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王,明!

七月的战火,气息越发浓郁。

牧军占领了雒阳的事情,更是如同火上添油,把战争的气氛,推到了更高的层次。

在七月中下旬,冀州和幽州之间的界桥,爆发一场血战,幽州军强穿界桥,被河北袁军迎头赶上,直接杀回去。

大战三天两夜,双方战死超过五千将士以上。

鲜血都把界桥给染红了。

如果这一战,宣告幽州已经加入了战争,那么来自长沙的一场攻防战,江东军奇袭长沙,沙州总督徐庶聚六扇门捕快,城内青壮,数千乌合之众,坚守一天两夜,才等来的昭明第二军的增援。

昭明第二军遇江东军,于城下血战,大战一***退江东军。

江东军南撤。

却没有离开太远,反而从交州方面不断的调兵上来了,毕竟长沙。

这就宣告了,中原最后一路诸侯,江东也参与进来了这一场举世无双的中原大战之中。

…………

时间开始进入了八月。

七八月,都是梅雨季。

但是今年的七月,反而没有这么多雨水,可进入了八月之后,突如其来一场场凶猛的大雨,就直接落下来了。

渝都,凶猛的滂沱暴雨覆盖在整个天空之上,天蒙蒙的一片,一滴一滴黄豆大小的雨水沿着屋檐落下,正在洗刷城池的每一寸土地。

“今年的防洪措施,做的不够好,刚刚长江岸边的几个州县,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一些江河暴涨,决堤淹田地的疫情!”

牧景在昭明阁的会议上,提出了防洪建议:“我记得之前,已经提示过你政事堂了,这件事情是不容小觑了!”

“目前我们政事堂的明文诏书,早已经八百里加急,送下去了,现在就看各州的州衙,各县的县衙,能不能把工作做的仔细一点!”

胡昭低沉的回应说道:“这方面,我有责任,未能把工作做得仔细一点,未能把防洪措施做的更加好,我愿意领责!”

“不是责任的问题,我要的是把工作做到位,单单是一些文书通告,还是不足的!”牧景想了想,说道:“人都是懒惰了,没有一点压力,是做不成事情的,很多事情,没有发生之前,都只是得过且过,所以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压力,让他们重视起来!”

炎黄本身就是一个农业为本的国家,如今的农业,靠天吃饭,自古以来,防洪防灾,都是一个不可以商量的主题。

“我建议,你们政事堂,从现在开始,立刻组建一个工作督查小组,赶赴各地,考察防洪事务,督促防洪防灾的事情,如有洪水肆虐,洪灾出现的地方,必须首先要保证百姓们庄稼,不会因此而受损!”

牧景提议。

“行!”

胡昭想了想,点头说道。

如今刘劲去了检查新政去了,政务堂但是回请,他兼任着,基本上是以他为首,秦颂为辅。

“接下来,我们接着上一次没有彻底完成的一个议题,就是我们明侯府封王建国,到底合不合适?”

牧景搓搓太阳穴,把这个已经萦绕在明侯府头上,好些日子的问题,给抬出来了。

封王。

踏出这一步,很关键。

可面对的问题,也很大。

一步不慎,那就将会跌落万丈深渊,结果那就是粉身碎骨,死的不能再死的那种了。

他自己的心里面,也是七上八下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是勇士。

但是勇士大多数都是死的最快了。

比如项羽和刘邦,项羽冲的猛,可人家刘邦会捡便宜啊,你打掉了秦朝,可最后让我捡便宜,建立的汉朝,说不得这项羽,就是的一个杯具了。

牧景可不想,自己变成一个杯具。

有时候,还是要看好形势。

不能出头的时候,就要学学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元朝末年的时候,群雄并起,反抗元朝,各路诸侯打的不要不要了,人家朱元璋就知道,不声张,你大家爱怎么称王,就怎么称王,我先积累实力再说,最后让他建立的老朱家的朝廷。

不过时势这东西,怎么把握,也是一个问题,不是说,你等着等着,就能把天下给等来了。

隋末乱战的时候,李家要不是有太原起兵反隋,也没有后来李唐。

人家赵匡胤能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可李世民只能杀兄弑弟,还监禁了老子,才拿下了这个天下。

选择这个东西,不同的时势,就要有不同的选择,有时候要果断,有时候你的学会蛰伏。

“主公,我们的意见,该说的都已经说了,目前还是看你的心意!”

众人沉默,这个问题,该表态的都表态了,就是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意见,所以胡昭直接把这皮球,给踢回来了:“主公若认为,此事合适,那么前方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们都愿意陪着你闯下去,要是主公认为,时机不对,我们忍一忍,也能忍下去!”

“我要是知道,就不问你们了!”

牧景拍拍那光亮的额头。

“报!”

这时候,大堂外面,响起来一身低沉而有些尖锐的声音。

这是赵信那厮,有些独特的声音。

牧景微微皱眉,昭明阁是明侯府最为神圣的地方,特别是召开会议的时候,除非是不能耽搁的急奏,不然都不能来打扰的。

赵信最守规矩,因为他是宦官出身,所以他一直都把不能逾越的规矩摸的很透,从不会张杨,这是他保护自己最好的手段。

今日这么莽撞,那肯定是有大事情。

“进!”

牧景低沉的开口。

“主公,许都送回来了,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一次飞鸽传书转折,然后从荆州送回来的人,跑死了三匹马!”

赵信这是一份密奏。

“解了没有?”不用看,都知道,这肯定是一个大炸弹,不然许都镇的人,不会用这么急促的手段来传信,毕竟这样传信,需要成本太高了,平时是用不起的。

“没有!”

赵信摇头:“绝密,我们自己都没办法解!”

牧军用密码传信,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但是不一样级别的情报,牧军所用的密码也是不一样的,有好几套。

最绝密的一套,除了昭明阁文吏处的人,不能解。

“中恒!”

“在!”

“立刻让人解密!”

“是!”

霍余拱手领命,前后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把这消息给解出来了。

“主公,这就是消息的原本!”

霍余承报上来。

“魏王,摄政朝廷?”牧景看了一眼这消息,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扬起了一抹苦涩的笑容:“看来我们不要商讨了,人家已经动手了!”

他把消息给昭明阁一众参政给巡阅了。

“曹孟德好胆魄!”

“这厮就不怕天下人的唾沫把他给淹死啊!”

“就是是朝廷上,恐怕也有不少人会口诛笔伐此獠也!”

众人看了,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消息,是说朝廷上的消息。

就在一天之前,朝廷上,天子下诏,封曹操为魏王,朝廷第一个诞生的非刘而王的王爵。

“其实我倒是认为,曹孟德这样做,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一开始封王的圣意,就不是从他那里出来了,所以他被逼的没办法了!”

胡昭冷静下来,分析说道。

“这么说,应该就是曹操被天子摆了一道,然后……”牧景笑了:“他这时候,根本压不住天下,只能想办法补救了,自己先封王,有大义镇压我们,到时候就算我封王了,也不过是如此,压不住他,好手段啊!”

他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迅速反应,还有那与众不同的魄力。

“而且这样以来,他不仅仅瓦解了你封王带来的问题,还解决了河北战役的最后的问题,你若封王,那么就自然被拉进了朝廷序列,到时候必须要对河北出兵了!”

蔡邕坐在旁边,眼眸有一抹不忍,却瞬间的消散了,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之中,低沉的分析说道:“让我们西南,为他一统河北,而做庇护,一石二鸟之策,不简单啊!”

“可这样给他带来的后遗症,也是很重的!”

胡昭冷声的说道:“当年高祖立国,汉室道统之下,但凡异姓封王的,都已经被赶尽杀绝了,非刘而不王,那是多少年来的规矩,他既然坏了这规矩,必然要承受这结果,他肯定会失去了士林的支持!”

“恐怕他已经不在意了!”

牧景斟酌了一下,道:“曹孟德看起来,走的有些急躁,但是为了这么急,他心知肚明,他根本没有把天子放在眼中,甚至没有把河北放在眼中,连幽州,他都不认为是对手,他急,还是因为我们西南,或许,他认为承受不起,一个新政落实之后的西南!”

新政是好的,这是公认的事实,但凡有点知识,有点眼力劲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而反对的人,也不止因为新政不好,而是利益决定他们的立场。

新政之后的西南,换发出来的生命力,那是恐怖的,即使曹操这等枭雄,也不敢给机会牧景发展下去。

所以他才着急起来了,要平定北方,只有平定了北方,他才有能力,和西南打一场生死血战。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胡昭问出了一个问题。

“既然曹操已经封王了,我们也不必在这里商讨!”牧景低沉的道:“接圣旨,建明国,西南独立,割裂天下!”

………………

有了决定,那就好办了。

钟繇是有备而来的。

圣旨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牧景要做的,就是一个摆香案,接圣旨,奉大汉皇朝的过程而已。

封王,明。

明王之名,迅速的就被宣扬出去了。

西南有报纸。

自从牧景办出来第一份保证,很多人有样学样,特别是读书人,岂能让舆论被牧景给完全控制起来,所以出人出钱,也搬出了一些报纸。

报纸是如今整个西南而言,传递消息最快的一个渠道,不仅仅是官面上的传播,而是直接插入民间的传播,能让消息落户道一个个的家庭。

瞬间就引起的滔天大论。

“听闻明侯封王了?”

“渝都日报都已经标出来了!”

“现在已经不是明侯了,是明王了!”

“好像是天子封赏的王爵!”

“咱们大汉,多少年没有异姓封王的爵位了,封邑就是在西南,那明侯不等于在西南立国了!”

“就算不立国,明侯不也是西南的王了吗?”

“我倒是有些认为,朝廷这样做,无疑是有些脱裤子放屁!”

“话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道理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王爵落下,明王立国,便可名正言顺的统治百姓,此乃好事也!”

“可大汉这么多年来,未曾封王与刘氏皇族之外,如今突然封王,是不是有些奇怪?”

“莫管其他的,我倒是认为,让明侯,不,明王来统治西南,我们能有好日子过!”

“明王什么都好,就是太过于铁腕了,这新政闹的沸沸汤汤,多少人掉了脑袋,保不准他还会闹出一些问题来!”

“谁不想过太平日子了,咱们明侯,不,明王,也想要过太平的日子,可总有人不愿意啊,新政的政策多好的,就是那些乡绅豪族,死不撒手,他就是想要我们这些泥腿子,天天给他们耕种,给他们当佃户!”

“多少年的规矩,都是这样下来了,突如其来的变法,不说好不好,必会让让天下鲜血淋漓的!”

“不管如何,如今明侯封王,我西南属于明国,我们还是挺幸运的!”

“我也是这么认为,明侯入我西南这些年,其他的我不说,当年我们家,五口人,辛劳了一年,不管是丰收年还是的天灾年,家里面都是没有粮食过冬了,可这几年,我们不仅仅不用担心过冬的粮食,还能筹措出一些粮食出来,换取布帛,换取过冬的寒意,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这就是最好的,我读书不多,什么天子,什么正统,我都不认,就认明侯!”

“……”

言论很多,但是能传到牧景耳边的,并不多,他现在就忙着一件事情,立国事宜。

既然封王了。

就要立国。

立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很多事情需要筹措。

不过有一点,明国的建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当然,诸侯国始终是诸侯国,对外还是大汉朝明国,而不是大明朝。

如同当年战果一样。

诸侯国都是隶属大周朝的。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壶关死战 五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壮哉!虽百死而不悔! 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东海商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战葛坡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四百零四章 关下斗将,南阳刀王显箭术!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援军第六十八章 舞阴商战 三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决战上党 十六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宛城之战 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闪电战 五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官渡之战,袁绍落幕 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夺荆州 十七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战关羽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荆州城战役 中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粮道争夺 十一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壶关死战 四第五十三章 以真乱假,黄巾再现!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的谋算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岁末到来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船西来,景入襄阳!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算计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败,亡! 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中原大战的爆发第九百六十章 江东在出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求援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征讨伐的结束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学第七百七十八章 会师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战鸢尾山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夺荆州 八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直捣黄龙 六第八百七十五章 涪陵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捣黄龙 八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宛城之战 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们敢来,我就敢拼命!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诸侯会盟 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东海商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八百四十八章 蔡邕出仕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的一战 八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战后大动作 十一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进入汉中第七百二十四章 辩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战成名 四 (上架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北邙 四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决战之雒阳失守 下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壶关沦陷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阳战起 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无赖招数第八百九十二章 最后一个忧患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决战上党 二十五第九百一十八章 死战守城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闪电战 二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不一样的环境,三雄齐聚!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夺荆州 八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决战上党 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噩耗 (两更合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功亏一篑 下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个小报告!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直捣黄龙 一第三百零九章 天子的谋算 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决战之雒阳失守 中第七百九十二章 班师回益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街刺杀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刘璋上位第六百九十九章 出征前的准备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战上庸 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粮道争夺 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局内,局外,都是一个棋盘而已!第六百七十一章 荆州之惊 上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惊变,枭雄末路! 八第四百八十章 吃掉他们第八百七十一章 军工发展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第七十八章 舞阴商战 十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猛虎之败 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溃败千里之外 八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鹿门山三大祭酒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孙策恐怖的直觉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景平水师 四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西北归明 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庞季之殇第八百零一章 有贼进来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明魏决战 十四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明燕决战已经打响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动力突破,水力织造机!第七百五十三章 以进为退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溃败千里之外 十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诸侯会盟 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初平二年的诸侯分布图 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动第二百七十四章 佳人相请第五百六十一章 建立水军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风波 十第七百二十九章 陌刀如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董卓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