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权谋利益

庞羲作为老一辈的人物,刘封其实并不熟悉,他之所以有着一番断论,是诸葛亮说给他听的,对于朝中这些老臣的情况,诸葛亮自然也要说给刘封和姜维等人知道。庞羲本为议郎,但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等人的乱战之下,早已经名存实亡,皇帝尚且自身难保,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朝中大臣朝不保夕,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等都被

杀死,庞羲在这种时候,早已如同惊弓之鸟了。而在当时,中原战乱四起之时,人们纷纷南下荆州避难,益州也是避难地之一,司隶、冯翊、扶风三辅数万家避乱入蜀,号称“东州士”,法正、董和、邓芝、孟达均为避

乱入蜀之人。此时恰逢刘焉留在长安的剑刃遭难,庞羲在这个时候变卖家产,保护刘焉子孙入川,也有迁往益州投奔刘焉的意图,而凭借旧时交情与营救之恩,庞羲也正如他所料,顺

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并且成为东州士族集团的领袖之一。

等刘璋成为益州之主之后,与张鲁结仇,庞羲奉命抵御张鲁,却是屡战屡败,很多人都认为庞羲此人虽在才学上有所名气,但对于军事方面其实一窍不通。

但诸葛亮却并不认同,他和刘备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庞羲在巴郡之时,郡县祸乱丛生,其对于治理民生也是漠不关心,根本不会体恤百姓。而庞羲虽然屡次兵败,但巴西一地却从未被张鲁攻占过,说明他足以抵挡张鲁之兵,并非不通兵法,甚至有过拥兵自重的想法,说明他害怕刘璋狡兔死走狗烹,足见心机

之深。

而在刘备入蜀之后,庞羲见大势已去,不做抵抗便投降归顺,正如张松所说,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并非良臣。

刘备之所以能看透这一切,却又能重用庞羲,一来是因为庞羲的身份极其重要,此时的东州士族已经基本立稳脚跟,刘备刚得益州,本地人心不附,急东州士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看中了庞羲此人的投机和城府,庞羲的所作所为,都是以自身和家族利益为重,并不是真的心系汉室,更不会为民谋利。但这也有他的好处,只要能保证他的利益,便能够出全力,所以当刘备妥善安置庞羲家人,分置田产之后,庞羲便死心塌地地辅佐刘备,进位汉中王之事中,更是功臣之

一。庞羲刚才一席话,虽然说得含糊其辞,只是为了置身事外,以他的心机和老辣,肯定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经猜到刘朝和刘果心怀不轨,却偏偏在刘封出现在益州的消息传出

,才来告知费祎等人,可见他一直也在暗中观察,分析局势。

谁都清楚,刘封的决策和态度,才真正决定这个乱局的结果,庞羲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选择了支持刘封。

“庞伯年倒真是消息灵通呐!”谯周在一旁有意无意地感慨了一句。刘封所知道的这一切,其实在场的众人也心知肚明,成都城全城禁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早已经与外界隔绝,刘封到江州的消息才发出不到五天时间,庞羲便闻讯赶来

,手段可见一斑。朝堂之上,权力之争根本无法杜绝,刘封最为不惜,对于这些人的心机,他只能充耳不闻,对刘敏吩咐道:“马上派可信之人暗中监视刘朝和刘果,有任何消息,千万不能

惊动他们,只管前来汇报。”

刘敏前去安排,刘循也随后便到,刘封继续暂时回避,费祎精明得向一头老狐狸,提也不提刚才庞羲所说之事,先问的却是刘阐在交趾的情况。

刘循显然也十分警惕,忙答道:“舍弟起兵,定是被孙权蛊惑,如今大汉振兴有望,一半疆土纳入掌中,同为刘氏宗亲,又岂能相互攻伐?在下愿亲自写信劝说于他。”

费祎点头笑道:“将军能识大局,为汉室着想,可为国士。”

“惭愧惭愧!”刘循连忙抱拳,勉强一笑,叹道,“汉室兴,则刘氏兴。汉室大振,乃是皇室荣耀,吾等忝为皇室宗亲,虽不敢妄言光宗耀祖,却也不敢再贻害添乱。”

谯周在一旁喟然道:“若是汉室之后,都能如将军所想,又怎会有今日之乱?奈何还是有人不明局势,为权欲所害,终究自取其祸,还累及族人,罪莫大焉。”

刘循眉头微皱,抱拳道:“如今家父已仙去,舍弟在东吴并无亲邻,吾当写信劝降于他,待他明悟大事,自会归顺。”

“有将军书信,南中隐患可暂除也!”董允点点头,言道,“此番请将军前来,却并非为南中之事。”

“并非为此事?”刘循脸色微变,疑惑地扫了一眼费祎等人,皱眉道,“却不知还有何事,需要在下相助?”

“其实也并非难事,”费祎言道:“如今北地王被困在永寿宫,吾等屡次派人去查探,却始终有去无回……”

“竟有此事?”刘循吃了一惊,嘴巴微皱,似乎不可置信。

费祎苦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才请将军前来,请将军手画一份永寿宫地形图,也好再做打算。”

“原来如此!”刘循点点头,言道,“永寿宫本为刺史府,这倒不难,只是十几年过去,却不知道有无变化。”

董允言道:“不妨事,将军尽管画出走廊要道,各处房屋即可。”

“好!”刘循答应得倒是很爽快,走到早就准备好的桌案前面,拿起笔,略作沉吟,很快便将刺史府的轮廓和里面的房间、小路都画了出来。

费祎等人又在一旁询问指点,刘循照着回忆,甚至将走廊、花径、池塘都一一标注,虽然有些潦草,却十分详尽。半个时辰之后,大家才算满意,刘循见再无他事,便拱手告辞,临行之时,谯周言道:“眼下城中形势复杂,将军为避嫌闭门不出,不失为明智之举,但如此谨慎,非治国

齐家者所为也!”刘循曾经也拜谯周为师,两人有师徒之谊,谯周这番话,便是在开导暗示刘循,既然知道他与刘果等人有来往,自然就要调查清楚,但这种事还是由刘循主动交代为好。

第399章 昭陵散人第946章 十部精锐第1906章 惊天阴谋第2132章 龟兹之矛第1525章 连取三关第444章沿途行凶第1395章 近身缠斗第428章 魏军诈降第1413章 新仇旧恨第34章 初次试探第961章 未央朝会第505章 主动请缨第2008章 全军西进第1241章 万民期待第446章 将帅不和第1313章 遣使求和第874章 卧虎藏龙第673章 全军覆没第1830章 深夜偷袭第101章 群英荟萃第635章 盘算落空第213章 各自算计第618章 再遇狼群第1723章 兵出云台山第494章 斩将立威第1973章 受降入城第605章 揭穿身份第771章 父子之争第485章 交换阵营第2052章 夜渡计式水第1731章 偷梁换柱第391章 五胡乱华第766章 皇宫危机第1540章 反客为主第1933章 安末且渠第306章 战神之力第1060章 人面兽心第1934章 军事部署第1736章 错失良机第1402章 执行军令第545章 吐鲠清喉第516章 无路可逃第1432章 真真假假第1864章 悔不当初第1275章 大军进城第979章 大将军府第969章 阴差阳错第1117章 人才济济第1497章 赎当之人第171章 陈仓失利第661章 布阵之人第957章 登基大典第777章 惊天之密第1784章 御驾亲征第1515章 拆穿阴谋第1790章 冰释前嫌第1402章 执行军令第1112章 无心之举第1775章 仓促结尾第404章 巧舌如簧第1386章 与军同乐第1166章 接连失利第1335章 计中计第1885章 尔虞我诈第648章 自以为计第914章 立功心切第959章 抢先一步第783章 小小破绽第1361章 人心涣散第2060章 合理请求第1896章 伏兵四起第1405章 趁虚而入第892章 援军到来第1323章 熔烧铁链第1222章 再发援兵第651章 神秘大礼第1619章 功亏一篑第1504章 沐浴春风第1834章 重重防线第355章 功亏一篑第1533章 如此理由第1392章 技术领先第284章 路遇刺客第1890章 再施绝技第1516章 西域动静第1832章 刀枪合璧第1348章 未雨绸缪第634章 各自算计第1333章 知遇之恩第1604章 惺惺相惜第1321章 最后防线第1472章 摆设家宴第1230章 死守孤城第1950章 迷途羔羊第353章 争功第393章 安置山越第678章 河西走廊第1164章 再遇劲敌第1267章 盛情款待第1291章 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