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骑兵的作用

卢植的骑兵部队被他派去了广平,广平城身后就是巨鹿,那里是张角老巢,易守难攻,为了防止张角撤退到巨鹿城里,卢植不得不在战略上进行截断打击,把骑兵派了出去。

这使得目前卢植大军的骑兵部队奇缺。

马匹倒不缺,因为大军开拔,辎重部队连绵数里,解放几千匹马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缺的是骑术精湛的骑士。

洛阳属于中原地带,并不算北地,而且四周多山岭,整个京畿区域光山区和丘陵地形就占了九成,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十数条山脉,平原只有一成。

这种情况使得洛阳除了专门训练出来的三河骑士以外(三河骑士是指司州河内、河东、河南三郡的骑兵部队),其他大部分士兵都不擅长骑射。

卢植的部队多为司州人,让他们上战场打仗还行,上马驰骋就有些难为他们,因此找来找去,居然只找到了千余可以骑马的将士,使得听到这个结果的卢植非常尴尬,奇袭计划差点夭折。

好在关键时刻,陈暮献计,易阳到曲梁不过四十里,他们的目的只是比黄巾溃军快一步先赶到曲梁。所以并不需要策马奔驰,只要保持速度比人奔跑速度更快就可以。

黄巾军溃兵在易阳鏖战了近一个时辰,又疯狂奔跑,体力必然早已透支,跑不了多远。卢植军完全可以把辎重原地卸下,将车马空出来,让马夫驾车行进。

如此,即便无法发挥马匹最快速度,既每小时40公里以上,但也可以保持每小时20公里左右,就算黄巾溃兵能每小时能跑10公里,也可绰绰有余。

当然,陈暮肯定不会以每小时多少公里这种计算方式告诉他们原理,只是以春秋战国时的战车做举例。汉朝离战国时期也就四五百年的时间,很多文化都得到了诸子百家的传承,以这样的方式解释,让人更容易理解。

这个计策很快被卢植采纳,开始下令后军原地卸载粮草辎重,腾出车马,以此用马车当作运输士兵的交通工具。

刘备的人马全是幽州人,大部分士卒都骑术尚可,在他的恳求下,希望被允许参与这次计划。

他的托词是自己手里有几百幽州骑兵,对于奇袭计划,有很大帮助。

卢植听了十分犹豫。

他考虑的是刘备部曲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需要时间好好休整,如果再让他们上战场,对士兵来说是巨大的负担,毕竟人不是铁打的,短时间内连续作战,士兵们就算没战死,恐怕也得累死。

刘备见此情形,对陈暮使了个眼色,示意让陈暮说句话。

现在陈暮也算是能在卢植面前提意见的人,有曲逆候之后这块招牌,再加上陈暮的确有真才实学,让卢植非常欣赏,甚至打算将他推荐入太学。

陈暮的话,卢植应该能听得进去。

陈暮无奈,只能说道:“先生,黄巾军的部队大多为贫寒农家子,俱患有夜盲症。所以逃散的黄巾军可以不必理会,因为他们夜晚看不清楚道路,甚至连方向都不知道,不可能独自跑到曲梁城去报信。不过我问过被俘虏的黄巾军,除了被大哥射死的渠帅于羝根外,还有另外一名贼首郭大贤,此人见战事不利,领着数千贼人从北城逃走。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在无法看分辨道路的情况下,必然会利用洺水的流向来确定方向,从而往东走去曲梁,而且沿途为照顾看不清道路的士卒,

他肯定也会打起火把,照亮道路,到时候在黑夜当中,十分显眼。如果我们手上有一支骑兵部队,就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侦查,确定他们的位置,从而进行有利判断。”

刘备虽然有些地方听不太懂,但忙不迭点头道:“正是正是。”

陈暮又补充道:“目前大军中既然缺少骑士,便正是我部人马大展身手之时,我部人员伤亡虽大,但依旧有三百多名可用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幽州人,幽州多牧场,很多士兵都是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如果只是用来打探情报,完全可以胜任。”

“正是正是。”

刘备眼睛一亮,连连附和。

大汉十三州,善骑术者唯凉州、并州、幽州这三地。

原因有三。

一是这三州都产马,比如并州就是后来的山西以及小片内蒙,大名鼎鼎的并州九原吕布,再过两千年就得被称为内蒙包头吕布。还有幽州是后来的东北,凉州是后来的甘肃,三地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离蒙古草原很近,都有辽阔的养马草场。

二是这三州常年与鲜卑、西羌、胡羌、匈奴、乌桓等草原民族战斗,有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不过三国时代的外族堪称经验宝宝,随便拿出一国来,都吊打四方蛮夷。

三是这三州地形都极为辽阔,比如幽州全境除了后世小片河北以及首都外,包括整个东北,小片俄罗斯领土,以及半个朝鲜半岛。还有凉州就更加夸张,有后来的新疆,汉朝时的西域长史府,小片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版图甚至能抵达后世的阿富汗。

如此庞大的地域,又没有复杂的水系发展航运,如果不会骑马,光靠两只脚走路的话,可能要好一两年才能走遍整个幽州或者凉州。因此骑术于这三州之人,几乎成了一种必备生活技能。

如果在卢植军中还能找出骑术娴熟的将士,大抵也就刘备的幽州军了。

卢植思来想去,觉得陈暮说的似乎有点道理,于是询问道:“若要这三百骑士,该如何运作?”

陈暮毫不犹豫道:“现在郭大贤已如惊弓之鸟,必然摸着洺水全速往曲梁方向前进。骑兵的作用有三,一是要知道敌人的位置。二是拖延敌人速度。三若战场有变,可做奇兵。”

“要知道敌人位置有何用?”

“方便确定我们会在他们之前赶到曲梁,比如此时敌人已经跑了二刻钟,已在易阳十里外,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他们要跑到曲梁的时间至少还要六刻钟的时间,虽然他们不可能有这样的体力,但我们就得保证六刻钟之内抵达曲梁,提前布置,以此来做精准计算。”

汉朝计时用的漏刻制度,所谓漏刻,就是用一个可以漏水的器皿,一天漏多少水来记时,每漏出多少水,就刻一道痕迹,所以称为漏刻。

当时普遍制度为100刻,也就是把一天分为100刻钟,平均每刻钟14.4分钟。

至于人们熟知的96刻钟制度,要到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才会确立,因此现在的计时制度,还不算完全规范。

卢植又问道:“如何拖延敌人速度?”

陈暮回答:“如果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郭大贤,便可以命令骑兵出现在郭大贤部视野范围里,却不用进攻,只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身边有一只骑兵就可,远远盯着他们,让他们不敢快速前进,如此就能做到拖延目的。”

“既然可以用战车追上郭大贤部,为何不将其彻底歼灭?”

卢植似乎又在对陈暮进行考校。

不过有些地方卢植的确不是太懂,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汉朝时虽然已经有了九章算术,证明此时的数学家能力不弱,但卢植搞的是儒学经典,对数学几乎一窍不通,需要陈暮为他解惑。

“先生,您既然已经猜到,又何必如此考校我呢?”

陈暮无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还要他说的话,那卢植也太笨了点吧。

卢植哈哈大笑道:“陈子归啊陈子归,幸好你是我麾下一员,若是黄巾贼,恐怕吾得头疼死。”

陈暮和刘备陪着笑,周围宗员王子服吴兰等高级将领虽然不太明白他们之间在打什么哈哈,不过主将都在那乐了,他们自然也得跟着一起笑,不然就显得太不合群了一点。

等众人笑罢,卢植点点头:“玄德,陈子归的确说服了我,那你听令,调集你麾下能上马者,按陈子归的方法行事。切记,在需要你们拖延速度之前, 绝不可以出现在他们的视野范围内,只远远盯梢即可,等大军攻克了曲梁,尔等亦是头功一件。”

不上战场就能拿头功?

刘备愣了一下,四下张望,发现王子服、吴兰、鲍鸿、伍孚、种辑手下将领脸色微变,看向他的目光隐隐透露着不善,顿时就知道不妙,诚挚请求道:“请师君收回成命,备若只是衔尾追击郭大贤,一无败敌之功,二无斩将之绩,怎么比得上攻城战中舍生忘死的将士,实难当得起头功。”

若说易阳攻城战刘备拿头功没问题,因为攻城的是孟震部队,跟另外四校人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硬扯关系也就屯骑校尉鲍鸿是孟震的上司,还能有个领导有方的表扬。但北军五位校尉都是两千石的高级军官,这点小功劳根本不看在眼里。

而五位校尉手下的司马、都官、功曹、别驾、兵曹、门牙官等中低层基础军官则不同,他们要想升官,就需要积累大量的功勋,刘备领着几百骑兵啥都不干就给个头功,他们能服才怪。

卢植是海内大儒,汉末三名将之一,本身就是聪明人,注意到刘备的目光后,很快明白自己的命令让刘备损害了中低层军官的利益。

不过刘备的几百骑兵在经过陈暮的讲解之后,有了很大的战略意义,在这次战斗中十分关键,甚至可以说影响到卢植大军今夜能否一举攻克曲梁和斥章二县,不给功劳也实在说不过去,犹豫片刻,说道:“那便允许你部在抵达曲梁后,参与最后的战斗。”

刘备大喜,叩谢道:“诺,备敬遵师命!”

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驾第六十章 何进之死(二合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敌我援军第七十九章 夺冀州的第二步战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战再起第四十一章 吕布,我要你的命!第四十章程昱陈宫戏贤与联盟破灭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六章 观察第一百一十章 邗沟通航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六章 定徐州(1)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一十二章 尚书台第十章 B计划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八十三章 断其一臂第三章 双面间谍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十五章 养寇自重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二十九章 反攻长安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一十六章 奇袭曲梁第三十三章 此间凉第七十三章 吕布第二十八章 船老板第一百九十七章 张郃投降第九十六章 腥风血雨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一十七章 骑兵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九十章 狼狈逃窜第一十一章 玉堂寻贤访陈生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十二章 灭爸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七十一章 开会第一百三十一章 斩将搴旗第二十章 南阳之战(2)第七十八章 旧时代的消散,新时代的开启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第一十六章 有内鬼第七十四章 废帝第一十八章 这TM的就是惊喜第三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四十七章 进城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诸侯响应号召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个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三十七章 离别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战之日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荣回辽东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狱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县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第七十四章 一席话语,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溃第三章 汉末群雄之白马公孙瓒第二十七章 广年对(3)第三章 得兖州第六十章 入驻华阴第三章 汉末群雄之白马公孙瓒第六章 马钧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第七十章 孙曹刘一网打尽第二百五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七章 陈子归束发弃袍第七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二十八章 讲学第一百九十四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七十九章 夺冀州的第二步战略第七十七章 离间计第七章 内政改制第九十章 主动出击第九十五章 荆州风雨第四十二章 一声大哥,一生大哥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前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乱再起第三章 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