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

初平三年五月,是汉朝历史上又一个黑暗的时刻。

天子罹难,江山社稷濒临瓦解。

当关东军抵达长安的时候,对长安发起了猛攻。

按理来说,李傕郭汜这些人已经聚众起接近二十万的兵马,击退关东军并不是难事。

但他们一个个为了保存实力,根本就不愿意出去死战,最终在关东军围城半月之后,他们答应了关东军的要求,将留在城内的朝廷公卿送出了城。

接到满朝公卿之后,关东军就立即撤退了,毫不犹豫地开始往洛阳方向撤离。

这也是阎忠早就给予李傕郭汜他们的判断。

皇帝一死,关东军就没有了奋斗目标,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关中。

毕竟现在刘备还在攻打冀州,关东军自己的粮草压力也很大,不可能再继续长时间留在这里,这样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正如之前阎忠说的一样,现在关中空虚下来,如果有雄心壮志的人,就应该占据关中,虎视天下。

至于现在西凉军那么多将领,谁当老大的问题,那就只能看自己的本事。

也许有人说关东军就在旁边,多蠢的人才会内讧?

可问题是在天子死后,没有了目标,关东军有多蠢才会留在关中这片远离本地上千公里的地方继续作战?

青州现在的情况确实好了很多,可也不是金山银山,支持不了他们两面作战。如今关东军还能够留在关中,已经是因为洛阳现在可以供应粮草,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州集团已经天下无敌。

所以关东军撤退是必然的事情。

六月初,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穿过秦岭,回到了洛阳。

如今的洛阳已经开始屯田,王匡在“民变”中死后,他的部下投靠了赵云。

其中有一名叫韩浩的将领对种田颇有心得,因此被赵云任命为典农校尉,而赵云本人则领军屯于林虑、荡阴、朝歌一带,也就是后世的鹤壁市。

后世的鹤壁市在汉朝属于河内郡与冀州的交界处,这里是一片平原地区,很容易遭到冀州来的伪汉军队攻击。

刘备现在跟王芬已经处于敌对状态,而洛阳地理位置很关键,赵云自然要小心防范。

事实上当刘备准备进攻王芬的时候,就曾经考虑过从河内郡直扑邺城。

但王芬在伪汉政权建立之后,就开始大肆征兵,其中又以魏郡的军队最多,足足有七八万之众。

如果从河内郡强攻的话,有些拿头去和人家的钢板硬撞的意思。

因此当时他打的旗号是回青州休整,想要从冀州借道。等大军路过邺城的时候,再突然袭击,打王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王芬又不傻,自然是不允许,且还以伪帝的名义让他解散军队入邺城担任公卿。

这一招是试探,如果刘备答应,那就皆大欢喜,如果刘备拒绝,那就是在不认可冀州的皇帝,双方自然要转变立场,从原本的友好变成敌对。

刘备自然不可能解散军队跑去冀州当官,

因此当场拒绝了伪帝的诏书,双方就算是撕破脸皮,正式陷入战争状态。

只是让刘备想不到的是,战争还没开始打,公孙瓒的老家幽州就被中部鲜卑偷了屁股。

无奈之下,公孙瓒只能向刘备告辞,从兖州进入平原国,再从平原找袁绍借道渤海郡,一路北归,回到了幽州去守自己的老家去了。

也许有人问,袁绍会那么好心放公孙瓒回去?

然而袁绍的计策就是要削弱刘备的力量,怎么可能不会放他走?

而且袁绍现在的兵力还没有能力阻拦得了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北归,自然就只能看着公孙瓒离开。

一时间,从战争刚刚开始,刘备就已经处于兵力上的下风,他的兵力只有三四万,且还是在外征战多年的疲惫老军,而王芬在冀州拥兵十多万,还是年轻力壮的新军,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战争从一开始就十分吃力,幸好王芬本人不修兵事,哪怕拥兵十多万,指挥能力和调度能力都极差,仅仅只是靠着兵多在勉强支持而已。

实际上刘备军如果是当初从青州出来的六万兵马,靠着精锐和高级将领比较多,几乎可以摧枯拉朽般击溃王芬。

可现在跟当初完全不一样。

一者他当初的六万兵马,一年征战死伤近万人,只剩下五万。而这五万还得分兵给陈暮留一万,又在洛阳等关键地区留一万,自己手里只有三万多人马,兵力严重不足。

二者他的士兵都已经出来征战三年了,思乡情绪和厌战情绪比较严重,导致战斗意志不高,往往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时,会出现崩溃的情况,使得刘备无可奈何,只能停止攻打冀州,从兖州借道回了青州休整。

刘备主力回师青州,王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在魏郡与河内郡的边境,以及清河国与平原国的边境处布置了大量的兵马,防备洛阳和青州的进攻,至于让他出动出击,他还没有那个胆子。

主要也是王芬手下诸多谋士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关中跟青州在刘备手里,北面还有个公孙瓒,冀州现在的位置就非常尴尬,处于被三面夹击的状态。

一旦王芬进攻洛阳, 那么关中的关东军回师,此时青州和幽州再一起对他进攻,则形势就会瞬间逆转,同理不管打青州还是幽州也一样。

所以王芬只能保持一个龟缩防守的状态,根本不敢主动出击去找刘备的麻烦。

天下大势,在初平三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刘辩死了。

没有了共主,各路诸侯的心思,就纷纷开始活跃了起来。

冀州,渤海郡,太守府邸。

袁绍召来诸多手下议事,意气奋发地看着众人。

“冀州,马上就要到手了!”

兖州,东郡,太守府邸。

曹操听闻刘辩驾崩的消息,眼角落下两滴眼泪,哭诉道:“是臣之罪也。”

益州,蜀郡,州牧府邸。

刘焉狂喜。

早在去年他就曾经造作乘舆车具和天子服饰,准备为称帝做打算,只是因为被朝廷下达的诏书谴责而一直不敢。

现在正牌天子没有了,他这个汉室宗亲,且堂堂的益州牧,终于可以更进一步,称为天子了。

除了这些人以外,荆北的刘表,荆南的袁术,还有徐州的陶谦,面对这个消息的表现不一而足,有些高兴,有些悲伤,天下大势,总归是在这起起落落中开始了。

第三十五章 民风淳朴蒲阴县第十章 掌控舆论的优势第五十五章 威胁第三十章 群情激愤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二十六章 坐而论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一百零四章 军万马自北来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请假条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敌以弱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传说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与未来规划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与未来规划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魉(二)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对苍穹(新年快乐)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一十一章 茶艺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四十八章 长社城内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章 内政改制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四十三章 战吕布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绍的应对第二百五十九章 构筑防线第一百九十三章 绝望的张郃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传位第四十一章 援军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第四十九章 责任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九十五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第六十七章 自然课第四十章 鸣金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第七十四章 乱世一锅粥(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子归的心机第三十八章 快去请陈子归第一百四十五章 开闸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九十九章 二声巨响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章 定徐州(2)第六十三章 人心险恶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请假条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十九章 反攻长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一百四十九章 辘轳车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请假条第二十六章 试探第二百五十九章 构筑防线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第五十章 战略目标:曹操保卫战第六十五章 泰山书院开学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第二百八十二章 传位第二百一十章 阵斩高览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战(1)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阳许子远第八十八章 战略得失第九十四章 历史的书写者第二十八章 算无遗策第五十九章 起风了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击马车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百六十三章 历城城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会猎于冀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绍的应对第一百九十一章 总有一处门会打开第二十九章 战争机器运转通知第六十九章 西凉铁骑第五十六章 阴损之计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