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董卓出宫

此刻董卓正在北宫相国寝宫咆哮,吓得一旁伺候的宫娥太监们都匍匐在地,浑身瑟瑟发抖,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来被迁怒,死无葬身之地。

“刘扬小儿,曹『操』匹夫,咱家要将你们碎尸万段,替我侄儿报仇雪恨,报仇雪恨”董卓满是横『肉』的脸上此刻狰狞扭曲,一双豹眼瞪圆,血红的似乎要杀尽一切可恨之人。

随着他暴喝一声,随脚就将矮塌踢飞出去,载着滚烫茶汤的『玉』杯就飞了出去,正好砸在低头俯身跪在『门』边的一个宫娥头上。巨大的力道,顿时将那宫『女』的额头砸的头破血流,同时茶汤灌顶,直接倾斜在她的脸上,那痛楚可不是好受的。

宫娥惨呼了一声,暴怒的董卓懂事把血红的眼珠凝向了他,然后他暴喝一声:“来人把这个卑贱的奴婢给我拖到金市『乱』棍杖毙,剥光了衣服丢到大街上,谁敢替她收尸我就灭了谁”

然后那宫娥脸『色』惨白,浑身瑟瑟发抖,扑在地上“咚咚”地磕头求饶,但『门』外扑进来如狼似虎的带甲护卫已经将这个悲惨的宫『女』架起来,托在地上,任由她哭喊流涕,渐渐地远去了。

然后外边传来一阵棍『棒』的闷击和『女』孩的惨叫,不过一会儿就归于平静。

看着狼藉一片的寝宫,董卓越看越心烦,就烦躁地一摆手,喝道:“小『春』子备马,咱家要到出去去南宫别苑”

小『春』子这才慌忙从地上爬起来,躬身一拜,用尖锐的嗓音应道:“嗻”

南宫别苑当初也是皇帝嫔妃们安寝的地方,但如今这里换了主人,那些旧人自然都挪了窝,被董卓赐给了最信赖的亲信李儒。

南苑很大,里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从外边看倒只觉得巍峨华贵,但进去一看才知道里面时别有『洞』天。

李儒这次病得很重,太医诊断是长年积劳成疾染下的肺痨,怕是无『药』可救了。

听到这话,董卓立刻就把太医院的太医砍了一半,同时怒吼道:“你们这些只吃粮食的废物,还是把你们碎了『肥』田吧”

同时,他听闻神医华陀没有治不好的病,但行迹难寻,董卓就发布海文通告天下寻觅华佗下落,然后快马加鞭“邮递”回洛阳,重重有赏

但,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了,也没有丝毫回音。

董卓由小『春』子搀扶下马,喝退了前去通报的『门』人,带着几个心腹『侍』卫就轻步进了去。

此刻李儒正病怏怏地躺在榻上撕心裂肺地咳嗽,咳得一声接着一声,董卓还没进去就已经远远地听到了。

董卓听的很心疼,他拉住前面引路的管家李爽(书友“冰霜*骑士”的龙套)凝声问道:“今天的『药』吃了吗?”

李爽忙拱手答道“回报相国,我家老爷一日三次『药』都按时服用的,只是效果……”说着,李爽苦笑地摇了摇头。

董卓轻轻松开李爽,摆摆手道:“都退下吧,我进去看看文优。”

“喏”那些护卫就抱拳应和着,然后把李儒的卧室团团围住,一概人等都不得靠近。

见到几日不见就又憔悴了不少的李儒,董卓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摆摆手示意李儒不必起来了,他过去就是。

董卓轻轻坐在李儒榻前,看着忍着咳嗽忍得非常痛苦的李儒,叹了口气道:“别忍着了,你是我『女』婿,又不是外人,咳我一声唾沫星子回去换件衣服就是了。”

李儒感『激』地看了董卓一眼,董卓就替他端来卧榻旁边的温水扶他喝下,李儒喝完水,就如干涸了许久的大地一样,狠狠地喘了口气,脸『色』也好了些。

对于李儒的病,董卓一直是内疚的。为了他的大业,李儒自从入了他家的『门』,成了他的心腹起,就没日没夜地奔『波』劳累,董卓能有今日,李儒居功甚伟。

李儒不贪财不好『色』,跟自家『女』儿关系一只很好,只是『女』儿肚子不争气,至今无出。董卓曾想帮他纳几房小妾,但李儒都拒绝了。

董卓无奈,只得在别的方面加倍地补偿他。

但却不想,刚刚大业成就,李儒还未来得及享受就病倒了,而且约病越重,最后成了绝症。

董卓看着被病魔折腾的不成样子的『女』婿,有时候也是从内心感到深深的无力。

如今他董卓执掌神器,一言能让要了千万人的『性』命。但临到他自己,他却无法拯救自己亲近的一个人。

难道这就是屠夫的报应吗

李儒缓了缓憋闷的『胸』口,才轻声问道董卓:“主公可是罢了黄婉,让王允上了位?”

董卓点点头:“是啊。黄婉那厮不知好歹,竟然敢为郑家那两个罪该万死的兄妹求情,咱家一怒之下就罢了他的相。相比之下,王允人不错,能干又听话,比黄婉那个不听使唤的倔驴要强。”

李儒脸『色』没有起伏,只是看着董卓轻声地说道:“我总觉得王允这个人不牢靠……”

董卓笑着拍拍李儒的肩膀,笑道:“外边的小事你就别管了,只管安心养病就是。那些只会空口白话,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的大臣们,咱家自己一根手指头就能把他们全都捅趴下了,根本不足为虑。”

说着,董卓脸『色』就变得沉郁起来:“我担心的还是外边那些怎么也整不死的跳蚤们。跳来跳去,一群人围着逮他,忙乎了团团转,却总是让他逃脱……”

看着心里郁闷的董卓,李儒眼神动了动,安慰道:“刘扬曹『操』兵微将寡,名不彰显,虽然一时逞强,让我们头疼『欲』裂,但始终力量弱小,不足为虑……”

李儒忍住卡到嗓子眼里咳不出来的痰,吸了口气才轻轻坐起身来,对董卓沉声道:“相国需要小心的人乃是袁家兄弟啊。”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浓黑的眉『毛』一挑,看着他反问道:“是因为他们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旧吏遍布天下?”

李儒点了点头,抬头透过窗棂,望着外边芬芳的满院梅『花』,说道:“袁家代代出三公,影响力大啊。袁安算是第一代,袁安过后,袁敞。袁敞过后,虽然儿子不肖,但却出了袁汤。袁汤一死,两个儿子袁逢、袁隗都接连做了三公。至于袁家如今这一辈,如袁忠、袁弘、袁绍、袁基、袁术,也都是闻名诸侯的人物。”

李儒咳嗽到:“虽然袁家这一代都是守成之辈,没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可袁家就像外边那满院的梅『花』。开始只是一簇,百年下来却是藤蔓蔓延遍布院落,到了今日已经把这个院子变成了『花』的海洋。这些梅『花』树,根连着根,茎着茎,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一处开『花』,就能呼应来满院梅香,能量大啊。只要袁绍袁术不是愚钝到家,凭着袁家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影响力,招揽天下名臣良将帐下听宣,不用他们自己费心思,就有能人替他们铺好了登极的大道。这样底蕴极其深厚的大家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啊。”

董卓顺着李儒的目光,望向了外边缤纷的落英,恍惚了半晌,才收回目光,叹气道:“是啊,那些人休息相关,打断骨头连着筋,牵一发动全身,不好办啊。”

说着,董卓缓缓起身,伸了伸僵硬的胳膊和脖子,才转头问道李儒:“如今刘扬曹『操』在洛阳城脚搅『乱』,孙坚陶谦从大谷关北上,韩馥、张邈张超兄弟从南边孟津关过平县,洛阳除了一道邙山屏障,已经彻底把肚皮『露』在了外边。西面的袁绍等人,也终于忍不住趁火打劫赶来……形势可是不妙啊……”

说着,董卓轻轻坐下,眼神一凝,郑重地对李儒说道:“文优,咱家想要迁都长安,那里离咱们老家近,将士们也大多是并州凉州人。到了那里,咱们就不怕了……文优怎么看?”

李儒咳嗽了一声,才皱着眉头郑重地说道:“我反对迁都。至少迫不得已,迁都都不是良策。”

董卓道:“自汉高祖刘邦建都关中,到刘婴死在赵飞燕两姐妹肚皮上,让外戚王莽篡了政,算起来十有一世。而光武皇帝刘秀平定天下,建都东都洛阳,到如今也是十一世。按照《石包训》(一众神秘预言书)的说法,应迁都洛阳,以顺应天意。”

李儒苦笑道:“迁都改制,乃天下大事。商朝时盘庚五次迁都,那是因为黄河水患严重,动辄一国之都成为一片汪洋,这样迁都,天下人才都毫无怨言。当初光武帝灭王莽,败赤眉,没有建都长安,那是因为刘玄的玄汉王朝和赤眉之祸甚重,长安残破不堪为用,且关中凋敝人口锐减,这才东迁洛阳。而如今洛阳东汉已历近两百年,早已成为天下人心中之圣地,岂是依旧破败的长安可比?”

“洛阳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北有孟津关,南有伊阕关、武关,西南有轩辕关,更有洛水环绕,且险要可守。更立于中原繁盛之地,坐拥洛阳就能掌控天下,也不是长安一隅闭塞之处能比拟的。”

“还有,就是洛阳百万臣民,天子重臣,乃至天下的财宝、『精』华都汇聚洛阳,一旦轻易迁都,必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到了长安,能剩下如今洛阳的一成就不错了。长安残破,地势也不比洛阳险要。洛阳都守不住,长安也难守住。与其守着一个一无所有的空城,还不如坚守洛阳,等待时机逆转。那时候……咳咳咳……”

还没说完,李儒就又捂着嘴深重地咳嗽起来。

董卓上前替他抚背顺气,一边沉思道:“文优说的也在理。长安如今可比不了当年了,边患深重,蛮夷变民比百姓还多。而且天灾不断,一般人连饭都吃不饱,去了那里,我们可是要过苦日子了。还是洛阳好啊,洛阳好啊……”

然后他一边笑着,一边对李儒说道:“不走了,不走了。留在这人间乐土享福,可比回西凉蛮荒之地跟那些不开化的蛮夷打『交』道来得好。”

李儒咳嗽完,脸『色』有些酡红。他抿了抿嘴『唇』,对董卓说道:“相国可曾想过如何做?”

董卓看着李儒,点点头道:“攘外必先安内,要打败外边那些红眼狼,必先让城里这些白眼狼安分下来。”

李儒点点头,叹息道:“相国也该知道各诸侯大军压迫,城里人心思变,不控制好,很可能闹出一发不可收拾的祸事来。”

“所以,咱家要快刀斩『乱』麻,把那些居心叵测的玩意儿都控制监视起来,谁敢跟外边的人『私』通,咱家就灭了他”董卓双眼杀机地说道。

告辞了李儒,董卓『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大袖一挥:“回寝宫”

当他呼道北宫时,他让王允回去琢磨的安内“良策”就呈了上来。细细一看,董卓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马上就『露』出了凶光冷声自语道:“袁家,我已经忍你们很久了。朱儁,你也该死”

但他马上就冷静下来:“还是先观察一下吧,毕竟他们都是影响甚大的人物,没有好的借口和罪名,怕是不好杀。嗯,那就先观察观察。”

片刻之后,外边就送来城外快马加急送来的战报,刘扬曹『操』大军歼灭董越之后,正火速北上,张绣胡轸正在想办法堵截,孙坚臧林大军已经抵达夕阳亭,徐荣所部正在堵截,而北边孙策、徐晃、麴义的大军正在试图突破邙山防线南下,还好没攻破。

董卓苦思片刻,却找不到可以调用的良将了,就在这时,小黄『门』急忙来报:“报——吕布吕将军的大军已经抵达西苑,明日午时就能入城了,这是吕将军差人快马送来的文书”

董卓心里一喜,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得正是时候啊

董卓急忙接来小黄『门』双手奉上,火漆还没有『弄』掉的密函,细细一读,就击掌大笑道:“奉先啦,你真是咱家的及时雨啊。”

然后,他就大声对候在一旁的小『春』子喝道:“今天咱家高兴,陪咱家乔装打扮,出宫逛逛如何?”

小『春』子自然不敢拒绝,马上通知羽林卫和京兆衙『门』,做好一切准备防护工作。

天『色』还早,董卓已经由人装扮成了一个普通的商贾,带着一个小跟班,就『挺』着个富贵肚兴致颇高地出了宫『门』,上了好久都没有来过的繁华的金市了。

望着虽然凋敝了不少,但依旧宏伟气派整洁如初的帝都,董卓不由地想起年轻时第一次升任西凉太守,前来洛阳朝拜天子的时候。

那时候,董卓就像一个从偏僻的土围子里出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农夫一样,望着雄伟巍峨的城墙,看着金碧辉煌、威严气派的宫阙,看着宽阔整齐的街市上比肩继踵、无比繁华的热闹场景,看着一个个身着男装在街面上玩耍游乐的美丽姑娘们,感受着这伟大的王朝心脏之处让人窒息的繁华和『迷』人,董卓那时候就想过,若是有一天,这座百万人口的大城的主人,不是身居九宫的皇帝而是他董卓该多好啊。

那时候,他自己也觉得是做梦。但大汉王朝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就连远在蛮荒之地西凉的他都切身地感受到了一个动『乱』的大时代即将到来,『乱』世出英雄,他董卓终于有了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于是,他在李儒的辅助下,一步步爬到西凉之地最高统帅的位子上,最终完成了心愿,掌控了这个雄城所有人的生死,站在了芸芸众生的最顶端。

社稷和黎民不过是组成这个帝国的砖瓦,而他就站在了这些砖瓦垒成的高台上。董卓觉得人生如此,死而无憾了。

如今多年过去,当年的土包子,如今却成了这里的主人。换了身份,故地重游,董卓感慨万千。

由于他的大肆捕杀,洛阳城至今还落在一片恐怖的『阴』影下。但董卓也是个爱热闹,爱面子的人,他一面杀人一面出台政令安抚人心,鼓励商人上市,市民上街,共同勾践繁华和谐的洛阳帝都。

虽然收到了一些效果,主要是要吃饭的小本商贾们,达官贵人却是鲜有肯出『门』闲逛散心的了。

董卓望着前面一个小吃摊,是一个围着麻布织成的围布的小老头儿正在忙活着烧烤。他的烧烤摊炭火通红,随着他熟练的翻动,一串串金黄『诱』人的『肉』串就就出炉了。那香味格外惹人咽口水,过往的路人都忍不住回头看了看。

董卓看着那个烤『肉』摊,不由地想起第一次面圣时,跟李儒一起吃的那家烤『肉』摊,当时那感觉真的是一个爽啊,现在想来还觉得咽口水。

但如今贵为相国,掌控天子百官,什么美味没吃过,但还是怀恋当年奋斗的时候,那种咽口水的感觉。

当董卓凑近了,再细细一看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这个老头儿就是当年那家烤『肉』摊的老板。没想到这么多年变迁,他还在洛阳摆摊卖『肉』

董卓感慨之下,就吩咐道身旁的小『春』子道:“去买些烤『肉』串去……嗯,要羊『肉』的。二十串,让他把料给放足了。”

小『春』子略一迟疑,但见到董卓喉咙在动,他也没有再问,而是躬身答应了一声,就小跑过去,低声跟那个老头儿说了几句,那老头儿就和气地笑着吆喝了一声:“这位小哥慢等,马上就好”

董卓就淡淡地笑着站在一旁,瞧着那老头儿轻快而贤淑的动作,望着他手中一串串羊『肉』串变得金黄,变得香气『逼』人。

在这一刻,董卓觉得时光有些恍惚,似乎他又回到了当年那个热血的年轻时代。

董卓就静静地敲着老头儿,在小『春』子和所有暗地里保护的护卫们惊愕的目光中慢慢地走上去,指着老头儿问道:“这羊『肉』是哪儿的『肉』啊?”

老头儿听见有人跟他说话,就抬头跟董卓笑着说道:“这位贵人一看就是发了大财的……实不相瞒,这『肉』是从附近托军中的小兄弟采来的。本来最好的羊『肉』是从西凉从草原上运来的羊,但如今战火连天,都打烂了,这『肉』源也就断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些次等的喽。”

说完,他又低下头忙着手中的伙计,董卓嘴『唇』动了动,问道:“生意如何?还能养活家小吗?”

老头儿笑道:“马马虎虎。生意大不如从前了,但好歹还能活下去。只是每天城里都死那么多人,久了,可就没多少人来照顾小老儿我的生意了。”

小『春』子一听吓了一跳,心道这个老头儿惨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董卓只是淡淡一笑,点点头道:“放心吧,只要手艺好,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有人爱吃,就不怕饿肚子。”

老头儿,点点头应和道:“还是这位贵客说话在理儿”

然后他就吆喝道:“好喽,新鲜的羊『肉』串二十串喽”

董卓接过香喷喷的羊『肉』串,咬了一口,细细一品,在老头儿期待的目光中点点头:“不错,以后还来。”

那老头儿倒了谢,董卓也一边吃一边往前走。

这时就听见一座楼上传来天籁般的琴声,楼下的行人纷纷止步倾听,尤其是男人最多。

望着那些男人痴痴的目光,董卓奇怪道:‘看什么呢?小『春』子,去瞧瞧。’

还没走到近旁,就见谪仙楼上白衣如雪的少『女』正抚琴而坐。董卓双眼一亮,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女』孩儿”

五千八百字,没有主角日子,还有我陪着你。

第68章 气贯长虹、红颜绝杀(下)第39章 新年攻势(二)第26章 连环计隐退之意第16章 逼问第49章 欲发难与君登台六十三章 出战报仇第10章 袁绍父子的战争第52章 夜探陈府请贵客第35章 射你个人仰马翻!第8章 金秋十月下扬州第2章 大饼啊!大饼!第30章 高手对决(十一)第83章 吞并扬州五郡(中)第23章 刺董(二)第60章 千军竞发,我自岿然不动!第69章 光复萧县第10章 黄忠出战华雄第43章 董扒皮!第5章 刘表的知己第3章 赵云情事第19章 一步路、一步血(六)第50章 斗破徐荣第23章 内讧起一笑而解第39章 痴儿女以身相许第12章 美人入怀,谜团重重第47章 袁家之殇(下)第21章 郑冰入虎穴第41章 毒士献策第50章 破军弓弩阵!第22章 刺董(一)第67章 奏响十面埋伏!第86章 臧林说和第66章 张扬摆了鸿门宴,郑冰端着孟婆汤第73章 临堂问策(下)第34章 雪茫茫拜访钱宁第14章 大神易小鬼难缠第31章 壮怀激烈,对酒高歌!第8章 谷地伏击!第40章 自投罗网的贾诩第36章 少女蓝馨第46章 天下大局看今朝第16章 爱卿,麻烦你安排一下,看看何时我能见见陛下第39章 新年攻势(二)第11章 北海胶着第37章 袁绍的密函第25章 一步路一步血(十二)第84章 吞并扬州五郡(下)第22章 一步路一步血(九)第38章 十面埋伏(二)第40章 大结局(上)第5章 情癫大圣吕奉先第15章 一步路一步血(二)第4章 张镔入城第65章 马腾奔丧第54章 问你脱还是不脱第45章 刺客来兮!第20章 盲夏侯!第23章 刺董(二)第84章 张飞起色心第14章 一步路,一步血(一)第34章 这个大刺猬,才是噩梦啊!第20章 高手对决(二)第26章 连环计隐退之意第七十一章第12章 磨刀霍霍袁公路第5章 情癫大圣吕奉先第40章 大结局(上)第21章 千军阵只身独闯第26章 连环计隐退之意第58章 报私仇龙阳送汤第41章 大结局第20章 袁术陨落第9章 一气吕布第19章 出卖我的爱第33章 气昏刁妇第六十七章第49章 欲发难与君登台第21章 郑冰入虎穴第78章 关门惩罚第46章 袁家之殇(上)第24章 刺董(三)第22章 天下之大,何处安身?第24章 高手对决(六)第19章 出卖我的爱第60章 白头翁传书!第74章 终于找到你了!第40章 自投罗网的贾诩第18章 破城在即第83章 吞并扬州五郡(中)第29章 琴音传讯!第14章 一步路,一步血(一)第16章 公主有喜了!第60章 惊艳出场马云璐第39章 痴儿女以身相许第86章 臧林说和第15章 及时雨吴颖第41章 毒士献策六十八章第62章 埋心底廖化秘密第54章 问你脱还是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