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程昱陈宫戏贤与联盟破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谋伐酷笔记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从洛阳去青州怎么走最快?

当然是坐船顺河而下。

可惜现在的黄河流过冀州境内,陈暮现在坐船就是找死,只能从兖州绕路走。

兖州当年经过黑山军袭扰,刘岱战死,曹操和鲍信回师救援。

由于二人的兵力不多,一开始与黑山军大战的时候,仅仅处于僵持阶段,曹操和鲍信占领东郡,徐徐图之。

结果第二年刘备回师青州,从兖州借道而过,浩浩荡荡几万大军,几乎是一路推平。

甚至都不需要刘备出手,公孙瓒的三万骑兵就给曹操鲍信他们搞定。

当时公孙瓒已经得知自己的老家幽州被袭扰,回师心切,干脆率领三万骑兵一路推平了兖州黑山军,再从平原国借道渤海,回师幽州。

所以现在不仅鲍信没死,曹操也是很轻易地拿下了整个兖州,两个月前向中央朝廷遣使纳贡,成功地担任了兖州牧。

虽然现在大家都已经成为了大诸侯,但以前的交情还在,而且一直没有敌对,双方经常还有信件来往。

因此当陈暮从河内郡进入东郡的时候,受到了曹操的热情款待。

东郡濮阳。

从洛阳到濮阳其实很近,大概六百多里路,走了五六天,曹操提前得到消息,已经在濮阳设宴。

城外西门亭,九月的秋风拂过远方的山岗,山林已经变黄,最近的气温下降得很快,天气也阴沉沉的,虽未下雨,但秋意很浓郁,有时候温度很高,有时候温度又很低。

曹操驻足在亭中,远远观望,就看到在官道尽头,踏着秋风之中,成群结队的骑兵如排山倒海一般涌来,像是要将眼前的一切碾为齑粉。

等到接近西门亭,骑兵开始缓缓减慢速度,陈暮并不是在队伍最前面,而是被众人团团保护在最中央。

到了近前之后,诸多幽州骑士才展现出高超的马术水平,纷纷减速停下。

众人分散而开,陈暮越众而出,来到曹操面前下马。

看着这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操作,曹操无语。

这世上似乎就没有比陈暮更怕死的人,出门随时带着一千重甲骑兵保护不说,这些骑兵还是一人三马,几乎武装到了牙齿。

沿途别说山匪路霸,就连正规的诸侯军,没有上万人军队,怕是轻易不敢招惹他们。

乱世确实不安全,可至于吗?

很多游历四方的书生,腰间带了一把剑,就敢纵横天下,虽然也死了不少人,但至少说明汉朝儒生的胆气。

陈子归却整天一副“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架势,属实汉朝儒生之耻。

陈暮当然不知道曹操已经给他标榜为汉儒耻辱,翻身下马之后,露出了经典的假笑,一脸久别重逢的喜悦感,高兴地拱手行礼:“孟德兄长,又是一年余未见,令小弟甚是挂念。”

曹操回了个礼,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也是堆满了笑容道:“子归贤弟,经久不见,愚兄也是想念得紧。这次听闻你路过兖州,特意备下酒宴,请。”

“多谢兄!”

陈暮与曹操并肩进城,他一边走,一边注意到曹操身边还有几个人作陪,看面相有年轻的士子,也有年长的士子,皆含笑地看着他,心中虽有猜测,但知道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因此只是点点头,往城里去。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十余人穿过濮阳中心大街,抵达了县衙府邸,众人鱼贯而入,进了中堂,步入大殿,曹操坐在主位之上,陈暮则坐在他下首第一位,其他也是分列而坐,按照位置坐好。

“子归,来,我为你介绍一下。”

曹操一边吩咐开席,一边在上菜的功夫,对陈暮说道:“这位是我征辟的张寿令程昱,字仲德。”

“昱见过光禄大夫。”

“先生有礼。”

陈暮看过去,程昱约五十上下,一张国字脸,相貌堂堂,下颌长着山羊须,虽然年纪偏大,但目光炯炯有神。

看到陈暮望过来,程昱拱手一礼,面容十分严肃。

陈暮也回了一礼。

就这仪表堂堂的长相,谁知道会是一位给军粮中参杂人脯的狠人呢?

“这位是濮阳令陈宫,字公台。”

曹操又指着另外一名四十岁上下的清瘦中年男人介绍。

就看到陈宫长袍飘飘,面容清攫,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等到曹操介绍的时候,才向着陈暮拱手道:“见过光禄大夫,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见。”

瞧着这位将来会背叛曹操的智士,陈暮也微笑着回礼:“陈县令大才,久仰久仰。”

众人都以为他是客套话。

毕竟陈宫混了那么多年,一直都只是个低级小官。而陈暮从十七岁出道,短短九年时间,早就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双方又没有交集,怎么可能听过他的名字?

不过大家自然不知道陈暮是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听的,因此肯定也不知道他的话里一些内涵的意思。

“这是戏贤,字志才,现为我帐下主簿。”

曹操指着最后的那名儒生说道。

陈暮好好打量了一下这位曹操早期谋士,就看到他大概三十多岁,面容干瘦,长得不太好看,但很有精神,笑吟吟地看着自己。

这就是戏志才?

很多人都说戏志才的本名应该就叫志才,但实际上了解汉朝历史的都知道,双名只有最底层的贱民才会取,普通平民都不会取双名。

贾逵穷成什么样?

连条裤子都没有,冬天只能借妻兄的裤子穿,可依旧是单名且有字。

汉朝“二名非礼也”,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写在《春秋公羊传》里的大义,只要是稍微有那么点点地位的人,都会遵守。

而戏志才出身于颍川,与荀彧郭嘉他们是好朋友,如果是贱民,士族怎么可能会和他交朋友?

所以实际上志才肯定是字,只是他死得太早,史书没有记录他的名字而已。

今天陈暮就知道了戏志才的名字,叫戏贤。

贤者,有才能之士。

字志才,就是“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的典范,意思是希望成为一名有才能的贤良之士。

“贤见过光禄大夫。”

戏志才行礼。

陈暮微笑道:“听闻先生与文若为好友?”

戏志才说道:“当初在颍川,我与文若时常有来往,他现在在青州,我倒是很想念他,正巧欲托光禄大夫向他送一封信件。”

“小事尔。”

陈暮脸上摆摆手,说都是小事,心里却十分阴暗地想,戏志才这厮不会是想挖我的墙角,劝荀彧来兖州吧。

除了程昱陈宫戏贤以外,倒是没见到郭嘉,看来郭嘉尚未出仕。

事实上这趟回青州,陈暮也打算以刘备的名义招揽天下豪杰,郭嘉、庞德公、司马徽这些人就在其中。

他本来有考虑过用朝廷的名义征辟,这样这些隐士出山的机会非常大。

毕竟现在汉室江山都这样了,如果他们真的心向汉室的话,说不准会答应出山相助。

但问题在于,陈暮将来的打算可是先利用刘虞这个小朝廷站住名分大义,等过个几年,慢慢统一北方,刘虞差不多快老死的时候,给老大哥黄袍加身来着。

而庞德公司马徽这些人都是极其高明的智者,一旦被他们拆穿了小心思,那青州集团和洛阳小朝廷的关系就会非常尴尬。

所以这些人必然不能去洛阳,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安排去泰山学宫,一边治学,一边当个顾问即可。

也许有人说,钟繇的智力也不低,那他在洛阳的话,就不怕被他拆穿?

然而钟繇的智力是不低,但陈暮的心思深如海,他的打算连刘备都不知道,钟繇就更加不可能猜出十多年后的事情。

至少在明面上,现在的陈暮是忠于洛阳朝廷的,也向三公九卿做了保证,只要平定了天下,刘虞退位或者老死的时候,就辅佐刘备从宗室之中挑选合适的人继承皇位。

所以陈暮并不害怕智力在90左右的钟繇,而是害怕庞德公司马徽这些了解不深,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聪明的人。

简单来说,三国智者如过江之鲫,但大多数人陈暮都通过历史对他们有所明悟,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为人,了解他们的一些事迹,从而做出判断。

而庞德公司马徽这些隐士,就属于你不了解的对手,万一出了错误,那就满盘皆输。

因此为了不出错,陈暮自然不能胡乱下招,让他们去洛阳。

介绍完身边的几个人之后,还有夏侯惇曹仁这些人就不用介绍了,都认识两三年了,这个时候菜也上齐,酒宴开始,一时间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之后,曹操忽然长吁短嘘,不断叹气。

陈暮想了想,该配合他的表演不能视而不见,便说道:“兄长为何唉声叹气呀?”

曹操愁眉苦脸道:“上月那陶谦无端进攻我济北国,然后兵进东阿,发干,虽被我奋力击败,但他占领了济北,允诚兄也不得不退回东平,抵御来自徐州的进攻。”

“什么?”

陈暮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皱起眉头:“陶谦居然无端攻击你。”

“不错。”

曹操叹息道:“我兵少将寡粮草也不多,徐州这些年素无乱象,兵强民富,我恐难以抵挡呀。”

陈暮在脑子里瞬间思绪过了千万遍,大脑如一颗电子计算机一般运转起来。

他最初的策略,就是南北夹击之术。

公孙瓒在幽州,从北面对冀州打击,刘备在青州,陶谦在徐州,曹操在兖州,关羽在司隶,这样众人连成一条线,变成联盟,几乎是从四面八方将冀州包围起来。

到时候不管冀州是王芬还是袁绍,基本上都逃不了被围攻落败的下场。

而孙坚在豫州配合刘表抵御住袁术的进攻,接着只要刘备占领了冀州,马上可以联合诸多盟友,南下进攻袁术。

这样一来,覆灭了二袁,又利用了刘虞小朝廷凝聚了实力,再扫平关中与益州夺取天下,也是迟早的事情。

等到多年之后,刘虞老死,刘备实力最为强大,黄袍加身,基本也就是顺理成章,没有任何阻碍。

可现在陶谦无故进攻兖州,最初的联盟就打破了。

也就是说,自己的计策还未实施,就已经让陶谦给破坏。

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谦脑子抽了,还是有人暗中与他勾结,破坏了自己的计策?

一瞬间,陈暮的脑海里,快速地思索,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地址:

三国之谋伐全文阅读地址:

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81章程昱陈宫戏贤与联盟破灭)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三国之谋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七十章 孙曹刘一网打尽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请三辞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第二章 活着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四十三章 惨胜第三十六章 鸡泽设伏请假条第七十四章 解开心结第四章 冀州第六章 马钧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计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十章 主动示爱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七章 大泽乡之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战略与郭图的神助攻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第二十六章 广年对(2)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刘虞第七十五章 进山第八章 回京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关门打狗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二板斧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二板斧第四十二章 吕布投冀州第八十三章 断其一臂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四十一章 田丰之计第四十二章 让大汉武德,再次充沛!第三章 舍命拼杀第三十一章 陈暮辞职第八十五章 炮!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阳截击第三十八章 刘备回乡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七十三章 铚县会盟第四十一章 陈暮是我弟第二百零八章 一触即发第八十六章 战术第四十三章 惨胜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第三十章 东汉门阀第一百二十二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论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二章 结义第二百四十三章 试探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六十六章 科学,从数学开始第二十七章 南军第二十三章 吕布归顺第八章 内阁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踪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四十五章 长社城下第六十一章 阴谋、阳谋、明争、暗斗请假条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敌我援军第五十八章 鱼死网破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访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魉(一)第四十二章 壮年黄忠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第七十七章 马第二十五章 鹿门山访贤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五十四章 知识的力量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七十三章 吕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三十四章 大乱将至第六十六章 朝廷诸公的援助第九十五章 白马玄甲,定叫他有来无回第一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感谢鲁比大佬盟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战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坏水第五十三章 厚脸皮的袁术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