

三年后,自己这支部队不仅仅要能打,还要能识文断字,饱读兵书,若是中间能出那么一两个将才,自己也算是赚翻了。

对于士卒的伙食,霍弋拿出了自己受封裨将军时,主公刘备赠与的钱财,还有家中的一些积蓄,王贺王鸣二人自各路商旅抢劫而来的财物,加上全堡千余户庄户的供给,供应军士们每顿有肉食是不成问题的。

晚上,自己这些兵士还要随时接受召唤,有时是夜间急行军,有时是潜伏至目标地点,还要尽可能不让人发现。总之这类莫名其妙,在之前的训练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环节,必定是霍弋想出来的点子。

那时候的人们视读书为神圣事,能有机会读书,自然不肯落在人后,因为只有贵族或者富足人家才读的起书!

霍弋想出来的点子是在一块磨平的大石板上,刷上黑墨,待其干后,以石灰粉写字,这样便能节省很多书籍。

若说邓艾来之前有三分被激,三分自愿,三分无奈,一分不愿,那么此时早已是十足十的愿意了。自己这个表弟齐思敏捷,怪论百出,甚至自己听到他说以后要让天下人都能读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至于自己信或者不信,当时看到霍弋的眼神,邓艾还真的信了。

有时候霍弋也要怀疑邓艾是不是以前太少跟人说话才会变得口吃,几日下来,文化课上已经很少能听到邓艾会口吃了,偶尔被霍布衣等老兵油子呛着了才会冒出口吃的语句,平时教授时,倒是一本正经。

夏日里的霍家堡依旧缟素,里里外外虽训练着,忙碌着,却依旧显得肃杀,仿佛外界炎热的天气丝毫不能侵袭这里,不只是那让人不寒而栗的白练,还是满城蔓延的杀气,这些个百战成军的军士,越发越有个精锐的样子出来了。

霍家堡的军士训练的热火朝天。

外面的世界依旧那般喧闹,东边濡须口一战,曹孙两方互相对峙,谁都没占到便宜,却成就了两个人,一个五子良将之首张文远,杀的可止东吴婴啼,一个锦帆贼甘宁,突入曹营百骑无损而出。

西边的马超终于归了刘备,刘璋献了成都,开门投降。天可怜见,那公子刘循至今下落不明。

随着霍家堡的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已然是建安十八年冬了,自己丁忧的第一年已经过大半了,时间过得真是快极了,霍弋看了看西方,是不是该去收了姜伯约了?

第70章 洞彻敌情第12章 问志向匡扶汉室 说坚强再见姨娘第84章 主公问询拒好意 二女牵挂候门前第83章 歼灭七军第78章 霍牙门心血来潮 吴杏儿羞恼可人第106章 曹仁归来第65章 分说前后两家怨 却闻主公召见来第4章 夫禁谋轮番上阵 霍峻智示敌以弱第18章 众将议稳扎稳打 情报来霍弋接手第61章 得赏识大宴三军 往成都被拒龙泉第60章 穷途尽欲死却活 名风军再遇张飞第121章 败夏侯第17章 暗下猛志坐朝堂 诸将献计攻雒城第97章 诸葛英少有恶意 蒯太守意外出现第35章 接手第83章 歼灭七军第86章 整编军马第35章 接手第15章 简宪和传达命令 霍邵先强势练军第13章 充实各军第39章 问策诸将皆讷言 起用新将李伯礼第88章 劝服第廿四章 甘苦同受不共难自投罗网何苦来第38章 细作夜行急报信 苦思绍先为哪般第60章 穷途尽欲死却活 名风军再遇张飞第64章 久未见郭均到访 又听闻护国十氏第27章 终发现精悍骑兵 急刘循渐入瓮来第45章 虎豹骑第83章 歼灭七军第14章 按本领各自归营 成军毕主公来人第95章 战虎豹第39章 攻城第50章 袭营第100章 如芒在背第3章 少年弋初临战阵 黑甲士甘拜下风第67章 厅堂震响遭诘问 良将之资可奈何第94章 驰援襄樊第40章 钩心斗角双雄计 命运前途皆一赌第10章 夺其志击退中军 稳己心语惊四座第103章 末路第97章 诸葛英少有恶意 蒯太守意外出现第48章 退兵第114章 夜袭(二)第56章 算计第2章 哀恸哭忠仆霍福 骄啰咤贼子董存第94章 定计议向北寻才 苦思索能人自来第51章 突营第80章 刘副军未战先走 吴杏儿乔装蒙混第38章 细作夜行急报信 苦思绍先为哪般第18章 问策第13章 得归故里姨媳见 三军整顿肃军风第87章 不曾想刘封在侧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75章 陈奉宗信心不满 李子安垂头丧气第55章 秘闻第39章 问策诸将皆讷言 起用新将李伯礼第61章 驰援湘乡第63章 战战战第105章 求援第81章 蛰伏第41章 判形势巧设疑兵 吴阿蒙兵指临湘第54章 以退为进第130章 无助第90章 荐关公筹备马军 自入城身陷险地第86章 整编军马第98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第47章 忍一时筹谋后计 广教育科举摊丁第79章 惊艳众人刘封舞 难遇敌手霍家剑第39章 攻城第36章 有条不紊西迁民 始料未及两小儿第123章 将星远去第103章 末路第114章 夜袭(二)第33章 夏侯兄弟第52章 中山狼性江东主 成都来使召弋归第115章 忧心第25章 霍弋兵略第21章 细作第97章 诸葛英少有恶意 蒯太守意外出现第12章 换旗第30章 破敌第19章 苦肉布衣入贼城 谋远凤雏定伏计第69章 笼络人心第60章 归荆南第64章 久未见郭均到访 又听闻护国十氏第110章 战许褚第98章 改行程折返荆南 看情势谜样天空第15章 简宪和传达命令 霍邵先强势练军第10章 覆武溪蛮第89章 主公疑潜人刺探 霍弋归江陵论势第9章 临终托月君改姓 未雨谋直往汝南第49章 擒杨雄杨氏妥协 大练军别出心裁第76章 关兴巧计阻敌第111章 山都在望第27章 终发现精悍骑兵 急刘循渐入瓮来第40章 徐晃之死第28章 计赚王平第104章 生天第64章 久未见郭均到访 又听闻护国十氏第19章 料敌意诸军向前 且犹豫刘循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