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杨彪不是傻子

董承秘密来到了杨彪的府上。

杨彪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五世三公,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名头比四世三公的袁家更加大。到了杨彪这一代,杨彪也是坐到了司徒的位置。杨彪一直以来就是忠直闻名,在灵帝在位的时候,就经常顶撞灵帝。董卓乱政的时候,也是他护着刘协,不让董卓伤害到了刘协。可以说杨彪尽了一个臣子改作的本分,而且刘协对杨彪的印象十分不错。这也是董承准备让杨彪出头弹劾刘玉的主要原因。

不过一直以忠直敢谏闻名的杨彪,却在刘玉控制刘协后,就开始沉默了。这让部分大臣感到了不可思议,也有人猜测杨彪或者是在隐藏实力。

刘玉本来就对这帮大臣不放心,掌握洛阳后,把“暗部”的探子都安插入了大臣们的家中。

杨彪每天正常上朝,没有对朝事有任何的建议,像个木头人一样不发一言,待到下朝后,杨彪到自己的办公场所处理政务,因为大部分事情都是赵王府在处理,杨彪也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直到自己可以回家的时候,才开始动身回家,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般。

杨彪按照往常那样回到自己的家中,坐在书房内看书。这时候,杨府的管家来到杨彪耳边悄悄地说了董承到来的事情。

杨彪看似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精光,说道:“让其他人都回去休息,不要打扰老爷我读书。”

杨府的管家跟随杨彪多年,知道杨彪的意思,把所有侍候的人全部赶了出去,并亲自把守书房。而董承也是秘密进入了书房。

董承对着双眼看书的杨彪说道:“在下冒昧前来,打扰杨大人读书了。”

杨彪放下手中书简,对着下首的位置一指,高傲地说道:“董大人客气了,请坐。”

杨彪的傲气没有让董承感受到一丝不适应,杨彪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算杨彪骂他,董承也不敢反驳。

董承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杨彪问道:“董大人今日前来有何贵干啊?”

“杨大人明鉴,在下今日前来有一件关乎大汉社稷江山的事,特来向杨大人请教。”董承恭敬地说道。

杨彪眉毛一动,气定神闲地说道:“自董卓授首,赵王救驾之后,陛下安稳下来,大汉每日蒸蒸日上,朝中也有像董大人这样的忠臣,可谓众正盈朝,还有什么别的大事?”

董承发觉杨彪好像有点难入手,说话滴水不漏。

“杨大人,在下所虑者正是赵王。”既然杨彪如此,董承也就有话直说了。

“此话怎讲。”杨彪也是让董承继续说下去。

董承清了清喉咙,说道:“杨大人明鉴。刘玉早年被先皇所恶,性格怪异,无恶不作,当年不知道多少忠臣之后,惨遭毒手,人称洛阳第一恶人,恶名可止小儿啼。此人根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人。”

杨彪知道刘玉只不过欺负了几个恶少,并没有为非作歹,不过杨彪不在这个问题上发表意见。

董承继续说道:“刘玉出洛阳后,仿佛变了一个人样,不断收买人心,同时暗中招兵买马,笼络了一批打手鹰犬,趁着黄巾之乱,迅速崛起,先皇一时不察,被刘玉给独霸并州。家国不幸,先皇崩天后,何进与十常侍争斗,导致最后董卓乱政,陛下继位。多少忠臣惨遭陷害。”

可能是想到当年自己被董卓欺负的日子,董承都有点咽唔了。

杨彪还是不说话,心中大骂董承说了那么多都没有到重点。

平复心情后,董承说道:“天佑大汉,有曹操袁绍等忠义之士奋起反抗董卓,与董卓对峙虎牢关,刘玉却趁着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发兵夺回了陛下,一举控制了洛阳。如今刘玉更是坑杀了几万俘虏,虽然都是异族居多,但是可见刘玉残暴比董卓更甚,陛下被刘玉迷惑,如果不再制止,恐怕会重现弘农王故事。我等身为朝中重臣,不能眼看如此动摇社稷的事情再次发生。”

董承说得口干舌燥,拿起旁边的茶水一饮而尽。

杨彪终于明白董承的意思了,他是想让自己出头与刘玉对抗了。杨彪虽然素来以忠直闻名,但不表示他是个傻子。眼下刘玉势大,控制洛阳与长安,这个时候和刘玉唱反调,不是傻子就是吃饱了撑着。

杨彪悠悠地说道:“董大人严重了,据老夫所知,赵王虽然略有让人非语之举,那也是年轻气盛之时犯下的糊涂事,谁没有个年少无知的时候。赵王对陛下忠心耿耿,董大人你直呼赵王名讳,实在有失本份。赵王为国为民,我等作为大汉的臣子,应该与赵王同心协力共同辅佐陛下才是啊。”

董承懵了,这杨彪不是历来是忠直闻名的吗?怎么变得这么畏手畏脚了。

董承急忙说道:“杨大人,现在情势已经不容得我们多考虑了。眼下洛阳、关中、并州皆知赵王,而不知陛下。历朝历代没有哪个藩王有刘玉这样的强势,杨大人素来眼光独到,想必也是考虑到了。”

“天家之事,不是我等臣子可以非议的。”杨彪下了一个定论,他是不会被董承说动的。

董承暗骂杨彪老东西不识抬举。

“杨大人,我等都是为了陛下,忠君之心可照日月。我等需要杨大人为我等指引道路啊。大人,你不可以看着陛下被刘玉架空,最后惨遭毒手啊。”董承打起人情牌。

杨彪站了起来,董承心中一喜,看来杨彪被自己说动了。

杨彪说道:“天色已晚,老夫年老体弱,就不多相陪。来人,送客!”

董承差点就骂出来了,杨彪居然这么强硬。

董承还想多说几句,杨府的管家直接过来请他出去了。

董承负气而去。

董承走后,杨彪对着管家说道:“明日替老夫向朝廷告假,就说老夫身体不适,明日开始闭门谢客。”

管家立马下去安排。

想起刚才董承的语气,杨彪就笑了。要是刘玉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他杨彪早就动手了。

杨彪久经宦海沉浮,什么事情没看过。董承那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杨彪给董承下了一个不识时务的定义。

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越与刘协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妥地跪倒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对酒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敌我之间的相互算计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胜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栽赃孙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太原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只眼第七百七十八章 徐庶欲出使 刘备很担忧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吕蒙,关羽的克星第六百零四章 诸葛亮的见闻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刘备:怎么会这样!第一百七十八章 喜得贵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援军到来 孙策撤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主簿失踪案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喜事与恢复民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孙权再次南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还幽州第一千八十章 刘备决策 孝直夜访元直第八百五十二章 热闹的场面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意不意外?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反骨终究是反骨第十五章 准备工作第二百零八章 曹操的崛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挖墙脚行动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商为主导 全面推广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诸葛下武都第九百三十五章 赤壁大战(四)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曹昂挺身为诱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刘璋出成都第一千八十六章 刘备要刘封死第八百六十八章 刘玉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关羽被忽悠第四百九十一章 想到一块去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诸葛亮的自尊心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我甘兴霸报仇的时刻到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怀鬼胎第七百一十一章 马超很不爽第九百四十四章 赤壁大战(十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这还是人?第二百五十章 想要联合的韩遂第六十九章 求救第八百零六章 刘备逃跑 营救糜芳第七百零七章 动手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于吉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难受 想哭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鲁肃想死都不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羌人末日第五百一十七章 陈宫顶撞 颖川世家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孙策的故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徐庶抓法正第一百六十三章 刘玉的手段第八百八十四章 浑然不知第六十九章 求救第一千零五章 有了一丝的感觉第一千七十五章 龙与虎的谋算第六百五十六章 归于平静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被自己杀死的徐盛第九百六十五章 铃铛之声第八百八十八章 挑选死士 富贵险中求第八百二十五章 兄弟情深 田丰算计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在劫难逃?第七百零七章 动手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西遁 鲜卑的应对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孔明迅猛 徐庶出马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有钱,话好说第四百三十章 袁尚继位 隔岸观火之计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将到来不服老第八百四十六章 命不该绝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下辈子别逞强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徐庶的计策厉害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这个老家伙可是非常有用的第四百零九章 袁绍入网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刘玄德又回来了第六百零三章 心情如同寒冬一般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协的恐惧第二百五十七章 准备捅一刀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拿下建业的机会溜走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不打仗其实挺好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孔明看穿徐庶阴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成立参谋处!照猫画虎?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肉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出发庞统 大军进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绍与公孙瓒之战第九百六十四章 流氓勒索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士燮出场第二百九十章 大义灭亲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刘玉就是要让你难受第五百一十二章 各怀坏水 刘备欲离第六十二章 县令陈宫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攻破剑阁关第六百三十九章 喷子的最好用处第九百零五章 麾下商议 元直点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恐怖吧第六百一十五章 草堂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明悟有点晚第四百九十七章 兄弟闹矛盾第七百二十一章 这事情透露着诡异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郭嘉到来 又有安排第一千五十一章 庐江城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