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圣 (上)

而此刻的柴桑同样成为了汉庭水军的指挥所,就连刘赟、庞统等也常住在了这里。随着汉庭水军拿下了夏口城后,便在江夏郡的水域里与江东水军是战了一个多月。虽然这场水战看似汉庭水军占了上风,但江东水军依靠地形的熟悉,以及船身的灵活性,硬是将汉庭水军拖在了水域里,让汉庭水军无法攻打江夏城,使得鲁肃和陆逊等人是大为恼火。

当刘赟在得知了此事后,同样是一筹莫展,毕竟术业有专攻,他对水战可是一窍不通,因此不好对水军下达什么命令来。眼看着就快要了入冬了,而江夏城依然没有拿下,这也不得不让刘赟有些着急了起来。

现在交州和夷陵郡的人马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他的一声令下了。可是江夏城没有攻下让刘赟多少有点不甘心,而这时候的庞统也看出了刘赟的心思来,不由得就劝说道:“主公,江夏城就在那里,咱们的水军随时都能攻取,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放眼天下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听了庞统的劝说,刘赟苦笑了一声,道:“本王何尝不知道利弊得失,只是那江夏城如同骨鲠在喉般让某有些难受罢了。不过现在已快要进入冬季,并不是很好的作战时机,交州那里有奉孝和元直坐镇,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唯有法孝直那里让我有些不放心。毕竟他要面对的是曹刘两家的联军,而且法孝直初出茅庐又岂会是刘备、曹操这两个老狐狸的对手,就更不用说那诸葛亮、荀彧、荀攸、程昱等人了。”

Wшw ★тt kan ★c○

听刘赟这么一说,庞统也不由得替法正有些担心了起来。法正毕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在经验上远不是诸葛亮、荀彧叔侄的对手,而刘备、曹操更是枭雄一般的人物,让他来应付两家的联手确实有些为难他了。

当庞统主动请缨要去夷陵郡助法正一臂之力时,刘赟点了点头,道:“士元愿去夷陵郡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那刘备、诸葛亮一直对西川是虎视眈眈,这次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对了士元,你刚新婚不久,真舍得放下你那位娇妻来吗?”

原来庞统已经与糜竺的小妹糜贞结为了夫妻,而且还是刘赟亲自给他们当的证婚人。现在听到刘赟的调侃,庞统不由得是翻了翻白眼说道:“舍不得又怎样,难道主公体恤臣的不舍,愿让臣将贞儿带在身边吗?”

“滚蛋吧,军营中岂能带着家眷,你要真敢这么做本王定当军法从事,等过了新年再去夷陵郡吧,这也算是本王对你的补偿。”

将庞统打发下去后,刘赟又来到了沙盘前,当他盯着江夏城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后,便自语地说道:“好一座江夏城,本想看在孙文台的面上放你们孙家一马,没曾想这孙仲谋还未放下他的野心,他这是要与本王死扛到底啊。既然你贼心不死,那就休怪本王冷酷无情了。”

就在刘赟打算先干掉江东军的所有战船时,忽有侍卫来报说乔榛求见。当刘赟听到这个名字时,想了好半天才记起了这乔榛就是那乔国老来,同时这乔国老也就是江东二乔的父亲。

不过这乔家不是一直都待在建邺城里吗?怎么跑来柴桑还要求见于他,难道说他们乔家被谁给欺负了,所以才跑来这里让本王替他们做主吗?

就在刘赟带着一脸的疑惑之时,乔国老已被带到了他的面前。当乔国老向刘赟施礼后,这才道明了来意。原来他的那两个宝贝女儿在失去了丈夫后,就一直是郁郁寡欢,眼看女儿们一天比一天憔悴,乔国老心里也很不好受。前几日大乔突然说想去八里湖的小岛上住几日,已解心中的苦闷,所以乔国老才不得不赶到了柴桑请求刘赟的恩准。

这八里湖位于长江与鄱阳湖的交界处,属柴桑县的管辖范围之内。八里湖上有一小岛,名曰“凤凰岛”。此岛原是孙家人的避暑之地,岛上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气候宜人。

不过自从刘赟收复了江东之后,这里也成了汉军的地盘。刘赟倒是听说过这八里湖及那座小岛,但他还从未上去观光过。此刻听到乔国老提起这八里湖后,刘赟也并未太在意,挥了挥手便准了乔国老的请求。

又过了几日乔国老带着家眷们就上了凤凰岛,当晚就有天机阁的人来向刘赟禀报说;大乔来凤凰岛的目地不纯,其实她是受了孙家所托,来凤凰岛取一样东西的,至于是什么东西他们还在打探之中。

听到天机阁的人禀报后,刘赟顿时就来了精神。孙家可是江东大户,要是那岛上真藏了什么东西也肯定不会是凡品,否则孙家也不会冒险让大乔来取此物了。

刘赟在心里有了算计后,立刻召来史阿,让他亲自去一趟八里湖凤凰岛,看看那里究竟藏了什么宝贝。两日后的深夜,史阿就出现在了刘赟的大帐里,并向刘赟缓缓说道:“主公,属下已查到那乔莹想要找什么东西了,只是没想到孙氏一族竟是孙武子的后人,而他们所藏的也正是孙武子遗留下来的兵法十三篇。”

听到史阿的禀报后,刘赟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孙武子又叫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至圣“。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8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过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第五百八十三章 驰援封丘城第四百八十章 牺牲小我第三十四章 颍川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战(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觐见天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发的瘟疫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贤王刘豹第一百五十五章 将星坠落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八十六章 庐江城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七十八章 党锢之争第三十七章 封赏群臣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阵之志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来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烧连营(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独闯曹营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献帝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溅许昌城(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二十八章 刘备的担忧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袭大营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观火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烧新野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术的末日 (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诈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杀韩文节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胜而回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胜追击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邺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术称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乱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鲜卑一族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弃城而逃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时代的发明第四百六十二章 独闯曹营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战 (下)第三百零六章 抢人才 (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进攻会稽第二百三十九章 书籍的传播第二百五十一章 鲜卑人的入侵第一百四十七章 迁都长安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甲战车第一百七十三章 长安之乱 (四)第五百一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零七章 战关羽第一百八十九章 并州六郡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赃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击乌桓联军第六百一十章 斗将(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预谋诸葛亮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章 马躍檀溪第七十九章 黑名单第四十九章 春雨贵如油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鲜卑一族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并州刺史丁原第七十三章 赵家村第二百七十章 双星闪耀 (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潜伏的暗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军入瓮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阴影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孙刘结盟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击袁军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汹涌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钱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九十八章 制作炒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为平地第四章 酿酒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一章 “狂龙”刘恽第七十四章 西峰岭第三百二十八章 刘备的担忧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阵之志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庐江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阵之志第一百六十章 龙凑之战第一百三十章 调兵入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众叛亲离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来第五百一十四章 内线密信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黄沙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装第三百四十三章 离间计 (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杀戮第八十六章 请师伯出马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一百一十五章 乌桓入侵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