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

“老夫人、太史将军,我等到了。”

太史慈连忙下马,将自己的母亲从马车里扶了下来。

“娘,我们到了。”

一慈眉善目的老妇人走下马车,看着热闹繁华的金陵城以及周围面色红润的百姓,感慨道:“袁州牧果然是一方明主啊!子义,你日后当得好好辅佐袁将军,一定不要辜负将军的一番厚爱!”

太史慈低眉弯腰道:“是,娘。孩儿记住了。”

老妇人微微的点了点头。

旁边荀攸派来的心腹听到这话脸上可是笑出了花了:“老夫人请放心,我主仁德,而且最是欣赏子义将军这等孝义之人,定然不会让您老失望的。”

老妇人看着周围怡然自乐、满脸希望的人群,满意的点了点头。

太史慈也对于自己未来的主公十分好奇。

袁术知道三国里有太史慈这么一个名将,但是只知道这货老家在东莱,因而派人去东莱打听。

结果最后果然打听出来太史慈的家,但家里只有老妇人一个人,而太史慈因为得罪了本州,避难去辽东了。

本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袁术双管齐下,一边让人蹲守在太史慈家中,悉心照料着太史慈的老母,托人免除了太史慈的罪行,另一边再派其他人前往辽东去寻太史慈。

后来探子果然找到了太史慈,把袁术的求贤信一递,袁术这种求贤若渴的行为瞬间感动了太史慈。不过太史慈是个孝子,没有贸然答应,只说回家询问老母。

结果老妇人被袁术悉心照顾了好几个月了,自然满是对袁术的好感。而且跟着袁术,自己的儿子一下子从罪人变成了将军,怎么能有不同意的道理?当即拍板决定来扬州,让太史慈跟着袁术混。

袁术让荀攸招来的三个人中,距离最远的太史慈是第一个到的。因为剩下的两个人中,许褚可不像太史慈一样是个草根,他家家大业大,好不容易被说服了后,非要带着许家村里的数千户人家一起来。

这么多的人口,袁术倒是很乐意接收,可是豫州刺史孔伷可不乐意啊!

袁术好说歹说又送了几万张纸,这才把整许家村给换回来。也幸好孔伷不知道许褚这货,还以为袁术是单纯的想要买些壮汉,所以要价不高。否则他看到这个长八尺余、腰大十围的胖子,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放掉。

袁术把整个许家村买到手之后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几万张白纸虽说挺值钱,但在袁术这里就是一文不值。换一个顶尖保镖外加近万人口可是太值了。

要不是怕自己卖出的纸张太多引起世家的怀疑,袁术真想再洒出去几百万张换人口。

而另一个于禁搞定起来也挺难的,这货可是正经八百的都伯,挂在鲍信的麾下。虽然不受鲍信的重视,但毕竟是对方的将领啊!袁术足足甩过去三十万石的粮食才换回来。

不过用一万大军一年的粮草能够换一个顶尖将领袁术觉得也值了。双方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暗中偷笑对方的愚蠢,但究竟谁傻袁术自己心里清楚。

尽管花了一些功夫,但能够将自己知道的能够招揽的还未发迹的名将们收归麾下,袁术觉得自己现在已经非常赚了。

荀攸早已为太史慈布置了一个府邸,仆人丫鬟都配置齐全了,就等着太史慈母子入住。

安置好老母之后,袁术派来的下人引领着太史慈前往将军府。

看着面前气宇轩昂、面如冠玉的太史慈,袁术心中满是欣赏。

“末将太史慈,拜见主公!”

太史慈看到面露欣赏之色的袁术,立刻就拜倒在地。

“子义快快请起!”

袁术赶忙上前,将太史慈扶了起来。

“子义能来投我,某真是不胜欢喜啊!”

看着太史慈头上浓郁的紫色光环,袁术再一次由衷的感慨道。

“子义不过一粗鄙之人,错蒙主公厚爱,日后定当为主公纵横沙场以报主公恩德!”

袁术笑了笑:“子义言重了。你的才能我清楚,不过军有军法,某先封你为讨寇将军,给你一万大军,待你立功之后,某再加厚赏!”

“多谢主公!”

太史慈大喜,虽然知道袁术千里迢迢把自己招来定然会重用自己,但没想到上来就是一个万人将的位置,当真是太过厚待了!

“子义,你且先去训练大军,做好准备,半年后我需要你荡平交州。”

袁术准备安排太史慈来稳定交州这块地方。毕竟袁术麾下擅长山地作战的将领还真是没有多少,山地作战最需要的就是箭术好,原本袁术麾下也就黄忠和鞠义比较符合。

可是这两个都是袁术倚为重任的大将,放在这种小军团作战的地方有些浪费了。现在太史慈来了,这货刚好擅长箭术,而且没有统兵的经验,用他们来练手刚好。

一旦荆州被袁术拿下,交州估计就会不战而降,到时候派太史慈去处理那些异族刚刚好。

交州这个地方,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不毛之地。大汉十三州中也就铁蹄之下、名存实亡的并州比这个地方强了。

整个州不到一百五十万的人口,和一个金陵城差不多。而且由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这里的发展非常落后。

所以在众诸侯眼中这个地方简直就是鸡肋。要不是地方确实大,估计都能被取消掉作为一州的资格。

不过袁术可十分清楚这地方的重要性啊!不说别的,就冲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就足以让袁术动容了。而且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更重要的是此地直通扬荆益三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占据此地袁术可以巩固对于南方各州的统治。所以说袁术才如此重视交州。

交州现在的统治者士燮已经在此地盘踞四五年了,初步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他的兄弟族人都在交州担任着郡守等重要的职务,可谓是当地的土霸王。

虽然此人非常能够看得清形势,历史上一直都本本分分。在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后,这货在孙权手下安安稳稳的当着一个守户之犬一直到去世。

袁术拿下了荆州后,此人投诚的可能性很大。

但袁术还是要把他在当地的势力清理一番。袁术不会因为自己麾下的忠心就将一州的军政大权全权交给他处理。

这不是信不信任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算你能保证他的忠诚,但难以保证他的后代以及身后的利益集团的忠诚。

袁术不会对士燮怎么样,但把他们搬到扬州却是势在必行的。

第四百二十九章 诈败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网打尽的郭嘉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人灭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断的孙策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五百七十章 争论第二百八十七章 张松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粮价第二百八十七章 张松第七十七章 汜水关第五百九十三章 战阵之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决断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十四章 最强的天赋第一百五十章 刘备的小算计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应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刘表第七百二十一章 “险恶”用心第九百五十六章 胜负第八章 安排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三百零四章 南蛮传承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六十一章 培养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负骂名第五百零一章 袁绍之怒第八百章 迷雾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孙瓒的疯狂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围第四十二章 医院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六百三十五章 长寿第四百九十二章 驱狼吞虎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粮价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绝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赃第一百零四章 不安的刘表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线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发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动兵第二百零六章 打疯了的公孙瓒和袁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吕布躺赢第五百二十四章 败露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五百八十章 船只技术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赵云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孙瓒的腾飞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击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八百章 迷雾第四百四十六章 处置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归附第七十五章 阴谋第一百八十五章 陈宫之谋第五百八十九章 对峙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零七章 司马懿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揽责第五十二章 尾随第四百零四章 惨烈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机第九百三十六章 齐心第五十七章 大寿第八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疯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玺碎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四章 谋划第三百八十八章 钱庄计划第五百四十三章 访贤第六百三十五章 长寿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离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术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荆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水深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六十章 法正第四百五十九章 惊喜第九百六十章 通敌第五百九十八章 颜良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