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惊喜连连

此时的刘赟在听到刘宏的赐封后,酒顿时就醒了一大半。只见他俯倒在刘宏的面前,就说道:“谢陛下恩典,臣必不负所望,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臣即刻回转济南城训练军士,并随时听候陛下的差遣。”

当刘赟美滋滋地走出了后宫时,他心里忍不住就想到;这次来雒阳城简直是挣翻了,不仅求到了两个太守的职务,就连自己也被封为了东乡候。而且现在陛下又封他为了征虏将军,这回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招兵买马了。

当刘赟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脚步不由得就轻快了许多。而就在他刚要穿过一片御花园时,他突然停住了脚步,并盯着左面的花丛看了好一会儿,才对送他出宫的一名太监说道:“公公,这里应该就是御花园了吧,不知这里的花草平时都是由谁来管理啊?”

那名太监在听了刘赟的话后,立马就回答道:“回东乡候的话,这里就是御花园,这里的一切都是由羽林监在管理。”

听到这名太监的话后,刘赟忍不住就朝左面的花丛走了过去。当他来到几株挂满了白色绒毛球的盆栽前时,就伸手朝那绒毛球是摸了过去。可就在他的手刚触到绒毛球时,突然就听身后有人再大声喊道:“住手,是谁让你们进这御花园来的,难道不知道这里是不能随便进来的吗?而且这里栽植的可都是奇花异草,又岂是让你们能随便染指的。”

当刘赟在听到这人的怒喝声后,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道:“公公,这位大人是谁啊?他怎么可以随便进出这里。”

刘赟之所以会这么问,也是因为他发现这人不像太监,而这里可是后宫,一般人是不能随便进出这里的。而此刻的那名太监在看了来人一眼后,就说道:“东乡候,这位就是管理御花园的枣从事,这里的花草也都是他栽种的。”这名太监在说完后,又对那人说道:“枣从事,这位可是济南王世子刘赟刘侯爷,他刚陪陛下吃完饭出来,而咱家也正准备送他出去呢。”

当那人在听到刘赟的身份后,顿时就不再说话了。而刘赟却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就问道:“阁下可是枣抵枣大人,在下刘赟刘子安,如有得罪之处,还请枣大人多多包涵。”

“不敢不敢,下官正是枣抵,见过济南王世子。”

枣祗,字莀衍,颍川阳翟人。曾任东阿令、羽林监、屯田都尉、陈留太守等职。他所首倡的“屯田制“,却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此刻的刘赟一回想起史书上对枣祗的记载,他的嘴角不由得就翘了起来。只见他朝枣祗拱了拱手就说道:“枣大人管理这御花园还真是有些屈才了,不知枣大人可愿随我去青州,我知道有一种杂交水稻能一年两熟,如果是在交州或益州也许能一年三熟。”

刘赟的话刚一说完,枣祗顿时是两眼放光地说道:“世子,你说的那杂交水稻真的能一年两熟吗?为什么我在史书上没有见过这样的记载呢?”

“枣大人,这杂交水稻可是我济南王府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所以还未记录在史册上,不知枣大人可愿与我们一起来研发这杂交水稻呢?这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此时的枣祗早就被刘赟的话勾起了兴趣来,只见他朝刘赟行了一个礼后,就说道:“世子,枣祗这就去解职,并与世子前往青州研发这杂交水稻去。”

而就在枣祗刚要离开时,刘赟一把拦住他就说道:“枣大人,你那里还有这种盆栽的种子吗?请你也一起带上吧,我有大用。对了,还有这辣椒的种子我也要。”

刘赟之所以会停下脚步来,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御花园里种植的棉花和辣椒。他不知道这两样东西是怎么进到这御花园里来的,而且还被当做是了花草来种植,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如果自己大批量地栽培这两样东西,那北方的冬天好会冷吗?要是让士兵们穿上棉衣和棉鞋,再配上这辣椒酱,别说出征那些鲜卑和匈奴了,就算在寒冷的地方他也敢去。

当枣祗点头说有这两种植物的种子后,刘赟心里差点没乐开花。当他又问有没有土豆或者是地瓜、红薯时,枣祗却摇起来头来说没有。就算刘赟将那几种果实的形状以及植物的品相比划出来时,枣祗仍然是摇头说没有,这才让刘赟是彻底的死了心来。

看来自己还是太贪心了,竟然什么都想要啊。当刘赟与刘勇一行回到了武馆后,刘赟就把汉灵帝请剑师的事情告诉给了王越,这可把王越给乐得不行。不过刘赟还是好心地提醒他道:“王师,进了宫可得要小心谨慎才是,一旦出了什么差错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听到刘赟的提醒后,王越立马就醒悟了过来,说道:“侯爷,多谢你的提醒,越记下了,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就在刘赟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时,他突然想起了与蔡邕的约定来。只见他在武馆里梳洗了一番后,这才带着史阿与刘勇两人赶往了蔡邕的府上。

当蔡府的管家在得知了刘赟的身份后,立马就将他请进了府里。而刘赟刚一进到蔡府就看见蔡邕从主屋里迎了出来,并对他说道:“子安,你来得正好,我正在学习你那简体字,你快快把其他的简体字都写出来吧,老夫对你这简体字可是期待已久了,哈哈哈。”

此刻的刘赟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过他倒也能理解蔡邕的求识心态,毕竟这位可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一旦见到什么新奇的事物,总有一种见猎心喜的感觉。

当刘赟凭着自己那超强的记忆,默写出了两千多种简体字来时,把一旁的蔡邕给乐得是不行。特别是当他捧着这些简体字来看时,更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似的。

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鲜卑部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孙策 (下)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国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关第四百三十章 威胁与利用 (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连环计第一百五十五章 将星坠落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万剐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凉锦马超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四十八章 弃城而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三十四章 颍川第五百八十四章 将门虎子(上)第三百零四章 抢人才 (二)第六百二十章 血溅许昌城(上)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四十章 谋定而后动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烧连营(上)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三百二十三章 胆怯的刘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战 (下)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战(下)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计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击袁军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关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第七十六章 凤舞九式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胁与利用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风城 (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与彭城共存亡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将卢植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杀敌第三十九章 招兵买马 (下)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岛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将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凉锦马超第一百零六章 敲诈勒索第四百八十四章 袭击汉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十六章 河间四将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杀敌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袭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骠骑大将军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诈死第一百一十章 硬闯刺史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袭击汉营第三百二十三章 胆怯的刘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飞熊军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复并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肠小径第二百五十一章 鲜卑人的入侵第四百八十章 牺牲小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枣会盟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五十二章 贫道孟凌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预谋诸葛亮第七十八章 党锢之争第五百三十七章 邓贤请罪第四百八十六章 庐江城破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五百二十五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下)第四十章 徐荣第五百六十三章 刘备的决定第四百七十五章 围攻建业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诈死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阋墙 (下)第六十二章 许家村第四百一十一章 讨要便宜第五章 过目不忘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六章 临终赠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荆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术的末日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谋论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胜追击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马家族的覆灭第十九章 恶来典韦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换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军压境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闿谋反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来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