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司马徽入渝都

“朝廷出告示了!”

“这是关于科举的告示!”

“朝廷宣布,昭明阁将会组建科举大考委员会,由朝廷蔡相,出任委员会的委员长,乃是第一届科举主考官,主考天下士子!”

“朝廷又宣布,鹿门山书院的司马祭酒为科举大考委员会的副委员长,负责监督科举事情,保证做的的公正公平,不允许任何的舞弊!”

“还有,教育司主事士燮将会担任副委员长,主考县试和州试!”

“朝廷还宣布了,将会在今岁三月十二日,进行县试!”

“……”

这会议才刚刚落下,下午就已经开始黏贴告示了,告示一出来,顿时引起了一片片的议论之声了。

“这个科举大考委员会是什么意思,不是朝廷主持科举吗?”

“这你就不懂了,朝廷主持,那也要分人,科举之事,乃是选贤纳才之举,人都是有私心的,想要做到公平公正,就要用点手段啊!”

“我认为朝廷这样做,很合适,蔡相人品可信,他为主考,天下读书人都信服,大是大非面前,蔡相绝不会偏袒任何人,唯学识可出仕!”

“此言大善,而且如果单单是朝廷之人,或许我们还害怕他们会因为什么而针对我们士林中人,如今鹿门山书院的司马祭酒亲自担任副委员长的职务,监督科举一切事宜,那我们就放心了!”

不管是蔡邕,还是的司马微,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都是享誉盛名的大儒,他们的学识没有人怀疑,而且他们的人品更是不容质疑。

他们亲自出面主持科举,这自然是对天下读书人的信任。

这一次,谁也别想要通过什么身份,来走捷径,只有通过自己的学识,正正当当考试,考出一个未来了。

这对不少人来说,都是一个安慰。

特别是那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士子。

相对于世家名门的读书人,寒门士子的道路就显得的窄小很多了,他们更担心所谓的科举,不过只是一个场面话而已。

如今他们倒是放心了,因为他们可以不相信牧景,不相信牧明朝廷,但是不会不相信蔡邕,不会不相信司马微。

“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要做好准备了!”

“大明新建,百废待兴,如今正是需要人才的认识,吾等学子,苦读多年,不久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出仕为官,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吗,机会就在眼前,决不能错过!”

“三月县试,某志在必得!”

“陛下力排众议,以科举之制取代的举荐制度,乃是冒了风险的,这是给我们寒门士子的一次机会,我们决不能仍陛下失望!”

“天下人小看我们的世家子弟,这一次我们得让天下人看看,论学识论能力,我们家传渊博,更是用功学习,比任何人都要出色!”

“考试就考试,谁怕谁啊!”

“上了考场,我们就比一比,谁更有学识,谁更有能力!”

三月县试开始撩动了不少读书人的心情,无数的读书人纷纷的开始奔走,开始努力,乃是做好一切的准备。

这一次,朝廷的第一届科举,对于所有有志向的读书人来说,都是一次不得缺乏的机会了。

这一刻,不管是世家,名门,清流,寒门,等等的读书人,他们都在摩拳擦掌起来了,要在这斗兽场上,赢得最后的胜利。

“鸿都门学,乃是大明天下第一学府,昔日由陛下亲建,蔡相亲自的担任了祭酒,可为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圣地,吾等决不能让天下读书人看不起,这一次科举,书院若不能入仕五十人,提头来见!”

鸿都门学一直都是牧景所扶持,所以在这时候是志向最高了,他们志不在县试,不在州试,他们要在会试上大展风采。

这时候整个学院都是的上下一心的,包括各地的分学院,都是热血沸腾,自信满满的。

“鹿门山书院不能堕落了英明,你们的师兄,徐庶,石韬好些人都已经是出仕了,虽然为征辟而出,但是这证明了我们书院是能出人才的,荆襄之地人杰地灵,不能让天下人小看!”

“所以我们要去考试,要去独占鳌头,要让天下人知道,鹿门山书院,乃是一座能教育人才的书院!”

“不管是为书院扬名,还是为汝等前途,这一次科举,不容有失!”

鹿门山书院在大明境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书院,这时候不能甘于落后,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出仕吗,那些所谓的清高,更多的是找不到门路举荐出仕而已,如今机会来了,不容有失,所以鹿门山书院上下,包括祭酒亲自打起,学子们一个个也开始憋着一口气,准备科举。

不仅仅是鸿都门学,鹿门山书院,还有在大明境内大大小小的大学府,都开始的不断的躁动起来了。

巴蜀书院,南中书院,关中书院……

大明这些年可不仅仅是在打仗,在教育上一掷千金都是经常的事情了,这也营造出了大明境内的学术氛围不一样。

大明境内,每一个县,都有一座县学府,县学府基本上是以启蒙为主,上了县学府之后,经过考试,掌握的一定的只是,就可以进入了州学府,每一个州建立了一座中等学府。

这是牧景利用后世的教育体系,打造出来了一套大明的教育系统。

在州学府之上,那就是大学府。

大学府不是说随随便便你修建一座学院,就能评为大学府了,教育司统管教育事业,如果你没有教育司的证明,你就是野鸡学院,根本称不上是大明的大学府。

而大学府不管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在待遇上,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入学标准也是有一条线的,能进入的学子,基本上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在学识上有一定的造诣了,是属于人才的储备之地了。

其实这一次科举,除了一些世家名门秘密培养的子弟之外,基本上都是各大学府在的争锋而已了。

其中以鸿都门学,鹿门山学院为代表性。

而其他大部分的学府,后面都有支持人,哪怕不是官方的,都是各大世家门阀在暗中的支持,不然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学子资质,都很难有达到大学府的标准的。

这一次的科举,在很多人眼中,更像是一次世家门阀和朝廷之间的较量,不,准确来说,当场皇帝和世家门阀之间的较量。

牧景要改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世家门阀之所以存在时间这么长,是因为他们懂的变通生存之道。

要是每一次都直接和朝廷死扛,早死八百年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先认栽,然后慢慢的显露峥嵘。

他们掌控人口,掌控土地,掌控知识传承,最关键的是掌控人才,只要不硬抗,最后都会让朝廷吃亏的。

所以他们才能一直当不倒翁。

只是他们非常不幸运,遇上的牧景,牧景先改良的造纸术,让大规模的纸张出现,让书写变得更加的贴地气,而不是昂贵的根本用不起,然后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让书本出现,变得简单轻易起来了,让只是传承变得容易起来了。

这就断了他们的一条路。

至于人口土地。

这时候牧景不会大动干戈,但是当朝廷越来越强势的时候,早晚会清算的,而且他们要是以为掌控土地和人口就敢动乱,牧景分分钟平乱。

最后就是人才了。

举荐制是世家门阀生存的一个根基,这个根基已经被牧景打断了,不过世家门阀也不是不懂的变通。

举荐制变成科举制,行啊,如果我们的子弟成为了每一次科举的主流,那也没有什么区别的事情。

论人才,所谓寒门读书人,自然时比不上世家门阀的,毕竟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世家门阀世代传承的知识,也让他们有了先手。

如今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鸿都门学,哪怕是鹿门山书院都有很重的世家门阀的痕迹。

至于鸿都门学能不能在这一次之中,以压倒性的姿态,打破世家门阀长年的人才垄断之势,就要看运气了。

这一点,连牧景自己的都不敢有绝对的信心。

……………………

司马微是秘密入京了,毕竟一开始牧景不敢大张旗鼓的让胡昭他们洞悉先机,所以只能安排他悄无声息的入京。

他从鹿门山出发,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太过于折腾,普通人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他用了大概五天,才抵达渝都城。

进入渝都城,他算是开眼界了。

他不是没有来过渝都,昔年游学天下,哪里都去过,只是昔年他来得是江州,江州城给他的感觉,也就是一般般。

可这才几年的时间。

大明立于江州之上,改渝都城,渝都城的发展,仿佛让他变得完全的不认识了。

“那是什么?”

他打开马车的窗帘,看了看屹立在街道旁边的一座塔,塔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怀表的装置。

“大老爷,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前面赶马车的车夫回答:“这是我们渝都城独有的钟塔,上面的是时间,以前只有一座的,现在全城,已经有七座之多了,每一个百姓都能知道,每天的时间怎么过去了,这可是咱们陛下的下旨修建了,给我们百姓带来的很有效的工作效率啊!”

“立时间于天下之中!”

司马微感概了一下,,微微苦笑:“这渝都城,老夫是有些孤陋寡闻了!”

“大老爷,这还不算是神迹,渝都城可有好些神迹,第一那就是一座横跨在了大江之上桥梁,第二那就是巍峨的大明宫,如同巨龙直冲九天之上!”

车夫笑呵呵和司马微聊着说道。

渝都城的交通也是很发达的,而且因为渝都的路很好走,运输业也发展起来了,他们这些人,专门准备一些马车,在码头上,接一些下船的贵客,每天能赚不少的。

“大明宫?”

司马微笑了笑,道:“那我们就去大明宫转一转吧!”

“好嘞!”

车夫转向,往西北的日月大街去了。

“大老爷,你是第一次来渝都吧!”车夫很能聊,也兼任了一些其他的任务:“你要是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我可以帮忙的,咱们渝都的客栈可是很紧张的,每天来往的商队太多了!”

“是吗?这么说,渝都城还挺热闹的!”

司马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能从一些简单的话,就能描画出一个宏观的景象。

渝都城的发展,超出了他想想之外,渝都城的繁荣,也是他有些的想象不到的。

这也映射出大明朝廷的未来了。

渝都乃是大明的都城,也是大明的脸面,这脸面好了,人才精神,渝都城展现出来繁荣,能体现出大明的发展。

他并不后悔走出鹿门山,只是多少有些忐忑。

他不是不没想过出仕途,只是没遇上而已,寒窗苦读多年,不是说教书育人不好,而且谁都想要有一展能力的机会。

只是他从来没有遇上好的机会,所以他只能维持自己的形象,一直就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立足在士林之中。

昔年刘表倒是邀请过他,但是毫无诚意,而且他也不看好刘表,宁可居于乡间,也不愿意介入战乱。

而如今,却不一样了,大明立朝,一个活力四射的朝廷,他多少是有些感兴趣的,而且他早就有这方面的意向的。

可牧景一天不开口,他还得端着。

这一次牧景诚意十足的邀请他出仕,他自然不会推托太多了,太端着,那就是过于清高了。

蔡邕能立于新朝之上,他司马徽也能。

“大老爷,到日月大街了!”

车夫提醒的说道。

“去大明宫!”

司马徽微笑的道。

“大明宫?”车夫有些意外,连忙道:“大老爷这大明宫可不是随便去了,日月大街上虽然不禁行,但是里面可是守卫森严啊!”

牧景没有那些封建皇帝这么讲究,只要是皇宫周围都不让出行,那太霸道了,大明宫周围是不禁行的,日月大街更是繁荣到了极点。

但是大明宫毕竟是中枢,安全上需要保障,里面自然是守卫森严,进出大臣,都需要核实身份的。

普通人没有征召,不允许进入了。

“没事!”

司马徽微微一笑,自信的说道:“有人邀请我来的,没有人会拦着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 他不合适你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天下定 七第七百一十三章 大战檀溪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黄忠首秀,进退之间的控制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雒阳战起 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大明军备 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耗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街头上的一幕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愿者上钩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宛城之战 四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粮道争夺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最终博弈 十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大明军备 七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士燮的犹豫不绝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风波 七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方暗涌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摧枯拉朽的一战 四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下五分 八第一千零九十章 歼灭韩遂部 七第九百一十四章 逼入绝境!第七百二十七章 撤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六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对王 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 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学第九百六十三章 参政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决战上党 十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闪电战 七第二十二章 景平村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卫军第八百一十六章 博弈才刚刚开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九十七章 灌阳战役 二第五十二章 报仇不隔夜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围杀张飞 八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五分 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应对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袭 十五第九百零一章 大军临,谈判!第九百二十七章 穷途末路第一千零四章 会议 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西北归明 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汉名将皇甫嵩的恐怖 三 (补上昨日欠的一更)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风波 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战成名 九 (上架第六更)第四十六章 月黑风高夜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门赔罪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景平水师 八第二十七章 中平五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诛袁氏 上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主力至第四百一十二章 公孙瓒之殇 下三 (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国债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决战上党 二十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参狼谷之战 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盐风暴的开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偷袭 十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直捣黄龙 三 (中秋节快乐!)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最终博弈 五第九百九十章 夺南阳 十三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开炮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惊变,枭雄末路! 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水军初战 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归心第八百六十章 科技院的成就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战后大动作 十九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袭 十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长秋宫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夺荆州 十三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战后大动作 九第九百三十七章 突围,分兵!第五百四十八章 黄忠的奇袭 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长安的反应 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三大诸侯会盟 一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夺荆州 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来自南阳的好消息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蛮族的改变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儒返京 (补更开始,1/60)第二百零八章 天子崩 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与袁绍 一第四百零二章 关下斗将,吕氏奉先!(第一更)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宴会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夺荆州 十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归途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溃败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居高临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九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抉择 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整军 六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论立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登基之前 一第二百八十章 这一剑,是要还的!第八十四章 景平交易所第三百五十九章 河东之行 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纳妾第三百四十五章 斩袁,拜相!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主力聚,大战临!第三十三章 命案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