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谁也没有想到被袁术寄予厚望的纪灵带着一万五千人,身后还有南顿五千人,总计兵力两万,在进攻陈县得时候会折戟沉沙。

孙坚莽,孙策比他的父亲还要莽,一人虎入羊群,堪称再世霸王,杀数十人,打伤纪灵。

前军被撕裂开一条口子,源源不断的孙策军杀入阵中,再加上孙策单枪匹马击退纪灵,纪灵的将旗一倒,就造成了连锁反应,整个军队形成崩溃之势。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时间到了晚上黄昏初时,差不多是七点多钟的样子,虽然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却让很多夜盲症的士兵很难看清楚太远的地方,以至于整个战场形势十分混乱。

追兵在追,逃兵在逃。连累了后来过来支援的五千中军,由于失去了指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前军冲散了中军,敌我态势犬牙交错,中军甚至都没有开打,就同样开始败退。

孙策杀红了眼,人与人之间的体质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他于乱军之中找到刘宠身受数十创的尸体之后,这种狂怒之下造成的冲动,足以化为雄狮一般的力量源泉。

追杀持续到了天明,一直到黎明破晓,茫茫的平原之上,除了沿途的尸体以及苍茫大地之上偶尔远眺过来的乡民与野兽,就再也没有了活物。

很多乱兵四处逃窜,跑到了陈县附近的乡野作乱,也有些士兵在纪灵的勉强招呼下,回到了军队里,组成一支残兵,缓缓向着汝阳撤退,孙策虽然想要继续追击,但好歹被吴景等人拦住,希望他能够先清理了附近乡野的乱兵再说。

这些慌不择路,四散而逃的乱兵或许不会对陈县造成重大影响,可如果不能清理掉的话,治下的乡野百姓就会受到其害,容易让孙坚在陈国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民心散掉,动摇孙坚的统治。

追杀一夜,也让孙策逐渐恢复冷静。他明白舅舅说得确实有道理,何况如果再追的话,就要出陈国境内,进入汝南境了,虽然并不远,但他没有辎重。

纪灵带着将近一万残兵退入了汝阳城中,凭借着城墙固守,孙策虽勇猛,可兵少不说,还没有粮草,想进攻的确是不现实的问题。

于是在第二日,孙策就收拢部卒,回到城中,一边扶棺将刘宠请回安葬,一边召集诸将,商量进攻的事宜。

“不行,绝对不行。祖荣已经薨了,若伯符再出意外,我如何向州牧交代?”

骆俊坚决不同意。

孙策出城击溃了纪灵,证明他之前的奇思妙想是对的,趁敌人还在修筑营寨,忽然进攻,一举将来犯之敌击溃。

错的地方是刘宠不该如此冲锋陷阵,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骆俊也没有办法。

然而孙策以为刘宠报仇的名义,直接挥师南下,那就太冒进了,因为他们的兵力本来就少,而纪灵虽败,可犹有足够的兵力应对,何况还是攻城战,如何能敌?

可是孙策也有他的理由,他说道:“敌人新败,兵无战心,此时不攻,

更待何时?况且我也并不打算进攻汝阳。”

“不进攻汝阳?”

众人纳闷。

不打汝阳难道还打算打平舆不成?

那更加离谱,平舆为汝南治所,兵力比汝阳只多不少,靠他们这点人去,那就是去送死。

吴景皱起眉头道:“伯符,你不会是想去打平舆吧。”

他真怕孙策疯起来真地去搞自杀式袭击。

然而孙策又不傻,当然清楚去打平舆死路一条,只是摇摇头道:“自然不是,平舆城高兵多粮多,又劳师远征,我没那么傻去鸡蛋碰石头,我是想打南顿。”

“南顿?”

众人互相对视,仔细想想,南顿确实比平舆好打一万倍。

只是理由呢?

骆俊问道:“为何要打南顿?”

孙策沉吟道:“昨日抓住的俘虏言称,南顿只有不到一万守军,且还被那纪灵调走了五千,城中空虚。而父亲现在又在打西华,如果我们能够拿下南顿,与父亲一起合围汝阳,则汝南东北屏障尽破,袁术必然震怒,将进攻兖州的军队调回来防守。”

“还是太险了,州牧给我们的任务,是驻守陈县,我们已经失了祖荣,不能再涉险了。”

骆俊摇摇头,反对这次出兵。

然而孙策却道:“父亲在离开之前,说陈王伯父为主,我为副,如今伯父葬身于城外,马革裹尸,现在陈县军权,应当由我来接手,叔父大人莫再劝说,我意已决,待整顿了兵马,明日就出兵!”

“......”

骆俊无语了,拿兵权说话,自己还真无可奈何。

吴景孙河朱治等部将虽想劝说,可无奈孙策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出兵,众人拗不过他,劝也劝过,说也说过,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现在陈县的士兵军心倒是前所未有的旺盛,要知道他们可是四五千人对战人家纪灵两万大军,而且是出城野战,直接将纪灵打得落荒而逃,使得城内的士气几乎到达了顶点。

特别是孙策个人威望,直线上升,很多士兵都说虎父无犬子,少将军已经继承了父亲的勇猛之志,将带领他们走向胜利,以至于在军中威望,孙策已经仅次于孙坚。

如今孙策一言堂,大手一挥,就要主动进攻汝南。好在不是进攻汝阳和平舆,只是打个南顿,众人还是勉强可以接受,因此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

毕竟现在纪灵如丧家之犬,汝阳城内的士气恐怕也不高,进攻南顿的话,估计纪灵也不敢出城去救援,没什么阻碍。

当下,第二日,孙策整顿好兵马,带领着士兵浩浩荡荡出城,两日后,杀奔到了南顿县。

南顿县现在的守军数量极少,只有四五千人,虽然跟孙策进攻方的兵力相差不多,可南顿城内的士兵士气极差,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纪灵兵败的消息,以至于南顿守将陈简根本不敢出城作战,而是想要固守城池。

可南顿的城池不高,一座简陋的县城而已。城外乡野的百姓遭到了孙策劫掠,人口全部迁移去了陈国,整座县城被团团包围起来,粮道被断绝,水源被断绝,以至于南顿城中陷入了绝望。

要知道南顿可不像西华一样就在鸿沟下游旁边,它离鸿沟有那么七八公里距离,水源是城池旁边鸿沟的一条支流,却并不流入城内,要想取生活用水就得出城去外面取。

虽然城中有一点存粮和几口水井,但豫州又不像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这几口井对于城内消耗来说杯水车薪,原本维持城中数千居民就已经很勉强,现在又加上了数千军队,导致水资源消耗极快,眼看水井中的水日益变少。

兴武元年三月中旬,孙策围城十日,南顿城中粮草和水源已经枯竭,最后陈简不得不决定在资源用尽之前率军突围。激战之后,陈简率领三千残兵冲出了包围圈,跑回了平舆。

南顿失守,西华也紧随其后,两地陷落,孙坚孙策父子兵合一处进攻汝阳,赵云则领兵南下,破征羌,过定颍,在澺水北岸与澺水南岸的上蔡遥遥对峙,再加上黄祖三万荆州兵,与孙坚兵合六七万,号称二十万,隐隐要沿着澺水南下,直取平舆的意思。

这种严峻的形势让还在上蔡的袁术震怒,立即派人去把前线正在兖州作战的张勋召回来。

要知道西华汝阳南顿一线是汝南在东面的屏障,虽然还有宜禄、项县、新阳三地处于陈国的东南面,但袁术要防御的地方实在太多,要应付四面八方的敌人,以至于哪怕十五万大军都有些不够用。

而平舆同样也在澺水北岸,此时城中只有一万多人,袁术还有荆南和扬州西部要防守,总兵力多,可分散得厉害,正面战场捉襟见肘,再不让援兵回来,汝南就有被攻破的危险。

......

......

就在豫州刘备刘表孙坚的联军攻势如火如荼的时候,兖州的曹操,正在濮阳府邸之中看着兖州舆图愣神。

天色已经暗了,厅堂内空无一人,曹操披着外衣,一个人盯着桌案上的图凝神思索。

现在兖州的局势不太好,曹豹与张勋联合兵马足有八万,敌我力量极为悬殊,哪怕曹军依托有利地形,梯形配置,分段狙击,也不过是阻拦了敌军一个多月而已。

袁陶联军绕过大野泽,从北面绕道济北国,从谷城东阿等地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双方在东阿打了一丈,然后曹操火烧苍亭,击溃了曹豹前军。

曹豹的前军由部将吕由率领,当时候曹豹已经攻城七日,城中人口辎重早就被曹操迁移,东阿变成了一座空城,坚壁清野。

待时机成熟,拖延得差不多,曹操就在半夜时分,利用城中早就准备好的船只,从城东的瓠子河乘船南下,跑到了南面的范县,同时又派遣夏侯惇在苍亭设伏,击溃了星夜追击的吕由部。

紧接着在范县依托水泊地形,又阻拦了八九日,撤回了甄城,范县的位置就是宋朝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此时由东平湖与大野泽两片大湖加上无数小湖泊组成,这里地质柔软,沼泽湖泊成群,山川岳麓连绵,易守难攻。

不过曹操也没有藏在山里打游击战的习惯,何况冷兵器打游击战,确实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在成功阻拦了八九日之后,利用特殊的地形,曹军很快退到了廪丘,夏侯惇驻守秦亭。

这样又在廪丘与甄城沿线打了十余天狙击战,等曹操大军退回濮阳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的事情。从二月份开战,到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目前曹豹张勋大军正在进军濮阳,双方在濮阳城东的小县城咸城展开了僵持与拉锯战。

由于敌军势大,曹操的兵力十分拮据,以至于他根本不敢与敌人打硬仗,哪怕几次设伏,消灭了不少曹豹军的有生力量,可改变不了大势。现在的大势就是敌人兵多,哪怕兵员素质不如曹军,可蚁多咬死象呀。

好在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一切都在谋士团的意料之中,包括曹豹的几次行动,比如分兵黄河北岸,进攻东武阳,然后南下顿丘和卫国二县,试图南北夹击濮阳,绕道濮阳身后进行偷袭。

这些行动被谋士团预判之后,曹操一边亲自率领主力与曹豹主力周旋,一边派出夏侯渊与程昱分兵三千,通过不断骚扰黄河北面敌人的粮道,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原本曹豹是分兵一万,等他们被迫从黄河北岸退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七千多人,特别是在卫亭之战,曹军趁着敌人渡河的时候袭击,烧毁了浮桥,落水和被烧死的敌军不计其数,最后这些分兵北岸的曹豹军灰溜溜地渡河跑回了咸城。

经过一个月的战斗,曹操虽然设奇伏,昼夜会战,可依旧巨大劣势,以至于数度面如死灰,在战斗的时候阵型很差,一路上且战且退,到了最后撤到了咸城,进退维谷,无路可逃,不得不准备最后的决战了。

“唉!”

看着地图上的敌我形势,曹操长叹了一口气。

别看他多次狙击,杀伤了不少曹豹军有生力量,可毕竟人家体量大,八万大军,他们顶多杀死了几千人,再算上伤兵,敌人最少还有七万人马,而他则只有两万人,兵力对比悬殊,太难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现在曹豹的攻势已经减慢了许多,因为粮草已经跟不上,七八万大军每日要吃的粮食是海量,还得从徐州运过来,导致军中粮草不足,必须减缓攻势。

目前曹操在咸城与濮阳沿线的瓠子河沿线布置了许多坞堡,鲍信、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程昱等人正在这里继续按照他们分段狙击的命令。

而根据谋士团做出的最坏打算,那就是如果豫州战场没有进展,敌人还是势力如此庞大的话,他们就只能退回濮阳坚守城池。

至于继续往白马县的方向撤,就已经不在谋士团的考虑范围之内,再撤的话,就真的没有地盘可以守了。

曹操仔细凝视着地图,心里已经在思考着,如果到了最后决战之时,自己该怎么做?

嗯,城南有几处丘陵山脉,若能藏少数兵于山中,偷袭粮道许是不错。

还有瓠子河,敌人没有水军,自己有一些船只,可以运兵。

现在敌军想要从大河北岸两面夹击的想法已经破灭,自己可以利用城北的大河,沿河东去,进攻甄城,同意可以断他们的粮道。

曹操脑子里快速思索,他满脑子都是断曹豹的粮道。

之所以这么想也简单,毕竟曹豹远道而来,一旦粮道被断,势必只有退兵一条路,所以曹操根本就没有想过将来犯之敌歼灭,断他们的粮草逼退他们就很不错了。

正思索间,忽然厅外急匆匆传来一个脚步声,门口的守卫说道:“司马,明公说任何人都不要打扰他。”

“去向明公通报一声,有大喜事。”

外面传来郭嘉的声音。

“这......”

守卫一时迟疑,曹操下令想静静,不许任何人打扰,自己进去会不会受罚?

他正犹豫间,曹操已经起身走到了厅中对外喊道:“奉孝进来吧。”

郭嘉笑眯眯地推门进来,双手拢在袖子里,年轻的脸上满是笑意:“明公,大喜。”

“什么喜事?”

看到郭嘉这么高兴,曹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知道郭嘉不是一个虚假的人,如果有喜事的话,就一定真的有喜事。

郭嘉说道:“豫州孙坚刘表与洛阳朝廷派去的兵马合击袁术,逼得袁术不得不召回张勋,估计要不了多久,咸城外就只剩下曹豹的兵马了。”

“呵呵。”

曹操只是笑了笑,抚摸着胡须道:“我想喜事应该不止这些吧。”

这些都是他们当初算到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这也算是好事的话,那也太没有惊喜了点。

“瞒不过明公。”

郭嘉微微一笑:“探马查到了消息,陶谦运来的粮草,昨日到了廪丘,算算日子,明日就应该到甄城了。”

“那么后日,就应该会在运往咸城的路上?”

曹操若有所思。

现在甄城廪丘一带已经落入了陶谦手里, 这一线不止有守军,还有粮草。

他坚壁清野,曹豹想就地取粮难如登天,所以只能从遥远的徐州运粮过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因为辎重车辆行进缓慢,很难跟得上曹豹的攻势。

如果能够将这些粮草摧毁,那么曹豹必然等不到下一批粮草到达,唯一的出路,就只能退兵。

“不错。”

郭嘉点点头:“现在大河北岸还在我们手里,我们只需要坐船沿河东去,则可以在瞬息之间,就能抵达甄城。”

“好!”

曹操拍案而起,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大喜事呀,传我命令,明日清晨出发,我亲领五千人,坐船袭击甄城。”

“祝明公凯旋而归!”

郭嘉微笑着拱手一礼,他最欣赏曹操的地方,就是曹操不拘小节,不仅用兵隐隐有奇思妙策,且敢于冒险,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现在濮阳一带曹操总兵力只有一万多人,而濮阳城中就只有五千,曹操带五千人走,就意味着濮阳成了空城。

一旦曹豹分兵绕开咸城,直接进攻濮阳,那濮阳就瞬间会失守。

所以这一次奇袭,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七章 觊觎河内第四十四章 孝出强大第三十九章 授天书第一百四十九章 辘轳车第二十四章 宣战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锁横江第二十四章 夷灭三族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七十五章 给老大哥擦屁股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章 婚姻价值观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魉(一)第六十四章 惨幕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陈子归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证明?第七十三章 乱世一锅粥(1)第七十九章 局势明朗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四十一章 陈暮是我弟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业换帝位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离心离德第七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来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六十五章 奇袭箕山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三十六章 海内闻名,天下皆知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敌第三十六章 刘焉进宫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三十四章 学宫的最后一天(2)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第四十二章 让大汉武德,再次充沛!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五十六章 刚而犯上第七十八章 旧时代的消散,新时代的开启第三十三章 请陛下饮酒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请假条第五十五章 威胁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四十八章 与矿山打仗第六十七章 天子赐剑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战第八十二章 计中计第三十八章 刘备回乡第十章 天子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一十一章 玉堂寻贤访陈生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阵地向右移二里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章 我们都是华夏子孙第三十章 群情激愤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章 董卓兵败第四章 半个大汉人第九十一章 张飞战吕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一十四章 关中诸事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十八章 温柔乡,英雄冢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四章 养蛊第一百三十七章 毁成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第三十五章 民风淳朴蒲阴县第四十九章 记仇的曹操第十章 B计划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三十六章 白马与少年第七十九章 局势明朗第五十三章 先帝创业未半,花光预算第八十二章 计中计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长第三十九章 授天书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门第一十三章 二桃杀三士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