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胡须乱

关羽的最强杀招,就是前面三刀以势压人,然后步步逼近,打乱对方的进攻节奏,找到破绽之后,瞬间秒杀。

这招几乎无往而不利,特别是出其不意的时候,比如斩杀华雄时,当时关羽还只是个无名小卒,利用华雄对他的轻视,三刀将其斩杀,可谓是将前三刀用得淋漓尽致。

但到了后面,关羽名声传遍天下的时候,这三刀往往就不好使。对付武力值低的轻轻松松,但对付高手,就没那么简单,如蔡阳黄忠等,很难奏效。

羑里城之战时,关羽是在乱军当中,直取颜良。以第一刀拖刀斩,压迫了他的气势。当时颜良周围全是人,根本无法躲避,只能硬抗。

可硬抗的结果就是第一刀起手就被压制,紧接着后面两刀如疾风骤雨般劈来,让他根本难以抵挡,最后差点就被斩杀。

后来颜良痛定思痛,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当初会输的原因。

一开始就被拖刀斩压制,导致先机被人家占据,后面的两刀又没有找到应对的方式。自然也就只得被动挨打,且自己当时确实慌乱了,没有沉着冷静应对。

于是在应下与关羽的决战之后,他在这数日里,不断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通过文丑之死,在极致愤怒当中,让自己依旧保持着平和。

这几日在校场与木人桩练习不一定能够提升他多少武力值,但心境的提升,却是让他能够有了一种自我的升华和成长。

对于一名巅峰状态即将开始下滑的四十岁中年战将来说,临阵还能突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颜良做到了。

这或许就是一名在战场上渴望建功立业的大将所能够到达的极限了吧。

颜良破解关羽前三刀之后,顺势找回自己的节奏,抬刀横劈,被关羽挡开,两匹马互相追逐,在原地转圈,顷刻间互相来回劈砍招架,已是过了二十多合。

场间刀光剑影,似有龙吟虎啸之声。关羽长袍飘飘,青龙偃月刀轻巧地在手中旋转,像是变幻出了一条青色长龙,不断舞动。

龙在咆哮,冷艳锯的刀面,在炽烈的阳光下,散发着夺人心魄的光芒。

颜良亦是丝毫不逊色,

大刀不断挥舞,九尺长的刀在手中仿佛蝴蝶般上下翻飞。每一次劈砍,都带着一股可怕的寒芒,宛如一道皎洁的银辉,将自己与敌人笼罩在月光下。

二人激斗在一起。

又是过了十多回合,关羽瞅准机会,一刀戳向颜良腰部。颜良为躲开这一刀,展现出了精湛的马术,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然后再次跃上马背,大刀横扫向关羽的颈间。

关羽向后一倒,躲开了这一击。却是没有想到颜良刀锋锐利,刀刃几乎是擦着他捆绑胡须的那个袋子绳索而过,把绳索给割断了。

袋子飘落到地上,瞬间二尺长的丝滑胡须就暴露出来,在风中像是用了飘柔一样轻轻摇摆飘荡。

看到这一幕,在远处山坡上正用望远镜观战的陈暮顿时皱起眉头。

胡子太长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起伏动作过大,会导致胡须飘荡起来,偶尔遮蔽视野。所以古代长胡子的将领打仗,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只是在古代传统观念当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胡须是不能随便割的。曹操以发代首,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根据记载,秦汉武将打仗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个袋子把胡子套起来捆绑固定住。

而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武将受胡人习俗,会把胡子扎成像辫子一样的结构,如现代出土的隋朝武将陶俑模型,那些隋朝武将就有鱼骨辫和麻花辫形状的胡须。

此时正是汉末,还没有受到胡人影响而把胡子扎成辫子,所以关羽每次作战,也是用袋子把胡须套起来,在外面捆绑绳子来固定。

后来,在土城之战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曹操因为羡慕关羽的胡子,就问他是如何保养的,听说关羽是用皂纱囊包裹胡子,便令人用纱锦制作了一个胡须袋,赠送给关羽以示友好。

现在关羽套胡子的袋子居然被打落了,这对于战局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胡子的阻碍,很有可能让关羽原本99的武力值,只能发挥96,跟颜良相当。

甚至说不好会落入下风也不一定,毕竟高手之间的斗争,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说不好,会不会因为刹那间的视野遮蔽导致战斗失败。

接下来的战斗果然如陈暮预料的那样,关羽受胡子拖累,不能全力施展。甚至有几次,为了保护胡子,关羽都要停下疾风骤雨般的进攻节奏,以防治胡须飘动,遮蔽自己的视野或者将手臂缠住。

反倒是颜良越战越勇,在第八十回合之后,居然开始有些占据了上风。原本最开始的时候,是关羽攻多防少,哪怕前三刀没有奏效,却依旧是压制着颜良,不给他反扑机会。

但现在却变成了颜良攻多防少,大刀不断地往下劈砍挥舞,虬结有力的臂膀隆起的肌肉仿佛充满了无限力量,双方刀刃相撞,火花迸溅,摩擦激斗声不绝。

“二将军危险了。”

阿大阿二,张龙赵虎等人远望,虽然离得太远,只看到两个黑点在不断拼斗,但刀光剑影,他们依旧能够察觉到关羽已经隐隐落入下风。

陈暮想了想,反倒是舒展了眉头,笑道:“危险倒不至于,我其实还担心二哥会因为心中傲气而不愿意引颜良前来,现在就不担心了。二哥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到了那个关口,也不得不用计。”

他之前曾经是想用道德绑架来逼关羽把颜良引到埋伏圈,但即便是用道德绑架,以陈暮对十几年关羽的了解,也感觉只是五五之数而已,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关羽怎么想。

但现在看起来,应该是九成以上了。因为通过关羽计杀蔡阳,引诱黄忠来看,在关键时刻,也绝对不会因为心中的傲气而不选择用比较“卑鄙”的手段。

在关羽的心中,“义”字排第一,其次是汉室江山,最后才是心中的傲气。

所以看到关羽意外落入下风,陈暮反倒是放心下来。

事情也确实如陈暮预料的那样,两马在地上奔逃,溅起大量尘土,战场逐渐被迷雾笼罩,看不清楚。

然而这团迷雾却仿佛是在移动,缓慢地向北面靠拢,慢慢在往这边延伸。

关羽现在也确实如陈暮想的一样,没有办法。

他确实希望与颜良公平一战,可胡子严重妨碍了他的行动。

这对于他来说,本身就有些不公平。

也不要说什么,你胡子长是你自己的事情,既然要上战场杀敌,为什么不把胡子割掉这种论调。

因为后世的人不能把后世的价值观放在古人的价值观上去做讨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那个年代,只有犯人才会被割掉头发和胡须。这属于一种耻辱,因此关羽是不可能把胡须割掉。

所以既然胡子已经严重妨碍了他,关羽清楚,如果不采取特殊手段,落败是迟早的事情,他就不得不按照战前陈暮所说,带着颜良往埋伏圈走。

做法确实比较卑鄙。

但兵不厌诈,且颜良是跟着袁绍的,不管是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还是为了大哥刘备的事业,关羽都有这么做的理由。

二人不断激战,手中大刀旋转如风轮,尘土激扬,双方士兵大声呐喊助威。

管亥来到阵前,摆下擂鼓,不断敲动。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嚯嚯嚯嚯嚯嚯嚯!”

欢呼声阵阵。

袁军也不甘示弱,孟岱亦拿出铜鼓,不断敲打。

阵前尘土飞扬,刀刃相撞。

过了片刻,忽然场间兵器碰撞声停了下来,尘土开始渐渐散去。

所有人都看到,关羽和颜良相聚约三丈远,不知为何,颜良居然停下了进攻节奏,停滞在原地,不再继续追击。

二人互相对视,不断喘着粗气,手中大刀下垂,浑身大汗淋漓,汗液早已经沾湿了额头和鬓角。

“怎么回事?”

“好像没有战斗了,是体力不支了吗?”

“不知道啊,也许是吧。从日中打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多时辰了吧。”

双方士兵议论纷纷,战鼓也渐渐停下来,场面变得安静。

而就在双方士兵不解的时候,场上的颜良对关羽说道:“关羽,你胡须已乱,若是胜你则胜之不武,你回去扎好胡子再来吧。”

“哦?”

关羽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也好。”

说罢两人调转马头,各自回营。

那边颜良回营之后,孟岱、史焕、马严等将领连忙簇拥上来,询问情况。

颜良叹气道:“那关羽确实厉害,我与他恶斗了不知多少合,仗着他胡须已乱,才勉强压制,但再打下去,我恐体力不支,不得不找了个借口回来休息。”

孟岱皱眉道:“将军,若是这样的话,他也会休息。而且他到时候把胡须扎好,岂不是战力更甚,若是如此,恐怕.......”

颜良大笑道:“诸将勿忧,我已经找到了对付他的办法。打斗间,我察觉他似乎对自己的胡须颇为爱惜,等待会再战的时候,我就猛攻他劲间,逼他只有回防之力,不敢进攻,则此战必胜。”

几人对视一眼,纷纷夸赞道:“将军英明。”

这边关羽也回了营。

他毕竟比颜良年轻数岁,最重要的是他本身为天下一等一的武将,体力惊人,颜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他正处于巅峰期,所以颜良打了一百多回合,体力逐渐不支,他却犹有余力。

说实话,按照关羽自己的估算,即便有胡须拖累,再战个三百回合不是问题。然而颜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恰好他确实爱惜胡须,因此才答应了颜良的要求。

回到自己阵营之后,关平管亥等人很快簇拥上来,管亥手里拿了一个布袋子,关平第一个上前询问道:“父亲,那颜良答应与你停战了?”

“是他主动要求的。”

关羽一边给自己的胡须套上布袋,同时这次多拿几根绳子捆好,一边说道:“不过我已经察觉出来,他体力不支了,再僵持下去,恐胜算不大,所以他才以我皂纱袋掉落为由,暂时停战。”

听到关羽的话,关平大喜道:“若是如此的话,那颜良岂不是根本打不过父亲?即便是耗下去,也能够把他耗死。”

“没那么容易。”

关羽把胡须套好之后,下意识地想去摸胡子,却摸到了布袋,苦笑着摇摇头道:“这厮不好对付,几次招数阴险得很,我疑他还有杀招,看来,这次也不得不依靠你四叔了。”

关平几人便不说话了。

过了片刻,关羽休息了不到十分钟,就再次骑上马匹准备出战。

他很清楚,颜良说是因为自己的胡须而大义凛然地让他回去重新扎好,实际上就是要抢时间休息一下,恢复体力而已。

但关羽和张飞都是那种变态级别的体力,一个普通人在千军万马当中,抡起十几斤重的大刀,砍个几刀就气喘吁吁了。而这些猛将,如项羽、杨再兴、冉闵、夏鲁奇都是有史记载的单人杀百人战绩。

五虎上将当中,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五人虽然肯定是比不上这些变态级别的人物,但也就是弱那么一线罢了,特别五虎之首关羽,体能和恢复力都在巅峰期,比颜良强得太多。

因此关羽也没打算就让颜良一直恢复体力,在扎好布袋之后,立即决定再次出征。这次他有十足的把握,只要颜良敢和他决一死战,他必然把颜良斩于马下。

而且颜良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确实是让关羽重新把心爱的胡子好好保护起来,如果颜良没有其它阴招的话,关羽并不打算把他引入伏击圈。

不过关羽虽然来到阵前叫阵,颜良却派人出来说他回去喝两口水,让他再等等,几乎就杳无音讯, 过了快两刻钟都没回来。

关羽保持着耐心,依旧坐在马上等待。差不多快半个时辰过去,颜良恢复得差不多,才姗姗来迟。

这个时候都已经快傍晚,已经到了日入初时,也就是下午五点钟左右。

夕阳西下,西方升起了大片绚烂的晚霞。

关羽看着已经恢复体力的颜良,冷笑道:“力气恢复得差不多了吧,这次应该也没有借口了。”

颜良沉声道:“关羽,我是看你胡须扰乱了我们决战,才给你回去扎好胡子的机会,没想到你还污蔑于我,看来你不过是一小人尔!”

“哼。”

关羽冷厉道:“乱臣贼子,吾必杀汝。”

说罢催马上前。

便在此时,颜良抽刀直戳关羽颈间,刀刃竟是直指他的胡须!

第六十四章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第八十八章 拦个张郃折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师攻兖第五章 汉末群雄之红马董仲颖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门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六十三章 人心险恶第四十二章 让大汉武德,再次充沛!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设想的道路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二百零七章 十胜十败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五十三章 厚脸皮的袁术第二十四章 听四叔的话第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八十章 用老张郃的计击败小张郃第一百四十六章 泽国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假条第九十五章 白马玄甲,定叫他有来无回第七十二章 长安乱第九十九章 二声巨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论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汉升连冲五阵第三十六章 刘焉进宫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战(3)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锅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七十一章 典韦第一百零五章 哥几个,骑着第三十六章 白马与少年第四十七章 夺权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七十二章 长安乱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证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九十一章 鱼死网破,今晚就走第八十一章 贼往东去第六章 哥,咱家有后台了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请假条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章 赢了他一次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七十四章 张让第一百零二章 帮公孙瓒完成战略胜利第五十四章 剑拔弩张第五十一章 二战管亥第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第二章 营寨鏖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一百六十四章 围点打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六十一章 阴谋、阳谋、明争、暗斗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来了第一十六章 世界级帝国的开始第四十八章 与矿山打仗第五十六章 打颍川第六十六章 朝廷诸公的援助第六十八章 武课第七十一章 开会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强多了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战!第四十九章 洛阳大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陈子归第六章 汉末群雄之猛虎孙文台第四十章 奇袭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二合一大章)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风雨将至第六十四章 惨幕第七十一章 给年轻的周瑜上一课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计!第八十章 陈暮之计第一百一十二章 远征西域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