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曹操发动技能——奸雄

陈暮当然不知道曹操就在身后。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了。

队伍兵行不过二里,他们就得淌过洧水,也就是后来的双洎河。

这两条河河流汇聚到一起,交汇处水势浩大,无法通行,只能从新郑上游的溱水绕路,走水浅的地方淌过去。

由于行军速度缓慢,等人过了一半,就有探马喊道:“中郎,后方来了一队人马。”

早在新郑的时候,陈暮就已经得知了朝廷最新命令。

卢植向朝廷表功,不仅刘备升为北军司马,陈暮也荣升中郎官,关羽张飞各为曲长。

其中刘备为秩比一千石,陈暮关羽张飞则是秩比六百石。

比,相当于后来的从。

按照官级品秩来说,秩比六百石,已经跟普通的中县县令差不多,等于明清时候的从七品。

陈暮坐在马上远远瞭望,只见远处河对岸旌旗招展,从道路尽头缓缓走来大队人马。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官军,队伍最前头数人骑着马,浩浩荡荡而来。

等那队人马靠近河滩两岸,能够看得稍微清楚一些后,就能看到那旌旗上赫然写着一个大大的“曹”字。

曹操?

陈暮骑着马,立于河岸坡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这支队伍靠近。

“是朝廷派来的官军?”

张飞凑过来。

陈暮淡淡地道:“不去管它,我们走我们的。”

等自己的人马过了河,那边也开始渡河了,陈暮收整队伍,准备离开。

却在此时,有人驾驶着马匹飞奔淌过河水,向这边奔来,大喊道:“前方军队慢行,我部乃朝廷宿卫,有事询问。”

宿卫军,就是东汉的禁军。原来叫羽林军,后来羽林军没落,这支队伍也就变成了宿卫军。

这批人马算是刘宏最后的精锐,虽然没有全给曹操,但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其中骑兵就有一千。对于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的汉室朝廷来说,能挤出五千人马给曹操,已经很不错了。

对方喊出名头,要是不留下来等,那就是得罪别人。现在局势还未明朗,冒然得罪背景深厚的曹操不是一件好事,陈暮也只能立足原地,等待那骑士过来。

片刻后,那骑士到了近前,问道:“这位将.....先生,我等为朝廷宿卫军,主将乃曹都尉,都尉让我来问你,你部是哪处人马,为何在此?”

这骑士原本是想喊将军,虽然将军没那么泛滥,但在军中如果不知道对方职务,统称为将军属于惯例,就好像你后世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妹子,不管人家漂不漂亮,叫一声美女肯定没错是一个道理。

不过他靠近过来才注意到陈暮根本没有穿铠甲头盔,身上也没有携带武器,穿着打扮像个士子儒生,甚至连士子标准的佩剑也没有,一时拿捏不准,就只能喊句先生。

陈暮回应道:“我部乃是北军中郎将帐下部曲,我为北军中郎官陈暮,如今卢中郎将战事顺利,兵围张角,大事已定。因此派遣我等前往豫州支援朱将军和皇甫将军,一应手续军令俱在,请问曹都尉有何见教。”

其实曹操已经知道了陈暮的底细,但聊天嘛,总要有个借口,先假装不知道过来询问,这样才能顺势攀谈上。

骑士说道:“都尉说,让你等原地等待,他随后就到,届时有事相商。”

有事相商?

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吧。

陈暮心中冷笑,曹操这厮真是不负狡诈之名。

想吞并就直说嘛,还玩什么套路。

虽然曹操是骑都尉,秩比两千石大员,和北军五校尉的官职相当,次于卢植皇甫嵩驻军宗员等人。

不过双方军队互不统属,也没有上下级关系,就算曹操官比陈暮大,按照惯例,能指挥这支部队的,也就只有卢植、宗员以及刘备三个。

连北军五校尉吴兰鲍鸿他们都不行,因为北军司马,按照品秩,和孟震他们级别相当。

他也再不隶属于孟震的先锋军,而是归属在卢植帐下近卫军。

上级领导换了人,双方隶属没有联系,因此除了卢植和宗员,以及卢植头上光禄勋跟汉灵帝以外,其他人一律指挥不了刘备。

所以如果曹操下命,陈暮可以完全可以不听他的。

但现在人家做出一副过来商量的语气,没有仗着官大给你下命令,那就是属于正常交谈。

你要是不给面子,那就是打脸的行为,不怪人家事后报复。

因为这是另外一回事。

也许有人说,万一人家只是闲着无聊过来和你聊聊天,没有别的意图呢?

然而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曹操过来能和他商量什么事?

还不是兵合一处,一起去长社救援皇甫嵩的事情。

如果两帮人马分开去长社,到了那边开打,那就是两路援军,两处战场,打赢了功劳各自分各自的,没有上级领导分你的功。

但兵合一处,那就是一股人马杀过去,打输了责任分半,打赢了谁官大谁拿大头功劳。

这种借鸡生蛋的事情,曹操轻车熟路,未来也不会少干。

不过现在陈暮还真没办法化解。

因为人家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而是商量的语气来,这就是所谓的绵里藏针,笑眯眯地用钝刀子割你的肉。

你要是拒绝,就是打人家的脸,容易引起争端。

所以没办法,只能原地等待,见招拆招。

过了片刻,曹操渡河而来。

陈暮和张飞不得不下马过去,到河滩边迎接曹操。

靠近过去,来到近前看到曹操模样,让人不得不赞一句长相的确当得起威风凛凛四个字。

只见此人细眼长髯,看起来约三十上下,面目红润,披风翻飞,不怒自威。

在曹操的身边还有另外一高大威猛的汉子,面如紫玉,目若朗星,提着一把约九尺长的环首大刀,看身材就知道非等闲之辈。

陈暮装作不认识他们,上前拱手行礼:“北军中郎将帐下中郎官陈暮,见过都尉。”

“我为骑都尉曹操。”

曹操坐在马上打量着他,说是军官,却不穿铠甲也不佩兵刃,一身儒生打扮,倒是稀奇得很。

陈暮心里有了准备也不惊讶,镇定问道:“不知曹都尉唤我何事。”

“听闻汝部为卢中郎将遣去豫州的援军,恰好我为朝廷军马,如今豫州黄巾猖獗,兵凶如火。我见你部人少,想邀请你兵合一处,一齐进军,方便照应,陈中郎是否愿意?”

曹操露出狡黠的笑容。

按官职,骑都尉秩比两千石,北军中郎官秩比六百石。按人数,他有五千人,陈暮只有三千人。

兵合一处,肯定就是以他为主。

到时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攻打黄巾军获胜之后,攫取的功劳怎么可能会对半分?

最重要的是曹操还是以陈暮兵少为借口,一片好心。

到了战场上,陈暮不仅要帮他白打工,还得承曹操的情。

一顿操作猛如虎,换了不明就里的人,没准还真对他感恩戴德。

只是陈暮早就识破了他的伎俩,一脸为难道:“一齐进军倒也无妨,只是我部为客军作战,沿途地方没有朝廷指令,不供应我军粮草,所以我急着要去找皇甫将军索要军需。若是跟了都尉,我军就得饿肚子......”

说到这里,陈暮一脸期盼地看着曹操。

你想让我给你打工,那我就找你要粮草,而且保证我军一个个都是大肚汉,饭量是常人的一倍,吃都吃穷你。

曹操脸色一滞,他的军需也都是地方提供,一路从洛阳过来,由沿途的缑氏县、京县、密县等地给予粮食,到新郑的时候食物刚吃完,才从新郑令那领了粮草,还没捂热就要分出去?

不过想到长社已经离得不远,到了皇甫嵩帐下,找皇甫嵩要物资也不是不可以,用一点粮草换一群打工仔血赚不亏,于是咬牙道:“吾来提供。”

“那真是太好了。”

陈暮一脸喜悦的表情,又说道:“刚巧我军兵刃不足,箭矢短缺,若都尉有多余的器械,可否......”

“不行,我部的兵刃箭矢也没多少。”

曹操毫不犹豫拒绝。

开玩笑,粮草到了皇甫嵩那还可以补充,军需这么重要的东西他自己也没多少,分出去的话,自己麾下的士兵怎么办?

“那真是可惜。”

陈暮摇头惋惜道:“等到了长社,我就只能去找皇甫义真将军,带领队伍投入到他的帐下,不然我部的后勤是个很大的问题。”

曹操皱起了眉头。

他之所以想拉陈暮入伙,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想融入皇甫嵩和朱俊的帐下去。

古代军队打仗都有主将次将末将之分,主将不仅仅只是将军的称号,按照后世的说法,其实就是元帅,就是三军统帅的意思。

比如汉武帝打匈奴,主将是卫青。所以著名的漠北大战,卫青就是元帅,由他统领全局,带各路将军打仗。

只是两汉时期,“帅”这个字还没有衍生出“元帅”这个含义,因此以将军代之。

如今朝廷出征,三路兵马,皇甫嵩朱俊和卢植,就是三路主帅。

他们三人的兵马是单独列出来,地位相等,立下的功劳也由他们分配,都有向朝廷奏功的权力,自主权非常大。

而如果融入他们的帐下,那就要受到他们的节制和统帅,立的战功也会被他们分润走。

因此曹操就想单独自成一派,并不希望自己的功劳被他人分去。

不过想法是挺好,但他的人数毕竟不多。

听说皇甫嵩和朱俊都被困在长社,敌军浩浩荡荡二十多万人,声势浩大,以他这点人马,想打胜仗还是力有不逮,这才打上了陈暮的主意。

哪知道陈暮这支部队居然还缺兵器少粮草。

鸡还没借到,蛋也还没下,自己先搭出去几把米。这种赔本买卖,傻子才愿意做。

想到此,曹操摇摇头,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便算了。”

陈暮瞧了眼曹操身后依旧还在渡河的军队,笑了笑,说道:“既然都尉不肯收留,陈暮便去投皇甫将军了。唉,可惜了,若是都尉军粮辎重齐全,我是很愿意追随都尉的,告辞。”

好家伙,最后再倒打一耙,说是自己愿意追随曹操,是曹操不收留的锅,不关他的事情。

一番太极拳打下来,反倒变成了曹操的不是,弄得老曹这个气。

可没办法,谁让人家的理由正当呢。

出兵在外,没有后勤,就相当于孤军。

就连曹操都需要到地方再补给,更何况陈暮。

这也算是曹操想要独领一军最大的弊端,那就是皇甫嵩朱俊和卢植出来的时候把大部分军需辎重带走,曹操得到的支持很少,后勤压力比较大,只能顾自己,顾不了别人。

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计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倾城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九章 既当......又立......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要变天了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第二十三章 吕布归顺第三十五章 学宫最后一天(3)第八章 回京第四章 汉末群雄之黑马刘玄德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四章 推诿第九十一章 鱼死网破,今晚就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子归的心机第九十六章 腥风血雨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广年对第二十七章 三英战吕布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进攻第六十章 大儒郑玄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一百六十章 谷阳之战第一十三章 大幕溅起第八十五章 取胜!第四十三章 惨胜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第八章 回京第二十七章 南军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八十八章 战略得失第二十八章 船老板第六十三章 人心险恶第七十八章 重甲对轻甲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第二十五章 广年对第一十二章 尚书台第一百零二章 帮公孙瓒完成战略胜利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百四十五章 开闸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二百五十二章 诈降第一百九十章 诛颜良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五十章 传国玉玺与守墓人第一十二章 剥夺曹操的未来第四十七章 黄道大吉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坏水请假条。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钩了第九章 既当......又立......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二十一章 追击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五十八章 鱼死网破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三章 浮阳之战(2)第六十七章 自然课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种内鬼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乱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布局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七十三章 乱世一锅粥(1)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七十九章 对峙阶段的斗智斗勇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业换帝位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第五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来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五十二章 三战三胜第二十三章 长辈的快乐第六十三章 进军第四十二章 让大汉武德,再次充沛!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战!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债第一百二十三章 巅峰关羽第五十四章 知识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九章 会猎于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