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杀鸡儆猴

就在典韦和太史慈退出大殿的时候,刘赟又对贾诩说道:“我记得这卫家好像是名将卫青的后人吧,可惜了他们竟然会选择与我作对。”其实刘赟之所以会想起这个卫家来,也是因为那卫家出了一个卫仲道,在演义中卫仲道生于汉建宁元年,同时也是卫觊的二弟,不过卫仲道从小体弱多病,卫家为了给他冲喜所以才取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为妻,可惜这家伙还没来得及进洞房就一命呜呼了,因此蔡琰才又被打发回了蔡府,并在董卓逃往长安时,被匈奴左贤王刘豹给掳掠了过去。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的。

之所以让刘赟有些恼火的是;这个卫家竟然串联其他家族准备与他作对。并且卫家的家主卫觊还给曹操去了一封书信,在书信中提到关中各家族愿意帮助曹操来铲除刘赟的暴行。很可惜这封书信竟然落到了太史慈的手里,而卫觊派出的那名家将也被太史慈是生擒活捉了起来,所以太史慈才把那封书信的内容是禀报给了刘赟。而刘赟也正好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向关中各世家提一个醒,那就是千万别跟他作对,作对的下场就是一个死字,而且还是满门抄斩。

现在刘赟的权柄是越来越重,因此他的心也变得越来越坚硬了起来,这社会就是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世道,所以由不得他有半点的心软。正所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因此刘赟才要树立起一种震慑力来。

当典韦率三千重骑包围了卫觊的家后,便立即砸开了大门就冲了进去,凡是敢与他们兵戎相见的人一律是格杀勿论。当典韦与一群重骑兵杀气腾腾地闯进后院后,刚好看到了卫觊从后院里出来。而典韦并不认识卫觊,当他抓住卫觊并得知了他就是卫家的家主后,顿时是哈哈大笑地说道:“卫觊,你摊上大事了,知道不,我家主公请你去大殿上走一趟。还有把文丑和公孙续给我交出来,否则我不介意把你们卫家的人全杀光。”

当卫觊听到是刘赟要找他时,顿时就感到了不妙,而此刻又听到典韦要找文丑和公孙续时,他立马就知道卫家完了,而且还连累了所有的家人们。

就在卫觊死活不开口时,典韦还真开始杀起了人来。从卫家的家仆到直系亲属,他是一刀一个,人头滚滚。最后终于有人撑不住了,才说出了文丑和公孙续藏匿的地方来。

原来卫觊将两人藏在了一间地下密室里,当典韦用浓烟将两人从密室里熏出来后,典韦就指着文丑说道:“前日在战场上让你给溜掉了,今日你典爷爷要活劈了你这丑鬼。”

而文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逃走了,于是也放开了手脚说道:“要不是主公的两个儿子不争气,你还真以为你们攻的进长安城里来吗?既然主公已死,我文丑今日也随主公去吧,等来世咱们再争个高下。”说着文丑是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就朝典韦是攻了过去。

典韦可是步战的好手,甚至比马战还要强上一分。只见典韦在呵呵地笑了两声后,两支重戟就狠狠地砸在了文丑的佩剑上,当场震得文丑是连退了好几步。

就在文丑咬了咬牙,又死命地朝典韦冲过来时,典韦依然用双戟是击打在了他的宝剑上。两人在交手了二三十个回合后,文丑的宝剑终于承受不了典韦的重力,很快就被典韦的双戟是击成了两截。

而就在文丑失神的一刹那,典韦手中的月牙戟就划过了他的脖颈,而文丑在喷出了不少的鲜血后,终于是倒在了地上,没过多久就气绝身亡而死。

典韦在干掉了文丑后,便叫人将他的尸体也一起是带出了卫府。至于那公孙续早已吓得是瘫倒在了地上,并被骑兵们是绳捆索绑了起来。

当典韦押着卫觊及他的家人来到大殿上时,刘赟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来到公孙续的面前说道:“公孙续,你父亲虽然有些飞扬跋扈,但他对异族人从来没有手软过,我敬你父亲是一条好汉,所以我不会杀你。而你也会被押往幽州,去给你父亲守墓吧。”

公孙瓒死后,刘赟还真没想过要杀他的家人,毕竟公孙瓒也曾与他并肩战斗过,所以当他看到公孙续时,只想让他安安静静地过完这辈子。

不过对于卫觊一家人,刘赟可就没有想过要放过他们了。只见刘赟站在了卫觊的面前,就说道:“卫伯觎,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说起来这卫觊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名人,同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特别是在魏文帝曹丕、明帝曹睿时期,卫觊极其重视法律制度的恢复和建设,因此常呈奏意见,匡正时弊。就连曹操在世时,一些重大决策也常请他来参谋,所以这卫觊也绝对算得上是有大才之人了。

可惜此人不为刘赟所用,也因此给他的家族带来了杀身之祸。当刘赟将那封书信拿出来的时候,卫觊就知道自己完了,不过他在惨笑了一声后,就说道:“摄政王,与你作对的事情我并不后悔,因为这都是你逼出来的。你每占一个州郡,那里的世家门阀都会受到你的打压,难道你摄政王就真容不下我们这些家族吗?别忘了你济南王府同样也是世家门阀,而且还更是皇亲国戚呢。”

听到卫觊的抱怨,刘赟摇了摇头说道:“我并没有刻意去打压你们这些世家门阀,而是你们世家门阀一次次地挑战我的底线。同时我也并没有想去学王莽,虽然我也在推行新政,但至少我还给你们世家门阀留了一条活路。可你们却偏偏选择了要与皇权共治天下,这可能吗?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你们为了自己的私利竟于国法而不顾,那要你们这样的世家来又有何用。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你们视人命如草芥,并且还吞并大批的良田,让百姓们是无田可种。同时你们在朝堂上更是官官相护,欺上瞒下,这大汉的江山就是败在你们这群腐臣手中的,你说你们该不该死。”

第一百七十三章 长安之乱 (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东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势逼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零三章 抢人才 (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轰天雷第六十一章 对怼皇甫嵩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肠小径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军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镇雒阳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将鄂焕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战 (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绑架人质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烟四起 (七)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则两利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强夺河内郡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孙策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闿谋反第四百八十六章 庐江城破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东虎臣坠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备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胜而回第四百九十三章 孙辅投降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围追堵截(中)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胁与利用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战 (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琮降曹第四百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五十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三十三章 飞熊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势逼人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战(下)第六百章 拿下开封府第二百八十章 汉军出击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门关第一百六十三章 强夺河内郡第三十二章 锻造师蒲元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战群儒 (上)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战第五百三十七章 邓贤请罪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为上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孙策 (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战 (上)第五百二十章 郑玄病逝第三百零六章 抢人才 (四)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杀敌第三百七十五章 觐见天子第六十八章 大势已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战 (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铜墙铁壁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战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圣 (下)第四百零二章 侠客楼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赃第六章 取名“烧刀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肠小径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战 (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烟四起 (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马懿的毒计第二百七十章 双星闪耀 (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术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济南王染病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刘玄德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夺徐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说客秦宓第五百四十八章 围追堵截(中)第一百四十章 谋定而后动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马家族的覆灭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实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连环弩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进长安第三百零四章 抢人才 (二)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孙刘之战二百八十八章 尽得人才第五百九十五章 与彭城共存亡第九十二章 奇袭叛军大营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战 (下)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装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揽名士第三百二十九章 亲征荆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宫廷兵变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八十四章 改年号为“中平”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四百七十五章 围攻建业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谋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门关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甲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