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许都的清晨

许都城,这是动乱的一夜,到处都是火光,一片片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着实是把许都百姓吓得不轻,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坊里,都是关门闭户。

不过黑夜始终会过去了,光明总会到来。

当充满温暖的阳光覆盖大地的时候,很多人惊讶的发现,已经充斥了整整一夜的喊杀声突然之间消失不见了。

许都安静下来了。

感觉仿佛如同往常一样太平。

有一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开始悄悄的打开家里面的门,抱着自己的好奇心,走出去看了一下。

这时候的街道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别说尸体,甚至连血腥都没有留下。

他们所看到来的,只有一队列一队列的魏军将士,正在巡视,这些都是带甲胄的将士,只要一眼就看出来,是战场的精锐。

这让很多人放心下来了。

开始纷纷走出家门,想要看看昨夜发生的事情,毕竟好奇心,是每一个人存在的本性,只要不威胁到生命,他们都会想要一查究竟

“魏王回来了!”

很快有人从一些告示上看到了朝廷关于昨天晚上事情给出来的定论,但是这些人更加关注的是后面的落款。

魏王的落款,让无数人变得安心下来了。

“原来是魏王回来了!”

“是魏王从前线带兵回来平乱了!”

“难怪只是一夜的动乱,今天这就安静太平了!”

“还是魏王能保护我们百姓!”

“有魏王在,我们就放心了,最少不用担心他们会冲进来!”

“……”

许都的百姓,更多的是信任曹操。

曹操当初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最后选择定都许县,哪怕中原朝廷相比于以前来说,震慑力太小,但是也是朝廷所在,都城之位。

这一次定都,让许县一飞冲天,无数许县的百姓都因此而让自己的日子变得更好过了一些,自然而言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更加依仗曹操。

百姓的原则很简单,谁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就相信谁,谁能保护我们,我们就拥簇谁,谁要是让我们使不上饭,天皇老子都要反他。

这就是淳朴的百姓。

最好利用的百姓,也是最简单的百姓。

“原来昨天晚上的动乱,是车骑将军董承勾结天子身边的内侍,还有当朝国丈伏完,联手软禁陛下,冒旨出宫,意图夺权擅位,还攻打魏王府,意图挟持魏王家***迫前线征战的魏王!”

“可恶!”

“区区车骑将军,居然如此大胆!”

“还有国丈,陛下如此信任他,他居然还想要谋朝篡位,还因此害了皇后娘娘!”

“听说皇后娘娘是为了保护陛下而死的!”

“这董贵人太可恶了,持着陛下的喜爱,想要凤位,还帮其父造反,活该被斩首!”

“还是陛下最可怜!”

“若非魏王洞察先机,恐怕陛下已亡于贼人之手,大汉朝廷岌岌可危!”

“……”

昨夜的动乱,在明文粘贴的公告之中,仿佛已经有了结果,衣带诏的事情被埋藏起来了,天子在这件事情的作用也被轻描淡写。

仿佛一切,都压在董承和伏完他们的身上了,他们的名字,将会被写入在的历史之中,成为了谋逆的乱臣贼子。

……………………

百姓是最好糊弄了,曹操为了安抚许都,就让魏王府编了一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只能欺骗一下无知的百姓。

其实昨夜发生什么事情,许都城之中,不说人尽皆知,大部分有点眼力的都看得出来了。

谁在动乱。

谁在设套。

他们都心中有数。

但是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的人,永远都是代表正义的,而输家,只能去承受,失败之的结果。

“上朝!”

一大早,上朝的诏令已经从宫里面发出来了。

动乱刚刚过,突然要上朝,谁都知道,这是代表谁的意志,这时候的曹操,已经无人敢逆,无数大臣开始往皇宫里面的赶去。

当他们走进的朝殿之后,他们会下意识的看看左右,自然而然的发现少了不少身影。

昨夜的事情,牵涉之大,是定都许都以来,最大的一次动乱。

整个朝堂之上,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朝臣,都已经陷进去了,跟着董承伏完犯上作乱的,不是被斩杀,就是被押解入大牢里面了。

曹操这一次,并没有打算姑息,而且大动干戈,沿着衣带诏的名字,梳理一遍,还有的杨彪等人提供的一些名单。

保皇党几乎被他一网打尽。

从天还没有亮就已经开始抄家,一直到上朝之前,十余大臣被抄家下的大牢。

“天子昨夜看来输的有些惨啊!”

“他要是安安分分当他的傀儡,还能活的长久一些,却非要和魏王争,别说争输了,就算给他争赢了,他也斗不过魏王,最后只能让魏王真正的反了,兵围许都,让我们太平的日子一去不回而已!”

“要说这魏王,也有算计够深的!”

“他前线刚刚败给明军,这后脚就回来许都了,难道就不怕明军突袭边境,杀进来了吗?”

“后院起火,他不回来也不行啊!”

“咱们以后还是夹紧尾巴过日子,不然真惹怒了魏王,今日早市上,被斩下来的脑袋,说不定就有我们的了!”

上朝的官吏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到齐了,这时候最主要的人物还没有到,比如天子,比如魏王,所以大殿之上,朝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开始聊起来了。

他们能站在这里,自然不是保皇党,但是也不见得是魏王一系的,曹魏在朝廷上的根基,很薄弱了。

他们为朝廷效命,稳固朝廷,各司其职,但是算不得上那一个派系的,对于这一个个争权夺利的戏码,他们更多的是看戏。

“听说昨天的事情,是因为皇后和魏王世子有染才引导起来的!”

“说是这么说,但是谁相信啊!”

“我看那都是天子的谋略!”

“天子也够狠的,把皇后娘娘都丢出来当诱饵了,这血诏都出来了,魏王他们想要遮掩,都掩盖不住啊!”

“那也未必,说不定真有其事,魏王世子血气方刚,陛下宠爱董贵人,冷落皇后娘娘,那说不定皇后娘娘也想要择营而立呢!”

“这可就说不清楚了!”

“天子都下了血诏了,这还能说清楚!”

这些大臣聊的言语之中,越发的倾向了八卦,对于宫闱的秘密,他们总是想要一探究竟的。

他们的声音,没入了前方站的笔直的荀彧杨彪等人的耳朵之中,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的表情,甚至没有任何的阻止。

天子的狠,只是在明面上,但是更狠的是曹操,要说这事情,曹操没有任何察觉,不可能,衣带诏出来的时候,曹操就应该有警觉了。

但是他的放纵,到底为什么,如今来说,很多人都说不上来,包括荀彧,包括杨彪,他们都了解曹操,而又没办法去猜测曹操。

“魏王殿下到!”

门外一身尖锐的声音,众臣顿时肃静起来了。

魏王曹操,连官袍都没有换,直接就披甲上殿,这样的气势凛然,顿时让文武百官都感觉到了一股寒意丛生的感觉。

他走到朝臣之前,金鸡独立,安静却显得气压群雄。

“陛下到!”

天子也来了,在一个很陌生的内侍扶持之下,头戴平天冠,身披锦龙长袍,走上去,跪坐在众臣之前的。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睛无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跪拜。

包括曹操,都表现出很尊敬的态度,仿佛昨夜的事情,不曾存在,仿佛和天子之间,没有任何的间隙,一副众臣模样。

“诸位爱卿平身!”

天子率先开口了:“昨夜有乱臣贼子,犯上作乱,险些伤了朕,朕心感危险,自今日始,需要静养身体,朝政之事,托付给魏王,魏王救驾有功,勤于王事,自今日开始,赦为摄政王,统领朝政,如朕亲临!”

众臣闻言,顿时有些诧异,一双双眼睛看看左右,却面面相窥。

从形势上看,他们已经预料到了天子输。

但是没有想到,天子输的这么干脆,而且这么简单的就放弃了最后的挣扎,直接把朝政叫出来了,这倒是让他们感觉有几分意外的。

“臣得陛下之器重,当为大汉竭心尽力,死而后已!”

曹操安然的领命。

杀人诛心。

他诛了天子的心,天子一时半会是很难恢复过来了,这个状态,也比较合适,这也是他想要看到了。

他做这么多,更多的是为了一劳永逸而已。

为了应对明国,他需要百分之一百的精力,日后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和天子斗智斗勇,让他安安分分是最好的。

“陛下,臣有一个恳求!”

“摄政王无需客气,请说!”天子和善,面无表情,仿佛行尸走肉,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很大的反应了。

“皇后娘娘身死,董贵人被诛杀,后宫凋零,实在不利于汉室子嗣传承,臣之女,虽非国色天香,但是也略有文采,臣请允之入宫,侍奉皇上!”

曹操拱手说道。

“摄政王有心了,朕允了!”

天子叹了一口气,曹操安了什么心,他已经不愿意去猜测了,反正都是这样了,身边在安插一个探子,也没什么而已。

倒是曹操越是说这个,天子的心情越是低落,他想起了伏寿,那个在自己身边历经风雨,聪明的女子,最后的下场去凄惨。

自己这辈子,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

早朝有些简单,天子只是简单的下达了一些诏令,一方面提升曹魏一党的势力,一方面是对昨夜的事情直接来一个盖棺定论。

早朝之后,各回各的官衙去了,去消化这一天一夜的事情,毕竟这些事情,足够他们的消化一段时间了。

魏王府。

曹操盘坐上位,正在温酒,酒壶放在烧热的木炭之上,渐渐的,酒就温起来了,他拿着一块长布条,然后把酒壶拿起来了,直接倒酒。

“喝一盏酒,压压惊!”

曹操亲自给荀彧倒茶。

“是!”

荀彧坦然,举茶盏,一口而尽,然后道:“大王的酒,不够纯!”

“没办法啊!”

曹操咧嘴一笑,笑的也是那般的坦然:“这酒掺水了!”

粮食是每一个诸侯的困境,中原的粮食,也出现的很大问题,能用来酿酒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即使魏王府,也没有多少酒,掺水能喝得久一点。

“掺点水,会不会更好喝一点!”荀彧把玩酒盏,问。

“谁知道呢!”

曹操耸耸肩,道:“得喝过才明白,不是吗!”

“大王此战,看来输的不轻啊!”荀彧眯眼。

看人看气,曹操的气,居然这么平稳,不是在战场上被教训的太厉害了,他是不会有这样的气度的。

人只有历困境,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好,包括脾气。

要是以往的曹操,这时候荀彧觉得,他应该多少会受到一些警告,或者直接下大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昨天晚上,他的立场,是有问题,追究下去,他也逃不掉。

“让牧龙图给教训了一顿!”曹操是一个很坦率的人,比如当年他灭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敢做就敢说,没有什么躲躲藏藏的,既然输的,就要认:“的确输的比较惨!”

“新式武器?”

荀彧眯眼。

“不仅仅!”曹操摇摇头:“天地时运,都输了!”

或许在战场上,他只是因为明军的新式武器,才导致这样的惨败,但是其实从一开始,他就输了,输在心急了,越是急,越是被明军牵着走。

“那大王准备怎么做?”荀彧问。

“攘外必须安内!”曹操平静的说道。

“弄权!”

荀彧吐出了两个字。

“你说是就是吧!”曹操不否认,他自此之后,要把中原权柄,集合一身,绝不容许后院起火的事情,影响大业。

“某一直都认为,振兴汉室,唯魏王也!”荀彧神色很平静:“即使到现在,某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

他看着曹操,道:“魏王,我是汉臣,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不会是魏臣!”

这是底线。

“所以呢?”曹操的目光很平静,看着荀彧,荀彧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得力的内政大臣,稳定四州的功臣。

“大王称帝之日,便是臣亡命之时!”荀彧表忠心,也表的很特别,他无疑告诉曹操,只要你还是汉臣,我就会忠心于你,但是你想要推翻汉室,那即是我们队里了,必然是他死,而不是曹操死。

“文若,有些话,别藏在心里面,说出来,你好,孤也好,还有,你一直说,你是汉臣,但是孤也曾经说过,孤也是汉臣!”

推心置腹之后,曹操反而轻松了许多,他往日不敢尽信荀彧,始终隔着一层心思,倒是从今往后,他可以更加的信任荀彧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溃败千里之外 十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明侯府新址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当立第六百七十六章 汉中的货币风暴第一百八十五章 雒阳一日游第三百八十一章 雇佣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废待兴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三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婚和叛乱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夺荆州 十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溃败千里之外 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应对第三十九章 景平商行 一第二十八章 城内城外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入局第四章 图谋舞阴 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鸿都科技院 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扬黄巾之威! 中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中原的格局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战局走向,出击!第四百二十五章 尸骨一地第八百零五章 演戏,都是一把好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新武器 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白帝城中议军武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岁末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西北归明 七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张郃之败第七百四十五章 一场大地和河流的战斗 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调动人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赶尽杀绝斩飞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歼灭韩遂部 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要钓鱼第二百七十三 一环接着一环,应接不暇!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摧枯拉朽的一战 四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夺荆州 十二第八百七十章 无奈的抉择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战上庸 六 (补上七月欠更,1/15)第一千零五章 会议 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对羌人部落的布置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歼灭韩遂部 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才难得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天下定 九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 (补更,9/15)第七百九十一章 醒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汉名将皇甫嵩的恐怖 二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登基之前 十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各军营驻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朝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谈判,暴跳如雷的袁术! 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斩渠道,断粮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我亲自走一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夺荆州 十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兵试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扩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战后大动作 十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潮涌第六十二章 甄选教官 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适你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登基之前 七第六百五十八章 武都的人事安排第四十三章 出手相救 中第六百五十五章 血腥的震慑第五百三十五章 当家主母的风采 (补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震慑之后,世家落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战果和战损第六百四十七章 张济之殇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参狼羌 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益州的春季攻略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二月二,龙抬头,天下动!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粮道争夺 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剑圣与枪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终博弈 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暴风雨的前夕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号光熹!第七百八十章 问答之间第八百二十八章 扶持刘璋上位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阳战起 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阳之战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计中计,谁是猎物谁为狩? 二 (两更合一)第八百八十五章 运输艰难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战上庸 四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灭燕 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适你第八百四十三章 世家反应第八百六十六章 襄阳郡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最终博弈 九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火器:燧发枪! (五千字大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醒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闪电战 七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四百零九章 公孙瓒之殇 中 (第一更)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惊变,枭雄末路! 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战上庸 六 (补上七月欠更,1/15)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后整编,暴熊军!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整军的开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变战略部署第七百六十五章 立场 (2019年的元旦,快快乐乐!)第二百二十七章 商行战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