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量攻晋国

刘寻在天都城处理大汉的内政,差不多大事变化都处理完了的时候,十月都已经过了一半了。

这个时候,全国的庄稼都已经种好了,天气也渐渐变冷了。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年中各种动物都处于蛰伏期的冬季了。

但是吧,刘寻看着仅剩下一些钱粮底子的国库,就觉得很有必要出去抢一把。

正常情况下,在四川平原,只要没有特别厉害的天灾,没有消耗很大的战争,没有贪官污吏和士族过分的压榨,那么老百姓一年辛苦工作的产出,还是能让她们吃饱饭穿暖衣的。

同时,国库的收入也是会有盈余的。

自刘寻当政以来,虽然吏治清明,百姓勤恳,精盐充足,还能卖到晋吴两国赚钱等。但是两年来都是动乱不断,再加上刘寻对百姓挺好,消费不少,所以,国库快空了。

虽然还有点底子,但是保险不足,难以让人放心。

那咋办?延续姜维等策略,去晋国抢啊!

姜维九伐中原,大都是为了抢凉州、陇西和雍州的人口和钱粮。刘寻也打算这么干,有了自己和郭紫驭、孙香颖的超凡武力,有了原始的手雷、炸药包等,一定可以去晋国大抢一把!

虽然大汉是华夏正统,东西两汉的汉室延续,但是现在国小力弱的,去抢劫两把也很正常。而且,还可以打出收复失地兴复汉室的光明正大全旗号,多好啊!

刘寻想到就做,把姜维、廖化、王训、关云、武安家等新老武将召集起来,问他们现在去雍州抢一把咋样,有没有困难。

众将军等人听了,非常汗颜。其中姜维痛心疾首地说:“皇上啊,您怎么说也是大汉正统的皇帝陛下。咱们出兵,那是收复汉室江山,不是去抢!皇上你怎么可以在御书房里这样光明正大的说出抢这个字眼呢?皇上你是皇帝,不是山大王啊!”

其他人也是一样,看向刘寻的眼神里,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情感。好好的大汉天子,居然说抢!那他们这些大汉将军,岂不是都是山贼了?

古代人对名节看得十分之重。刘寻眼看一众将军一个个痛心疾首,羞愧难当的样子,也只好改口道:“当然,朕是说出兵敌国,收复我大汉山河!”

见刘寻改口,一众将军才罢休。开始对出兵之事认真思考起来。

姜维是大将军,官职最高,所以最先开口道:“咱们大汉困居益州,能直接出兵攻打晋国的地方有三个,一是出兵陇山西边,去打陇西五郡以及更西边的西凉。二是从斜谷等山谷进发,横穿秦岭,跑到雍州去,打关中之地。三是攀爬丘陵之地,到上庸郡那里,去打晋国占有的一部分荆州之地。”

“以前臣出兵,大都是从陇山以西出发,去打陇西五郡,因为那里是敌人凉州军团聚集的地方,最容易威胁我大汉。所以臣去那里动摇他们的统治根基。也有穿越山谷去雍州的。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很是富余,是第二个能威胁到我大汉的地方。至于上庸三郡,乃是晋国占有的荆州部分地区,主要和东吴接壤,跟我大汉接壤的不多。而且没有平地,也没有山谷可走,都是丘陵,臣没去过那里。”

刘寻道:“凉州那地儿,也就是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那儿,现在是复起的曹魏的地盘,跟咱们属于同盟,不好攻打。上庸三郡吧,又穷,又远,路又不好走,不去。咱们还是去打雍州吧。那里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号称关中之地,沃野千里,比较富有。而且,还有西汉都城长安,也是咱们大汉的老地盘了。咱们就打那里!”

姜维点头道:“皇上圣明,臣也是这么想的。”

其他的将军也都点头:“还是打雍州好,就这儿了!”

刘寻又问:“打雍州的话,从哪里进军最好呢?”

还是姜维最有发言权,他九伐中原,对进军的路线十分熟悉,连思考都没有思考,便道:“自汉中郡进入雍州,中间有整个秦岭隔断。秦岭中一共有大小四条山谷可作为进军路线。最好走的,就是陈仓故道,最前面是散关。当年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主力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可以自西向东一点点打下整个关中平原,也就是雍州。第二好走的,是斜谷,斜谷出口是湄县,也就是当年董卓建造的湄坞,不远处就是长安城。当年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时,赵子龙将军的偏师走的就是斜谷,为的是牵制住长安城驻扎的军团。剩下的两个山谷,虽然也能走,但是极其险峻。一是邓艾当年走过的阴平小道,二是当年镇远将军魏延提议过的子午谷小道。这两个小道都非常难走。臣建议,皇上可以走斜谷进军。”

刘寻问:“为何?”

姜维答道:“因为当前我军高端武力很强!皇上和各位妃子的超凡武力自不必说。就连那被称为火药的东西,也有夺天地造化的伟力!这些,都不是敌军普通将士或者城墙能抵挡住的。相反,敌军的将士还会因为陛下的伟力或者火药的绝强威力,而被震撼得发挥不出来多少武力!这样,我军一开始的胜利,就是非常容易的事儿了。”

“而整个关中之地,最繁华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这一片儿。陛下既然能保证一进军就获得极大胜利,那么既然要在低谷最繁华的地方下口。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也能给敌国造成最大的伤害!”

姜维说完,其他将军纷纷叫好,都夸赞道:“大将军分析鞭辟入里,知己知彼,实在高明!”

刘寻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方法很是不错,于是就当场拍板道:“那么,就这样办吧!各军各部,立刻行动起来,朕要带领一支大概三万人的军队,入雍州,把整个雍州的精华都抢……不是,都光复到大汉来!还有那些碍人眼的士族,要么顺从,要么就去死吧!”

姜维等众多大将立刻站起身来抱拳道:“谨遵皇命!”

第一百三十章 干一票大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林蛮意外第四十七章 攻破城堡!第二百零四章 落难国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国战单挑(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奂在干嘛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蛮的态度第三百六十四章 巴丘破,赤壁泛舟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剑破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刘寻的应对第九十八章 吾道何孤!第三百二十四章 胡奋逃跑第六十二章 各方风云!第三百四十六章 归来第二百七十七章 以一敌千第三百四十七章 欲灭晋国第三百八十三章 扳回一局第二百七十二变章 交锋!第二百九十章 关中的疑惑第二章 上中下三策第二十章 孔明遗宝!第一百八十章 暴怒的司马炎第三百七十一章 作弊的惩罚第一百四十二章 国都、年号。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开战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州开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征扶余国第二百八十七章 科技的提升第三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科举第二百八十三章 入皇宫第四十八章 遇刺!第三百六十章 吴国的恐慌第二百零六章 选妃心思第一百四十章 全胜!第三百八十四章 青州汉军危急第一百四十七章 易容的少女刺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姜维围京都!第三百五十七章 五百对八万第四章 卻正卻令先!第三百五十九章 吴军全灭第一百五十四章孙香颖第七十八章 抵达永安!第二百章 敦煌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司马炎要报仇第三百零八章 凌冬得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续之战第九十七章 铲除二李家!第三百六十章 吴国的恐慌第七十四章 姜维献计第二百四十三章 借兵第十章 初见刘禅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吏的羡慕第七十二章 吃掉萤火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国伐晋!(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连接暴怒的司马炎!第九十三章 造反的五门阀第一百零二章 司马昭对钟会第三百九十章 夏侯魏国投降第三百五十章 司马炎迁都(逃跑)第五十七章 复杂局势第一百一十七章 张瑛潜入第六十章 立南汉政权!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鱼斩花第九十四章 郡城沦陷!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色剑主,归位!第五十八章 遗臣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 练法天象地第十四章 投降派追击!第二十八章 指点江山(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变傻君第十一章 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第二百三十六章 乱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事关复国的交易!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剑斩尽三百人!第二十四章 军师联盟(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纳孔愫为妃第一百七十章 姜维抢劫第一百七十九章 烧粮草!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人面圣第五章 三问三答收谋臣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魏使者第二十八章 指点江山(下)第五十二章 习文学武第一百八十七章 氐人打工记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毒第三百四十一章神奇的秘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动乱之始第二百七十七章 以一敌千第六十三章 抵达南蛮!第三百八十章 太原城破第三百五十八章 谋算灭吴第三章 欲收谋臣第四十三章 改编军队(上)第一百九十章 发书第三百四十章 再进华夏王城秘境第二百章 敦煌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