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忍一时筹谋后计 广教育科举摊丁

新人不易,

郝普见这少年此刻方才显示出其为官的稚嫩之处,又不愿见这样一个怀有赤子之心的少年撞了一头血,一俯首好心提示道:“将军,下官斗胆一问,将军如何处理这件事!”

霍弋肃容道:“地方豪强鱼肉百姓,收无地黔首为其徒附,久而久之,国无耕种之民,官缺上计之口数,这些豪强当此国家危难之际,却不思为国之未来计,中饱私囊,实在可恨,弋以为当以暴力除其为祸甚重者,以怀柔手段安抚其中愿悔过自新者,子太以为如何?”

郝普闻听霍弋之言,摇了摇头:“将军,地方政事与战阵之事不同,其中盘根错节,十分复杂。若将军于荆南作此手段,想必主公麾下无论荆益两州人士,必视将军如仇寇。到时将军如何自处?”

霍弋惊讶的看着郝普,听到其言论,细细思索,是了,刘备麾下谋士猛将多半是荆益人士,黄忠、魏延皆为荆州士族出身,马氏五常更是不必说,便是诸葛亮、庞统之流亦是豪族中人,刘备初定益州靠的便是益州当地士族豪门的支持。

自己若真的这般莽撞,动手核定各豪族徒附的口数,那势必会得罪这些人,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脉,如诸葛庞统之流怕是亦会迫于这些豪族的压力对自己敬而远之吧。

最重要的,已然进入权力核心的那人亦是会对自己百般打压,自己的处境便会愈加困难。

看样子自己要做好这件事情,注定要做一些妥协了。

霍弋抬起头,沉声道:“多谢子太提醒,弋险些酿成大祸,不过外郡移民必须内迁,这战事一起,周边诸县势必会被战火波及,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否则,我便要查一查这些豪族的实际占有土地,以及他们虚报的徒附数量与他们实际拥有量是否一致!子太可为我传话,要各大豪族收缩他们的耕地,留出足够的土地以安置移民,便说这件事事关主公大业,不得耽搁!”

那郝普舒了一口气,心下也认为这折中的计策实为可行,应诺而去。

霍弋送走了郝普,冷眼看着案上的计薄,零陵这么大的地方,雨水充足下,养活百万人口亦绰绰有余,自己只不过下令靠近长沙、桂阳二郡的五十里内不得有民众耕种,便受到如此大的阻力,可见豪族这个蛀虫已然贪得无厌到何等地步。

乱世用重典,这些个豪族,最好老实一点,否则自己不介意动用麾下的精锐,武力镇压之。仿佛心中总有些不安,这些豪族便似那种不可控的因素,他们视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敌军攻来,不思为主守节,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叛主归降敌人,益州士族叛刘璋便可见一斑。

霍弋知道,士卒豪门把持朝政是后期三国的主旋律,甚至还出现了士卒豪门废立君主,取而代之的事情。是以,自己要拯救这蜀汉的命运,最重要的事,除了领军征战,通明内政,便是与这些蛀虫一般的存在做斗争。

既如此,不如从这零陵郡开始着手,权当做试点罢了。

如何瓦解豪族横霸一郡事务的态势,这不是短时期的杀伐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靠长久的改变。只有从根上解决了这件事,方才是真真的改变,或者又可称作“改革”!

零陵郡的豪强们到底还是屈服了,无他,霍弋现时手握重兵,除却自己本身领的五百精锐,加上关羽调拨的五千军马,算上山越三千三百余俘虏,此刻的霍弋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准许外郡移民进入零陵郡内部,这是让步了。

但是霍弋以心中沟壑,又怎么会在这样的小恩小惠前屈服?现在武陵郡事务自己尽可放心。原因在于武陵郡地位特殊,汉民少而蛮夷多,自己现在的策略还远远没到收拾蛮族的时刻。

且军事上,重镇汉寿有关羽一支重兵驻守,临沅城也有三千余郡兵;内政上又有董允领着一干军中干吏掌控政务,署理移民事宜,自是不会出什么幺蛾子,自己倒是可以将事务尽托与董允,以其在正史上的干练,掌理一郡事务并不是什么麻烦之事。

自己倒是可以安心对付这零陵郡的豪强,如何处理这需要细细谋划,是以只能招来费祎、邓艾二人与之商议。费祎出身寒族,托庇于族父,其族父姑姑又是刘璋之母,是以其贤达聪敏之名方显于世。近来又为主公刘备赏识,拔擢以为储备之人才。而邓艾自不必说,虽说邓艾受举孝廉,早先的曰子却是极苦的。

是以费邓二人对于豪族横行之事亦是愤然,二人言谈甚久,霍弋凭借着前世的历史功底,自是深知如何才能根治这样的局面,而费祎、邓艾则作为这个时代的原住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人的看法却出奇的一致,若要破除豪族横行乡里,把持政务的局面,便只有破而后立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士族之所以能够把持一郡政务,无非是占着文化资源,他们掌握着整个社会的书籍资源,士族中一人成两千石官员,便荫蔽族人,或举孝廉,自郡中小吏到朝廷大员,无不出自豪族,是以其把持政务,政令悉出自其族。

从经济生产上来说,其人为官后,多置土地,收买徒附,为其耕种,隐其姓名,使之无法上计,朝廷以人口计税,而豪强徒附隐户极多,最后豪族势力愈来愈大,百姓越发贫困。

来自后世的霍弋更是明白,若然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需要如何去做。是以简单与费邓二人一说:“若一改当下局面,一则要改变教育现状,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便是要大力开办官学,普及书籍,准许平民进入其中读书。

二则,便是要改变人才选拔制度,不再由乡中三老推举,而是改由考试制度,这样一来,投效无门的人才能够得到重用,有一技之长者亦可为官从军,真正做到野无遗才,而避免了豪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三则,一改以人头计税的弊政,关于这一条,便是要“摊丁入亩”,将税赋摊入田亩征收,详实豪族实际占有土地,这样,豪族隐瞒徒附口数无疑是多此一举,兼且,此令出,则豪族税赋压力增大,散户压力减弱,则土地之兼并必然缓解。

如此三条,当可解眼下之困局。”

二人立时为霍弋之奇思所震骇,这当真是算无遗策了。

第34章 三千将羽辞武陵 一曲流歌送情郎第1章 誓师第95章 扮行商刺探军情 假送酒得晓虚实第44章 分兵第62章 至成都黔首围观 意料外主公亲迎第64章 战战战(一)第25章 行赏罚厚禄责轻 明道理将来股肱第廿四章 甘苦同受不共难自投罗网何苦来第91章 江东决议第71章 剑气四横汉殇舞 春景醉人佳人恶第87章 不曾想刘封在侧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12章 乱猜疑自乱军心 恼羞怒他杀柴信第93章 盟约订立第94章 定计议向北寻才 苦思索能人自来第18章 问策第90章 荐关公筹备马军 自入城身陷险地第96章 决断第5章 草定计誓擒龚大 未曾闻护国十氏第112章 夜袭第62章 一触即发第21章 细作第2章 哀恸哭忠仆霍福 骄啰咤贼子董存第13章 暗施计万军出逃 顿识破百骑追杀第92章 和议地六十七章 战战战四第57章 黑夜雨万军偷袭 中计将败退逃脱第36章 有条不紊西迁民 始料未及两小儿第78章 霍牙门心血来潮 吴杏儿羞恼可人第54章 成说客徐盛意动 军情急二张交锋第116章 如鲠在喉第19章 料敌意诸军向前 且犹豫刘循在此第21章 细作第33章 夏侯兄弟第11章 破城第15章 汉中计略第74章 出门游郭均忧心 城门聚小人挡道第廿一章 前后伏兵灭敌焰身陷虎口转机现第56章 张合接信意决战 翼德闻计叹诡谲第49章 图谋夜袭第17章 空城第122章 孙鲁班出走第53章 百般回护明仇敌 结拜成义关安国第2章 哀恸哭忠仆霍福 骄啰咤贼子董存第32章 料敌第36章 褒中危局第131章 冲阵第2章 围城众阆中精锐 深沉夜墨甲偷袭第70章 洞彻敌情第37章 哪般前情娓娓述 始知猛将霍邵先71 败第29章 进充县再见强援 苦思量仇人相见第127章 攻城第97章 夜攀城头第12章 问志向匡扶汉室 说坚强再见姨娘第3章 退军令第58章 灭敌第2章 围城众阆中精锐 深沉夜墨甲偷袭第11章 破城第6章 巧施计故漏军机 莽撞汉尽损长弓第13章 得归故里姨媳见 三军整顿肃军风第49章 擒杨雄杨氏妥协 大练军别出心裁第65章 战战战(二)第31章 凭铁口说服刘循 谦逊弋掌理武陵第15章 简宪和传达命令 霍邵先强势练军第136章 犯难!第4章 夫禁谋轮番上阵 霍峻智示敌以弱第79章 惊艳众人刘封舞 难遇敌手霍家剑第26章 伏兵第123章 将星远去第116章 如鲠在喉第83章 歼灭七军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寻人 困顿境财力维艰第132章 急转直下第90章 荐关公筹备马军 自入城身陷险地第63章 入成都得授府邸 衷心感拜师叔至第122章 孙鲁班出走第62章 至成都黔首围观 意料外主公亲迎第39章 问策诸将皆讷言 起用新将李伯礼第65章 分说前后两家怨 却闻主公召见来第15章 汉中计略第131章 冲阵第45章 疲军逃兴霸难救 战事毕孙刘联盟第80章 密谋第8章 改行程直奔巴西 将就计巧下阆中第2章 哀恸哭忠仆霍福 骄啰咤贼子董存第121章 败夏侯第79章 襄樊战局第12章 换旗第廿六章 摩沙柯难忍愠怒霍邵先三枪制敌第69章 许夫子并收男女 霍牙门收贴赴宴第12章 乱猜疑自乱军心 恼羞怒他杀柴信第8章 改行程直奔巴西 将就计巧下阆中第81章 蛰伏第22章 袭营第55章 首对决骑兵完胜 袭宣汉故放信使第41章 再战张合第72章 乱局第12章 问志向匡扶汉室 说坚强再见姨娘第11章 邓士载前途渺茫 霍邵先恰逢其时第16章 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