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二章 自相残杀 铁索横江

而柴桑那边,诸葛亮和关羽等人收到刘玉的圣旨之后,担忧的心终于解除了。

刘玉没有把张飞收押,也没有要了张飞的性命,只是罢官免职,还赏了一百军棍。说实在的,这就是刘玉给的恩典啊。虽说连带着诸葛亮和关羽他们都受到了处罚,不过就那点俸禄,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最高兴的就是关羽了,他之前都在担忧着张飞会不会被刘玉给处死了。关羽甚至都想着要不要向之前那样去营救张飞。但是诸葛亮让他稍安勿躁。诸葛亮认为刘玉对张飞不会有太过严重的处罚,保住性命是没有问题的。

诸葛亮给别人的印象就是算无遗策,既然他都这么肯定地说了,关羽就相信他了。

而诸葛亮自己心中也没有多大的信心。当今陛下的心思,诸葛亮是不敢琢磨的,以往天下各路诸侯都以为已经摸透了陛下的心思,到最后,无不都被陛下给算计了,死的不能再死。诸葛亮敢在关羽面前那么肯定,那是因为诸葛亮担心关羽一时冲动,就来了像襄阳那次的举动。作为主帅,诸葛亮不得不稳住关羽。

还好最后的结果,真的如同诸葛亮猜测的那样。

有这样的结果,已经是皆大欢喜了。

不就是一点俸禄么,咱们出了。

当然了,刘玉赏赐给张飞一百军棍的事情,大家伙都没有忘记。以张飞强壮的身体,加上山高皇帝远,一百军棍能够多少打在张飞的身上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连关羽都是这么想的。

而张飞被打得两天下不了床的消息传到柴桑,深深将所有人的脸都打了一下。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陛下居然会想到这一点,派出御前侍卫前来执行一百军棍!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张飞没有什么大碍,只是疼痛难忍而已,这才是众人都放心的。

张飞的事情暂时就导致结束了,什么时候不再当城门小兵,就要看刘玉的意思了。大家伙都算是看明白了刘玉的决心了。

另外一边。

张绣所带领的刘军援军一直都被挡在了前往庐江的道路之中,夹在庐江和张绣之间的江东守军拼死抵抗。

但这些很快就要过去了。

随着张飞带领几万大军赶到庐江,击败了由夏侯渊和太史慈为首的曹军和江东军两大主力,保住了庐江,使之成为了刘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这样的事情一发生,不单单是已经撤离到鄱阳郡的孙策目瞪口呆,曹操急忙派出军队援救夏侯渊。而夹在张绣和庐江之间的江东守军就变得十分的危险了。

攻守之间,最普遍的战术就是两面夹击,往往成功率极高。现如今夹在中间的江东守军就是处于了被两面夹击的状态之下。可以预估到的是,庐江城的张辽等人一定会出兵的,好打通和张绣方面的联系。就算是张辽没想到,可诸葛亮也会是想到的。江东的守军也是想到的。

现在的江东守军就如同被遗弃的孩子一样,没有任何的支援,只能靠着自己的实力来抵抗刘军可能出现的夹击。

江东的大势已去了,被朝廷收复的局面已经无法改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夹在中间的江东守军将领心中开始盘算着得失了。

如今到了这个地步,要想活下去,也只有两条路了。一条就是突围了。继续留在这里,迟早就会包围起来的,最终覆灭的。将领们都知道各种实力对比上,他们是无法和刘军相提并论,只要被包围了,刘军什么动作都不用做,消耗都消耗死他们。时日一久,那么守军的粮草就会用完。真到了那一天,饥肠辘辘的江东军是无法和刘军打。突围是一个好办法。可将领们不敢保证能够突围成功。

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投降了。剩余的江东守军内部已经产生了这个信号。而且士兵们得知夺回庐江失败后,士气直线下降,每天都是死气沉沉,毫无战斗力可言。将领们都听说朝廷对投降的部队都很不错,不仅仅可以保住原来的位置,若是有能力的话,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前荆州的军队,不就是投降了朝廷之后,全军上下除了一些十分无能的,其他一个都没有动。如果投降之后,不想继续从军,朝廷还会给你路费,让你回家。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子虚乌有的,之前被俘虏的江东军士兵就有被放回来的先例。而且那次很大一部分被放回来的江东士兵就在剩余的江东军之中。换句话说,投降可以有很大的好处。

突围没有好果子吃,还不能保证成功。投降的话,就算没有保住权力,可起码这个性命是勿忧的。

只不过剩余的江东军将领无法达成共识,毕竟死忠于孙策的将领还是有的。这些死忠当然明白如今的局势,一个个都可以为孙策去死,为江东继续抵抗刘军。军队之中出现投降的声音,乃是这些死忠最痛恨的。抵抗刘军需要的是上下齐心,以至于这些死忠不敢用强硬的手段让那些动了投降心思的将领死心塌地为孙策卖命。

剩余的江东军在犹豫当中,而庐江的张辽得知了张绣被挡住,果断地做出了选择。之前张辽就是苦苦等着张绣的援军,当时由于兵力不足,导致张辽只能死守庐江城,被动等候张绣的到来。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庐江城有了张飞带过来的三万兵马,已经可以主动前去接应张绣了。顺道解释一下,张飞留下暗中协助张允的兵马也是到了庐江城中。而江东水军一直都没有出现,让张允所带领的刘军水军可以安然无恙的守住港口,保证了和柴桑城的水路联系。

张辽接过张飞的军权之后,留下一万兵力在庐江,然后带领两万兵马杀气腾腾地奔向张绣所在的位置。

另外一边的张绣似乎心有灵犀,也是发动了对阻拦自己的江东守军的攻击。

这一举动,让剩余的江东军将领胆颤,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两面夹击,他们遭遇到了两面夹击!

于是不想死的投降派将领公开呼吁回归朝廷的怀抱,避免无所谓的伤亡,引起了大量将士的呼应。

死忠派将领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立刻呵斥了投降派。

投降派将领其实早就达成了共识,在死忠派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拔出了刀子,捅进了对方的身体追踪,当场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可惜他们就算是事先预谋好,可执行力还是有所欠缺,被两个死忠派的将领给跑掉了。

事情变得大条起来了。

幸存的两个死忠派将领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带领着自己的兵马讨伐投降派。虽然大家都是江东人,可是投降派想要投降刘玉,那么就会成为江东的敌人,甚至还会成为进攻江东的急先锋和带路党。死忠派本着杀死一个就减少一个的想法,大规模进攻投降派的营地。

有投降念头的江东将领,其能力比较平庸,要不然也不会一下子就想到了投降,不可置否的被死忠派压着打。

敌人还没有打过来,江东军自己内部就开始乱了起来。

张辽和张绣都想不到会发生江东军内乱这样的大礼。这一次他们又是心有灵犀,或者说英雄所见略同,全部停止了攻击,等待江东军自相残杀,最后时刻才去摘桃子。

不多时,江东军内部的大乱就停止了。人数占优势的投降派取得了胜利,死忠派就完全符合他们死忠的属性,一个个都到另一个世界给江东效忠去了。

由于江东军内乱,对于张辽和张绣的阻击根本没有了,最终让张绣和张辽成功的会师了。

张绣和张辽两人一见面就相互寒蝉,互相恭维着。

不等他们多说几句废话,江东军的投降派就带着江东士兵前来投降了。

张辽和张绣自然要询问一下为何他们会投降了。

这些江东军将领把自己说得十分高大上,什么忠君爱国,弃暗投明等等理由,可以找到的,书上有的,都被他们给说了。还把死忠于孙策的江东将领说成是大汉的叛逆,人人杀之而后快,顺便表示自己等人已经为国除贼了。

张辽和张绣如果相信的话就有鬼了。但是江东军能够投降,他们也是乐见其成。至于这些将领说什么为国除贼,当然是扯淡的。

刘军向来有不杀投降部队的先例,江东还没有全部拿下,这些江东军有着大用的。于是张辽和张绣很快就达成共识,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投降过来的江东军自然高兴了,他们能够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好处了。

为了防止江东军诈降,张辽命令刘军士兵将他们的兵器都给收缴了,免得出现任何的意外。

对于这样的请求,投降过来的江东军没有任何的犹豫,十分痛快就将自己手中的兵器给扔掉了。其果断与迅速,让张辽瞪大了眼睛,同时也相信了他们投降的诚意。

张辽和张绣两军汇合,加上接受了投降的江东军,整个庐江城现在加起来居然有差不多十万兵马,一时间整个江东震动了。

驻守在鄱阳的孙策痛心疾首,大骂那些投降的将领不是人子,居然贪生怕死到了这个地步,杀害了忠于江东忠于他孙策的英才。

愤怒的孙策将投降的将领的家人全部都关入了死牢,以解心中的怒火。同时被到了最后关头还忠于他孙策的将领,对于他们的家人,孙策却是亲自上门慰问了。

周瑜没有阻止孙策的动作,如今的情况对江东不利,江东之中很容易出现不看好孙策的人。现在已经有将领公开投降了刘军,若孙策不严重出手,恐怕会让其他人心存侥幸。至于投降之人的家属是否无辜,周瑜就没有在意。在孙策的大业之前,任何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当然包括他周瑜在内。

刘军上下就士气高涨了。现在的刘军在江东就是如日中天的存在,他们认为他们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诸葛亮有感机不可失,于是命令庐江城的张辽和张绣出击鄱阳,而他同样是带着水军进攻鄱阳。

但是诸葛亮却在江面上看到一副让他震惊万分的场景。江面之上,居然横无数条三根手指粗细的铁索,铁索的两端钉在了长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

“铁索横江!”诸葛亮的脸色一沉,大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想出这么缺德的防御!?”

那么粗的铁索横在长江江面之上,已经没有任何的船只能够通过了。刘军这边攻击不过去,江东军也打不过来。这对于处于防守状态的江东军有着巨大的好处。对于刘军来说就是恶心了。

诸葛亮骂起缺德,乃是因为铁索横断江面,百姓们的生活也是受到影响的,孙策这样一弄,在长江上讨生活的渔民就没有了活路,而靠着水路进行贸易的商贾也将会破产。

而刘军想要进攻江东剩余的郡县,从江面进攻就是最快的。要不然的话,就只能南下绕过鄱阳湖,再进行进攻了。但是那段路十分的艰难,江东军也不会让刘军轻易达成目的,耗费的时间与伤亡都不知道是多少了。

诸葛亮有想过硬冲过去。但是铁索之后,游荡着数之不清的江东船只。诸葛亮远远地都可以看到船只上的兵力不多,但却是设置着像强弩一样的利器。

硬冲过去也是不行了。江东军的强弩可是杀伤力极强的存在。

诸葛亮想了想,最终还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需要时间去琢磨一下如何破解这个办法。

而另外一边的张辽同样是遇到这个问题了。无法前进的时候,张辽也是选择了撤退,将自己的遭遇汇报给了诸葛亮,请求诸葛亮给予战术指导。

周瑜的算计总算成功地挡住了刘军的前进,为江东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鲁肃愿意臣服第一章 弃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汇报情报 关羽的行踪第三百四十章 刘备被卖了(一)第八百八十二章 刘玉对诸葛亮的指导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法正坑刘备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此战保北地数十年无忧第一百四十七章 风光大葬第一百八十八章 联军被阻 刘玉哀叹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韦出马 胖揍仲达第六百六十七章 卧龙得遇明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鲁肃撤退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刘玉接管指挥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铸钱第七百一十五章 无耻的贾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王越被擒 刘协突围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阳关陷 张鲁投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刘备:怎么会这样!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关张留下 吕布绕道第九十八章 鲜卑攻城第一千九十一章 刘备就任益州牧第六百六十九章 议题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份家书的份量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感觉非常不对劲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攻袁绍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出乎意料的有效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自以为是的胡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朕并无他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事后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偷溜达人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喊话的艺术第八百七十一章 忽悠庞统 赐给锦囊第三百四十二章 刘备什么都不要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玉的进展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颗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戏就要做全套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倒霉的庞德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绍爆发第九百四十九章 群殴与单挑只在一线之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刘玉驾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曹孟德自污行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军进城 刘协逃离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未来的顾家之主第三百八十五章 神医华佗第九百二十四章 安排的好戏第一千八十六章 刘备要刘封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达成协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到嘴的肉第一百三十章 攻城之战 张梁死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拿下太和城 贾诩分析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喜事与恢复民生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刚走不远就被抓住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未来的顾家之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置黄巾第六百八十七章 目的荆州 实施计划第九百二十四章 安排的好戏第四百章 刘玉进蔡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灯下黑第一千二十章 收为亲传弟子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刘璋父子往汉中第三章 父子2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吕布战周泰第六百四十九章 臣能做的只有这么多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本将许仲康是也第三百五十五章 引水灌襄邑第九十章 地头蛇的接风第一百六十一章 遭遇行刺第四十三章 酒楼大改造(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魏延逃亡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柴桑民心不归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孙策的战况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邺城第十二章 新府邸第二百六十三章 刘协变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两个老头的对话第一千一十八章 找来了童渊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刘玉就是要让你难受第五百五十六章 刘玉教子(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布置第三百五十四章 相互对峙 闷热难当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到嘴的肉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议战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三滥的招数第六百零一章 庞统臣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局势糜烂 曹操坚持第三十章 恶名远播(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攻袁绍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刘军选择撤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罢黜廖立 法正上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诸侯的恐惧 曹操得颍川第三百二十五章 只是一场梦第一千九十七章 黑冰台最后的希望第七百九十三章 刘玉要玩大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周瑜埋下了祸根第二百九十三章 浪费大伙的心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斩二将 射刘备第七百三十四章 看在以前的情义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