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认主

仔细想想日后即将发生的事件背后的原因,袁术只觉得背后发凉。

果然三国演义误人啊!

历史上乱世之中有名有姓的人哪有几个简单的?更何况这些人都身居高位,背景深厚,表面上发生的种种巧合,都有自己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董卓进京,不是偶然,而是野心膨胀的世家们对于这摇摇欲坠的汉室发起的雷霆一击。

联想到黄巾之乱前父亲对自己说的话,袁术觉得自己对于这个时代了解的真是太肤浅了。

要想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去,自己必须还得小心一些,学会如何应对这些世家以及阴谋。

再次饮下一杯酒,味道却不似之前的甘甜,反而有些苦涩。

怀着心事,喝着闷酒的袁术却没有发现,有三道好奇的目光正注视着他。

荀攸看着一脸心事的袁术,沉吟着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而曹操看着这个往日高傲自大的损友,也为袁术的反应而感到惊奇。不过本身曹操心中也不甚好受,当着何进的面也不敢发作,只得如同袁术一般喝起了闷酒。

袁绍对于这个突然一改往日性格的弟弟的反应感到十分的不解,低声的问道:“公路,你怎么了?”

袁术放下了酒杯,站了起来,对着何进一作揖:“大将军,公路突然身体不适,就先行告退了。”

何进对此并没有觉得什么,只当袁术又与袁绍闹别扭了,点了点头:“既然公路你身体不适,就先下去休息吧。”

“多谢大将军体谅,在下告退。”

说完,也不管袁绍不解的眼神,直接走了出去。

袁绍和曹操看着袁术离去的背影,各自陷入了沉思。

但袁术的离去在这热闹的酒宴中只是插曲,剩下的人依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聊的兴起。

出了将军府的大门,袁术看着繁华的街道,一时不知该往何处。

“在下荀攸,见过袁将军。”

此时的袁术早已入仕多年,现身居虎贲中郎将一职。

袁术意外的转过头,果然看到之前的那个十分低调的沉默儒生。

“原来是荀侍郎,怎么不在府中赴宴,出来了?”

荀攸轻笑一声:“将军不也一样吗。”

“在下是身体不适,呃,好吧,就知道你不会信。”

话说到一半,看到荀攸那双看透人心的眼神,袁术只得改了口。

“那么将军为何出来呢?”

看到荀攸头上淡绿色的光圈,袁术犹豫了一下,还是吐露了心声:“为国家而哀,为天下而痛。”

荀攸脸色一变,语气僵硬的说道:“将军醉了,不如找一间酒楼喝杯茶,解解酒如何?”

荀攸那严肃的面容,让袁术不禁有些心忧。

不过看到他头上的绿色光环又浓郁了几分,袁术心中又轻舒了一口气。

“敢不从命,公达请。”

二人并排慢慢向附近袁家的一座酒楼走去,身后跟着无时不在的纪灵。

来到茶楼内,袁术找了一个单间,与荀攸面对面跪坐着品着茶。

而纪灵则是一脸严肃的在外面站着岗。

袁术按照原身曾经看过的倒茶的方式,笨拙的为荀攸到了一杯茶,随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轻轻的抿了一口,袁术轻轻皱了皱眉。

说实在的,不管是前身还是现在的袁术,对于茶叶都不甚喜欢。

不过毕竟对方是荀攸,汉末最强的谋士之一,袁术也就忍住了。

荀攸再坐下后也一直在观察着袁术,看到袁术的表现眼中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荀攸拿起茶杯,举止优雅的抿了一口,随后就将茶杯放下,看着窗外。

袁术看荀攸不开口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同样看着窗外。

二人就这样一边品着茶,一边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

过了许久,茶都喝了一半了,袁术终于有些忍耐不住。

“不知公达兄叫我有何事?”

荀攸再次抿了口茶,不紧不慢的开了口。

“不知将军对于大将军的谋划有何看法?”

看着面色平静的荀攸,以及他头上鲜绿色的光环,袁术心里咬了咬牙。

“恕在下直言,大将军此举乃是一步臭棋。如此作为无异于引狼入室,将我大汉王朝推入火坑。”

一语惊人,袁术此话其实也是曹操以及大部分智谋之士的心声,不过他们都不敢于吐露。

荀攸依旧面色不变,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等待着袁术的下文。

既然开了口,袁术也不打算藏着掖着。

“大将军将董卓这条豺狼招来,必然会害人害己,最终将汉室毁于一旦,引发堪比战国以及秦末的乱世。”

听到这里,荀攸终于有了反应。

平静的问了一句:“将军如何知道大将军会招董卓进京?”

袁术顿时被噎了一下:“呃,我是猜的。”

好在荀攸并没有纠结于此,仿佛心中已有了答案,再次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将军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袁术沉吟了片刻:“在下打算随后就禀告父亲,求得扬州州牧一职,以江东为基础,夺取天下。”

“江东天险,固守有余,进取不足,缺少人口和骑兵如何能够一统天下?”

“可造海船,从东海前往幽州,战马无虞。北方大战,百姓必然南逃,在下亦可通过家族迁移人口,人口无虞。待时机成熟,在下就可以先取荆州,后取益州,交州。一统南方后在逐步向北蚕食。”

听到这里,荀攸脸上终于动容了几分。

“不知将军志向为何?”

说到这个问题,袁术可是充满了自信。

这个世界,或许其他方面超过自己的人不知凡几,但在眼界和见识上,袁术可以毫不客气的自称天下无双。

“自高祖建立汉朝以来,我大汉虽然对外战争不少,国力强盛,但版图却少见扩张。在下平生之愿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目光所见皆是汉臣。让我大汉成为世上唯一的国家。”

说到这里,袁术都有些热血沸腾。

荀攸虽然有些震惊,但沉吟了片刻后,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若是在下现在就这么离开了,将军会如何做?”

听到这里,袁术笑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人和死人不会多话,洛阳这么大,想必死一两个人应该不会被发觉吧。更何况荀家估计也不会因为这事就对我怎么样。”

颍川荀家虽说也是顶尖家族,但和四世三公袁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更何况荀家人才众多,荀氏八龙哪个不是名满天下,才华过人。

少一个名声尚浅,还未展露多少才华的荀攸,并不会引起荀家的反扑。

听到这话,荀攸也笑了。

头上的光环一半变成了深绿色,另一半紫色光环颜色却是更深了几分。

荀攸起身缓步走到袁术身边,面色郑重的一揖手,长跪于地。

“荀攸,荀公达,拜见主公。”

第七百六十五章 练兵之法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发第三百三十五章 阴谋初现第十九章 许诺换兵第八十八章 退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个公孙瓒第一百九十四章 杨彪训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暗流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发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盖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狠毒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计夜战第九百一十四章 试探第九十一章 双双突破第五百九十章 战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计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装骑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气傲的杨彪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围第四百二十九章 诈败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悦第一百六十一章 谶语第四百七十六章 陈登之能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八百八十三章 恐怖张任第八百四十一章 同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烟第八百七十九章 认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现状第三十七章 商税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强中干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谓完美第四百九十六章 犹豫不决第九百六十五章 诸葛瑾的选择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一百六十五章 荆州世家的愤怒第五百章 疯狂第六十五章 盐价第四百六十六章 布置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马之谋第二百八十二章 军功制度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前第四百一十三章 认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败露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阵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发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场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乔第三百四十三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章 纷乱的天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书第九百三十二章 进驻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袭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门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国王第三百五十章 玉玺第五十八章 会稽太守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还是袁绍狠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断的孙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难以拒绝的诱惑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鲸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十四章 最强的天赋第六百七十七章 亲出第七百六十章 虎头蛇尾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九十九章 闹翻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八百八十二章 气运加身第三十一章 兵饷第二百一十一章 书院间的斗争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军弓第四百九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六十九章 敌殇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七百四十二章 踪迹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击第五百零三章 刘虞之言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六百二十二章 亲儿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归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三章 惨烈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