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肠小径

当那两名兵丁在见到刘赟时,是连忙下跪地说道:“禀摄政王大人,小的二人以前就是剑阁一带的猎户,曾有一次在追击猎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条羊肠小径可以直通剑阁的后方,所以小的二人就将此路是记了下来。不过这条小径非常难走,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悬崖、尸骨无存,所以小的二人也不敢轻易地走这条小径。”

此时的刘赟一听到真有捷径可走时,心里顿时是乐开了花。只见他扶起了两名兵丁后,就说道:“好,你们二人为本王立了大功,本王必会重重赏赐你们的。来人,赏这两位兄弟一百两金锭,并让他们带路去看看那条小径,同时选出一批精兵让他们绕到剑阁的后方去,到时候看本王是如何拿下那剑阁来。”

一听到刘赟要发兵走小径时,马超、霍峻、许褚等人是纷纷请缨愿领兵一行。而最后刘赟是选择了马超来走这一道小径,不过在马超挑选出了五千精兵准备绕到剑阁的后方时,刘赟拉住马超的胳膊,就说道:“孟起,这一路凶险无比,你一定要小心谨慎才行,勿要暴露出你的急性来。宁愿慢一些也无妨,我会在这里拖住关内的守军的。”

马超向刘赟点了点头后,便率领着五千精兵就出发去了小径。而刘赟回转身来又对杨昂和杨任说道:“你二人轮流上去进攻剑阁,不求你们拿下剑阁,只需要将守军拖在剑阁里就行。”

杨昂和杨任哪里敢违背刘赟的命令,两人在答应了一声后,便立即下去是准备了起来。而就在刘赟大军入侵西川之时,李异送去的书信也摆在了刘璋的桌前。此时的刘璋有些慌张地对群臣说道:“那刘子安无故犯我西川,诸位臣公可有妙计帮我退敌?”

“主公,那刘子安的信上可有什么说法?”

听到有人问起刘赟书信上的内容时,刘璋拿起了那封书信就叫人是传阅了下去。当众人在看完书信的内容后,不由得都选择了沉默。刘赟书信上的内容很明确就指出了西川乃是大汉朝廷的属地,而刘赟是奉了大汉天子的命令来征讨西川的,所以做为汉室宗亲的刘璋应该归顺朝廷才是。

可是刘璋在西川享受惯了,哪里还愿意再回到朝堂上去,因此才叫来一帮文臣武将帮他出主意,并打消朝廷对他的征剿。同时刘璋也是知道刘赟的威名的,对这位皇侄他是打心眼的发怵。

而就在刘璋看着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将时,做为刘璋的心腹黄权是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主公,那刘子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乃国贼也,我等西川将士绝不能受此人所迫,应该召集人马与之抗衡。”

“公衡兄此言差矣,那刘子安本身就是汉室宗亲,何来挟天子一说。别忘了先帝在位时,刘子安就极受先帝的宠信,而当今天子也是刘子安从李傕和郭汜的手中救出来的,怎么能是国贼呢。还有那刘子安骁勇善战、手下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真要是打到了蜀郡城下,到时候主公又该如何安身呢。所以我建议主公不如降了那刘子安为好,毕竟你们都是汉室宗亲的人,我相信那刘子安也绝不会为难主公您的。”

张松的劝说让刘璋有了一丝心动,说实话刘璋的为人懦弱多疑,要不是他的大哥二哥战死在了沙场,而三哥又体弱多病的话,这益州牧的位子说什么也轮不到他。

就在刘璋举棋不定之时,又有一位谋臣是站了出来说道:“主公,那刘子安早就有了废帝的野心,所以才会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我听说他已将伏皇后是打入了冷宫,更将国丈一家是下了牢狱,就连汉恒帝之女阳安长公主也没有放过,像这样的一个佞臣主公安能降他。”

说话之人名叫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人,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刘焉迁任益州牧时,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于是便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那吴氏。

而刘瑁就是刘焉的第三子,从小身体就不太好,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也加重了许多,至今都还躺在病床上,因此刘焉去世时,才将这益州牧之位是传给了第四子刘璋,所以吴懿与刘璋的关系也算得上是亲戚了。

演义中刘瑁死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入蜀之后,便娶了寡妇吴氏。而这吴氏也就是以后的穆皇后,因此吴懿在蜀汉时期也是非常的位高权重。

同时吴家在西川也算得上是世家门阀,与黄家、严家、秦家、李家等豪门相比也毫不示弱,因此吴懿提出来的意见刘璋还是很重视的。

其实吴懿之所以站出来反对刘赟入川,其根本的目地就是阻止刘赟在西川实施新政。他可是了解过刘赟的新政,对他们这些世家门阀来说就是一种打压,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刘赟的大军入川。

而张松已彻底倒向了刘赟一边,现在见刘璋又心神不定后,他是立马站出来就反驳道:“吴子远,你这是想要置主公于死地不成。一个汉中的张鲁你都拿不下来,你又拿什么去阻挡汉军的进攻。一旦真把那位摄政王大人惹火了,我西川之地必会陷入生灵涂炭的境地的,到时候你又如何向主公和百姓们交待?”

听到张松那犀利的言辞,吴懿竟然好半天没搭上话来。而这时的法正也在一旁帮腔道:“汉军的强大我蜀军无人能敌,连那五斗米道的张鲁都俯首称臣了,我们拿什么去抵挡汉军的锋芒呢?更何况这次汉军出兵也是师出有名,如果我们真与汉军对上的话,那岂不就成了叛逆之军了吗?而主公乃是鲁恭王刘余之后,一旦两军对阵厮杀又如何向先祖们交待呢?”

法正的意思就是;都是汉室宗亲,而刘赟是师出有名,一旦刘璋不听朝廷旨意,那可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啊。法正的话让刘璋的脸色是大变,他自然知道不是刘赟的对手,但就这样缴械投降他又有些不甘心,好歹他这益州牧在西川也算得上是土皇帝一个了,真要是被召回了朝廷,那岂不就彻底的失去自由之身了吗?这跟当阶下囚又有何区别。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战 (上)第四百三十章 威胁与利用 (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备第二百六十六章 双星闪耀 (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邓贤请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渔阳 (中)第五十二章 贫道孟凌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阳精兵第五百一十章 来去如风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鲜卑一族 (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刘备的决定第四百四十章 闭门思过第二章 汉章帝之后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连环计第一百二十二章 战渔阳 (上)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诸葛四友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烟四起 (七)第五百零七章 战关羽第二十四章 招揽人才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发展第四百九十章 解烦军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汹涌第二百二十二章 戏志才病逝第五百一十四章 内线密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孙策 (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袭击汉营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残杀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计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战(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岳衡山第三百二十九章 亲征荆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刘备的决定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联军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鲜卑部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术的末日 (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凉锦马超第三十一章 拍卖会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许攸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术第三百四十九章 绑架人质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烧博望坡 (下)第二百六十章 鲜卑内斗第四百六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细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黄月英 (下)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发展第五百八十五章 将门虎子(中)第六百章 拿下开封府第四百七十五章 围攻建业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击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优第五百八十三章 驰援封丘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将鄂焕第六百一十六章 临终赠言第四百八十六章 庐江城破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进长安第三百二十章 稳定汉中二百八十八章 尽得人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击袁军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实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九十二章 奇袭叛军大营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三百三十八章 孙刘结盟 (下)第一百四十章 谋定而后动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发展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术称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乱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阋墙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桥之战 (上)第四十四章 小梁庄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军登陆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圣 (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罗布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虞的到来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约第四百三十五章 盗取令牌第五百二十章 郑玄病逝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章 长安之乱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顺昌逆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圣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袭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战 (上)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装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阴影第二百六十章 鲜卑内斗第一百二十八章 废史立牧第三百五十六章 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