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倒霉催的孙权

炸锅了!

鲁肃的话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起来。

这里面有着好多种含义啊。

首先,孙权在来这里之前烧掉了书信,还偏偏就是潘璋要进去搜查的时候烧掉的。那岂不是说那些书信是不能够让潘璋搜查到,外人知道的东西么?如此一来,孙权就是心里有鬼才会这么做的。

另外的就是,鲁肃刚才听到一个士兵说了几句话就这样质问孙权,也就是说他可以肯定孙权做了这样的事情。孙权做这种事情一定是不想让人知道的。鲁肃这边的人为何能够知道,那就显而易见的了。鲁肃在孙权那里安插了人手啊。

孙权终于明白了自己家中有奸细了,内心是气得想要爆炸了。他真的万万没有想到鲁肃居然那么大胆,在自己的家中安插奸细,那不就是说鲁肃对自己完全不相信了。

其实孙权是冤枉鲁肃了。

鲁肃之前在孙策这边,官职不大不小,负责的也不是情报这边的工作。在孙权家中安插奸细,是周瑜的干的事情。不单单是孙权,还有其他人家中都有周瑜安排的奸细在里面。除了孙权、孙翊等孙策的家人,周瑜没有告诉孙策之外,其他人都是向孙策汇报过的。

而鲁肃上位之后,周瑜就慢慢地将自己手中掌管的相关情报交给了鲁肃。

如今周瑜昏迷不醒,鲁肃自然成为情报组织的头头了。

“敢问鲁大人,你需要本侯给你什么解释!”孙权的语气已经展现了他的不高兴。

孙权为自己家中与奸细的事情而不高兴。

鲁肃很是冷静,他知道现在的情况,孙权是打死都不会承认任何的事情,于是说道:“侯爷的话就是解释,在下明白了。”

鲁肃多聪明的一个人,他立刻把孙权变成了被动局面。无论孙权说什么,我都当成是你的解释。解释就是掩饰。

孙权被鲁肃这个语气给弄得很是郁闷,鲁肃这是吃定他了。

张昭和张纮倒是忽略了孙权家中被安插奸细这样大的事情,毕竟他们现在的关注点在于孙权是不是真的是配合神武朝廷把孙策和周瑜给害了。

“侯爷,您这边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么?”张纮语气看来很柔和,却隐隐有强硬之色。

其他人都是盯着孙权。特别是那些武将,一个个都是气愤不已。武将们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原来鲁肃他们怀疑孙权是谋害自己哥哥的奸细。

若是真的这样,这些武将不介意和孙权拼命的。毕竟孙策和孙权之间,他们都是忠于孙策的。

孙权若是可以证明自己清白的话,早就说了。

本来孙权是想要说实话的。但是他之前的所作所为把他想要说出来的解释全部瓦解。

既然黄可半夜潜伏进侯府逼迫孙权配合,那孙权为何得到安全之后,又没有第一时间追杀呢?还为何要烧掉那些什么书信来掩人耳目?不就是孙权本身就是有这样的想法,才会有这样心中有鬼的举动!

“诸公,今日之事,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是神武朝廷的奸计。吾是百口莫辩!”孙权说了句实话。

的确,孙权现在是什么话都说不清楚。

但是这并不足以让其他人满意。

要是真的没有干,你孙权为何不说个清楚呢?

如果孙权不是孙策的亲弟弟,或许张昭他们立马就将孙权给拉下大狱了。

“诸位,在下以为武昌侯暂代大权之事,还需再议!”鲁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没错,现在孙权无法证明自己是清白的,那么鲁肃就不能够让孙权暂代权位,这样会使得局势更加麻烦。

孙权心里有了决断,在这件事情上,他不能怪鲁肃他们,要怪就怪刘玉对他的算计。

孙策和周瑜同时被刺杀,而又有一封要命的证据来证明孙权是奸细。聪明人一眼就看出其中有问题。但是谁也无法保证这是刘玉的算计。要是孙权真的是这样的人,那后果就非常的严重了。

“此言大善!”张昭和张纮也同意了鲁肃的提议。

“那么侯爷,还请您先回侯府。”张昭恭敬地对孙权说道。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孙权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

孙权对吕蒙使了一个眼色,准备带着他一同离开的时候,鲁肃在甘宁耳边说了一些话,甘宁就站在了孙权的身前。

“侯爷,还是末将送你回去吧。”甘宁笑呵呵地说道。

说得好听是送,说难听点就是看押了。

孙权心中大怒,他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待遇。

吕蒙大怒道:“甘兴霸你什么意思!?”

“侯爷息怒!”鲁肃立马就站出来,说道:“这不是刺客逃脱了么?为了预防万一,免得被刺客有机可趁,侯爷身边必须要有人防卫着。甘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保护侯爷是绰绰有余。”

这个借口很充分,名义上是保护孙权,实际上就是要监视和看管孙权。

张昭也出来说道:“侯爷,如今情况比较敏感。为了侯爷的安全起见,侯爷还是不要外出的好。”

现在张昭都把话给说清楚了,就是想要软禁孙权。

孙权心中哪怕有滔天的怒火,此时也要隐忍下去。暴起是对孙权没有任何的好处。

“多谢诸位的考虑。本侯会好好地呆在自己的府邸!”孙权当然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在甘宁的看押下,孙权和吕蒙给送出了孙策的府邸。

孙权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然而后续的麻烦事还没有解决完。东吴必须要立刻决定一个主事人出来。否则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最好的结果就是孙策可以苏醒过来。只是谁也无法确定孙策究竟能不能醒过来。

“主母!我等本来想要保护大公子,然出现这样的变数。只能让大公子以年幼之身,暂代主公之位。”张昭和张纮来到大乔的身前说道。

孙权身上不干净,孙翊又是暴躁之人,现在只能让孙绍来承担这个责任了。

无论从什么方面上讲,孙绍继承孙策的位置,是最符合的规矩的。

只是当前的情况对东吴而言,选择孙绍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现在东吴的臣子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大乔擦干了自己的眼泪,说道:“一切均由诸公决定吧。”

一个妇道人家,根本作不了什么决断。大乔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夫君能够康复过来。

其实让孙绍暂代孙策之权也有好处。孙绍年纪小,能力不足,但他不会胡乱行事,对于臣子们来说,可以放开手脚来施展才华。而且一旦孙策有个万一,孙绍立马就成为东吴之主,少了很多麻烦。

唯一要担忧的就是刘玉那边会不会对孙绍下手了。

“诸公需要商议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该在此久留。绍儿,你留在这里。”大乔知道自己是时候离开了。

对于大乔的选择,在场的东吴臣子都很佩服。这才是母仪天下的存在。

孙绍有点不舍,但他知道自己现在不是撒娇的时候,扛起责任才是他的首要任务。

接下来,东吴的臣子们在孙绍的面前提出了好几个建议。

一个是加强防御,以防止神武朝廷的袭击。

二是大力搜查境内可疑之人,把逃走的刺客给抓起来,查出真相。

三是搜寻名医,为孙策和周瑜治病。

四是东吴的臣子们立刻就推举出文臣的首脑和军方的首脑。文臣这边一直都是张昭为首、张纮为副。东吴二张的地位没有变动。而军方这边就比较敏感。军中武将一直都是以孙策为核心,周瑜为智囊。现在两大主心骨都昏迷,这打击有点大。

在前三个,孙绍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在第四个提议之中,孙绍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诸位,吾以为鲁子敬、陆伯言,可当军方之首脑。”

一句话,让所有东吴的臣子都震惊了。他们本来也是想要推举鲁肃和陆逊的。毕竟他们二人一个在军中威望不俗,一个年轻且有智谋。两人联合起来,绝对可以保证东吴军队的稳定。谁也没有想到这是年幼的孙绍说出来的话。

鲁肃和陆逊都被孙绍的话给震惊到了。其他人也是一样。

众人陷入沉默,孙绍还以为自己没有说出理由,于是说道:“吾曾经听父亲和周叔叔提过,鲁子敬刚猛雄壮、沉稳内敛,陆伯言足智多谋、慧眼独到,是我吴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吾以为两人最为合适。”

孙绍口中的周叔叔,就是周瑜了。

众人均心服口服。孙策和周瑜都看好鲁肃和陆逊,那别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立马就赞成了孙绍的提议。

鲁肃和陆逊内心激动不已,他们二人这才知道孙策和周瑜对自己是多么的信任,时不时在孙绍面前提过,这是绝对的信任啊。孩童口直心快,说的话不会是假的。鲁肃和陆逊发誓自己要为东吴付出一生。

决定好鲁肃和陆逊为军方的正副人物之后,接下来就可以立刻展开对神武朝廷的防御了。

然而无论是孙绍也好,东吴的臣子也罢,他们都希望孙策和周瑜可以苏醒过来。因为神武朝廷这个庞然大物,不是在场这些人可以比拟的。

在商议了很多布置之后,鲁肃和陆逊离开了孙策的府邸。

两人并肩而行。

“子敬,吾以为侯爷是被冤枉的。”陆逊之前一直不出声,等到只有鲁肃一人的时候才说出来。

鲁肃看了陆逊一眼,而后沉着地说道:“吾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侯爷他想过成为我吴国之主!而这一点就足够了。”

东吴现在的情况比起什么时候都要特殊。如果操作不当,东吴就会被刘玉有机可趁。

现在只能委屈一下孙权了。

陆逊默不作声,他不知道神武朝廷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

而孙权被甘宁押送到了侯府。

甘宁二话不说就将整个侯府所有的护卫全部给更换了。

“甘兴霸,你这是干嘛!吾的人,你居然敢插手!”吕蒙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被赶出侯府,心中的怒火再也忍受不了。

“吕子明,你要清楚一点。本将是在为了侯爷的安全着想。这些混账东西连一个个如同废物一般,怎么可以保证侯爷的安全,这样的工作就让本将来负责吧。”甘宁可是按照鲁肃的命令去办。

吕蒙一下子暴起,想要和甘宁硬碰硬,但是孙权阻止了,说道:“子明,咱们进去吧!”

孙权都这么说了,吕蒙有百般不愿意也只能作罢。

有了孙权的妥协,甘宁很快就接手了武昌侯府的防卫,从实际上把孙权给软禁了起来。

吕蒙和孙权走进了孙权的书房,吕蒙很是抱怨地说道:“主公,他们这是摆明了冤枉你,这是软禁啊!”

“本侯知道!可什么办法呢?”孙权无奈地说道。

吕蒙一直想要知道一下是不是神武朝廷的人来和孙权接触,而他却不知道,于是疑惑地说道:“主公,难道他们说的是真的?”

孙权当然知道吕蒙问的是什么。

如果不好好地说清楚,可能连吕蒙都不相信孙权了。

孙权解释道:“在吾去兄长府邸之前,一个黑衣人趁着吾熟睡之际潜入了吾的房间,吾连一点反抗都没有。此人自称叫黄可,拿着一封书信说要来和吾商议。而商议的内容就是刺杀兄长和公瑾,神武朝廷会封吾为公。情况危急,吾不得不虚以委蛇。等那人走后,吾就烧了那么封信。谁知府中居然有他人的奸细在。”

孙权说的话很是简略,只是一个大概而已。

然吕蒙就明白过来了。这样的大事发生,孙权没有告诉他是正常的。这样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吕蒙知道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多,小命越是危险。这是孙权对自己的爱护。

“主公,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吕蒙清楚真相之后,对未来并不抱有好的期望。

孙权一脸的平淡,说道:“以不变应万变。神武朝廷很快就会动手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抓拿与审问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设计好的意外第九百二十七章 当朕是傻了啊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八百一十八章 规模庞大的游说军团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当我诸葛亮是吃干饭的?(1)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司马懿的情况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三大将欲用火攻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牌吕布 郁闷的马超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喜事与恢复民生第三百四十八章 马孟起的雄风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出去砍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东吴行动开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置黄巾第八百八十三章 有了干劲的贾文和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荆州人被针对了第六百七十章 军机大臣的青睐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吕蒙为使第九百四十九章 群殴与单挑只在一线之分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争论第五百零四章 料事如神的刘玉第三十章 恶名远播(一)第一千八百十六章 一片好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张宝之死 黄巾乱平第七百四十七章 夺其军权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刘备很无奈第七百零九章 大军南下 曹孙来袭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刘备又冒坏水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刘璋和刘表的反应第九百二十二章 人选问题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杀刘备第二百三十二章 “卧虎”的故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刘玄德又回来了第三百零三章 处理内部问题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报仇的机会来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布置第二百七十章 人不要脸则无敌第一百九十七章 图谋关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张飞送曹豹直达地下十八层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战神般的存在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吕布一插手就完了第六百零二章 那一霎那的美丽第五百三十六章 龙凤胎 惊突变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吕布要报仇!第六百零二章 那一霎那的美丽第一千六百章 劫掠百姓的蠢材第四百八十章 恩断义绝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差点打起来了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苦苦支撑 援军赶到第一千六十六章 倾尽全力 大军开拔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封赏第五百五十四章 退守广陵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的确是寇封第五百七十四章 魏文长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爽的袁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里?第七百五十一章 这里面水很深!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刘军士气高涨第五十四章 结识曹袁第四百八十六章 王越逃离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当断得断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演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拿下东门 吕布抢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拼死出奇迹第六章 刘玉头疼第一百一十二章 轲比能的末日(二)第三百零七章 三让徐州第六十六章 时光匆匆第五百八十章 你们想怎么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张宝之死 黄巾乱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欲联合出兵 半路截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对益州世家动手第七百四十七章 夺其军权第一百三十一章 张角之死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张飞受命出征第八百四十三章 马超的厉害第五百七十三章 汝南现况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义举之后很不安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府库居然没粮食?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八百三十八章 强抢民女第一千一十六章 打起来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应得第八百零九章 算你跑得快!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刘协的要求第一千三十三章 孙策不敢相信第八百六十八章 刘玉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孙策报仇 夺回长沙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西遁 鲜卑的应对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气得喷出一口老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马超要搞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孙瑜的怀疑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刘玉最终还是留下来了第一百零八章 地头蛇的覆灭(一)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见见故人之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三滥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