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观察

“你贿赂了主簿和几个军需官?”

营帐中,关羽皱起眉头。

刘备去找前锋营主将报到去了,巧的是那人正是屯骑司马孟震。

如今营帐内就只有关张陈三兄弟在。

由于关羽这个新任屯长以后要负责和陈暮一起去辎重营那边领物资,陈暮就把这事跟关羽说了一下。

“朝廷给的辎重都是上好精品,粮草盐铁就不用多说,武器铠甲也都是熟铁打造,比我们士兵用的生铁刀具强得多,既然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拿到,为什么不要?”

陈暮回应道,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炒钢法,所谓的熟铁其实就是用这种炒钢法弄出来的东西,如果能达到百缎,就可以称为镔铁,也就是花纹钢。

当前所有知名的神兵利器,如刘关张的武器,曹操的倚天剑青釭剑,都是用花纹钢打造。

这次汉廷给的武器虽然只是普通熟铁制成,远不如刘关张手里的武器厉害,但也比普通生铁造的武器强得多,特别是在对付装备较差的农民军时,有非常大的优势。

大部分农民军的武器都是生铁农具,砍两刀武器就迸裂了,而熟铁武器顶多有个豁口,这就是在兵器上占的便宜。

如果是在平时要弄到500人的熟铁武器,价格需要在30万钱以上,更不用说还要粮草衣物食盐等生活用品,以张飞那几百万的家产,打不了几仗大家就得原地散伙,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而现在陈暮就可以利用东汉朝廷的支持,以很小的代价补充自己的力量,偷偷进行扩军,不断以战养战,一边和黄巾军打捞军功,缴获物资,一边向辎重营上报损失,再重新领取一批新的武器用品。这样打着打着,队伍只会越来越多,实力也会越来强。

按照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薅羊毛了。

“四弟,此事.....不可取。”

关羽的丹凤眼缓缓闭上,对于陈暮的做法,他并不认同。

汉末时依旧存有先秦风骨,此时的人普遍有重义轻利的思想,虽然上层腐败,连三公九卿这样的顶级官职都可以自由买买。但在底层民间,反而更看重道德和诚信。

“二哥,这是权宜之计。我军目前只有500余人,虽然算是见过血,却没打过硬仗,兵员素质都不算精锐。而且武器装备也不好,这样的部队拉到现在这种大型战场上去,恐怕打了几场战斗就得消耗光。如果不想着补充兵员,大哥一番事业,或许还未开始,就得中道竭产。”

陈暮知道,跟三观已经形成的人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他的三观,也不要想着说服他,特别是像关羽这样犟如牛的人,就用另外一种思路去解释:“所以我只能用这样的办法保存我们的实力,而且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下次不会了。”

关羽长叹了一口气:“既然你答应我下次不再这样,那就如此吧。不过负责去辎重营要物资的事情我就不去了,翼德你去。”

张飞纳闷道:“二哥你这是怠惰不愿去吗?”

“非也。”

关羽摇摇头:“那主簿和军需官收受贿赂,实非君子行径,某不愿意与他们去打交道。”

用了个“某”,看来二哥还是心有耿耿。

陈暮心想。

来到东汉也很长一段时间了,对这里地方风俗也有些了解。

普通百姓一般自称“我”“吾”,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下也有用“鄙”“愚”“敝”“卑”等自谦。

其中“某”用在表示情绪激烈的时候,比如遇到敌人时,大喊“某乃燕人张飞”“某乃常山赵子龙”之类,以此增强气势。

陈暮笑着说道:“二哥也不用这么说人家赵主簿,他应该是位破落世家子弟,艰难得个官身,囊中又羞涩,还得养家糊口,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嘛。”

关羽惊讶地看着他,忍不住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之前去拿辎重的时候,虽然陈暮是偷偷找的赵主簿行贿,但大家都在一起,可没见过他们二人有什么深交。

这种个人隐私秘密,得心多大的人才会与第一次见的人就吐露出来?

张飞大笑道:“四弟,又是你那一套推测的把戏吧。二哥,不瞒你说,我刚与四弟见面的时候,都差点把他当神仙。不仅知道我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年龄多大,就连我早上喝了一坛酒,吃的羊釜炙都算得一清二楚。”

羊釜炙其实就是用白水把羊肉煮熟,然后沾上酱料吃,不止羊肉,牛肉猪肉都可以,是当时有钱人吃饭时经常使用的吃法。

陈暮心道涿县卖肉的就那么几个,随便找人打听就能把你祖宗十八代问出来,这还用算?

至于怎么算到张飞早上吃了什么也简单,当时遇到张飞的时候是还不到中午,不是午饭的时间,再加上扑面而来的一股酒味和羊膻味,络腮胡上还沾有酱料,傻子都知道他早上吃的羊肉火锅。

“的确是推测出来的。”

陈暮点点头:“赵主簿是北军中郎属官佐吏,与五位北军中侯监领营中的都官从事、功曹、别驾、簿曹、兵曹、主簿、门亭长官职相当,都是秩六百石,按道理来说,月俸不算少,养活一家人口足够。不过我见他穿着朴素,只是件普通的浅蓝色曲裾长衣,浆洗发白,鞋履老旧破损没有换。虽年近而立,却未佩戴相应的头冠,只是简单扎了一条儒巾。若非腰间悬挂的官印鞶囊和墨绶三彩,我都看不出来他是个官,反而更像一个普通寒门儒生而非一个六百石官吏,这就说明他的月俸并没有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推测他的月俸应该是用来赡养家人,而且家里人数不少,应该是前年四月关中大旱,不得已举家来的洛阳,艰难某了个差事。”

“也许人家只是勤俭节约呢?”关羽不服反问。

陈暮笑道:“勤俭节约的人应该不会佩戴白玉吧,我注意到他全身上下唯有腰间用一条流光白丝带挂着一件白玉,看成色应该是常年蕴养的老玉而非新玉。说明是祖上传下来的遗物,贴身佩戴。以此推断,赵主簿家祖上也曾阔过,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家道中落,不得已而落魄。”

“那你又是如何得知他的月俸是用来供养家人,而不是花在别的开销上?也许他积攒起来,准备买一个大官做呢?”

关羽又问。

朝廷上卖官鬻爵都算是常态,连三公九卿的官位都明码标价,更遑论其它官职。而且买官之后也不一定安全,每年还得交一笔钱上去,不然就会被撤职,所以很多官就得拼命捞钱来保住自己的官位。

事实上后来刘备的安喜县尉被撤也跟这个有关系,汉灵帝可不想这么多人一毛钱不交就白占着官身,这些官职都是他要拿去卖的。在他眼里,这些根本不是官位,而是真金白银的钱。

陈暮想了想道:“除了白玉外,还有一绿碧青丝香囊,应该是他夫人相赠,这也许是赵主簿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才与白玉一起贴身佩戴。那香囊和赵主簿曲裾长衣下露出的半截里衣都是蜀锦所制,而外面的长衣却是麻衣。香囊的缝制方式粗糙,甚至还有几根丝线没有缝好。外衣和里衣却做工老成,十分精细。因此我推测赵主簿的夫人应该是蜀中人,出嫁时带了一点蜀锦,缝制技术不是很好。外衣和里衣由赵主簿的母亲或者裁缝制作,不过前者的可能更大,因为他们家境贫困,既然妻子会缝制,母亲又不在的话,就算缝制技术不好,他也不会浪费钱去外面找裁缝,所以我认为赵主簿家中有妻儿老母俱在,甚至还有未及冠及笄的兄弟姐妹要赡养。”

东汉时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衣食住行对于现代人来说,都可以用钱解决。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粮食自己种,布匹自己纺,衣服自己缝。除了有钱人,生活贫困的家庭是不可能去外面找裁缝给自己定制衣服,都是母亲或者妻子帮忙缝制。

因此陈暮通过两种不同的制作工艺来判断,香囊是赵主簿的妻子缝制,衣服则由赵主簿的母亲缝制,从而确定他家至少有个老婆和母亲。

至于怎么确定他有儿女也简单,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主簿看起来已经30来岁了,结婚最少七八年以上,要是没有儿女的话,他母亲早就把他老婆赶走了。

毕竟这种事情在古时候并不少见, 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就有记载,如《芣苢》、《氓》、《谷风》,还有著名的《孔雀东南飞》里也有这方面因素。

听完了陈暮的话,关羽半信半疑,虽然四弟说的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过人都是这样,在未见到事物的真相本质之前,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仅仅只是看人一眼,就能推测出这么多东西。

但事实上陈暮穿越之前就是个侦探爱好者,还曾经研究过算命的相术,发现这些东西与福尔摩斯探案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微之处观察,从而得出结论。

不过这种分析也有一定偶然性,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只需要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就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比如那天和张飞见面的时候,陈暮通过张飞身上的酒味和羊膻味判断他可能喝酒吃了羊肉,但不能用这么肯定的语气来说,万一打脸怎么办?

虽然羊膻味只有羊有,但张飞是个屠夫,也许是他宰羊的时候沾染的气味也有可能。

所以这里就需要用到话术,陈暮当时说的是你早上喝了酒,接触了羊肉。

结果张飞大吃一惊,回答说你怎么知道我吃了羊釜炙,于是得到张飞早上吃了羊釜炙这个信息,再顺着这方面继续往下说,顺利和张飞结交相熟,做了他们家的讲席。

所以道理还是那个道理,算命大师不一定真的会算命,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巧妙的语言艺术,就能保证他在你眼中变得高深莫测,从而心甘情愿地把口袋里的钞票递过去,去欣然接受那虚无缥缈的命运安排。

第五十章 战略目标:曹操保卫战第九十七章 汉口水战第三章 得兖州第九十章 狼狈逃窜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七十三章 洛阳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访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乱第四十一章 陈暮是我弟第五十七章 归降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九章 陌上桑第七十八章 旧时代的消散,新时代的开启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二百四十七章 骂孔融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第四十四章 孝出强大第七十七章 离间计第三十一章 先发制人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对苍穹(新年快乐)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应对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将第二章 孟德第八章 回京第九章 规划请假条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九章 罗市贼第七十三章 袁绍自己人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第六十三章 进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试探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条命端午节请假条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请假条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骑第六十六章 党人第三十四章 大乱将至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议第八十三章 断其一臂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对峙第八十三章 断其一臂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三十七章 离别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二十二章 朝议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通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斩文丑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战(1)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门学问第二十九章 论仁第二十四章 调虎离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兴得太早了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请假条第五十八章 奇袭浚仪第三十四章 养蛊第二十九章 战争机器运转第六章 汉末群雄之猛虎孙文台第五十七章 巫蛊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陈子归请假条请假条第三十九章 陈丞相第一十五章 易阳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长统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九章 徐荣的部署第一章 秋风起,思子归第八十一章 贼往东去第四十八章 谥议第五十六章 欺世盗名第三十七章 离别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俊重病,攻城之日第二百零一章 谁能继承大统?第一百七十六章 孙坚遭袭第五章 定策第一百八十六 鞠义复仇第七十四章 一席话语,管教徐和拱手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