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蔡邕不行了

太武五年,七月。

入梅季节,渝都城的天空上乌云密布,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却依旧没有看到放晴,天空仿佛一直都在笼罩在幽暗之中。

大明宫。

宫廷九层楼。

牧景站在落地窗之前,修长的身躯越发的有一股凝重的气势,随着大明对天下的一统,他这个皇帝也算是名至实归了。

“陛下!”

一个青年拱手行礼,然后轻声的道:“北方千里传回捷报,我军已把鲜卑主力赶出幽州,赶出长城之外了,收复了幽州!”

“辽东呢?”

“目前我军主力还盘桓在幽州,辽东方面虽然各郡诚服,但是并没有进驻,另外乌桓还没有从辽东撤军!”

“传令他们,天下一统是我大明之底线,辽东一天不归,我们一天不能撤兵,就算是死扛也要给朕抗住了!”

牧景冷酷的说道。

一国之底线,那就是寸土不让的土地,这是不容商量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是!”

青年拱手领命,然后去传令。

半响之后,有人敲门。

“进!”

牧景淡然的开口。

“陛下!”

走进来的人,躬身行礼。

大明一直以来对跪礼都不是很注重的,见面的时候躬身行礼就行了,随着时间下来,这习惯也就形成了。

“孔明!”

牧景看着这中年两鬓白发,略微有些内疚。

作为大明第一相的胡昭年纪不算大,但是最操劳的就是他了,每一次牧景征战天下,守住家的人都是他。

文武双全不为过,他不仅仅精通政务,对军事也精通无比,特别是针对这一次统一大战,渝都受到影响,他的临危不乱算是一个强心针,不然即使牧景能打下天下,也多少有些军心波澜。

为了天下归一,为了这个帝国能重拾山河,他算是呕心沥血,整个大明,要说最忙碌的人,永远都是胡昭。

“事情要做,但是不能着急,你要保重身体啊!”牧景轻声的说道:“如今百废待兴,统一天下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才是最艰难的路,我们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就要有抗住天下人反噬的压力,你可不能在这时候倒下!”

少了谁,都能做事情,只是结果完全不一样,胡昭的存在,对于牧景而言,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缓冲地带。

说句不好听的,没有胡昭守住朝廷底线,他不敢把新政推动了这么迅速,毕竟新政影响了太多的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就全盘崩溃。

如果没有一个稳重又有威望的朝臣来镇压大局,天下还是会乱的。

好比如当年秦国,商鞅变法谁都知道是好,是能为秦国打下统一天下根基的政策,可反对的人却无数,最后商鞅被五马分尸,并非是商鞅变法不好,而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

牧景不想让这种妥协出现在明朝廷。

大明朝廷实现新政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新政若是推举不顺利,那么会有人出来扛锅,可牧景不希望明朝廷出现第二个商鞅,这时候胡昭的存在,就尤为重要了。

他能掌控朝廷的反噬。

“陛下放心!”

胡昭笑了笑,冷然的说道:“吾怎会如此轻易的倒下来,不能看到陛下把这天下治理的天平盛世,我死都不闭眼!”

他这话是有些幽怨的。

牧景讪讪一笑,他当然知道胡昭在埋怨什么,事实上这也怪不得他,大明朝廷的根基这么薄弱,他要是不能想点办法,单单是去年大战的那一笔抚恤金都没办法支付。

牧景转移话题,道:“对了,刚刚传来消息,幽州拿回来了!”

“吾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胡昭拱手行礼,然后幽幽的说道:“陛下,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为何?”

牧景眯眼:“辽东还没有回来,鲜卑乌桓虽然退了,但是他们还掌控大批的土地疆域,随时可以扣关而进,这时候不打下去,我们很难震慑他们!”

“不管是不是需要震慑他们,都不是这个时候!”

胡昭非常直接的说道:“这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继续打下去,如果我们继续打下去,那影响的是中原,中原才刚刚结束了战乱,陛下也清楚,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候,如果幽州战争拖的太久,恐怕这一战会导致我们刚刚那个拿下的中原又起波澜,毕竟人心难测,总有人不希望我们大明安好的!”

大明一统天下时间太短了,去年虽然打赢了那一场决定命运的战役,可多少人不服大明的存在啊。

打仗归打仗,地方治理归地方治理,不是打赢了,他们就一定服,他们未必会反,但是他们绝对可以听一套,做一套。

明面上服从你,但是暗地里面却聚众造反,这种事情,不是没有过。

明朝廷未必怕,可这样一来,明朝廷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牧景来回踱步,心中在权衡,拳头缓缓的攥起来,他不想现在撤兵,一旦撤兵,接下来他好些年都未必能动鲜卑。

“陛下!”

胡昭继续说道:“江东,中原,河北,这些地方,在今年不足半年之内,已经爆发了七次造反了,虽然都规模不大,被我们压下去了,但是这也说明了不服从我们的人,大有所在,若我们继续把注意力压在边疆,那么长时间下去,这些看似小祸患就会变成大问题了!”

牧景知道胡昭说的都是老实话,大明朝廷看似一统天下,可实际上掌控的疆域,还是以前的疆域,其他的新的疆域,目前都在权力交替之中。

这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新的秩序,当地乡绅豪族的反应,百姓的支持……

这些都足够让大明朝廷忙活数年的时间。

如果这时候,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边疆上,那么就有可能让中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祸患变大变的难以处理。

这时候,朝廷应该把重心放在整理中原,整理整个天下之上。

“朕,应了你!”牧景艰难的道:“不过底线是辽东,必须要拿下辽东,我们才能撤兵回来,不然朕不应,大明将士也不回应,我们打下来的江山,不能是残缺的!”

胡昭想了想,道:“可!”

这应该是底线了。

不吃下辽东,即使牧景愿意撤兵,枢密院这么多人也不愿意。

“臣提议!”

胡昭突然说道:“公孙度可以用,此人对辽东熟悉的很,而且乌桓南下辽东,他可能才是最着急的!”

“他可以用吗?”牧景反问。

“臣认为可以!”

“若是他重新割据辽东,那朕是不是给他白做嫁衣了!”牧景犹豫,不是不想用公孙度,但是要慎用,不能让公孙度玩耍他啊。

“他不敢!”

胡昭说道:“臣和他聊过一两次了,此人已经被咱们打臣服了,他若有这样胆子,那么当初他就不会投降了!”

“好吧!”

牧景想了想,道:“朕会让枢密院征召他去幽州,让他收复辽东,辽东拿下,立刻撤兵,但是鲜卑,乌桓都是心腹大患,朕必须要在北疆放有足够的兵力!”

“臣认为陛下所考虑的是非常正确的,我们早晚要对他们动手的!”胡昭心中也有一把熊熊的火焰。

这些游牧民族要是拿不下,大明朝廷也不会安稳。

“还有一件事情!”

牧景道:“吕布怎么处理?”

“看陛下如何想!”

“过河拆桥不好吧!”

“为天下安稳,杀一可镇天下大局,不足为道!”胡昭也是狠人。

“算了!”

牧景摇摇头:“朕可以不遵守对他的承诺,但是怎么也要给张文远几分面子,既然他不敢反,就让他回来吧!”

“陛下,他未必会臣服我们,不过只是求生存而已!”

“总有路让他走的!”

牧景笑了笑,道:“就算他不愿意臣服我们大明,不愿意在朕手下当差,朕也没有打算杀他,这人死在朕手中,天下之大,会有一个地方能容得下他的!”

“臣一直不明白,陛下到底如何想的,该杀的不杀!”胡昭直言说道。

“那是不该杀!”

牧景沉声的道:“该死的都已经在战场上死了,这天下死的人还不够多吗,还要用鲜血把这大地都染红了你才甘心啊!”

“可他们的存在就是不安的源泉,不管是燕国,魏王府,吴国,正因为他们都还活着,他们多少人在盘算着复苏!”

胡昭冷笑。

他不相信牧景是妇人之仁,但是他想不透牧景的如意算盘。

“无妨!”

牧景摆摆手,道:“朕已经想好了对他们的处置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朕不会拿大明朝廷来儿戏的,该杀的人,朕一定杀!”

“臣,拭目以待!”

胡昭深呼吸一口气。

“还有事情吗?”牧景看看窗外的天色:“没事情朕去交代一下,今年的防洪事宜!”

“还有一件事情!”

“说!”

“蔡参政可能不行了!”

“什么?”

牧景瞳孔睁大:“不可能的,上个月医司不是提上来了老头子的身体检查吗,虽然不太好,但是还能撑住一段时间了!”

“昨天他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起来了,他也没有派人来告诉我们,是我今天想要找他议事,才发现了!”

胡昭说道:“他已经剩下一口气了!”

“怎么会这样?”

“他想要安安静静的去,但是我总觉得,陛下该去送送他!”

“来人!”牧景低喝一声。

“在!”

“派人传皇后,命他去蔡府!”

“是!”

牧景冒着雨,来到了蔡府。

蔡府有些静悄悄的,这一座在渝都也算是尊贵的府邸,其实人不多,蔡邕是一个简朴的人,没有家仆成群,也没有多少家人。

只有一些老管家和老仆人了。

“陛下!”

“拜见陛下!”

众人看到牧景,纷纷行礼。

“不必多礼,老头子呢?”牧景面容冷峻,雨水沿着他的额头流淌,身上的衣袍都显得有些湿润了。

“老爷没有在厢房,在凉亭,他可能察觉你要来了,所以硬撑着身体,要去给陛下跑烧一壶茶!”

“你们都在这里,朕自己去!”牧景把亲卫都留下来了,走进了花园,花园旁边有一个人工鱼塘,鱼塘上面建立一个亭宇。

这是很多宅院都有的亭宇,读书人喜意境,在这种意境之中邀请好友,青梅煮酒,不亦乐乎。

外面雨水啪嗒啪嗒的下,凉亭里面,竹席铺地,珠帘垂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的脸庞,仿佛有些睁不开的眼眸,坐在椅子上。

他正在艰难的动着手中的茶具。

牧景是踩着雨,走进来了,他看着这苍老的蔡邕,心中不由自主的多了一份悲哀。

“是我错了,我不该让你北上!”

牧景跪下,哽咽的说道。

如果不是让蔡邕北上操劳,不至于让他生命消逝的这么快的,老人家虽然老,但是养起来,还是能活下去的。

可太过于操劳,等于在燃烧生命。

大明从去年结束大战开始,蔡邕就奔走四方,从关中到中原,从中原到河北,他不知道拜访了多少大儒,多少世家门阀。

正因为他的这一行,给大明朝廷减去了不知道多少的麻烦,让大明顺利的一统天下。

可也正因为这一行,让他为之不多的生命,在不断的燃烧之中。

“你没错!”

蔡邕微微抬头,他看着牧景,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是承认牧景的:“你没有任何错,日后你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天下,需要的不是我们这些活在过去的老臣,而是你这种能开创新世界的皇帝,遇上你,老头子这辈子,也不算是亏了,不能忠于大汉,但是最少,老头子已经忠于百姓了!”

“父亲!”

牧景双目含泪,有些哽咽。

“不哭!”

蔡邕摇摇头:“你是皇帝了,不是当年那个在太学还要逃学的小家伙了,你要学会承受自己的痛苦,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他的声音越来越虚弱了。

“你撑住,昭姬要来了!”

牧景道。

“老头子就是不想让昭姬太过于伤心了,才瞒着没说!”蔡邕道。

他笑了笑,声音虚弱,却有力:“你来了,也算是一件美事吧,最少老头子没有白活这一辈子,能得一朝天子送行,足矣!”

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登基之前 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七百一十二章 水师攻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动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我用他们,还是被他们在利用?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三大诸侯会盟 四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决战上党 二十四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风波 四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整军 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蔡邕出仕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三军对持之势!第八百七十五章 涪陵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大战启 一第八百零五章 演戏,都是一把好手!第三百一十四章 赐婚 中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上党之战 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战果和战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溃败千里之外 三第三百八十章 能用粮食解决的战争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大动作 六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三大诸侯会盟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新政辩论 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诛袁氏 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谭宗瘸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五章 战北邙 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夺荆州 五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决战 六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决战上党 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场关于读书人的革命 七 (元旦第三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大战爆发!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论英雄,英雄定成败!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临舞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时机已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三章 血战葛坡 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五霸第四百二十三章 当为人子,生死归京! 下第五十五章 舞阴士族的惊惧 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壶关沦陷 二第一百四十章 路遇书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溃败千里之外 四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天下定 八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西北风云再起 六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壶关沦陷 二第一千六百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祭祖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惊变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惊变,枭雄末路! 九第四百三十二章 交代京城一二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马枪,断粮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西北风云再起 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雒阳之战 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雒阳战起 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襄阳郡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雒阳战起 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封王,明!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变战略部署第六百七十七章 汉中的金融体系,从明丰钱庄开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朕是大汉天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先下手为强 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对王 七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风波 五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襄阳未来的发展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夺荆州 十二第六十一章 甄选教官 五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明王宫第四十二章 出手相救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卧龙初鸣,文聘之败! 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学论政 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突袭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决战 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归来第二百三十二章 雒阳战起 六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明魏血战 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学论政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拿下西凉第三百二十一章 粮食风暴 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兄弟聚集第五百四十章 春耕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溃败 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谁是黄雀 中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宛城之战 三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立国的准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战启 五第八百一十九章 围困张任 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西北归明 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关之战 三第九百三十四章 谁才是最后的黄雀!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偷袭 七第六百三十七章 勇武论英雄,英雄定成败!第五百四十九章 形势逆转 上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明军备 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宴会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