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

看着关羽、张飞那一脸目瞪口呆的表情,诸葛亮笑了笑就说道:“其实这也是摄政王大人对他们的一次考验,拿下封丘城的功劳确实可喜,但并不值得骄傲,因为他们还没有碰上真正的对手,所以不宜太宠着他们。用王爷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树苗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唯有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最终才能见到彩虹。”

听到诸葛亮的话后,关羽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第四子关索,这次关羽出征可是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带了出来。关羽有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女关银屏、四子关索。

而关索的年纪比刘襄还要大一些,所以关羽召来了关索就说道:“维之,你觉得二公子他们怎样,可愿加入这细柳营,若你也想象他们那样征战沙场的话,为父愿替你应下此事来。”

听到关羽的话后,关索顿时是精神一振。其实他早就想加入这细柳营了,特别是看到细柳营的人马在夺取了封丘城后,这种愿望也是更加的强烈了起来。此时听到父亲愿替他应下此事时,他是连忙就点头说道:“爹,孩儿愿意加入细柳营,还望爹能成全孩儿的意愿。”

“好,这才是我关家的好儿郎,去吧,去追上那支队伍,就说是某让你去的。”

看着关索打马出城后,张飞忍不住就说道:“二哥,这次他们出去可是危险不小,难道你真放心让维之去冒这个险吗?”

“三弟,某相信摄政王大人绝不会看到自己的儿子去以身犯险的,若某没猜错的话,这一路肯定有人会保护着他们的,否则王爷也不会说什么逆境与彩虹那番话了。”

听关羽这么一说,张飞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当他又将目光看向诸葛亮时,诸葛亮则微微地点了点头。

而这时的关羽又说道:“要不是安国还放不下剑峡谷的事情,说不定某也将他是踢进了细柳营里。”

安国就是关兴的表字,自从张苞死在了剑峡谷后,关兴一直是耿耿于怀。毕竟两人的关系如同他们的父辈,所以才有人称他们为小关张。可惜世事无常,关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有投降汉军的一天,这让他顿时就失去了报仇的愿望,因此也使得他整个人都闷闷不乐了起来。

关羽和张飞都曾试着去开导过他,可惜效果不大,最后也只能让他自己去化解心中的怨恨了。而此刻听到关羽再次提起关兴的事情时,张飞也是一脸的无奈。

再说那关索跑出了封丘城后,很快就追上了刘襄他们的队伍。当刘襄得知关索想要加入他们细柳营时,立马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关索,欢迎你加入细柳营,以后咱们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了。”说着他还把其他人也介绍给了关索。

而就在细柳营的人马朝东郡而去时,白马城里的申耽很快就收到了消息。毕竟陈留国里还留下了不少曹军的探子,所以申耽一接到这消息时,立马召来了几名心腹就说道:“那刘襄可是刘赟的次子,而且还是刘赟的继承人。若咱们能擒下这刘襄来,在主公的面前也肯定是大功一件。”

“将军,不知那刘襄身边带了多少人马,而且现在寒冬已近,他怎么又会跑到我们东郡里来呢?”

听到自己心腹的话后,申耽拿出了一封密函就说道:“这封密函是从封丘城里发来的,听说那刘襄召集了一帮将门子弟,并专门成立了一支叫做细柳营的队伍,而这次他们也是跟着关羽、张飞从汜水关里出来的。

不过这群小子也着实厉害,竟然连克了延津、燕县及封丘城,就连那夏侯充和繁钦也死在了他们的手上,所以此子颇有他父亲的风范。至于他为什么会来东郡,听说是代他父亲来巡视翼州军营的。毕竟新的一年就快要到了,这小子做为继承人恐怕也是来收买人心的吧。对了,他身边的细柳营大约有三千人马。”

一听刘襄的身边还带着三千人马时,那几名心腹顿时就无语了起来,毕竟刘襄的战绩多少让他们产生了一些顾忌。

而申耽也知道细柳营的人马不好惹,所以他想了想又说道:“虽然这群小子有些棘手,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收拾他们的。毕竟这里的环境咱们比他们更熟悉,而且他们在明咱们在暗,有心算无心,肯定能让他们折戟在咱们的白马城下的。到时不仅能保住咱们的白马城,同时还能迫使那刘子安退出咱们的兖州地界的。”

听申耽这么一说,几名心腹顿时就有些兴奋了起来。不过申耽也不想打没把握之仗,所以在确定了细柳营的人马已经进入了东郡后,申耽是派出了大批的斥候,并监视着细柳营的一举一动。

果然当细柳营的人马回到了燕县后,刘襄就找到了徐盛,并将他们商议好的计策是说了出来。而徐盛听后,则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二公子已定好了策略,那本将军就听从二公子的一次指挥吧,到时咱们都在白马城里过新年。”

刘襄在得到了徐盛的支持后,立刻就展开了行动。当他只带了五百人马并朝范县的方向而去时,申耽与一帮心腹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当申耽在得知了刘襄的动向后,忍不住是哈哈大笑地说道:“这还真是天助我也,没想到那傻小子只带了五百人马就想过咱们的白马城,他还真当本将军是吃素的不成。来人,密切注意细柳营人马的动静,本将军这次一定会将他们是一网打尽,哈哈哈。”

随着申耽的命令传出,沿途监视着刘襄一行的人马也是越发地多了起来。而此时的刘襄与张虎等人也离白马城是越来越近,他们此去的方向是范县,而想要到达范县就必须要经过白马城的地界,所以刘襄一行人一边前行一边也在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参战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烟四起 (二)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诈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议和、只应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虞的到来第二百九十三章 讨要官职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将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马懿出使雒阳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枣会盟 (中)第六百零二章 终有一战第四百三十四章 阳谋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术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时代的发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斩蛇剑第三百零九章 南华老仙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烟四起 (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过第三百九十五章 设立监察司第六百零五章 断其归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袭大营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将鄂焕第二百四十三章 议辽东战事第五百八十三章 驰援封丘城第四百零八章 杨家的预谋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烧都护井第三十五章 郭嘉与陈群第五十六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二百三十九章 书籍的传播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关第四百零二章 侠客楼第四百零八章 杨家的预谋 (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严入川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赃第一百四十八章 半路打劫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复并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轰天雷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战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乌桓入侵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十六章 弃武从文第五百零九章 大败吕布军第二百一十章 诈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荆州刘表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袭汉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圣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势逼人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战 (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狼军团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俩皇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并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三十六章 辽东公孙度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优第四百三十四章 阳谋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师赤壁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五百一十五章 车下虎士第一百二十八章 废史立牧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书籍的传播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创鲜卑大军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观火第七十一章 广宗城破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俩皇子第十六章 河间四将第四百八十四章 袭击汉营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七十七章 围攻下蔡第二十章 雒阳城第八十七章 初显锋芒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诈死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优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贤王刘豹第五百四十七章 围追堵截(上)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门阀的心思第九十九章 机械发明家马钧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烧连营(上)第二十章 雒阳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诈死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乱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则两利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来使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阋墙 (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飞熊军第二十五章 简体字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连环计第十二章 打脸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马懿出使雒阳城第六百一十六章 临终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