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

铁蹄如雷鸣,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吕布勒住赤兔马的马绳,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便立即示意大军暂时停止前进。

战场上所有人都听到了这轰鸣的马蹄声,尘土飞扬,马鸣嘶吼。

这边的动静将那处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纪灵后方军队还处于一片混乱,漫天大火,此时给了他一些时间立即收拢步卒。

夏侯惇脸色微变,手中的长刀倒竖在身后,心中虽然暗暗叫苦,没想到此时蹦出个杀神。但手上却不慢,立即翻身上马,指挥士卒集结战阵,开始了防御姿态。

凌厉的风还在呼呼吹拂,远处河畔的火势已经越来越大,程昱领着剩余的七百残兵撤退到了淮水西侧的山峦下,慢慢地靠近过来,与夏侯惇汇合。

此时三足鼎立,纪灵的位置处于淮河东面,是下游方向。程昱从上游方向而来,夏侯惇立于正对着渡口的官道口,离渡口约二三里地,吕布则同样是率军从官道过来,三方形成了一个对峙的局面。

程昱骑上马匹,悄悄地来到夏侯惇身边,一边密切关注着远处吕布军的动向,一边低声说道:“看来我们低估了吕布,子孝应当是没有截住吕布,让他跑到下邳来了。”

夏侯惇问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看看再说。”

程昱举目张望,就看到远处吕布大军停在二里外,并没有靠近过来。

“他们似乎只有两千左右骑兵。”

夏侯惇说道。

程昱点点头:“想来是吕布主力未在此,我们还有回旋的余地。”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计较?”

“先采取结阵姿态,慢慢退到那处山林下,我已经令人在那处砍伐树木,挖建壕沟,一旦情况不对,则立即越过壕沟爬上山,在山下点火。”

“知道了。”

夏侯惇点点头,还好程昱反应快,找到了退路,不然的话,前后夹击,他们恐怕要死在这里。

程昱在刚刚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在西坡山下让七百将士挖壕沟。

说是壕沟,其实就是隔火带。到时候一旦情况不对,他们就撤退到坡下,点燃大火。有大火帮忙阻隔,他们就可以爬到坡上,从西坡后方逃走。

这边吕布也注意到了那处动向,纪灵还在整军,现在唯一可以发动攻势的就是他,因此他当即对卫觊说道:“之前袁术的人马和刘备的人马大战的时候,你劝我不要得罪刘备,现在曹操的人马和袁术的人马大战了,我应该可以襄助袁术了吧。”

“不可。”

卫觊摇摇头:“此时将军千万不能动。”

吕布纳闷道:“为何?我与曹操已是死敌,攻灭他的军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卫觊马上说道:“攻灭他的军队之后呢?那就将迎来与曹操无休止的战争,到那个时候,将军哪怕得了广陵下邳沛国,

也将一直处于和曹操的战争之中无法壮大。”

“什么意思?”

吕布没有听明白他的话。

卫觊解释道:“将军想一想,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占据淮北地区,但我们还尚未掌控这片区域,本部人马也只有一万人,死一个就少一个,即便临时扩充,也难以到精锐地步,一旦树敌太多,很快就会被消灭,所以我们必须休养生息,不能与周围的各路诸侯引发死战。”

“嗯。”

吕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卫觊继续道:“我们虽然与曹操是死敌,但我们并未与他结死仇,也没杀他亲族兄弟,所以我们与他之间,还有回旋的余地,在利益面前,什么事情都可以谈。如果与曹操不死不休,最后便宜的,只会是孙坚和袁术。”

“为什么是孙坚和袁术?”

吕布这话一说出口,就为自己的智商感到捉急,忙不迭道:“伯觎不用说了,我知道了。”

卫觊笑道:“将军明白就好。”

“那按照伯觎的意思,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吕布又问道。

卫觊说道:“将军应该很清楚,我代表的是朝廷的立场。现在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包括刘备在内,其实都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情况。但现在朝廷实力单薄,难以平定天下,因此才需要将军这样对朝廷忠心耿耿之臣的支持。”

“我对朝廷自然是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吕布拍着胸脯保证。

他这一次来淮北扎根,卫觊也跟他说过,一旦拿下淮北,就会立即请求朝廷任命他为徐州牧,因此吕布现在对卫觊可谓言听计从。

虽然现在徐州北部还在青州手中,但徐州南部的淮北地区,才是富庶之地,哪怕前些年被笮融败得差不多,可土地还在,只要好好治理,很快就能恢复实力,在这中原地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卫觊就说道:“将军之心,朝廷自然一清二楚。因而才会扶持你来淮北,同时也会责令刘备,让他不要主动进攻你。而将军现在要做的,就是蛰伏于此,发展实力。如果纠缠于各方势力之间,很快就会被消灭,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方是上策。”

“那我应当如何?”

吕布问计。

卫觊道:“将军此时只占领下邳与广陵即可,沛国必须让出来,形成一个多方战场,不能让我们与曹操争雄,别人坐山观虎斗。”

“只占下邳与广陵吗?”

吕布喃喃自语。

卫觊点点头:“不错,只有这样,南方的局势才会更加混乱,才会朝着向朝廷期待的方向发展。若是河南一地,亦出现一个像袁术刘备那样的大诸侯,乃是朝廷不愿看到的事情。”

“我明白了。”

吕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会听从朝廷的命令。

他现在颠沛流离,能有块栖身之所足矣,何况尊崇于朝廷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道义上能过得去,名正言顺,图谋一段时间发展,才能谈未来能否争雄的可能。

卫觊看着他至少目前听自己的话,好歹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其实不是朝廷的意思,而是陈暮的意思。

吕布在淮北,如果一门心思跟曹操敌对,以他的本事,哪怕和袁术联合起来,也绝非曹操孙策的对手。

一个实力不强,历史上有陈宫都被曹操摁在地上摩擦,更何况现在没了陈宫。

另外一个真就冢中枯骨,明明坐拥十多万大军,曾经是中原地区一霸,却屡次被曹操以弱胜强,打得狼狈逃窜,可见这二人都不是什么雄主。

如果双方闹得太厉害,孙策和曹操联合起来迅速把吕布袁术剿灭,一个得淮南江东,一个得淮北,硬生生造出两个大诸侯出来,这绝非陈暮想看见的事情。

因此他必须要让南方诸多势力保持平衡,既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又不能出现过于混乱的局面,让吕布这根搅屎棍参与进来,就势在必得。

说出来有些可悲。

虽然吕布自诩为三国第一猛将,但纵观他的一生,不管任何时候,都是随波逐流,从未有过真正掌控自己命运的时候。

或是被利诱,或是被离间,或是意志消沉,最终死在白门楼上。

哪怕这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他自身性格缺陷的原因。可不能否认的是,这是猛将的悲哀,也是猛将的宿命。

强如千古第一的项羽,不也在韩信的逼迫下垓下自刎吗?

所以勇猛在更多的时候,仅仅只是勇猛而已。

一力降十会的前提条件,那是得在神话世界,你拥有一刀劈死一万人的能力。

若没有这个能力,哪怕你战场上横冲直撞,能杀百人,又如何比得了聪明人一计破千军?

在了解自己的处境之后,吕布明白,现在是他谋生的阶段,而不是树敌的阶段,因而决定不与曹操为敌,暂时罢兵。

不过想了想,他又对卫觊说道:“袁术此时甚是狼狈,若是不救袁术军,恐担心袁术覆灭。”

“嗯。”

卫觊就问道:“将军有什么办法否?”

“瞧我的。”

吕布一拍赤兔,如一道红霞般飞跃而出,向着远处奔去。

那边战场上惊魂未定,纪灵才刚刚稳定军心,见是吕布来,大喜过望。

夏侯惇则是不明白吕布一个人过来想做什么,他吕布再强,在战阵中杀个几十上百人就已是极限,到时候死的一定是他,难道他想以一敌千不成?

不过既然人家大军未动,至少说明战争不会立即打起来,因此夏侯惇与程昱都在此观望,看看吕布到底想干嘛。

就看到吕布奔驰而来,到了阵前对夏侯惇道:“夏侯惇,可敢出来?”

他与曹操纠缠那么久,自然认识夏侯元让。

“哼!”

夏侯惇冷哼一声:“别人怕你吕布,我不怕,我来与你一战。”

“元让!”

程昱想劝阻,但夏侯惇是个急性子,根本不听他说什么,直接拍马出阵。

吕布却并没有与他动手,哈哈大笑道:“放心,我今天不是来跟你打架的,你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去就回。”

说罢在夏侯惇一脸不解之中,又骑马飞奔往淮河东侧方向,来到了坡下纪灵军前。

“吕将军!”

纪灵之前在东侧坡下安排有伏兵,此时大败一场,退至此地收拢残卒准备继续战斗,见到援军已至,高兴地出阵说道:“将军与我家明公是女儿亲家,今日是来相助否?”

他其实没见过吕布,但血红赤兔马,加方天画戟,头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这身打扮,也就吕布了。

吕布摇摇头道:“我今日带的兵马不多,恐难以相助,不过我你随我来,我想办法帮你退敌便是。”

“帮我退敌?”

纪灵一头雾水,不过吕布跟袁术是盟友,既然吕布这么说,他就只好出阵跟着过去。

三人来到远处官道上,三方大军正中央,两万多人都在看着他们。

叫来了纪灵之后,三足鼎立。

夏侯惇与纪灵互为仇敌,皆握紧手中武器,怒目而视。

吕布却将方天画戟打了个旋,直接插在地上,对二人说道:“我吕布平生不喜斗,唯好解斗。今日尔等大战,既是让我遇到,我就要化解你们的争斗,你们看如何?”

天下第一的吕布不喜欢打架,喜欢劝架?

怕是你劝架的方式就是把人都杀了,这样就不会有人打架了吧。

二人在心中腹诽。

不过两人都是当笑话在听,夏侯惇更是嗤笑道:“化解争斗?你凭什么化解我们的争斗?”

吕布冷冷道:“你若是不听我的,我就立即联合袁术,将你们攻灭在此。”

夏侯惇为之一滞。

虽然程昱临时想了后招,但问题是吕布多为骑兵,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到时候还是免不了一场恶战。

“你也一样。”

吕布看到纪灵在暗中偷笑,同样补了一句:“你若是不想化解此次争斗,此事我就不管了。”

纪灵的笑脸同样凝固。

他的军队遭逢大变,死伤惨重不说,士气大跌,如果吕布离开,夏侯惇继续猛攻,他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二人沉默片刻,夏侯惇就说道:“你想如何化解?莫不是想让我们与你打过一场?”

“自然不是。”

吕布指着地上插在的方天画戟说道:“诸君观布射此戟小支,如若中了,当各罢兵。若不中,则留决斗,布绝不干预,可否?”

戟小支?

二人看向戟刃,所谓戟小支,就是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通俗来说,方天画戟左右两侧都是月牙刃,月牙刃的下方戟边,就是所谓的小支。

虽然戟刃并不大,但也得看距离多远。要是隔个七八米在那,稍微有些箭术的都能做到,算不得什么稀奇。

所以二人都是看着吕布,就不说话,意思很明显。

吕布笑了笑道:“当然,我自不会只隔几步便射,诸君请走开,若我到地方,尔等觉得尚可,便举起手中兵器如何?”

纪灵瞅了眼夏侯惇,夏侯惇瞅了眼纪灵,纪灵便说道:“好,那就听吕将军之言。”

“我没意见。”

夏侯惇勒马往自家阵营走去。

纪灵同样勒马走远些。

吕布则翻身下马,先在旁边一处洼地中捧了一层湿土,在小支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然后以步行丈量,默默测算距离。

赤兔马跟在他身边,一路缓缓笃步。

过了片刻,约走近一百七八十步,吕布这才回头,看向远处的夏侯惇和纪灵,二人都缓缓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古代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所以走两步路,在古代才能算一步。

之前说过,汉代六尺为一步,一尺为23厘米,可见一步约为1.38米,一百步则差不多是在140米左右,所谓百步穿杨,就是这个距离。

由于吕布身高九尺,两米的大高个,迈出一跬的距离本就比常人要远,因而一百七八十跬,实际距离跟常人二百跬差不多,夏侯惇和纪灵目测,应该在90-100步之间,差不了多少。

这个距离即便是神射手,也不敢说能射到这支细长的方天画戟,更别说射到难度更大的戟面小支上。

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原本夏侯惇和纪灵觉得,吕布只要走个百把跬,有五六十步距离,也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吕布是个实诚人,一直走到差不多百步才肯罢休,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两个人都是脸色肃然,严正以待。

如果吕布射不中小支,双方马上就会打起来,因此都是大气不敢喘,目光紧紧地锁在吕布身上,牢牢将手中的武器握紧,随时准备开战。

数万人也都是目光看过来,除了火焰升腾造成的噪音以外,整个战场上鸦雀无声。

气氛为之凝固。

远处,是漫天的火光。

没有人扑救的情况下,渡口的火焰越来越旺盛,即便离了二三里地,依旧能感觉到灼热扑面而来。

天色越来越阴沉,淮南淮北本就多雨,淮水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有时候暴雨天气能维持数月,两江时常泛滥,晚冬初春季节下雨,倒是常见得很。

吕布凝神静气,翻身坐到了赤兔马上,取过宝雕弓,从箭囊中取一支箭来,随手把箭头拆掉,弯弓搭箭,几乎是一气呵成。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便在这个时候,几滴雨水落在了众人脸上,还未等人们反应过来,抬起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开始下落。

雨水落下的速度越来越快,顷刻间,就已经是小雨变成中雨,而且还在往更大的暴雨趋势发展。

一时间,众人心底一沉,所有人都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离了百步,还得射中小支,且还是在雨水天气,不仅视野模糊,还会导致羽箭受雨和风的干扰,恐怕就算是古代神射手养由基来,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吧。

然而下一秒,只听到空气中传来清脆的牛筋绳绷动的声,紧接着一箭仿若流星一般撕裂虚空,向着方天画戟而去。

叮!

箭头像是射中了某个金属物件,随着叮地一声,然后是嗡嗡作响,方天画戟居然倒了下去。

“射中了,射中了。”

吕布那一方部将魏越睁大了眼睛,高声大喊。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吕布骑兵放声欢呼,士气高涨,哪怕他们只有两千骑兵,以此时的气势,恐怕随便对付任何一家,不需要联合,都能轻易歼灭。

“哈哈哈哈。”

吕布纵马狂奔过去,到了近前,翻身下马,过去查看。

夏侯惇和纪灵也凑了过来。

就看到方天画戟下摆小支处,原本涂上了泥土,此时泥土中心赫然被射出一个圆形,露出里面银白色的银刃。

方天画戟乃是天外陨铁打造,和双股剑青龙刀丈八蛇矛三神器是一种材料,在战场上吕布用他与无数敌人磕碰过无数次,依旧崭新如初,这一支箭伤不到它分毫。

更何况箭头还被吕布拆去,方天画戟自然不会有什么损伤。

但泥土上明晃晃的箭洞,却在告诉人们,吕布刚才成功地射中了小支。

一时间,夏侯惇与纪灵都只觉得毛骨悚然,骇然无比。

百步穿杨,还是小雨天气。

这等箭术,简直是神射也,吕布之名,果然天下无双!

“诸君如何?”

吕布得意地看着二人。

夏侯惇再不服气,也只能拱手道:“吕将军神射,我夏侯惇服了。”

“我也心服口服!”

纪灵同样拱手。

吕布乐道:“既是如此,还请二位兑现约定,切莫食言。”

“好,我撤军!”

夏侯惇扭头就走,丝毫不停留。

反正他已经拖延了纪灵数日,且现在烧了渡口,任何差不多也完成了。

渡口被毁得一干二净,纪灵长噫短嘘道:“唉,吕将军,我也撤兵。不过徐县渡口被毁,我只能绕道虹县渡口了。”

吕布笑道:“我要去盱台,如此大家就此别过。”

“将军保重!”

纪灵也不停留,带领大军往西而去。

虹县在沛国,又得绕道上百里,耽误了大量时间。

可没办法,这已经是最近的渡口。

吕布去盱台,就是后世的盱胎县,这里也是过淮水的渡口,因为广陵其实位于淮水南岸,同属于淮南地区,不过位置却是在东面,就是后世的高邮市。

所以大家分道扬镳,夏侯惇往回去彭城,吕布东去广陵,纪灵绕道沛国,再从沛国南下渡河回九江。

一场纷争,便在吕布的调解中落下帷幕。

第一百二十三章 巅峰关羽第二十五章 鹿门山访贤第七十三章 洛阳第六十三章 荀攸与许褚第一十六章 有内鬼第一百二十三章 巅峰关羽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九十一章 鱼死网破,今晚就走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间第八十六章 浮阳之战(3)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战之日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六十九章 农业规划第二百零一章 谁能继承大统?第八十九章 临时变阵第二百五十九章 构筑防线第一十五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么回事?端午节请假条第一百三十七章 毁成第五十三章 西进关中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狱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陛下禅让第三十三章 学宫最后一天(1)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雏鹰起飞第一百九十三章 绝望的张郃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孙瓒第七十五章 徐荣,奏起战争的号角第二十八章 刘备来京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长第一百零七章 卖儿卖女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章 曹操的处境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应对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战(完)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第二十八章 算无遗策第六十四章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二章 结义第八十章 仓库第四十二章 吕布投冀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星陨落第六十八章 上阵父子兵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八十六章 浮阳之战(3)第二百四十七章 骂孔融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陈子归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二十四章 宣战请假条第六十七章 吕布攻兖州第二百零七章 十胜十败第七十一章 给年轻的周瑜上一课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汉升连冲五阵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第五十二章 泰山书院第六十四章 张让之死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诸侯响应号召第三十章 东汉门阀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二十二章 朝议第九十三章 绝望的鞠义第八十四章 决战之时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汉升连冲五阵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二板斧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阵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二章 吕布的困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谋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九十章 吕布的选择第七章 弟,咱家没钱了第三十一章 陈暮辞职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骑第二百零二章 大决战开始第二十二章 偷梁换柱第九十章 主动出击第二十三章 董贼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