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东

一场注定了结局的大战就这么毫无波澜的结束了。

费栈身死,两万五山越兵无一逃脱,死了四千多,轻伤六千多,剩下的都缴械投降了。

之所以只死了四千多还得多亏先登死士留了手,并没有用云气加强箭枝的杀伤力,只是加强了穿透力。

所以这些轻伤的山越士卒都是在身上留下了一个个拇指粗的小洞,并无太大的创伤。

而那些重伤身死的,只能说运气不好,穿透的位置刚好是要害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一场噩梦般的战斗,这剩下的两万左右的山越人是彻底老实了。

尤其是最后鞠义利用军团云气表演的那一箭,直接熄灭了所有人的逃跑的欲望。

现在这群山越人变得乖的不得了,让他们干嘛就干嘛,丝毫没有逃跑的欲望。

随后在孙策部队的看押之下,这些山越人被押往庐江。

这些人群龙无首外加上斗志全无,孙策麾下的五百骑兵就足以应对了,更何况沿途还有各郡的守兵协助。

而在丹阳城内此时又有一场屠杀在进行。

屠杀的一方依旧是先登死士和陷阵营,而被屠杀的一方则换成了世家豪绅们打算作乱的护卫队和青壮们。

这次战斗比之前的还要顺利,张家直接就挖好了坑,把这些人集中到了一个个院子内,还找借口将各家领头的单独约出来在一起,结果直接全被先登死士乱射而死。

剩下的除了部分死士,大多数人在没有头领的情况下都直接投降了。

毕竟他们多只是放下锄头被强拉来的百姓,本身战斗欲望就不高。

这些人就被随后前来的黄忠率领的大军分出一小部分直接压往金陵进行劳动改造。

至于黄忠带来的剩下的主力,都用于协助陷阵营和先登死士来清理整个丹阳郡剩下的潜藏在山中的其他山越残留了。

如果说庐江和九江是整个扬州的桥头堡,那么丹阳和吴郡就是整个扬州的核心。

袁术打算日后定都的金陵就位于丹阳,袁术自然要好好清理这两个郡。

其实整个江东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位于长江下游的这个区域,也就是后世的长江三角洲附近,包含了庐江、九江、丹阳和吴郡这四个郡的一部分。

扬州六州就如同整个大汉的缩影,北方四个郡占了大概一半的地盘,但是占据扬州的人口和资源超过了四分之三,而剩下的南方两个郡虽然地盘大,但多是没有经过改造的不毛之地。

袁术自然知道南方的两个郡稍加改造就是鱼米之乡,不过现在还腾不出时间和精力去改造南方的两个郡,只能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北方四郡上。

黄忠就按照袁术的安排协助着高顺和鞠义在北方四郡里,按照附近百姓的指引,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去抓捕山越人,随后送到庐江。

这些山越人袁术可暂时没有时间管他们,一个个都让他们先去干苦力,兴修水利或者修路。

毕竟这些人身体好、干活快不说,还不需要工钱,只要饭管饱就好了,简直不要太方便,引得顾雍和沮授经常为了这些人的分配而吵得不可开交。

袁术可没功夫管这些,他正在忙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这次世家联通山越人反叛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事情还完全没有结束。

袁术正忙着抄这些世家的家,还要忙着稳定局势和安抚其他世家,以及新的利益分配。

在袁术的指挥,郭嘉的协助,张泫的暗中帮忙下,整个扬州顿时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袁术对于这些看不清形势、不知收敛、没有底线的世家一点都没有留情面。

该杀的杀,该奴役的奴役,该抄家的抄家。

无数世家子弟在被说清罪名后被当街问斩,滚滚人头落在地上,都足以堆成一座山了。

这些世家竟然敢联通山越,一个个自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说清罪名后有关之人全部当众斩首,非但没有引得百姓的恐慌,相反还令百姓暗自称快。

百姓们的反应并没有出乎袁术的预料,毕竟袁术的所作所为都是名正言顺,而且还是有利于百姓的。

百姓们虽然朴实但是不傻,谁对他们好他们自己心里一清二楚。

袁术做了这么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早已深得民心。此次铲除了部分山越反叛之人以及勾结山越的世家,百姓们更是拍手称快。

但是和百姓们不同,世家们现在是噤若寒蝉。

虽然早就知道袁术大势已成,但部分世家依然心存幻想,认为江东的统治和管理还是离不开世家。袁术纵然对自己不感冒,但也不敢真的和江东世家作对。

可是现在,滚滚的人头,无尽的杀戮,无不证明着袁术的恐怖和强势以及自己的天真。

对方并非不敢动自己,只不过是没有好的理由,懒得动自己而已。

无数世家豪绅被覆灭,结果整个江东竟然还十分的稳定,丝毫没有乱起来的征兆。

最让世家们感到恐惧的是袁术就这么干脆的完全铲除了四大世家之一的张家,轻松至极,竟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阻拦和困难!

其他三大世家对此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最可怕的是陆家竟然还在暗中帮助袁术。

说得再多都不如现实来得干脆明了,袁术这一波杀戮后的结果直接让江东的世家们都认清了现实。

袁术,大势已成!

剩下的三大世家都已经认清了形势,做出了选择。自己若不投靠,就要慢慢落后于其他世家,乃至消亡。

而袁术也并非是那种眼中容不得一点沙子的残酷暴君,对于世家还是十分宽容的。

只要不触犯到他的底线,袁术也乐得让世家跟着自己喝点汤。

毕竟在这个时代,自己想要管理天下,必然离不开世家。

张家和其他反叛世家留下来的空缺官职,被袁术分成了两份,一份留给寒门,另一份直接送给了世家。

而这后一份中,大头都被三大世家吃下了,其他世家也跟着喝了点汤。

袁术可是深知借势而为,利益均沾的道理。

这些空出来的本来自己留着就没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出去。

这也是其他三个世家就这么漠视的看着张家的覆灭却没有一点反应,反而还帮袁术稳定局面的原因。

袁术并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相反还让他们跟着小赚了一笔。

至于袁术的潜在威胁增大,江东世家团体势力削弱,他们不是不清楚,而是没办法。

毕竟袁术的强大他们都清楚,袁术的威胁性自始至终都存在,自己原本就明显没有反抗的能力,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现在张家覆灭了,也只不过使得这个局势变得更明显而已。

如今反对袁术无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向袁术靠拢才是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看似困难,但只要你有所依仗,借势而为,团结大多数的利益打压小部分人,再学会利益均沾,就可以一点点的掌握住局势,壮大自己,稳定局面。

这一波屠杀之后,江东彻底被袁术掌握在了手上!

第二百三十七章 过分了啊第六百八十二章 离间失败第五百二十八章 视死如归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祸第九百二十章 定后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谓资敌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八十九章 谨慎第三百八十五章 长安水深第六百二十四章 争将第六百四十二章 丑女不丑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书院间的斗争第五百九十章 战始第四百二十六章 粮食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九十八章 连连受挫的杨修第八百零六章 农庄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丰之忧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术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断的孙策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机和机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负骂名第九十一章 双双突破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疯狂中的刘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粮价第二十章 冀州第九百零八章 抵达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五百二十九章 舍弃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气傲的杨彪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桥之战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东第一百九十八章 连连受挫的杨修第九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一百九十七章 击掌为誓第五百六十五章 称帝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遗赠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八百六十一章 车阵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五十六章 陆家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九百零八章 抵达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换粮食第十七章 张辽高顺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八百五十六章 围点打援第八百四十二章 备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关第七百六十一章 绝境前的疯狂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葛瑾出山第七百零九章 尘埃落定第八百四十八章 旧日恩怨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七百五十四章 决绝第七百三十二章 诸国来朝第九百零四章 海军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国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战事将起第七百三十一章 划地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计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七百六十一章 绝境前的疯狂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五十二章 气运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长寿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五百四十八章 怒斥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战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刘备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战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犹豫不决第四百六十一章 争抢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三百五十章 玉玺第二章 何进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赵云第七百四十五章 溃败第二章 何进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战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开始第七十七章 汜水关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七十三章 惨烈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梦第八十七章 袭营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蛮之况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七百零七章 无路可退第三百零八章 袁绍在头痛第五百零七章 西凉诸将第七百六十五章 练兵之法