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上)

此时的刘赟在看了四位家主一眼后,便客气地说道:“四位族长联袂来此,让本王也是喜不自胜,不知四位族长有何事要与本王商议呢?”

听到刘赟开门见山的问话后,韩融咳嗽了一声便说道:“摄政王大人,现在曹公已死,而许昌城也归顺了朝廷,不知王爷何时才能将城外的兵马撤去?这数十万大军驻守在城外,不说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来往的学子及客商见到这么多的军队也是会感到害怕的。

我颍川郡乃是十三州之大郡,同时也是我汉家的发祥之地。而且我颍川书院也设在这里,从书院中可是走出过不少的人才,如王爷身边的郭奉孝、陈长文、辛佐治等。所以我等希望王爷能撤走这些人马,还我颍川一片祥和之地。”

不愧是汉献帝身边的重臣,老而弥坚,说起话来也是锦里藏针。什么还颍川一片祥和之地,这分明就是想让他们世家门阀独占此地。

不过这颍川郡也确实是一处好地方,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因此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众多姓氏的发祥地之一。就更别说曾出现过的那些人才了,如郭嘉、徐庶、荀攸、荀彧、司马徽、陈群、钟繇、戏志才、辛毗等人,无不是惊世绝伦之大才。

刘赟在明白了四位族长的意思后,便点了点头说道:“元长公说得有理,这颍川郡确实不宜在集结如此多的兵力。等本王与几位大臣商议后,自然会撤出颍川郡的。”

听到刘赟答应撤兵,四位族长也不由得是心中一喜。而这时的韩融又说道:“摄政王大人,现在天下已平、四海归心。而陛下也早已过了弱冠之年,不知摄政王大人何时还政于陛下呢?”

一听此话,刘赟差点没一刀把这老头给劈了,这老头还真是倚老卖老,什么话都敢说啊。不过刘赟表面上还是笑了笑,说道:“元长公离开朝廷久矣,还如此的关心朝政,真不愧是我辈之楷模。不过朝廷大事自有三公九卿来处理,无需外人来横加干涉,所以元长公还是留在家里多享享清福才是。”

刘赟此话一出,差点没气得韩融吐血。任谁都能听出那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一个退隐多年的老头,凭什么来干涉朝廷之事,还不如留在家里享享清福少操一些闲心,这样说不定还能活得更久一些。

看着韩融那气得发抖的双手,钟繇和荀衍三人无不是苦笑地就摇起了头来。现在已不比从前了,眼前这位可是名震天下的摄政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又有谁会是他的对手。

而且他已征服了所有的诸侯,乃天下第一名将,又有谁敢在他的面前放肆。就连那雒阳城里的汉献帝也是他的傀儡,他们这几个老家伙又有什么资格去管他们刘家的事情。

此时的四位族长在互相看了一眼后,便纷纷起身告辞而去。看着这几个老家伙离开了刺史府后,刘赟阴沉着脸就说道:“传郭嘉、贾诩、田丰等人来见我,本王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很快郭嘉、贾诩、田丰、张昭、庞统、徐庶、诸葛亮、法正等人就出现在了大堂之上。当刘赟将四位家主的来访告诉给了众臣后,田丰想了想便说道:“主公,现在我大军驻扎在城外,确实已有些不适合,可分批将他们发回原地。”

“不可,兖、豫、杨、荆四州才刚刚平定,还有不少的隐患未曾清除,不如先将这四州的政务理顺之后,再撤军也不迟。”

听到庞统的话后,刘赟点了点头,道:“许昌城下确实不宜驻扎如此多的兵力,不如先将兵力派往这四州以镇宵小之辈,等我朝的官员尽数接手之后,再商议撤军的事情也不迟。这样吧,童飞与子龙率细柳营的人马先回雒阳城驻守。而徐荣率翼州大军前往兖州坐镇,至于荆州之事依然由士元和孝直去处理。扬州有子敬和伯言在,本王很放心,也用不着叫他们来豫州见本王了。而豫州之事交与子步、元晧和孔明也足够了,等四州之事结束以后,众文武大臣再齐聚雒阳城也不迟,到时本王必会论功行赏的。”

刘赟快刀斩乱麻地将兵力分散后,各大臣也连忙下去准备了起来。而此刻在韩融的府上正聚集了一帮世家门阀的家主们,除了那位陈家家主陈纪没到场以外,其余有身份的家主们都汇集在了这里。

此时就听韩融对众人说道:“我颍川四大家族的人已去找过了那位摄政王,他已答应将大军撤离我颍川郡。不过咱们之前商讨的另一件事情恐怕要让众人失望了,那位摄政王已成了我世家门阀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不仅没有答应要还朝于陛下,以老夫之见他很可能还会取而代之。若真让他登上了那帝王之位,我世家门阀岂还有活路。现在已无人再助我等铲除此逆贼,所以求人不如求己,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了。”

听到韩融的话后,所有人的脸上不由得都流露出了一丝恐惧。刘赟的名声太大,而且手下又有一帮的能臣武将,光靠他们这些世家门阀又哪里会是此人的对手。就算行刺刘赟成功,那他们这些世家门阀也同样会被抄家灭族的。

此刻所有的家主们不由得都沉默了起来,谁也不愿站出来当这出头鸟。看着这群只想占便宜而又不想出力的人,韩融和钟繇也不由得是苦叹了起来。

而这时的荀衍则站出来,说道:“其实刺杀刘赟之事也未必需要咱们出面,当初曹公曾说过那刘子安很重情义,而这情义二字就是他最大的破绽。此刻曹公虽然已故去,但他的子嗣及家族则被保存了下来,从这一点来看就证明曹公并没有说错,那刘子安确实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若咱们能找上曹家的子弟,并促成此事,某相信他们也一定很乐意替曹公报仇的。”

第三百七十九章 骆驼骑兵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来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战 (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术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狼军团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枣会盟 (中)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五十六章 杀鸡儆猴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胜追击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谋论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乱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孙策 (下)第九十五章 初见董卓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门关第八十四章 改年号为“中平”第三十四章 颍川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七十一章 广宗城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鲜卑部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为上第八十一章 事实真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汉军威武第七十六章 凤舞九式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军压境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一十章 来去如风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宁甘兴霸第一百五十章 传国玉玺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术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孙策 (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击乌桓联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欲来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迁都还朝第七十章 张角托孤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获第六百零九章 斗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孙策 (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夺徐州第四百七十一章 军中不和第四百五十一章 让出南郡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马懿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枭军团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胜而回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吴郡 (上)第三十四章 颍川第四百六十一章 进攻会稽第一百二十六章 斩蛇剑第四百零六章 杨修杨德祖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内战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安之乱 (三)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时代的发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击乌桓联军第四百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三十八章 招兵买马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时代的发明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桥之战 (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汉军威武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刘议和第一百四十五章 温酒斩华雄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桥之战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统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汹涌第四百零八章 杨家的预谋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揽名士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安之乱 (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严入川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将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阳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二百六十七章 双星闪耀 (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剑峡谷第三百七十八章 罗布泊第二百九十三章 讨要官职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汹涌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雕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东水寨第一百五十六章 软刀子杀人第八十五章 调兵遣将第三百四十二章 离间计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谋论第五百六十八章 济南王染病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一百七十章 长安之乱 (一)第三十六章 弃武从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渔阳 (中)第六百零三章 围攻南郡第三十四章 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