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指点江山(下)

刘寻又问二人:“那么,孤王要先收服哪一个?最重视哪一方呢?怎样才能把利益变成最大化呢?两位军师有何高见?”

吴济和卻正对视一眼。

然后吴济开口道:“微臣认为,大将军姜维在剑阁,而剑阁在北部。如果我们过去的话,一定会遇到曹魏的大军。就凭现在这三千多人,只怕我们还没有到达剑阁,就已经被曹魏大军彻底灭掉了!而且,万一大将军接到陛下的投降命令,表面上投降了呢?那更不能去找他了。所以臣认为,王上最不该动身去找他就是大将军姜维!”

“剩下的永安罗宪和南中霍戈里。罗宪在东北部,有可能遇上曹魏的军队。只是在比拼谁的速度快罢了。而我军孤军奋战,没有地盘、没有补给,根本经不起折腾,也冒不起险。即使千辛万苦到了罗宪那里,兵微将寡、城破人少,而且只是流亡的身份,凭什么让吴国放弃攻城略地,重新成为王上的盟友呢?”

“南中霍戈那里则不同。一来处在南方,根本没有曹魏大军。二来霍将军对蜀汉忠心耿耿,王上又带着先帝的雌雄双股剑、虎符金印等,很有可能得到霍戈的支持。三来南中七郡地势复杂、地形广阔,易守难攻,可以作为王上的根据地。四来我们有借兵七色剑,可以向附近的南蛮借到大军!所以,微臣认为,先去南中七郡,掌控了那里。有了地盘、军队、粮草、百姓等,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姜维和罗宪看到了复国的希望,才会效忠王上!东吴知道王上已经让蜀汉复起,才会与我们再次结盟!”

“所以王上可以亲身前去南中七郡,而写几封亲笔书信,让火蛟营的细作送给姜维和罗宪。先在书信里招揽他们,试试他们的态度。来日在南中复起,有了自己的地盘、势力,就更容易让他们效忠了!”

刘寻听得连连点头。有军师就是不一样,都不用自己动多大脑子,就能得到完善的计谋!当然,有利就有弊,军师们往往会提不少意见,好的坏的都有,就看君王会不会选择了!

刘寻觉得,起码眼下吴济给出的计策是一个好计策!

刘寻赞叹道:“隐心果然大才也!其他人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刘寻主要是问卻正。卻正起身答:“王上,吴隐心大才!关于战略大势,臣下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不想关云却说:“我有补充的!”

其他人好奇的看着他。

吴济问:“讨寇将军,你有什么要补充的?”

关云道:“你们只说去这里去那里的。可是饭呢?陈至将军说,咱们的食物不多了。没有饭吃,饿着肚子,我可没法打仗!”

吴济哈哈大笑道:“讨寇将军放心!之前讨论的是战略大势,现在咱们就来讨论讨论吃饭的问题。”

吴济微笑道:“令先先生常在朝中,对南中七郡的各郡县情况比较清楚,还是请令先先生说吧。”

卻正也不客气,道:“眼下要找到粮食,有三种途径。一是想办法让一些城池效忠王上。城池里面有粮仓,会贮存一些粮食。二是去附近的士族家里借粮。士族掌握大量财富,区区三千多士兵的粮食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就是不知道他们肯不肯借。三是强行征收途径村庄里内,百姓的粮食。不过我不建议这么做,这样会败坏王上的名誉,让王上失去民心。而且,普通百姓家里也没多少粮食。”

刘寻道:“绝对不能抢夺普通百姓家里的粮食!那样我们还想不想复国了?”

刘寻知道民心对统治者的重要性。而且,普通百姓的民心对于他来说,比对其他的帝王更重要!因为其他帝王会拉拢士族,凭借士族的力量登上皇位。比如光武帝刘秀和东吴大帝孙权。

但是这样做也会造成“皇族和士族共天下”。皇权会被士族制肘,国家甚至会被士族拖垮!

刘寻一心想用科举制消灭式士族门阀,就要更加依赖普通百姓的支持!抢普通百姓?那不是自掘坟墓吗?

卻正听到刘寻一口拒绝,脸上露出笑容:“王上果然贤明!这样的话,就只有向士族借粮和获得城池了。此地离城池较远,我倒知道南方不远处有一座士族的坞堡。乃是资中冯家,一郡豪门,想来家中必有许多粮食。”

资中是一座县城的名字。资中县,是犍为郡管辖的一座县城。

资中冯家在资中县起家,但如今已经是犍为郡的豪门了!所以他们现在喜欢别人叫他们“犍为冯家”。

刘寻问:“这家士族对朝廷忠心吗?有多大的可能会借给我们粮食?”

卻正无奈一笑:“地方上的士族颇多,微臣哪里能一一知晓?只是之前没听说冯家有什么卖国的劣迹,王上做足些礼数,想来有大半的可能会借给王上粮食的。”

刘寻目光巡视一圈,只见吴济漠然无语。他不在朝廷为官,对地方士族更加不了解。

刘寻只好点点头:“虽然没有太大的把握。但眼下我军急需粮食,姑且一试吧。令先,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你和吴济去做吧。”

卻正拱手领命:“谨遵王命!那冯家堡刚好在咱们南下路上,顺道就可以去借粮了。”

刘寻点了点头,然后把黄铜食盒里最后一口鹿筋汤喝完。

吃饱喝足,刘寻伸个懒腰。反正大军有几个臣子操心,也不用自己废脑子。

因此刘寻决定好好欣赏一下这汉末时期的夜空风景。看看两千多年前,月亮是不是比现在更大一些。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虎死,卫瓘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惊变!第二十五章 军师联盟(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扶余国的庆典第一百九十八章 萤火怀孕第二十一章 借兵七色剑和传承七彩球第二百四十七章 民心在我第三百四十七章 欲灭晋国第二百零六章 选妃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时机到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晋国的应对(上)第五章 三问三答收谋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的提升(二)第三百零六章 郭紫驭怀孕第九十六章 南中乱斗(续)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国伐晋!(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事关复国的交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怜的黄薇第一百三十一章 为了世界的和平:你去死吧!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晋的“奇人异士”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临建邺城!第三百一十章 地下红色主义宣传团第三百八十九章 晋国,灭!第一百三十五章 丢冠弃袍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十九章 悲催的追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二百二十四章 惊变!第八十七章 攻心战术第一百零二章 司马昭对钟会第二百零三章 强盗第二十五章 军师联盟(下)第四十章 我来杀你!第三百八十九章 晋国,灭!第二百八十二章 回滇城第四十九章 红雨剑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吃虫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怜的黄薇第二百八十四章 处内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死士归位第一百九十四章 适合侵略南方!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离间计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阳城外斗智勇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的提升(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整顿雍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御驾亲征!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入京都第三百五十七章 五百对八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日同升,四国并立!第二百七十五章 百越归顺第二百二十三章 国战单挑(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刘寻的应对第二百四十一章 百越第一百零四章 夺取阳安关!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离间计第二百二十四章 惊变!第三百七十章 再开科举第二百一十章 黑帝绝宝第三十八章 诡谲,诈败?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个故事第三百零三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奂起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走士族的惶恐第三百二十章 三国伐晋!(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同样关键的时刻!第三百三十一章 名将也没用第六十一章 五路大军!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汉军危急第三百四十三章 斩鹰杀蛟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一百零三章 真真假假离间计第三百三十三章 石苞自刎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续之战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二百四十八章 幸运与不幸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紫驭生皇子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三百三十五章 打通中西商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刘寻的局限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马炎第二百零九章 诡谲历史:黑帝吴麒?第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一百五十五章 谢主隆恩!第五章 三问三答收谋臣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续之战第五十二章 习文学武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剑斩尽三百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吴国的应对第二十二章 开始的开始(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投资与回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种消息第一百八十六章 谈判第七十三章 邓艾之死!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剑主,归位!第九十五章 南中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