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陈群的选择

五天后,不出意外,刘岱死在了战场之上。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兖州在曹操的守护之下成功的度过了难关,击退了黄巾军。鲍信和兖州当地的世族十分感激曹操,而此时兖州也已无主,于是曹操在兖州世族们的强烈请求之下经过多次推辞,最后“不得不勉强”接受了兖州刺史的职位。

这一出戏演的十分精彩,也十分成功。曹操顺理成章的拿下了兖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而且基本没费一兵一卒,顺道收拢了兖州民心。

隐忍了数月后,曹操终于果断出手,占据兖州成为了一方诸侯。

内有荀彧管理内政,外有戏志才掌控大势,良谋众多,麾下猛将无数。虽然兖州贫弱,士卒不多,但曹操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看到手中的情报,袁术轻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是会来!曹操还是崛起了。”

豫州,刘备正忙着掌控当地的势力。凭借着堪比刘邦的厚脸皮,加上本身的能言善辩和哭功,刘备还真的拉拢了不少想要投机和不受重视的势力。也收下了不少的谋臣。

毕竟颍川可就位于豫州呢!麾下有这个孕育出北方大半良谋的人杰地灵之郡,刘备怎么可能不去拜访一二?

随后凭借诚恳的态度,成功的感动了颍川的一名大才,陈群。二人相谈甚欢,当日刘备就封陈群为司马,协助自己管理豫州。

要说陈群,这货选择刘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曹操有荀彧戏忠,袁绍和袁术更是谋臣甚多,他就是前去投奔也不会受多少重视。陈群作为陈家嫡系传人,心高气傲如何愿意屈于人下?

而剩下的陶谦、孔融之流都不是明主之象,更不会被陈群放在眼中。所以说陈群能够选择的也就只剩下刘备了。

刘备出身低下,这是缺陷,但也未尝不是优点。此人心志之坚忍,求贤态度之诚恳就是在天下诸侯中也是上佳。

而且此人心胸宽广,敢于放权,又有个汉室宗亲的名头,对于陈群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更何况有着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兄弟,还有豫州这块膏膄之地,若是有了自己陈家的支持,真的比起来和曹孟德也不差多少。

“主公,我等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掌控豫州,最好如同曹操一样名正言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豫州的整体实力,有资本在曹孟德和袁本初之间周旋。”

陈群虽说汉末名声远不如荀彧和郭嘉等人,但论起才能却并不比这些人差太多。

只不过历史上他的运气不好,第一次在徐州投效刘备。结果刘备注重名声,明知道曹操让自己讨伐袁术是个诡计,但极为爱惜名声的刘备还是选择了听从。

结果正如陈群预料的,吕布占据了徐州,刘备流落到了小沛。身在徐州的陈群只能叹一声,生不逢时。

第二次这货投奔了曹操,这次倒是没选错人。但是选的太晚了,荀彧早早的占据了曹操身边内政总管的位置。

纵使陈群内政能力不下于荀彧多少,但因为去的晚,外加上确实不如荀彧,所以一直被荀彧压得死死的。直到荀彧死了以后才开始冒头。

都说既生瑜、何生亮,但其实陈群比周瑜还要憋屈。样貌、出身、才能、资历都是顶尖的存在,但却又都比另一个顶尖的存在荀彧压着一头,这就是陈群悲剧的一生。

不过现在他投到刘备麾下,这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刘备手下确实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谋臣,像简雍、孙乾之流也只能说勉强能管理一郡,根本不足以谋天下。

陈群牢牢的占据了刘备麾下第一谋士的位置,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完全的展露出来。

“长文有何教我?”刘备虚心道。

作为刘邦的后代,他自幼以自己的祖先为榜样,行为举止无不在模仿前者。尤其是礼贤下士和知人善任,玩的是炉火纯青。

自己现在手下就这么一个顶尖谋士,刘备对于陈群可谓是信任无比,基本上只要陈群提出的建议他都会同意。

所以说用人不疑这种品质,曹操是经常挂在嘴边,而刘备才是将之完美呈现的那个人。即使诸葛亮一手掌控了刘备麾下的大部分权利,但刘备对其依旧深信不疑,甚至乐于见到。

看到刘备这么的虚心和信任自己,即使高傲如陈群也有些感动:“主公,庐江附近的袁术最近有所异动。曹孟德最近也像我们传来联合的信息,这正是我等的机会。”

刘备想到那个处事狠绝的曹操,不禁有些担忧道:“长文,曹孟德可信吗?”

陈群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自然不可信!但也可信。”

刘备好奇道:“此言何意?”

陈群微微一笑:“曹孟德希望的无非是我等和袁术敌对,他好趁机攻取徐州,随后徐图中原。此人所言的联合,无非是缓兵之计罢了。”

“但是,曹孟德想要联合我们削弱袁术,此言可信。”

想到那个曾经前来邀请自己,但被自己拒绝了的袁公路,陈群心中轻叹一口气。

看走眼了啊!尽管发现了对方过人的魄力,但是由于不甘居于荀攸等人之下陈群当时并没有选择答应对方。

但没有想到对方的魄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一年之内完全整合了扬州的所有力量,就是世家也不得不完全顺从于对方,而且又拿下了荆州。袁术大势已成,不说一统天下,但割据一方定然毫无问题。

现在想想,当初若是答应了对方该多好?郭嘉荀攸并不擅长内政,田丰孤家寡人一个,凭借陈家的力量,自己完全可以牢牢的占据袁术麾下第一内政大臣的位置。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除非袁术再亲自来请,否则陈群还真没有脸再去投奔他了。

但是现在已经是一方霸主的袁术怎么可能再屈尊来请一个曾经拒绝过他的人呢?更不要说江东现在的能臣并不少,和自己水平相差无几的也有五六个,所以陈群才断掉了投奔袁术之心。

“袁术三个月前轻松占据了荆州,现在已经是磨刀霍霍,随时有可能进攻我豫州,雄图中原。”

“曹操绝不可能在这个时机在我等背后捅刀子。所以说此次我们三家联合打压一下袁术的行动,曹操应该不会骗我们。否则遭殃的肯定不只是我们,陶谦和曹操也得陪葬。”

刘备沉思了片刻,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袁术势大,现在中原各诸侯势必要抱团取暖。若是自己真的遭殃了,自然也不会让其他人好受,想必曹操不会做这种不智的事。

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七百零五章 牺牲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击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择第八百二十六章 诈败第九章 周瑜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谋兖州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一百七十七章 贾诩之谋第六章 孙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二百二十三章 弱得不行的益州军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场磨砺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医学发展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一百一十章 军魂第七百七十一章 调人第三百四十章 狼狈为奸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十一章 培养第一百零七章 鲲鹏第九百一十七章 隐忍第九百三十六章 齐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战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夜袭第六百零八章 妥协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计第二章 何进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拦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开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八百二十三章 开战第二百零六章 打疯了的公孙瓒和袁绍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张任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与世家第九百四十一章 诱敌深入第二百四十章 欠收拾的小鬼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许攸第一百九十七章 击掌为誓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东猛虎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彻人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刘焉称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四百零八章 连环计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军第六百七十七章 亲出第六百五十四章 伪装第七百四十五章 溃败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二百八十九章 应战第三百五十章 玉玺第四百二十六章 粮食第五百零五章 决定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孙第八百五十二章 战启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场第六百零八章 妥协第五百六十四章 犹豫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机和机遇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一百四十五章 横扫倭国第四百六十九章 杀袁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绝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袭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桥之战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兴霸第二百五十九章 诈败与离间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七十六章 诸侯会盟第六百四十七章 绝境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刘焉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九百六十四章 闲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调虎离山第九百五十二章 锋芒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一章 我是袁术第八百九十六章 人口迁移第三百零一章 地图和药方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拦第三百六十章 龟缩第六百八十六章 气魄第六百五十二章 强硬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九十六章 迁都第九章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