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阳

当安阳城夜晚士兵换防的时候,所有人都傻了眼。

军营被水淹没了,由于安阳的建造就是为了一座军镇打造,所以城内并非帐篷,而是一座座营房。

夯土结构的营房一座就能居住五十多名士兵,房间条件简陋,住的是大通铺,左右墙边各修建了一道土炕,上面密密麻麻各摆放了二十多张床位。

这些土炕离地面不过膝盖高度,当时水位还没有那么高,只是半夜起来换防的士兵迷迷糊糊一脚踩进水里,才发现不对劲。

因为害怕营啸的缘故,士兵们武器和札甲都是存放在营房它处的库房内,冬天寒冷,多合衣而睡,起床之后,直接一脚往地上趟,去穿鞋,结果两脚直接淌进冰冷的河水里,吓得人一激灵。

“营房进水了!”

有人大喊一声,喊叫惊醒了周围很多士兵,众人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地面居然积满了积水,已经达一尺(23.1cm)高,而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继续增长,惹得士兵们忙不迭淌水出屋。

外面咕咚咕咚的声音还在继续,大家都以为是因为暴雨天气,导致河水泛滥而城中积水。之前发生过一次,还是关羽在城外挖掘沟渠帮助他们解围,让颜良一顿嘲笑。

结果很多士兵出了房屋才发现,外面根本就没有下雨。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雨早在四个时辰之前的昨日傍晚就停了,现在天上一滴雨都没有往下落。

很快城内莫名其妙涨水的消息传遍了全军,又过了一会儿,山洪爆发的消息又传遍了全军,于是该睡就睡,该继续换防就继续换防。

山洪的消息是之前在城头巡逻的士兵说的,他们都是亲眼见证者。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说安阳这里没有下雨,但太行山里面正在下雨,水流汇集流入了洹水上游,洹水暴涨导致城内被水淹没,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过两天水就会自己退去。

颜良文丑也得到了消息,本来还一惊一乍,从府邸出来想去看看情况。后来又有人来报说是洹水上游出现了山洪才把下游淹没,就又回去继续呼呼大睡了,按照以往的经验,等上游雨停了,下游水泄掉,城里也就会变安全。

最主要的是古代城池建设当中,粮仓的位置除了不能离水源太远以外,同时还必须处于地势较高的位置。

安阳城中的粮仓就在地势最高处,前些天暴雨也没有淹掉,粮食很安全,只要粮食没事,那城里就没事。

抱着这种想法,颜良文丑自然就没有什么好担心。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昨夜原本还只是一尺高的积水,已经涨到了二尺高,把很多营房的通铺都给淹没,士兵们只能抱着褥子先躲到地势更高的仓库那边居住,因为粮仓已经吃了三分之二,有大片空地,营房被水淹没的士兵就只能先在仓库对付一下。

闵纯和颜良文丑等城中大小将领来到城头上,先是观察了一下城内的水位,又看了看城外波涛滚滚的洹水。洹水都已经泛滥成灾,不断冲刷着两岸泥土,水平面淹没了周围地表,两岸树木都被大水覆盖,之前连接对岸的浮桥都被冲垮了。

浮桥冲垮其实没什么,要想修建一座浮桥并不算太难。关键是周围数十里全都被淹没,水位深及膝盖,两岸直接变成沼泽,如果对岸要运送粮草的话,那泥泞的沼泽就是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难关,车轮根本不可能在上面行走。

即便马车可以解决淤泥堵塞道路,让车轮陷进去的问题。那过河怎么办?安阳之所以建在洹水南岸,就是起到战略军事作用。洹水很长,敌人想在它处过河实在太容易,若是建在洹水北面,则毫无军事意义。

只有建在洹水南岸,才能在洛阳军主力渡河之后,威胁到河内腹地乃至洛阳的安全,起到震慑作用。而现在洹水暴涨,水流湍急,浮桥被冲垮,难道用船运粮,这么快的流速就不怕船毁人亡?

所以说,古代战争气候真的是个老大难题。有的时候明明可以战胜对手的时候,忽然给你下个雨,再给你刮阵风,然后来场雪,旱灾、洪涝、冰雹、地震,自然灾害层出不穷。

闵纯看到城内城外的灾情一片水深火热,气得不行,狠狠地在墙头上一拍:“可恶,怎么忽然又爆发山洪了。现在城中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粮草,浮桥都被冲垮,对岸也被水淹没,这可如何运送粮草啊!”

颜良摆摆手,毫不在意地道:“山洪爆发,无非是五行山中突降暴雨,导致洹水上游发水所致,等到雨停之后,水流必然会下降,主簿无需担心。到时候再修建浮桥,重新粮草运进来就没事了,难道它还能下一个月的雨不成?”

“是啊,些许小事尔,再一个月天气应该回稍微回暖一些,不用担忧。”

文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河水暴涨淹没城池的事情以前也见过,过几天雨停了,等到水全往下游流走,水位自然会降下去。

然而闵纯还是忧心忡忡道:“二位将军,事态紧急,不可不忧心呀。”

“无妨的,过几天再看看吧。”

几人巡视城墙,很快来到南门,就看到南城门的水同样泛滥,之前关羽挖的水渠现在全都溢出来,浑浊的江水不断往护城河里注入,导致护城河又通过城中水门流入内城河,然后蔓延到了街上。

此时闵纯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道:“糟了,城内的水井,快派人去看看井中的水是否还清澈?”

“主簿,昨夜打水的时候看过了,还算清澈。”

有士兵回报。

“那就好,那就好。”

闵纯总算放心下来,现在他最怕的就是水井也变得浑浊,到时候士兵们就只能喝脏水。

脏水喝了闹肚子古人不是不知道,但更多的时候属于饮鸩止渴,不得已而为之。

直到此时,众人才注意到,远处一片小山坡上,关羽军修建了营寨,早就远离地面,并没有让军营进水。

“奇怪,关羽为什么知道今日会发大水把城池淹没?”

颜良纳闷道:“我记得前些日子发大水的时候,他的营寨就进水了,今天雨停了,他反而往山上迁移去了?”

文丑随口道:“那徐晃不是在林虑吗?林虑就在洹水上游,许是徐晃告诉他五行山中正在下大雨,洹水下游可能会被淹没,这才迁移的呢。”

“这倒也是。”

颜良点点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乐呵呵地道:“那关羽当真是愚蠢不已,我又想起了他上次帮我们挖建水渠,疏通河道的事情。可惜他挖得不多,如果多挖个几十条,也许今天的水也被它泄掉了。”

“哈哈哈哈,我从军多年,也是第一次见那么好心的敌人。都说青州的刘玄德仁义,我看他们是仁义傻了。战场上厮杀,还讲究帮敌人挖渠通水,怎么会有这么愚笨的人。”

文丑也附和着大笑。

实在是关羽前些天帮他们挖水渠的事情确实帮了他们大忙,一开始还以为关羽是在挖地道,因此还十分戒备。

但后来想了半天,安阳修建在洹水边上,除了重要战略地位以外,还有个问题就是河流两岸的土质较为松软,如果挖掘地道的话,很容易造成地道塌陷。

我们看各朝代史书就会发现,古代攻城战中如果有出现挖掘地道攻城的记录,地点往往都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土质往往是在较为坚硬的地区而非柔软的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安阳就在太行山脚下,附近河流众多,从太行山流出来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挖水井容易,挖地道那是难如登天。

因此关羽挖掘地道,那就是自掘坟墓,颜良文丑在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再也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

然而闵纯看着城外的那些水渠,皱眉盯了许久,嘴里边喃喃自语道:“不对劲,有些不对劲。”

“什么不对劲?”

颜良不解问道。

“就总觉得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关羽既然可以选择迁移至上山,为什么还要挖掘水渠呢?”

闵纯察觉出了不对的地方,说道:“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文丑想了想道:“许是他觉得挖水渠也不是件事,所以干脆迁移营寨,一劳永逸?”

挖掘水渠也不止是安阳城受益,之前暴雨的时候,关羽军营寨也被淹没了,有了水渠泄水,营寨内的水才降下去,因此他们对关羽挖掘水渠并未有过怀疑。

但闵纯却觉得,既然一开始就可以迁移营寨,那为什么要挖渠?而且还帮他们城里泄了水,这不是傻子行为吗?

可仔细想了半天,又想不出所以然来,只能怀揣着心中的疑虑,不再说话了。

事实上这些水渠本来就不是蓄水用的,而是用来引洹水里的水流把城外大片地方变成泽国,形成一片沼泽地带。

因为我国地形总体形势是西高东低的情况,护城河连接着洹水,洹水暴涨,城内发大水,但城外受灾情况必然不会太严重。水流会自己往下游方向流动,而不会主动往地势更高的西南面流淌。

这样城西南地区,顶多淹没那么个几里,而不是几十里范围。

有了大量水渠引流之后,水渠中的水暴涨,如此城南地区同样变成一片泽国,再加上东面地势低,水就会往洹水同一个方向流淌,因此这些水渠的作用,就是把安阳城的南面和东面大片区域纳入沼泽范围,逼迫颜良弃城逃跑的时候从东面洹水下游方向逃离。

可以说,这个套路是一环扣一环,先蓄水,再挖槽,最后引流。在曹操水淹邺城的基础上,还夹杂了心理战术以及气候战术。安阳城内的守军,仿佛已经如瓮中之鳖,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安阳城外的水域依旧没有下降的趋势。颜良文丑闵纯不知道,陈暮沟通淇水荡水,现在两条河一起往洹水里注水,相当于三条河流的水流量同时涌入一条河流,洹水史无前例地出现巨大水量,滚滚洪水一直泛滥,根本不可能让水位下降。

实际上此时下游早就被淹没了,下游的大坝处于河道最窄处,是两个月前还是洹水枯水期的时候修建,这次用的不是木制大坝,用的是水泥浇筑,修得倒是坚固,可架不住水流直接蔓延过地面,不再经过河道。

暴涨的河水从左右河道两侧分流出去,由于地势的问题,左侧河水则淹没了魏郡腹地大片平原地区,对地势较低的地方造成了很大的洪涝灾害,最后流入了清水。

而右侧分流出去的河水把下游地区的内黄、繁阳一带淹得差不多,然后波涛滚滚继续泛滥,流入黄泽,最后汇入故大河。

历史上曹操仅仅只是掘了漳水,就直接让邺城周围四十里变成一片泽国。而陈暮是掘了三条河流,哪怕这三条河流单独拎出来都不如漳水大,但三条河流加在一起,绝对是漳水的两倍,造成的威力也远比曹操大得多。

不仅把安阳周围数十里淹没,就连袁军在北面的很多防区、碉堡、岗哨、营寨都成为了灾区。最难受的水位不深,不能用船,可又不浅,马车无法通行,几乎只能徒步走,袁军深受其害。

颜良文丑闵纯还指望着再过些日子,太行山里雨停了就能停下。可等了近十天,洹水的水位依旧没有下降的迹象,城内还是水漫金山,就连水井都逐渐浑浊起来。

这样糟糕透顶的情况一下子让三人都满是惆怅,再一看远处山上, 关羽军岿然不动,大量士兵对他们严防死守,显然是在看他们的笑话。

而且更难受的是,正在此时,一匹马飞奔来到城外,以极其高超的箭术,将一封信射进了城楼梁柱上。

三人拆开信一看,居然是关羽的嘲讽信,问他泡在水里的感觉怎么样。

一时间颜良又急又气,前些日子他还写信嘲讽关羽,眨眼间关羽就还以颜色,当真是天道好轮回。

最重要的是信中极尽嘲笑,还说他像是个女人一样藏在城中,不敢出来与他作战。

在当时被说成女人绝对是一个很大的羞辱,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服,逼迫司马懿出战,可见其中奥秘。

颜良作为武将,却被人说成是个大娘们,当时气得他把手中的信撕成碎片,趴在城头,目光赤红中带着凶厉之色,恶狠狠地看着城外营寨。

“关羽,吾誓杀汝!”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第五十三章 先帝创业未半,花光预算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钩了第三十九章 公孙瓒第五十六章 欺世盗名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路可逃第四十八章 与矿山打仗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六十八章 我带你回家第三十一章 先发制人第一十一章 正义的伙伴陈子归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五十四章 斗法第八十二章 计中计第三十二章 酸枣会盟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七十四章 盟主孙策第九十四章 鞠义的痛苦第七十七章 离间计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八十五章 取胜!第六十一章 洛阳乱第一十二章 剥夺曹操的未来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陈暮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攻内黄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二板斧第三十章 窥伺关中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第一十九章 底裤都被看穿了第二十三章 吕布归顺第一十五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第六十九章 崩溃第七十五章 卧底的自我修养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七十七章 离间计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一百九十七章 张郃投降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离心离德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五章 定策第一十三章 大幕溅起第一百一十章 邗沟通航第五十一章 步战之王第三十八章 夹击第四十七章 答应联盟第六十章 大儒郑玄请假条第六章 定徐州(1)第六十三章 狂狮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计!第五十二章 泰山书院第八章 疯狂的何氏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一十九章 投名状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马威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八十四章 计中计中计中计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业换帝位第三十六章 学宫最后一天(4)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魉(一)第二十四章 战略谋划第五十一章 分崩离析(新年快乐)第一百八十五 将计就计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进攻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乱再起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一百一十二章 远征西域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戏亭,关云长万军冲阵第一十四章 易阳城巷战第六十九章 大汉上将军讨逆先锋孙文台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第八十一章 花里胡哨与一拳超人第七十四章 解开心结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三十二章 吕布东逃第二百零五章 自毁城墙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规划(完)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来了?第四章 乃祖之风第八十六章 大战前夕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二十二章 朝议第三十五章 虎牢关前第八十章 刘表东进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苍穹第八十一章 郭嘉发起了挑战第四章 冀州第十章 收敛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