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染指江夏

江夏扼守荆扬,乃是两州之间的重镇,自刘表为州牧以来,多数战事都是从江夏开始。孙坚攻荆州,江夏也是首当其冲,所以,荆州别的武备或许松弛,江夏却绝没有丝毫的马虎。可以说,全荆州,江陵、襄阳、江夏三处地点,集合了荆州所有的能战之兵。至于南阳,一开始为袁术占据,袁术奔走九江之后,又为张绣占据,加上整个宛城一带出于中原,靠近战乱之地,所以很多时候,刘表只是让他们维持表面的归属,本身却丝毫插不上手。

江夏以北,一条大河把江夏截为两段,江北之地以蕲春最为富庶,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人口殷实,一向是黄祖征粮的重要之地。原本的江北,因为庐江武备松弛,黄祖就没有怎么屯驻重兵,到了进攻武昌之时,黄祖更是抽调了江北各县大量的兵力,所以到了现在,江北的防御已经降到了极点。

武昌定难军中军大帐之内,刘尚所属武将早就端坐其中。说起打仗,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渴望和期待。作为一个武将,也只有战争,才能显示出他们最大的价值。

大帐的最中央,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坐席,坐席前面,今日特意挂了一副巨大的地图。这幅地图,包含了江夏所属的郡县,军队屯驻的位置,每一个在坐的武将,看向那幅地图的目光都带着火热。

看看自己命人制作的巨大地图,刘尚的眼睛也亮晶晶的,说起富庶,尽管豫章欣欣向荣,但是想要超越江夏,还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时间,正是刘尚所紧缺的。

兴平二年末,汉天子诏书曹操进兵洛阳,曹操欣然从命,引兵数万入司隶,杨奉惧曹势大,引兵投袁术,献帝拜曹操假节钺,录尚书事,至此,曹操初步掌握朝廷大权。又有董昭等人劝曹操都许,许昌之地一时间风云突变,又善于望气之人多言许昌云雾大若华盖,乃是天子气象,又有善于天文之人进言,洛阳帝星南移,当应在许昌。于是曹操令夏侯淳引兵一万,招募民夫数万开始修建许昌新都。

同时,河北袁绍败公孙瓒,公孙瓒退守右北平,筑寨高垒以自守,随后,公孙瓒在城中起高楼,自己领着众多妻妾居于其中,每日饮酒作乐,已有暮气浮现。

在徐州,从濮阳退败的吕布也屯驻小沛依附刘备之下,刘备倾慕吕布武勇,颇有招募之心,所以供给甚勤,吕布见徐州富庶,顿起贪心,暗中却同袁术交往,密谋不断。

北方局势的扑朔迷离,南方的战火同样也是一触即发,黄祖磨刀霍霍,专等开春之时就要兴兵雪耻,刘表蠢蠢欲动,颇有兼并豫章之心,对于这些,刘尚又怎么会没有反应。李通献江北,可以说,这帮了刘尚一个很大的忙。刘尚建靖海军,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进攻江夏水军所用。而江夏的水军并没有参与攻打豫章的行动,所以,在黄祖的手中,还有三万谙熟水战之士扼守在各处。其中两万屯驻夏口,一万屯驻三江口,一南一北扼守险要。想要在刘表反应过来之前快速攻占江夏,水陆并进乃是良策。

今天召集众将议事,就是为了商讨如何同蕲春的李通里应外合,攻下三江口的黄祖水寨。

先是命人把巨大的江夏地图前移,随后,刘尚用手指着三江口的方向道:“探子来报,三江口的守将乃是黄祖的儿子黄射,此人颇有武勇,近日更是不断派出快船刺探湖口虚实,看来黄祖也同我想的一样,要来个水陆并进。”

甘宁作为水军主将,第一个站起来请战道:“黄射此人我也见过,完全和黄祖是一个德行,虽然有些武勇,却极为贪婪,主公只需给我五千水军,我定当擒杀此人!”

见到手下爱将请战,刘尚也是心情愉悦,他摆手示意甘宁坐下,对众人笑道:“黄射贪婪,江夏闻名,其人不但在水上设关卡盘剥过往船只,更喜好假扮水贼,劫掠商船。我已同两位军师商议过了,黄射为人虽有瑕疵,但是论起水战,黄射也是精熟,如果强攻,一旦战事拖延,给了夏口方向准备的时间,那可就得不偿失。加上我有李通在内策应,黄射已经败了一半,又何必徒增士卒伤亡?”

李通来降,目前还处于保密的状态。刘尚召集众将过来,也只是说将要攻打江北,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而李通这个名字,在坐大多都是江淮之人,如何没有听过。尤其是甘宁,就在黄祖帐下,更是数次听人提起,甚至有一次,李通还派人过来拜见,只是那时候的甘宁正是失意之时,羞于面见这些江湖豪杰。所以失之交臂,但是心底也是好奇,曾经详细打听过李通事迹,两人虽然不认识,却是神交久已。

甘宁当即大喜,向刘尚恭贺道:“李文达素有侠义之名,我虽没有亲见其人,也颇知其人事迹,主公有此人在内策应,攻破黄射指日可待!”

其余众将也是欣喜,能够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打上一场胜仗,这笔买卖太划算了。众人的目光纷纷热切的看着刘尚,希望自己这次能够随军出征。

见到众将反应,刘尚也是微微点头。将士求战之心迫切,还有比这更加令人高兴的吗。他拿出几只令箭重新坐回主位,先是看了众人一眼,然后道:“三江口屯驻的皆是水军,此次进兵,兴霸当为主将,苏飞可为副手!”

甘宁苏飞闻听大喜,一起拱手谢恩,接过军令。

刘尚又看了眼众人,却是闭口不言。只是沉吟。众人见到刘尚只下了两只军令,手中捏着的几只却迟迟不发,皆是心中焦躁,他们不敢催促刘尚,却只把眼来示意太史慈。太史慈见状,只得拱手道:“江北之地可不止是有一个三江口,兴霸水军固然精锐,但是还要防备夏口的进攻,不知江北陆地的战斗,主公可有何分派?”

看看大家都等不及了,刘尚呵呵一笑,对太史慈道:“子义既然第一个开口,我这里正好有件事要你去办。”

太史慈大喜,急忙问道:“主公有事尽管吩咐。”

刘尚瞥了太史慈一眼,笑道:“此事说起来还算轻松。黄射此人时常劫掠商旅,得些财货。我欲令子义假扮商船护卫,押运数十艘满载纸张的商船往三江口行去,同时,我也同李通商议好了,一旦子义商船到了江夏地界,李通就会暗中通知黄射。纸张乃是豫章特有,利润丰厚,加上这船又是挂的豫章本地商号,黄射绝对不会放过这条大鱼。一定会引精锐士卒出三江口前来拦截,到时候子义见了江夏水兵,只需拼命逃窜,令黄射远离水寨。”

太史慈苦着脸,接过军令,暗自后悔不该抢先发言,接了这个郁闷的差事。想他太史慈纵横沙场,什么时候后退过半步,如今却要佯装逃命,实在是心底郁闷。

其余众将看到太史慈接了这么一个差事,也是暗道侥幸。怪不得主公刚才不发一言,原来就是等着自己第一个跳出来请战呢。

刘尚可不管大家的小九九,看看手中最棘手的事情被人接去了,余下的就好办多了。江北之地虽然有李通作为内应,到底人手不够,所以刘尚又令梅乾、雷绪各自将兵两千,一旦看见三江口被攻破,即可引兵进入蕲春,攻打各地的县城,肃清黄祖的残兵。其余祖郎、陈兰、雷薄等辈,各自引兵出武昌,朝沙羡杀去,吸引黄祖的注意力。随后,又令彭虎、牛四引兵出湖口,一旦三江口被破,就杀往夏口方向,迫使夏口方向不敢全力出兵。

一切准备妥当,刘尚也亲自引着手下的五千破军营出了武昌,赶往湖口方向,那里自有华歆准备下大量的船只。

太史慈收拾停当,换了短衣打扮,引着手下一千丹扬兵,扮作商船护卫,随后数十艘商船扬帆起航,开始往夏口驶去,甘宁的水军也同时出了鄱阳湖,尾随在太史慈身后,等到一起进入长江,甘宁大军转向,与太史慈分道扬镳,往三江口秘密进发。随后,豫章全境戒严,凡是来往商人,只许进,不许出,为了补偿,刘尚发出各种条引,布告,说明这只是暂时的措施,最多一月就会解除,时值年末,考虑到各位的处境,特意发给大小不等的条引,凭此条引,可以优先购买新近出产的纸张。豫章的左伯纸经过月余的大力宣传,早就传遍了各个州郡,无数商人蜂拥而来,往往左伯纸一出现,就被抢购一空,所以,这些条引一发出,留在豫章的商人个个笑逐颜开,巴不得刘尚多戒严几个月。

话分两头,但说李通在蕲春,自从派出了雷绪前去面见刘尚之后,就开始筛选部众之中能战之兵,共得五千余人,这些人的家眷都随着雷绪到了刘尚之处,所以皆是豁出性命,誓死也不会回头的主。

刘尚想要攻打三江口黄射的水寨,李通当然全力配合。原本他的打算是先从蕲春的秘密小渡口引刘尚入江北,先平定了蕲春之地,三江口就是一个孤立的据点,随时可以攻破。但是,刘尚的决定无疑更加的巧妙,因为说到渡口,蕲春虽然不止黄射水寨那一处,但是能够屯兵,能够让大型战船停泊的港湾,还就真是只有那里最为合适。再说,如果不抢先拔出三江口这个据点,一旦蕲春发生意外,战事陷入僵持,等到江夏的黄祖反应过来,必定会令夏口的两万水军前往江北支援,战事会更加的混乱。而抢先占据三江口,扼守住蕲春的门户,不但能够威胁夏口的水军,而且也切断了江北同黄祖的联系,便于各个击破。所以,

李通想明白刘尚的打算,心中暗暗佩服。整理完士卒,他又按照刘尚的计划,细细准备了一份别样的礼物,乃是五十块上好的玉佩,数十件精美的珠宝首饰,加上两个花了大价钱从豪族购置的丫鬟,连上这些一起,李通带着数百从人,一齐往三江口黄射水寨行去。

早有水寨士卒得了消息,飞身报给黄射知道,只言:“破贼校尉李通带着数百人往这里赶来。”

对于李通,黄射一向没有好感。两人虽然同处一地,因为黄祖对李通嫌恶,黄射也同其没有什么往来。听到李通将数百人前来,黄射第一反应就是这厮想要造反。前些日子黄祖逼迫李通归顺,又故意给了李通一个小鞋穿,这件事黄射可是深知。要不然依着李通那个倔脾气,如何肯来光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随后想想,黄射又暗骂自己多疑,自己水寨可是有着一万水军,这些兵马都是全荆州数一数二的能战之士,李通除非傻了,不然谁会拿数百人攻打一万人。

想明白这些,黄射却更加的糊涂了,不知道李通前来的真正的目的。越是想,他的心中越是好奇,好像有数十只蚂蚁在爬啊爬的,不搞清楚,心中就是不舒服。

几个亲随见自家公子烦躁,揣摩其意,内中有一个惯于巴结奉承的,以己度人,不禁笑着对黄射道:“许是李通这厮开了窍,也知道开罪了大老爷,以后日子难过,所以特意带人前来走公子的门路,求你代为说情,我可是听说,李通这回拉着许多大车,莫不是来给公子送礼的?”

提到送礼,黄射也是双眼一亮,觉得这人说得有理。毕竟黄祖才是江夏的天,现在李通刚归顺,自己父亲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李通为了以后在江夏混个好前程,前来求情告饶也不是不可能的。想到这里,黄射心中火热,李通在江夏也算是块大肥肉了,手下又多有悍匪亡命之人,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打死他都不信,李通背地里没有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怪只怪此人惯于遮掩,所以没被人发现。既然此人过来求情,自己非得从他身上狠狠刮下一层油来不可。那个遮掩的法子,也须得让他吐出来不可。这些年黄射收刮地皮,劫掠商旅,江夏百姓明面上不说,暗地里谁不知道,为此事,黄祖不知训斥了儿子几回。黄射每次回家,脸上总有些讪讪,要是得了李通的遮掩之法,没准还能改变自己身上的恶名。

黄射想得远了,已经梦到江夏百姓争相传颂他改过从善,贤明远播的样子。以至到了后来,什么万民伞,功德碑,长生牌纷纷从脑子里冒出来,把个黄射自己都逗乐了。众多亲随看到主子发笑,也莫名其妙的陪着笑了几下。这几下笑声,总算把黄射从梦境中拉了回来,他大感丢脸,没事站着也能做白日梦,这要是传了出去,没得让人耻笑。好在这里的都是亲信之人,黄射放下担心,对众人道:“看来李通这人还算有些脑子,知道我这里有门路,既然他来送礼,我如果拒绝,倒显得我小家子气,来人,传我令,让他进议事堂来见我!”

主子发话,下面的亲随如何敢怠慢,乱纷纷的扭头就往外抢,希望第一个跑出去传令。看到手下如此积极,黄射大感满意。又在侍女的服饰下穿上了华丽的便服,期间少不得挨挨擦擦,春色不断,等了大半个时辰,黄射才神清气爽走出来。几个贴身的侍女衣衫凌乱,眉目水汪汪一片。

底下的亲随暗自吞了吞口水,却不敢多看,盖因黄射此人虽然风流,嫉妒心却是极强,谁要是敢多看他的女人一眼,挖眼杀头那时眼也不眨的。

收拾停当,黄射又命人沏了壶好茶,美滋滋的品味一番,才慢悠悠的起身,问从人道:“李通那厮现在哪里?问明白他来干什么了吗?”

一个亲随奉承道:“恭喜大公子,李通听闻大公子威名,特意前来求见,更有许多珍宝奉上,其中两枝花骨朵正是含苞待放,还需公子亲自品鉴。”

黄射一愣,刚刚降下的火气又有了重燃的迹象。听到李通不但送财物,还带了两件别样的事物,那心中也是欢喜,疑惑的问道:“李通不是素称侠义,对我们这些俗人不屑一顾吗?今日却一反常态,没得令人起疑?”

那亲随笑道:“这江夏的天可是大老爷,这江夏的地当属大公子,李通再是强横,到了大公子手下,是虎那也的卧着,是龙那也得盘着,他就是胳膊肘再粗,还能扭过大公子的大腿不成?”

“这话有礼!李通既然识趣,那我也不能怠慢了,免得传了出去,说我怠慢江湖上的朋友,你可前去令他过来相见。”黄射被亲随吹捧,飘飘然浑身舒坦,所以破例让李通到内堂来见,要知道,平日里就算刘表派人过来,想要进入他的内堂,那也是痴心妄想。

那个亲随得了回音,心中暗喜,他早就收了李通重礼,答应替李通美言几句,如今功成,少不得又是一笔好处。当下,那人喜滋滋的奔了出去,临时,还故意绊倒在地上,他也顾不得拍拍身上的灰尘,急急忙忙的往外通传。黄射见了,果然大感满意,对身边众人言道:“阿五还不错,凡我吩咐之事,不敢有丝毫怠慢,你们亦当如此!”

众人唯唯称是,心中把那个阿五嫉妒了个半死,同时暗暗下定决心,有时间要跟这个阿五拉拉关系才行,就算能够偷师一两手,也算是种长进啊。

阿五可不知道同僚心中的打算,他的眼睛已经被金子的闪光迷醉了。李通听到黄射让其入内堂相见,那等了许久,积了满肚子的火气也是不翼而飞。他正愁如何引黄射上当,既然黄射要在内堂见他,起码那心情必定是极好的。到时候自己委屈一下,勉强奉承这小子几句,还不怕把他美的上天,等到刘尚大军到来,再找此人算账不迟!打定主意,李通也是满脸堆笑,不但又给了阿五一张金饼,话语中也亲切了不少。

阿五得意洋洋,一边带李通进入内堂,一边交代黄射喜好。他也知道李通之名,也同黄射猜测的一样,暗中怀疑李通背地里也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不然那里来的如此多的珍宝。当然,大家都是聪明人,这种事情点到即止,不可为外人道也。只要李通还在江夏,不愁不能从他身上刮出油水来。

李通时常同市井之人厮混,如何看不出阿五的心思,不禁心中苦笑,天知道他可是清清白白之人,这些珠宝,一半是刘尚命人送来,一半还是雷绪为盗贼的时候送给他的。不过黄射身边之人有此想法,李通那时欢迎之至,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那么这次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转过十几道弯,走过十几条桥,一路上雕梁画栋,全是江夏的民脂民膏,李通心中叹息,面上却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道:“如此宅院,还算尚可!”

阿五听了,暗暗咂舌。为了修建这处宅院,黄射可是呕心沥血,光是打劫,就一去三个月,直到大家累个半死,才勉强筹足了修建院子的费用,看李通这口气,才勉强入眼,此人囊中还不知道有多少银钱呢,当下,阿五对李通的猜测再无怀疑,到了一处宽敞的庭院之中,阿五令李通暂时稍待,然后急急忙忙进入通报黄射。一面也有邀功的心思。

李通也是不急,两个时辰他都等了,还怕再多等一会。只是这笔账,李通却是牢牢记住,按下不提。反正黄射将死之人,让他死前嚣张一会也没有什么,只是这处宅子,一旦打下了江夏,一定要向刘尚求来,放泄心头之恨!

第五十七章 江北反应第二六五章 归顺1第三零八章 余波2第三五二章 大火第五十九章 杀黄射第七十六章 木已成舟第五十八章 百人冲阵第一百五十章 白纸第二三八章 衡阳3第三零一章 天下事3第七十六章 木已成舟第三十章 兵发武昌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疑第二三七章 衡阳2第二一四章 湘水3第四十六章 东吴西楚第二八七章 家事完第二八五章 家事9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马威第二四四章 长沙1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二五零章 长沙7第六十四章 并黄祖5第三五三章 大火2第二二零章 条件3第九十八章 混乱武昌第三三七章 谋划1第三一四章 商议2第三一一章 何人第四十八章 整顿内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联合第二三七章 衡阳2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武昌第八十五章 开春之时第一百一十三章 劝降赖恭第二二五章 零陵5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合肥第三一二章 何人2第三一七章 蛮地第二二五章 零陵5第二百二章 商议1第一百零七章 小战得胜第二九一章 国事4第一百二十五章 苍梧军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一百八十六章 会刘备第二四二章 衡阳7第二七八章 家事2第一百九十六章 曹操3第十三章 鏖战长江第二十八章 甘宁来袭第一百零八章 霹雳攻城第三四九章 下江陵3第七十二章 襄阳刘表第二一三章 湘水2第三一六章 商议4第一章 我是刘尚第二八九章 国事2第三一九章 蛮地3第二十九章 两强对峙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策略第三四零章 谋划4第三零四章 波澜第一百九十一章 黄巾2第三二六章 杀第一百七十一章 胜第二一零章 攸县7第二一零章 攸县7第二九四章 国事7第三一六章 商议4第三四四章 期待2第四十二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三十七章 对阵第二百六章 攸县3第九十九章 街口激战第二三一章 桂阳1第三一三章 商议第二十五章 辕门对峙第六十三章 并黄祖4第三二八章 杀3第十章 祖郎归来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马威第二七五章 风波7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称帝第一百四十章 天敌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二二八章 零陵8第九十三章 遭遇追杀第五十一章 利诱黄射第三章 太史之威第八十章 老子的兵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二九五章 亲事1第二七一章 风波3第十四章 进攻彭泽第七十八章 游侠儿第一百六十章 成亲第一百四十章 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