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上下一心

牧景迎接着太武四年的到来,雄心万丈要一统天下,而大明之都城,渝都城这时候也迈进了太武四年。

面对前线的压力,渝都城也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气氛。

特别是明军主力被困在上党,这让的明朝廷的后院也显得不得安生,作妖者层出不穷,甚至意图有想要揭竿而起的。

即使不能说动乱四起,但是突然有人骑兵造反的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

第一,明朝廷统一的疆域时间太短了,人心未能收起来,如今在这种压力之下,难免会遭遇人心的变幻。

第二,牧景之前在新政上下了大功夫,压制了一批又一批世家门阀,乡绅豪族,这些人也未必心甘情愿的承受变法带来的利益损害。

另外还有第三点,明朝廷建立在汉室之上,汉室人心未沉,难免会给人可乘之机,其中暗藏祸心之人也在挑拨离间。

这也大大的增加了明朝廷的压力。

即使大年夜,昭明阁也是灯火通明的,一群阁臣的面色都显得不太好看。

“他们可真够胆子,也是真的不怕死啊,半个月时间而已,四个州,十二次的起兵造反,最大的一次还被攻陷了县城,这是对于我们朝堂是何等的挑衅!”位列首座之左侧第一位的是胡昭,昭明阁第一相,也是大明首相,牧景不在朝廷,他就是朝廷负责人。

短短时间突然爆发这么多的动乱,这让他的面色特别的难看。

他冷眸扫过众人,眸子阴沉而锐利:“这事情要是传到陛下的耳朵里面了,那让陛下如何看我们,他在前线努力,身先士卒,为大明一统天下与浴血奋战,吾等却连朝廷都看不好,连地方都稳不住,这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之前那些人玩一些小心眼,他就当看不到了,但是没想到居然还真有人胆敢如此行事,举兵造反,可不是单纯的一句话,动了刀兵,就是杀戮,这对大明的太平,将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的。

特别还是这个时候。

前线交战正在关键的时候,一旦消息被宣传出去了,必然造成人心动荡,特别是传到前线去,要是造成军心动乱,他们就是万死难辞其疚。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胡昭心里面愤怒,众相心中也是汹汹的怒火在蓬勃升起来。

“胡相,既然有人想要造反,属下认为,吾等也不必继续心慈手软了,关键时候,关键手段,让六扇门动起来了,该抄家抄家,该灭族的灭族,以重典的压动乱!”

开口说话的是平时老好人秦颂。

秦颂平时性格比较温和,在昭明阁都是非常有人缘的一个大臣,做事情向来比较的喜欢温润无声的完成。

他很少会动如此怒气的。

不过这一次,他的确是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大明眼看就要一统天下了,天下即将归于太平,这时候谁来拆台,都是罪人。

“我同意!”

刘劲幽幽的说道:“有些人把陛下的仁慈当成了理所当然,那么他们就要承受大明朝堂的愤怒!”

胡昭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想在这时候用重典,但是事情分轻重,这时候出一口气,可比不上大明的安稳重要。

他的目光看想了蔡邕。

在昭明阁之中,蔡邕才是定海神针,也是少数能他影响力比肩的人。

所以蔡邕的意见很重要。

“不宜大动干戈!”

蔡邕沉默了半响,咳嗽了两声,他年岁上来了,入冬之后身体就显得有些差了一些,虽然有医护人员在照看着,但是终究是老了,一年不如一年了,特别是冬天有些难熬。

不过他撑着精神。

对他而言,当初入了大明朝堂,等于违背了自己的一些原则,那么他所求的,并非是什么权力,而是一个希望。

他希望大明能结束这汉室留下来的动乱天下,让这天下百姓能不再受到战乱之苦。

眼看如今希望有可能达成了。

他怎么也是撑住这一口气,不会让自己的倒下去了,所以他的精神,显得并不差,还有些抖擞。

他轻声的说道:“我们可以杀人,抄家灭族也没问题,虽然大军在外,但是大明军制改编之后,各地都没有县兵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毕竟大多县兵其实都是被当地的世家门阀,乡绅豪强所控制,可我们有六扇门,六扇门虽然也从地方征召一些青壮,但是大多都是军中退役下来,还有就是游历江湖的游侠,所以地方渗透力不足,我们完全可以调动六扇门把他们镇压下去了!”

他话音一转:“可有一点,如今朝廷最关注的是前线,前线只要能打赢,他们不过只是小事情而已,回过头慢慢收拾他们,这时候我们不宜分心,相对于秋后算账,不如集中精力,增加生产力,增加运输力,保证前线的后勤,才是第一位!”

他也很愤怒,但是孰轻孰重,他很清楚,如今明军前线的后勤,他们都是咬着牙在支持的,特别有人捣乱的情况之下,好些粮仓出了问题,军备储备仓也被有心人破坏。

但是大明最强大的,并非储备。

而是生产力。

所以蔡邕认为,既然动乱已经暂时让六扇门平息下来了,那么现在还不是秋后算账,查清楚动乱起源的时候。

关键还是要稳住朝堂,稳住人心,然后开始全力增加生产力,比如几个军工作坊必须要保证的运转,不受到任何影响。

还有粮食,过年之后,进入春耕,他们也必须要保证春耕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才行。

“话虽如此,但是六扇门报告,动乱只是被初步的压下去的,还有很多参与冲击县衙的人,并没有抓住,若是他们一直这样心怀不轨,时而出来捣乱,也不是一回事!”胡昭咬咬牙,阴沉的说道:“这样会大大牵制朝廷的力量,让我们有些寸步难行的感觉,我认为,出现动乱的那几个州,恐怕都有很大的问题了,即使明面上给他们机会,暗地里也要把事情弄清楚,只要抓住,先斩了,以儆效尤!”

他考虑的更多。

如果他小大小闹,恐怕有些人就会有侥幸之心,到时候他们还会上演多一次,以为朝廷不敢对付他们。

即使这时候朝廷是关键的时候,胡昭也不认为朝廷应该让步,镇不住他们,就根本稳不住民心,若是有人效仿,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胡相,我申请,亲自彻查荆州各州,亲下州县去,所有有问题的家族,不管是世家门阀,乡绅豪族,一个都不能放下,他们敢裹民而冲击县衙,必然有所依仗!”

蒯良站起来,拱手说道:“绝对不会只是一次就收手,若是让他们涨起来了气焰,必影响朝廷的计划,影响前线的作战!”

这一次动乱的州县没有在北面,没有在西面,反而集中在了东面,汉州,襄州,夏州,巴州都出现了不少这样的状况。

正因为集中在荆襄,所以蒯良才会着急。

蒯家的根基在荆襄,要是因为这件事情,动摇根基,未来他们蒯家很有可能会被牧景直接开刀。

至于造反。

蒯良想都没有想过,别说当年刘表当权的时候掌控整个荆襄之地,都玩不过牧景,现在他也不认为那些汉室诸侯能信得过。

如今他都在明朝廷站稳了脚跟,最少能有一席之地,这时候还要傻傻的更换门庭,他的才是天下最大傻瓜了。

所以这件事情,他必须要亲自去抚平,不管是谁,他都不会留下半分颜面,毕竟冲击县衙,已经是谋逆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了。

“子柔,你可有信心?”

胡昭也的确不想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他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胡相,属下保证让荆襄给朝廷一个满意的答复!”

蒯良没有多说,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保证。

这倒是足够让胡昭相信他了。

因为这时候,胡昭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真要大开杀戒,在没有准确目标的前提之下,只能让局势更乱,即使有人提供的准确目标,朝廷杀的太狠,也会引起反弹,到时候影响的还是朝廷。

“好!”

胡昭点头,道:“我以大明丞相的身份给你任命为钦差大臣,有权力调动荆襄五州一切的州县力量,包括各州县的官吏,和六扇门的所有兵力!”

他对蒯良说道:“子柔,你入阁以来,兢兢业业,为大明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中,没有人会怀疑你,但是你们蒯家立足荆襄,已根深蒂固,如果这件事情没有结果,那么最后只能算在你们蒯家和蔡家的头上了!”

“属下明白,所以属下会不惜一切代价,把那些意图搅乱我大明秩序的人给纠出来,绝对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蒯良冷厉的说道。

荆襄世家一体,但是他们正在想方设法融入明朝廷,为荆襄一党撑住门面的手,有人居然在背后玩花样,他不得锤死他们的。

这年头,能混出来的人,都没有几个吃素了,抄家灭族都是能走得出来的事情。

“好!”

胡昭点点头,然后看看周边的天色,道:“今夜是大年夜,明日是新岁了,今年比较特殊一些,所以大家担待一下,没有休沐之期,为大明能一统天下,为前线能战无不胜,还请诸君共勉!”

“共勉之!”

众人低沉的回应。

………………………………

会议之后,诸相迅速的离开,各自进入各自的工作氛围之中,为大明渡过最艰难的时候而奋战,可顾不上回家吃一顿年夜饭啊。

胡昭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厢房,他坐下来了,眼神略显疲倦。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

走进来的是蔡邕,蔡邕这时候处着拐杖,走路有些一瘸一拐,他这几天腿脚不利索,看过了,问题不大,就是因为天气太冷,老毛病犯了。

“蔡相!”胡昭站起来。

“不用这么客气!”蔡邕在胡昭对面也坐起来,双手放在小暖炉上面烘烤了一下,暖洋洋的,这才开口说道:“这件事发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你突然爆这么大脾气,是不是前线回来什么消息啊!”

虽然胡昭在会议上大发雷霆,但是事实上这事情的预测,他们早就开战之前就有了准备了。

天子亲征,大军离朝,失去力量的镇压,那些矛盾早晚会有些爆发出来了,只是可能结果比他们想象之中还要坏一些。

“前线就是没有消息回来,我才显得有些担忧,之前传回来的消息,还是在说徐庶想要北上运粮,可到底能不能把粮食运上去,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也一直没有消息回来,如果按照之前的预算,其实陛下已经差不多断粮了,若是没有粮草北上,恐怕此战不战而败了,我越是担心,心里面越是烦躁!”

胡昭苦笑:“再说他们这事情也闹的不成样子了,之前有人烧了我们粮仓,有人意图对付我们的军工作坊,有人想要在渝都闹出一些风波来,我都可以忍得住,毕竟还在我们掌控之中,可他们突然闹这么一出官逼民反的戏码出来了,倒是把我恶心了,而且这既是是有人在挑衅,也未尝不是他们对于朝廷的试探,他们应该也清楚一些前线的情况,所以想要知道朝廷的心思,如果我不能把他们打回去,助长他的气焰,说不定荆襄都会溃烂,到时候我们可未必有足够的力量去收拾残局!”

“你考虑的倒是很全面!”

蔡邕闻言,眸子一亮,道:“这的确如此,他们如果嗅到了我们软弱的气息,就会变本加厉,杀一杀他们的气焰也好!”

他想了想,问:“不过这事情交给蒯良,会不会有些冒险?”

“你担心蒯家会复叛?”

“不能不防!”

蔡邕苦笑:“说老实话,牧龙图那厮得罪人的本事太大了,屁股都没有坐稳,就已经叫着要变法改制,这回让很多的世家门阀都走到他的对立面去的,而如今又是明朝廷最空虚的时候,说不准有些人想要铤而走险啊!”

胡昭面容抽搐了一下,在如今的大明朝廷,能如此毫不客气的直呼牧景名讳的人的,数来数去也就眼前这老人了。

“蒯子柔是一个聪明人,我觉得不会,不过我也不敢在他身上赌,所以我让蔡图去盯着他,别人都有选择,蔡图没有,在很多士林中人来说,他就是陛下嫡系,是陛下龙起之时的助力,他很清楚,只有靠着陛下,他才能活!”胡昭轻声的道。

“你有准备就好……咳咳!”

蔡邕咳嗽了两声,拍拍胸口,面色又显得略微苍白一些。

“蔡相,你可要保重身体!”

胡昭连忙说道。

“无妨!”

蔡邕挥挥手,微笑的说道:“我这身体是老毛病了,张仲景和幽姬都看过,问题不大,就是寒意入侵,虚弱了一些,一时半会还跨不掉的,老夫这岁数了,也不求长命百岁,但是不能看到天下一统,我死都难以瞑目!”

他的眼神之中透着一抹刚毅:“所以不管如何,我都会撑住,也更不会让人坏了如今大明朝廷这大好的局面!”

胡昭看着蔡邕,眸子之中有些湿润,大家都在拼命,眼前这老人也在拖着病痛之躯在拼命,他们都只是为了一个意念,那就是看到天下一统,乱世结束。

从动乱的时代走过来,他们太讨厌战争的存在了。

建立大明是牧景的霸业,何尝不是他们一个抚平乱世的寄托啊。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和你商量一下了,明日我准备去汉州蜀州走一趟,稳一稳人心,另外如果有时间北面的羌州,凉州,西州也要走一趟!”

蔡邕轻声的道:“现在虽然只是荆襄有些苗头想要反我们大明,但是不能不防着西面也出现情况,毕竟我们大明统治的时间太短了!”

要是四面起火,那就真的是后院不保了。

“你这身体,不好吧,还是安排另外的阁臣去!”

胡昭摇摇头。

他可不想让蔡邕死在任期之上,到时候不好向牧景交代,毕竟这可是牧景的长辈,是他的岳父,算是父亲了。

牧景的父亲牧山战死之后,恐怕只有蔡邕才能当他的长辈了。

“如今朝廷气氛紧张,人心不稳,其他人太多事情了,特别是要稳住朝堂,稳住人心,增加生产力,恐怕一个也走不开,再说了,他们也没有老夫这威望,我起码能让当地的读书人稳下来!”

蔡邕平静的说道:“至于我的身体,你不需要担心,我说了,看不到天下一统,我是不会垮掉的,再说当初我答应牧龙图那厮出仕,就是劳碌命了!”

胡昭这时候也说不出话来了,他倒是想要代替蔡邕下去,可他必须要坐镇中枢,但凡他出了任何一点问题,大明后院立刻就乱了。

“我让张火安排保护,另外张仲景会随你一起下去!”既然阻止不了,只能增加保证。

“张火是六扇门大统领,他可不能动,至于张仲景,医司主事可也不能乱动,这时候前线的药材运输也需要他,不用担心我,我会让的幽姬随行!”

“张妃?那也行!”

胡昭松了一口,张宁是医武双绝,她又是蔡邕义女,所以保护蔡邕她比任何人都更好一些。

“孔明,如今牧景要一劳永逸,虽老夫认为他有些急功近利,但是不可否认,他选择的时机太好了!”

蔡邕目光看着窗外,黝黑的夜色被白皑皑的雪花照亮了,看着这下雪的场景,他幽沉的说道:“天下百姓苦于战乱太久了,若能一统天下,再创太平,重建盛世,那是功德无量之事,所以不管我们认不认同他的急促,最少要支持,朝堂上下,当同心协力,支持到底,除非明军战败,不然我们不能有半点的犹豫,前线之战我们帮不了多少,但是最少不要让他在担心后院起火啊,所以有些事情,你已经不能再手软了!”

他对胡昭很看好,胡昭不管是从哪一方面,都是佼佼者,可有时候就是显得悠游寡断了一些。

越是这时候,越要够狠。

即使他蔡邕也做不到,但是这些年来,他为官多年的经验,能看的明白,所以他要告诫胡昭,团结的时候,不要太过于注意自己的官声了。

这时候,需要有人镇得住乾坤,比如独裁者。

“是啊!”

胡昭也看着窗外的景色,站得高看得远,渝都城收拢在眼底之下,他的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了:“在这时候,同心协力,稳住局势,才是最重要的,谁敢在这时候有异心,我不会手软的!”

上下一心,不是说的,是做的,他不介意揽住权力在身,谁敢有异心,杀无赦。

这时候,他不敢心软。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岁末 上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惊变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偷袭 十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上党 十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第一次廷推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大明军备 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战成名 十 (上架第七更)第七百二十六章 坚持不住的襄阳第三百二十四章 粮食风暴 九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夺荆州 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战葛坡 六第九百三十四章 谁才是最后的黄雀!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魏决战 九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宛城之战 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统一货币第六百六十四章 荆州之战的序幕 上 (补更,7/15)第九百三十六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债血偿,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六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此战无悔,生死有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战起河东 (除夕,炮竹一声除旧岁!)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一 (五千字大章,两更合一!)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惊变,枭雄末路! 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目标:凉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阳战起 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风波 一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入冬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战 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刘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治南乡第一攻略第三百八十一章 雇佣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夺荆州 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战上庸 六 (补上七月欠更,1/15)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大汉末年 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夷陵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豫州战场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大汉末年 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定雒阳 三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决战上党 五第一千零四十章 杀赵忠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婚和叛乱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大汉的天,塌下来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直捣黄龙 四第九百九十八章 假道伐虢?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灭燕 十六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潼关之战 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无人可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围杀张飞 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战上庸 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十常侍的图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徐庶归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用间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进入汉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粮食风暴 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临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汉名将皇甫嵩的恐怖 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整军 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败,亡! 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刘焉的野望 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七星刺杀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灭燕 十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围杀张飞 一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大明军备 八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吴军的兵力布置! (五千字大章)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亏一篑 上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决战之雒阳失守 中第八百章 外界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王对王 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新岁,太武二年!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战 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招标 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某家,南阳黄忠!第五百零三章 偷袭冠军 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最后的爆发 九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黑暗之中的对决第六百七十二章 荆州之惊 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对羌人部落的布置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歼灭韩遂部 九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尽了战场,却没有能算得过自己人!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当立第五百六十章 水道 下第一千零二章 铁石心肠皇甫嵩 上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上党之战 八第八百四十二章 在商言商,以商对商!第七百九十四章 初平五年,大争之始!第八百七十章 无奈的抉择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柴桑之战 九第七百五十三章 以进为退第四百三十章 守孝七日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七百七十五章 混战 下第一百零七章 景平营和武备堂的融合 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调动人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摧枯拉朽的一战 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汇报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武都,惊长安!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明丰钱庄的归属 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景平水师 五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溃败千里之外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