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貂蝉

为了好好修理修理郭嘉,李峰暗暗对程昱挤眉弄眼。程昱会意,点头微笑。

于是,李峰大声问道:“嗯,仲德一个人要处理这么多政务,不知道忙不忙得过来呀?”

程昱佯装叹气,大声回答:“唉,不瞒主公,政务繁多,程某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呀!”

李峰又道:“既然如此,我就再给仲德找个帮手好了;嗯,仲德你看奉孝如何?”

程昱佯装大喜:“奉孝机敏,正适合帮我处理内政。”

郭嘉正举杯欲饮,闻言,一口酒就喷了出来,连连咳嗽:“主公,郭嘉天性愚笨,如此重任怎能交付给我?还请主公另找高明!”

诸人闻言,暗翻白眼,一起鄙视郭嘉:“丫的,要是你都天性愚笨,整个大汉朝就没有聪明人了!也不知道找个好点的借口。”

见陈宫在一旁看戏看得津津有味,郭嘉恨得连牙根都痒痒了,他眼珠一转,顿时计上心来。

只见郭嘉主动说道:“郭某本事平平,但公台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处理政务定是一把好手;我看还是请他帮忙吧!”

陈宫正看戏看得开心,忽闻郭嘉祸水东引,顿时白眼狂翻,恶狠狠的盯着郭嘉:“你丫的敢陷害老子!”

郭嘉抛个媚眼回去:“叫你看戏,叫你开心,叫你偷笑,哼哼。”

看到郭嘉的媚眼,陈宫一阵恶心,急忙推辞:“我辅助张将军处理军事,没有空闲,只能向仲德兄说抱歉了。”

众人正玩笑间,忽有探子来报:“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诸人大惊,郭嘉皱眉:“董卓未死,诸侯便已四分五裂,这下事情严重了。”

李峰闻言暗想:“董卓,哼哼,貂蝉姐姐会收拾他的,老贼蹦达不了多久了。”

对于貂蝉这样一位奇女子,李峰深感惋惜。《三国演义》中说貂蝉是自愿助王允设下美人计的;只是,这可能吗?又有哪个女子愿意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去服侍又老又丑的董卓?与其说貂蝉自愿,还不如说是被王允逼迫的。最起码,这样更真实一点。

董卓死后,貂蝉嫁给吕布做妾,难保不会受到正妻的刁难。

后来吕布战败,被曹操所杀,貂蝉一个弱女子又会有怎样的下场?《三国演义》中未曾明言,但没有了吕布的庇护,美貌如貂蝉,她的后半生一定非常凄惨,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沦为权贵的玩物罢了。

“这样可敬的女子,不该有这样悲惨的结局,”李峰暗想:“我必须救她一救。”

可是救了貂蝉,谁去杀董卓呢?等等,说到底,貂蝉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她只是引出了吕布与董卓在父子关系下,潜藏的矛盾。换言之,要是董卓和吕布没有矛盾,貂蝉就是再机敏美貌十倍,也毫无作用。

最本质的原因是吕布的野心和董卓的强势冲突而产生的矛盾,嗯,或许不用美人计也能策反吕布。

对了,吕布狼子野心,又好钱财,或许可以这样做……

散去众人,李峰从亲兵里选出几个机灵的,耳语一番……

次日,这些亲兵驾着马车就往长安去了。

=============================分隔线=============================

王允(137-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但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的反扑,和他的家族一起被处死了。

身为堂堂大汉司徒,王允的日子过的却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风光。自董卓当权以来,王允几乎夜夜失眠,根本没法睡上一个好觉。董卓残暴,常设帐于路,与公卿聚饮。一日,卓出横门,百官皆送,卓留宴,适北地招安降卒数百人到。卓即命于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卓饮食谈笑自若。

前些日子,董卓更是无故杀了当朝司空张温;王允与张温略有私怨,但同殿为官多年,难免心生兔死狐悲之感。还好王允虽恨董卓,表面上却掩饰得极好,董卓对他信任有加,不曾提防。

正想着心事,管家忽来禀报:“老爷,昨天夜里老仆在门口拾到一个锦囊,上书‘王司徒亲启’五个大字。”

王允疑惑,道:“拿来我看。”

管家递过锦囊。

王允接过,打开锦囊细看;这一看,却是吓得王允魂飞天外,脸色惨白。那锦囊里只有一块细小竹片,上有一行小字。

究竟是什么字,竟能把久经官场的王允老狐狸吓成这样?

竹片上写着“王司徒欲除董贼”七个小字。

“董贼”自然是指董卓,而“王司徒”自然指的就是他——大汉司徒王允。

王允咋见之下,害怕送锦囊这人将消息泄漏给董卓,心中大乱。不过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片刻后就冷静下来。

“唔,若是这人有意害我,只怕来的就不是锦囊了,而是董卓的屠刀。”王允细细思量,知道他想杀董卓的人不多,而这些人都是可信的,绝不会开这种玩笑。

想着想着,王允对管家说道:“今晚此人可能还会送来锦囊,你细细留意!”

管家点头退下。

果然第二天,又有人送来一个锦囊,里面照旧装着一块写了字的竹片。

“我有一计,可诛董贼。”

王允看着竹片上的八个小字,沉吟不语。

第三天,锦囊里还是一块竹片,上面写着“欲求一女——貂蝉”。

王允惊疑不定,这貂蝉美貌异常,能歌善舞,是他司徒府里最好的歌妓,从未让外人见过;这人是从哪里得知貂蝉的?

(李峰偷笑,是罗贯中告诉我的,嘿嘿,有本事你猜呀!)

王允思忖许久,暗叹:“我为国家,何惜一区区歌妓?”遂令管家将貂蝉梳洗一番,蒙上盖头,送到府门口。

当夜,一伙人将蒙着盖头的貂蝉绑上马车,向汝南飞驶而去。当然,这伙人也留下了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锦囊。

王允打开锦囊,这回锦囊里不再是竹片,而是一块锦帛。

王允细细察看锦帛,只见上面写着数行文字:“欲除董贼,全在吕布;吕布无德,贪钱财,好宝物;司徒可巨资购进珍宝,先口头许诺赠与吕布,暗地里使人将珍宝送到董卓府中;再去寻吕布,假说董贼仗势欺人,强抢珍宝。如此,则二人之间,必生怨恨;最后令一舌辩之士,巧言离间,则董贼可除,汉室可兴矣!”

王允大喜,急令管家巨资求购奇珍异宝。

再说貂蝉,无缘无故被王允赠与他人,心中慌乱至极。胡思乱想,又兼之路途颠簸,舟车劳顿,竟然染上风寒。好容易到了汝南,才刚下马车,貂蝉就晕了过去。

不愧是华夏四大美人之一,貂蝉生的是花容月貌,但见:俏脸上一双水晶似的眸子闪烁着皎洁的光芒,脸颊上泛着珠玉般的光泽,眼神清澈的如同冰下的溪水,不染一丝世间的尘垢;睫毛纤长而浓密,如月牙一般微微翘起,粉嫩的嘴唇泛着晶莹的颜色,轻弯出很好看的弧度。如玉的耳垂上带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风儿轻轻起舞。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更衬得酥胸高耸。此刻美人偶感风寒,俏脸上更添三分憔悴,越发的显得楚楚可怜,看得李峰心疼不已。

急令手下去寻郎中,李峰握着貂蝉的手,静静的注视着眼前这绝美的人儿。

正在这时,张飞压低脚步,蹑手蹑脚的走进房门;见李峰痴痴呆呆的看着躺在床上的女子,心中大喜,暗道:“哈哈,看来离我张飞抱侄子的日子不远了。”

张飞轻轻的退了出去,乐呵呵的去找郭嘉喝酒。

谁能想到,一代三国牛人郭嘉竟然是个婆婆嘴!于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李二将军与一女子私定终生的戏码就传了出来;唯有当事人李峰还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李峰早已忘却了一切,管他什么天下大事,管他什么曹黑子,孙蛮子,董老贼,刘大耳朵;他只是想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人儿,看着她时而微微颤动的眼睫,看着她憔悴仍不失妩媚的脸颊,看着她因焦虑和病痛微微皱起的眉头,看着她如玉晶莹的浑圆耳垂……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有人能如此美丽,即使是在昏睡中,仍让人为之倾倒迷醉。

李峰暗自庆幸,辛亏自己抢先一步救了貂蝉,若是如此美丽的人儿被人玷污,那他一定会陷入疯狂。

=============================分隔线=============================

哎呀,写女生好麻烦呀!老狼的脑汁都被绞尽了,大家支持一下吧,谢谢了。

第五十九章 甘宁第十四章 陈宫第三十九章 谈判第八十一章 收将第七十五章 拜见大舅哥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五十三章 宛城寻药第十五章 颍川书院第六十二章 绝症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二十四章 貂蝉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二十五章 谋划第五十章 山路第五十二章 高顺第十七章 王佐第三十五章 青州黄巾第二十七章 东莱太史慈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四十六章 伏击第四十四章 救驾第四十六章 伏击第七十九章 招揽第八十三章 论英雄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四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二十二章 传国玉玺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六十七章 破城第八十四章 结盟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三十六章 褚飞燕第二十五章 谋划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六十七章 破城第二十九章 擒太史第七章 首战立功第五十三章 宛城寻药第七十七章 通过考验第四十四章 救驾第四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四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十八章 诸侯会盟,孙坚战败第七十七章 通过考验第二十五章 谋划第四十二章 曹豹第七十章 离间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三十九章 谈判第三十二章 乌金宝甲第三十四章 锋锐营第十七章 王佐第十七章 王佐第三十八章 要粮第三十八章 要粮第七十二章 瓜分第十二章 黑蛇山小道第二十四章 貂蝉第三章 猛张飞第四十三章 酒宴杀机第六十章 定计第六章 招聚人马第六十三章 称帝风波第九章 火烧长社第二十九章 擒太史第二十七章 东莱太史慈第三十四章 锋锐营第三十八章 要粮第三章 猛张飞第八十一章 收将第三十章 霹雳车第八十章 横江a贼第五十五章 搏杀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五十一章 奇迹第六十三章 称帝风波第八章 再破黄巾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第三十七章 劝降第六十六章 诱敌?!第八十三章 论英雄第二十六章 起兵第四十一章 徐州牧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八十二章 好药方第二十五章 谋划第二十九章 擒太史第十九章 李仲德奋威斩华雄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三十六章 褚飞燕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八十三章 论英雄第三十六章 褚飞燕第二十章 人中吕布第四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五十六章 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